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一中心医院志(1944~1994)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第一六一中心医院始建于1944年,至今已有50年历史。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由于各级党委和首长的正确领导,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经过医院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出色地完成了以医疗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为保障广大官兵健康、加强国防卫生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全院人员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医院全面建设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现已成为一所拥有先进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服务质量优良、生活设施配套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
内容时限:
1944-1994
出版时间:
1994年10月
目录
封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一中心医院志
第一六一中心医院建院五十周年院志编辑委员会名单
序言
题词
--
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傅全有上将为一六一中心医院建院五十周年题词
--
总后勤部政委周克玉上将为一六一中心医院建院五十周年题词
--
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陆增祺少将为一六一中心医院建院五十周年题词
--
原武汉军区后勤部部长、总后基地指挥部司令员张书坤中将为一六一中心医院建院五十周年题词
图片
--
八十年代医院大门全景
--
投资一千多万元于1994年建成的门诊大楼
--
1986年建成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大楼
--
医院六十年代院容一角
--
1988年建成投入使用的传染科新病房外景
--
1985年总后勤部洪学智部长(中)在基地指挥部张书坤司令员(右一)陪同下来医院视察
--
一九九一年四月总后勤部周克玉政委(前排左五)在基地指挥部芦光祖司令员(左三) 、王作义政委(左七)陪同下来医院视察时合影
--
1983年总后勤部副部长张汝光(前排左四)来医院视察
--
1987年总后勤部赵南起部长(中)来医院视察
--
1987年总后勤部刘安元政委(右二)来医院视察
--
一九九二年总后勤部李伦副部长(前排左一)来医院视察
--
1991年总后卫生部张立平部长(左一)来医院视察指导工作
--
1994年总后勤部政治部杨德清主任(右二)来医院视察
--
1994年4月25日武汉后方基地司令员江杰生(右一)、原总后武汉办事处主任杜克安(右三)、武汉市副市长殷增涛(右五)为医院新门诊大楼开诊剪彩
--
医院领导正在研究医院建设未来发展规划
--
医院在汉历届院长、政委合影
--
医院从1986年起开展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
1992年起开展了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手术
--
1949年4月1日医院前身江汉军区野战医院附属所全体人员在湖北省安陆县境内合影
--
1963年5月22日总参三部六局幼儿园锅炉发生爆炸,烫伤多名儿童,医院全力组织抢救,成功地救活了3名重度烫伤儿重。医务人员正为患儿进行植皮术
--
患儿出院时与全体医护人员合影
--
1992年引进的全身CT设备
--
医院积极参加国家三项康复工作,并获得全国三项康复工作先进单位。左图示骨科开展的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术
--
1992年医院由总后确定为全军野战应急机动医院,医院开展了应急救护训练。图为医务人员将战救器材紧急装车
--
医务人员清点手术器材准备出发
--
医院先后从瑞典、美国、德国引进人工肾机15台,大型水处理装置2套,图为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
体外振波碎石机为许多结石病患者解除了疾苦
--
1988年引进的心脏彩色多普勒
--
1989年引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1991年建立的冠心病监护病房(CCU)
--
1990年购买的电子胃镜
--
放射科主任医师陈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关于Osgood-schlatter's病的X线研究荻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肖学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副主任医师杨丕荣研究的声带息肉吸割器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
核医学室刘德玉、郭雁等研制的成角旋转混匀器荻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
医院建造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获全军科技成果二等奖
--
一九九一年医院被确认为第一军医大学教学医院
--
1992年全军医学编辑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医院编辑出版的实用医药杂志(原名《基指医学》)荣获全军优秀编辑奖,图为该刊主编在会上介绍经验
--
八十年代以来医院获得全军科研成果奖94项,图为部分成果获奖证书
--
八十年代以来医院编著出版医学著作29部
--
坚持为部队服务的方向,医院经常派专家到基层、边远山区为官兵防病治病
--
医院成立以来多次派医疗队到农村为群众送医送药,图为七十年代医院医疗队下乡的情景
--
总后“白求恩杯”竞赛检查组在医院休养员食堂检查工作
--
在全军医院“白求恩杯”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中,1993年医院获得了“白求恩杯”先进单位。这是检查组在1000MAX线机室进行检查
--
医院积极参加军地共建活动,经常派出医疗队为地方群众服务,多次被总后、湖北省、武汉市评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
医院重视护理队伍建设,多次开办护士长管理学习班,经常组织护理理论考核、护理技术操作比赛
--
计划生育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经常派出专家为群众开展优生优育咨询服务
--
医院长期以来坚持落实“三级检诊”制度,医疗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
医院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医院建有宽敞、明亮、藏书达3万多册的医学图书馆,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了信息资料
--
1994年医院为改善通迅设施,增加了400门电脑程控交换机,确保了通信畅通无阻
--
1987年建成的低压配电房,为医院电力供应提供了保证
目录
第一篇 医院历史沿革
--
第一章 医院发展概况
--
第二章 医院地理位置和营区概貌
--
第三章 医院组织结构和编制
--
第四章 医院各时期主要任务
第二篇 医务工作
--
第五章 医务处
----
一、医务处的建立与演变
----
二、医务处历任人员
--
第六章 医疗管理与规章制度
----
一、建院初期的各种规章制度
----
二、《医院疗养院工作概则》的执行
----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预防工作教范》和《十三项制度》的执行
----
四、贯彻《医院工作十二条》、《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军队医院管理》
----
五、医疗制度受到严重干扰
----
六、医疗制度恢复初期
----
七、贯彻《医院医疗工作制度》、《医院各级人员职责》和《关于积极预防和确处理医疗事故的规定》
----
八、医疗管理与规章制度规范化时期
--
第七章 主要医疗指标分析
----
一、伤病员收治情况
----
二、门诊人次统计
----
三、床位使用率与床位周转次数
----
四、治愈率与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
----
五、住院伤病员死亡数与病死率
----
六、诊断质量指标
----
七、抢救危重病人情况
----
八、医疗事故情况
----
九、甲级病案率
--
第八章 医疗作风建设
----
一、医疗作风建设的基本做法
----
二、50至70年代医疗作风建设概况
----
三、80年代以来医疗作风建设基本情况
--
第九章 护理工作
----
一、护理组织领导体制
----
二、护理人员编配情况
----
三、护理人员素质
----
四、护理科研与论文
----
五、护理管理及业务发展情况
--
第十章 医学科研工作
----
一、科研工作概况
----
二、科研工作组织与管理
----
三、科研成果
----
四、医学著作
----
五、医学论文
--
第十一章 训练工作
----
一、概述
----
二、在职学习
----
三、外出进修培养
----
四、开办学习班
----
五、训练队
----
六、外来进修实习生情况
----
附:总后基地指挥部卫生员训练队基本情况
--
第十二章 预防保健工作
----
一、院内预防保健工作
----
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三、医院污水污物处理
----
四、院外卫生保健工作
--
第十三章 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工作
----
一、组织概述
----
二、西医学习中医
----
三、中西医结合开展情况
----
四、中医科研工作
----
五、中药工作
--
第十四章 医院战备工作
----
一、长期执行战伤救治任务
----
二、组建野战医疗所
----
三、总后确定为应急机动医院
--
第十五章 医学信息工作
----
一、统计室
----
二、病案室
----
三、医学图书室
----
四、医学摄影室
--
第十六章 技术研究室(专家组)、医学杂志编辑部
----
一、组织概述
----
二、专家组成员
----
三、专家组主要工作
第三篇 党政工作
--
第十七章 政治处
----
一、政治处的建立与演变
----
二、政治处历任人员
--
第十八章 组织工作
----
一、党委和支部工作
----
二、党组织状况
----
三、党的发展工作
----
四、历届党委成员
----
五、纪律检查工作
----
六、共青团组织
--
第十九章 干部工作
----
一、确定技术职称和技术等级
----
二、专业技术职称改革
----
三、精简整编
----
四、贯彻三个条例
----
五、老干部工作
----
六、幼儿园工作
--
第二十章 宣传教育及文化工作
----
一、政治教育
----
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
----
三、拥政爱民活动
----
四、文化工作
--
第二十一章 保卫工作
----
一、战争年代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三、改革开放时期
--
第二十二章 计划生育工作
----
一、党委高度重视
----
二、严格加强管理
----
三、搞好宣传教育
----
四、坚持热情服务
----
附录1 受军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集体及个人
----
附录2 荣立三等功以上的单位及个人
第四篇 院务工作
--
第二十三章 院务处
----
一、院务处的组建与发展
----
二、改革开放以来院务工作管理概况
--
第二十四章 军务与行政管理
----
一、兵员管理
----
二、职工管理
----
三、车辆管理
----
四、通信管理
--
第二十五章 营区建设与营房管理
----
一、基本情况
----
二、营房建设
----
三、电力设施
----
四、供水设施
----
五、热能供应
----
六、营房、营具维修
----
七、土地详查、房清、房改
----
八、营区绿化
----
九、营具及营房经费管理
--
第二十六章军需与财务管理
----
一、军需给养
----
二、财务管理
--
第二十七章 生产经营
----
一、概述
----
二、生活服务中心及场厂
----
三、血浆站
----
四、黄浦商贸发展公司
第五篇 临床科室
--
第二十八章一外科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教学和科研情况
--
第二十九章 二外科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三十章 三外科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专业技术训练
----
四、科研工作
--
第三十一章 五官科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耳鼻喉科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眼科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四、口腔科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第三十二章 妇产科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专业训练情况
----
四、科研工作
--
第三十三章 麻醉科
----
一、初级阶段
----
二、打基础阶段
----
三、麻醉科组建阶段
----
四、逐步成熟阶段
----
附1 1983年~1993年麻醉科历任人员
----
附2 1981年~1993年手术量统计
----
附3 麻醉科刊登论文统计
--
第三十四章 一内科
----
一、组织建设发展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科研成果与获奖论文
--
第三十五章 二内科
----
一、组织建设发展情况
----
二、医疗设备
----
三、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第三十六章 三内科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训练和科研情况
--
第三十七章 传染病科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专业技术训练
----
四、科研与论文
--
第三十八章 小儿科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专业技术训练
----
四、科研工作
--
第三十九章 皮肤性病科
--
第四十章 肿瘤专业
--
第四十一章 血液净化及肾病专业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设备发展情况
----
三、专业技术训练
----
四、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五、科研工作
--
第四十二章 门诊部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专业训练与科研工作
第六篇 医技科室
--
第四十三章 放射科
----
一、组织建设发展概况
----
二、医疗设备
----
三、业务训练和技术发展状况
----
四、论文、科研、著作
----
五、立功受奖
--
第四十四章 理疗科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专业训练与科研工作
--
第四十五章 检验科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开展情况
----
三、科研成果与论文
--
第四十六章 特诊科、核医学室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科研成果与论文
----
四、核医学室
--
第四十七章 病理科、免疫室
----
一、组织建设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情况
----
三、科研工作
--
第四十八章 药械科、消毒供应室、仪器修理室
----
一、科室概况
----
二、业务发展情况
----
三、科研与训练工作情况
----
四、科室管理情况
----
五、全院医疗器械设备情况
----
六、消毒供应室
----
七、仪器修理室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