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志1978-2011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志1978-2011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志》(1978~2011)的编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原则,记述岳阳市屈原管理区1978~2011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变化,力求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相结合,起资政、存史、育人作用。 二、本志时限,上限1978年(与前志《屈原农场志》下限1988年有10手重合),下限2011年。为确保记事完整性,适当上溯或下延。 三、本志由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志、人物、附录、索引、后记组成。以志为主,以事分类,以时为序,横排竖写,并配以照片和图表。专志分为篇 、章 、节 、目,目以下(含目)视情况用条目体。对需要重点记述的事件,特设专记。全书除概述、大事记、人物、附录、索引、专记外,共22篇91章 。 四、本志《人物》设传记、简介和表录。坚持生不立传、正面为主原则。对立传人物的排名,以卒年为序。对在世的党政界副厅(局)级以上,部队副师职以上,工商金融界知名企业家、金融家,教育科技界博 士生导师,全国英模,全国人大代表及其他对国家、地方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简介,分门别类后,以姓氏笔画为序。农场党政主要负责人,区党委、区管委会、区人大政协工委主职人物简介,以任职先后为序。区外屈原籍副县(团)级以上职务人员名表、区外屈原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表,以姓氏笔画为序。

内容时限: 1978年-2011年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地方志》编纂委员
图片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附 乡镇、街道概况
--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土壤•植被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湿地资源
---- 第二节 淡水资源
----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
---- 第四节 矿产资源
第二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状况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结构
---- 第四节 人口普查
-- 第二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政策法规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优生优育
第三篇 中共地方组织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领导班子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党委、常委会议
-- 第二章 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中共汩罗江农场第三次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中共屈原农场第四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中共屈原农场第五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中共屈原农场第六次代表大会
---- 第五节 中共屈原行政区第七次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决策与活动
---- 一、农场体制改革
---- 二、党改机关机构改革
---- 三、人事制度改革
---- 四、教育体制改革
---- 五、卫生体制改革
---- 六、1985年整党
---- 七、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八、基层干部“四个观念”教育
---- 九、领导干部“三讲”教育
---- 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 十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十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十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十四、文明创建活动
---- 十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 第四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二节 案件查处
---- 第三节 执法监察
---- 第四节 专项治理与纠风
-- 第五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党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员队伍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基层组织建设
-- 第六章 宣传统战
---- 第一节 时政宣传
---- 第二节 理论教育
---- 第三节 党外人士工作
-- 第七章 综合党务
---- 第一节 文秘工作
---- 第二节 政策研究
---- 第三节 督查工作
---- 第四节 机要保密
---- 第五节 机关事务管理
---- 第六节 史志工作
---- 第七节 档案工作
---- 第八节 党校工作
---- 第九节 老干部工作
---- 附区老科协及关工委
第四篇 人大政协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工作委员会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二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第一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第二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职权行使
---- 第一节 法律法规监督和工作监督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三节 代表工作
---- 附人大代表建议案
第五篇 政府行政
-- 第一章 工作机构
---- 第一节 农场场部机构
---- 第二节 管理(行政)区管理委员会机构
---- 第三节 乡镇人民政府
-- 第二章 施政方式
---- 第一节 会议制度
---- 第二节 目标管理
---- 第三节 分工负责制
---- 第四节 政务公开
---- 第五节 工作讲评
---- 第六节 依法行政
-- 第三章 施政纪略
---- 一、工商企业改制
---- 二、农村税费改革
---- 三、农业产业化建设
---- 四、招商引资
---- 五、新农村建设
---- 六、为民办实事
---- 七、正虹公司上市
-- 第四章 综合政务
----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
---- 第二节 信访接待
---- 第三节 侨务与港澳台工作
---- 第四节 移民工作
第六篇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总工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第七篇 武装
-- 第一章 兵役
---- 第一节 登记
---- 第二节 征兵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二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政治教育
---- 第三节 军事训练
---- 第四节 参加地方建设
-- 第三章 拥政爱民
---- 第一节 军民共建
---- 第二节 维护社会治安
---- 第三节 参与抗洪抢险救灾
-- 第四章 国防教育
---- 第一节 国防教育基地
---- 第二节 全民国防教育
---- 第三节 学生军训
第八篇 法治
-- 第一章 综合治理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案件侦查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
---- 第六节 消防管理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职务犯罪预防
----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刑事案件审判
---- 第三节 民商事案件审判
---- 第四节 行政案件审判
---- 第五节 案件执行
---- 第六节 审判监督
---- 第七节 诉讼调解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 第四节 安置帮教
---- 第五节 律师事务
---- 第六节 公证事务
---- 第七节 法律援助
第九篇 编制•人事
-- 第一章 机构编制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编制调整
---- 第三节 编制管理
---- 第四节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行政干部(公务员)管理
---- 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 第三节 工资福利
---- 第四节 人才资源开发
第十篇 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 附营田镇义南村村规民约
---- 第二节 优抚安置
---- 第三节 社会救助
---- 附区慈善总会
---- 第四节 婚丧管理
---- 第五节 地名•社团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劳动工资
---- 第四节 劳务输出
---- 第五节 劳动执法
---- 专记湖南省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区建设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养老保险
---- 第二节 医疗、生育保险
---- 第三节 失业保险
第十一篇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第一产业
---- 第二节 第二产业
---- 第三节 第三产业
---- 第四节 经济效益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
----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三节 劳动力结构
----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第十二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计划实施
---- 第四节 综合平衡
-- 第二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价格管理
---- 第三节 行政事业收费
---- 第四节 监督检查
-- 第三章 统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统计报表
---- 第三节 统计调查
---- 第四节 统计服务
-- 第四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社会审计
--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场建设管理
---- 第三节 注册登记管理
---- 第四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附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
----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节 经济监督管理
----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六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规划
---- 第三节 耕地保护
---- 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理
---- 第五节 地产地籍管理
---- 第六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七节 政策法规与执法监察
-- 第七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 质量管理
----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 第六节 质量技术监督与执法
---- 第七节 食品安全监管
第十三篇 农业与农村经济
-- 第一章 农村经济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农村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 第四节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 第五节 农村能源建设
---- 第六节 农村扶贫开发
---- 第七节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第四节 肥料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资源
---- 第二节 资源管理
---- 附园林绿化和加工企业选介
---- 第三节 造林绿化
---- 第四节 林业科技
-- 第四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畜禽
---- 第三节 水产
---- 第四节 特种养殖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六节 渔政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农田水利
---- 第二节 堤防建设
---- 专记防洪大堤建设
---- 第三节 防汛抗旱
---- 附1996年抗洪纪实
---- 第四节 水利管理
---- 第五节 水利经济
-- 第六章 农机农具
---- 第一节 传统农具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 第三节 农机管理
---- 第四节 农机服务
---- 专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十四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行业结构
---- 第三节 质量技术结构
-- 第二章 工业生产
---- 第一节 饲料
---- 附企业选介
---- 第二节 食品
---- 附企业选介
---- 第三节 纺织
---- 附企业选介
---- 第四节 有色金属冶炼
---- 附企业选介
---- 第五节 电子产品
---- 第六节 矿产•建材
---- 第七节 其他工业
-- 第三章 工业企业改革
----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
---- 专记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第四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所有制形式
---- 第二节 行业结构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第十五篇 商贸•旅游
-- 第一章 商贸流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商业企业
---- 第二节 物资企业
---- 第三节 粮油企业
---- 第四节 外贸企业
-- 第二章 市场
---- 第一节 集贸市场
---- 附集贸市场选介
---- 第二节 商贸市场
---- 附商贸市场选介
---- 第三节 农村零售
-- 第三章 商贸经营
---- 第一节 粮油购销
---- 第二节 肉食水产购销
---- 第三节 副食品购销
---- 第四节 日用百货
---- 第五节 生产资料
---- 第六节 燃料
---- 第七节 花卉•鞭炮
---- 第八节 专营专卖
-- 第四章 餐饮服务业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餐饮业
---- 第三节 服务业
-- 第五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第二节 旅游经营
第十六篇 交通•电力•通信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水路
---- 第三节 管理
-- 第二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网建设
---- 第二节 电力供应
---- 第三节 供电管理
---- 第四节 电力改革
-- 第三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政网络和设施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第三节 邮政储蓄
-- 第四章 通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通信设施
---- 第三节 业务
第十七篇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区建设
---- 第一节 城区规划
---- 第二节 市政建设
---- 第三节 公用事业
---- 第四节 城区绿化
---- 第五节 城区管理
---- 专记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滨湖示范区屈原营田片区建设
-- 第二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小镇建设
---- 第二节 村庄建设
-- 第三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公有住房商品化
----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
----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施工与装饰
---- 第二节 建筑设计
---- 第三节 建筑业管理
-- 第五章 城市开发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城建筹资
---- 第三节 城市投资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环境治理
第十八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体制变革
---- 第二节 财政管理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政监督
---- 第六节 财源培植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制
---- 第二节 税种税收
---- 第三节 税务管理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银行业
---- 第二节 地方融资
---- 第三节 保险业
第十九篇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基础教育
---- 附学校及幼教基地选介
---- 第三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四节 继续教育
---- 第五节 教师队伍
---- 附区教师奖励基金会
---- 第六节 教改教研
---- 第七节 教育管理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机构与组织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普及
---- 第四节 科技推广与应用二
---- 第五节 科技成果
---- 第六节 专利申报
第二十篇 卫生•血防
-- 第一章 机构•设施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第二节 医疗设施
---- 第三节 医药卫生队伍
-- 第二章 临床医疗
---- 第一节 中医
---- 第二节 西医
---- 第三节 护理
-- 第三章 疾病控制
---- 第一节 疾病体系建设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突发性疾病防治
---- 第四节 计划免疫
-- 第四章 卫生保健
---- 第一节 初级卫生保健
---- 第二节 妇女保健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四节 老年保健
-- 第五章 公共卫生
---- 第一节 卫生体系建设
---- 第二节 食品卫生
---- 第三节 饮用水卫生
---- 第四节 职业卫生
---- 第五节 学校卫生
-- 第六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公共环境卫生
---- 第二节 农村改水改厕
-- 第七章 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疫情
---- 第三节 预防
---- 第四节 治疗
第二十一篇 文化•体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附协会选介
---- 第二节 文艺创作
---- 第三节 广播
---- 第四节 电视
---- 第五节 文物
---- 第六节 图书•电影
---- 第七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设施
---- 第二节 竞技体育
---- 第三节 群众体育
---- 附区太极运动协会
---- 第四节 学校体育
第二十二篇 社会
-- 第一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居民收入
---- 第二节 居民消费
-- 第二章 婚姻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三章 民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岁时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生产习俗
---- 第五节 社会交往
-- 第四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 第五章 方言
---- 第一节 词汇
---- 第二节 语法
---- 第三节 谚语•歇后语
人物
-- 传记
-- 简介
-- 名录、名表
附录
-- 屈原与端午龙舟文化
-- 文存
-- 民间故事
-- 前志补遗
索引
-- 目与子目索引
-- 人物索引
-- 表格索引
-- 图照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