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日报社志(1945-1985)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在祖国东北边陲牡丹江地方兴有报业,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作为我党的地方组织的机关报——《牡丹江日报》,从1945年12月创刊(其间有过间断),延续到今也已四十年矣。在此《牡丹江日报社志》(附牡丹江地区报业史资料)问世之前,还没曾见及专门或兼有记叙牡丹江地方报业发展的史志著述。这本书的问世,确实值得祝贺。
内容时限:
1945-1985
目录
封面
牡丹江日报社
序言
前言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各个时期的《牡丹江日报》
--
第一章 建国前的《牡丹江日报》
--
第二章 建国后的《牡丹江日报》
----
第一节 汉文的《牡丹江日报》
----
第二节 朝鲜文的《牡丹江日报》
----
第三节 试刊阶段的《牡丹江新报》
--
第三章 报纸内容和形式
----
第一节 新闻
----
第二节 言论
----
第三节 理论文章
----
第四节 副刊
----
第五节 图片和美术作品
----
第六节 广告
--
第四章 编辑工作
----
第一节 通讯工作
------
一、沿革
------
二、城乡通讯网
----
第二节 读者来信、来访
----
第三节 记者工作
----
第四节 编辑出版
------
一、选择、编写、审定稿件
------
二、电讯稿的选用和改编
------
三、组织版面
------
四、检查和校对
------
五、评报及读者意见调查
----
第五节 在报纸上开展批评
----
第六节 在报纸上开展讨论
----
第七节 内部参考材料
--
第五章 报纸改革
----
第一节 《牡丹江日报》复刊初期的办报方针
----
第二节 “十字”办报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
第三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报纸改革
------
一、1978--1980年的改革
------
二、1981年的改革
------
三、1982--1983年的改革
------
四、1984——1985年的改革
--
第六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经费
------
一、沿革
------
二、1985年度总收入
------
三、1985年度总支出
------
四、盈亏分类
----
第二节 设施
----
第三节 纸张
----
第四节 发行
--
第七章 体制
--
第八章 机构
----
第一节 编辑机构
----
第二节 经营管理机构
----
第三节 编辑人员队伍
----
第四节 管理人员队伍
----
第五节 工人队伍
本报纪念活动
--
地委领导和报社职工一起庆祝创刊五周年
--
本报隆重举行茶话会纪念创刊二十五周年
附:牡丹江地区报业志资料
--
第一篇 概述
--
第二篇 报纸
----
第一章 建国前各时期的报纸
------
第一节 伪满时期的报纸
--------
一、抗日救国军报《在战线上》--牡丹东地方的第一张报
--------
二、《绥宁报》
--------
三、《反日报》
--------
四、《吉东战报》
--------
五、《救国时报》
--------
六、《哈尔滨日日新闻(牡丹江版)》
--------
七、《东满日日新闻》
--------
八、《东满报》
--------
九、《牡丹江铁道报》
--------
十、《牡丹江兴信所报》
--------
十一、《牡丹江特产商报》
--------
十二、《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牡丹江管理局报》
--------
十三、《牡丹江土木建材商报》
--------
十四、《牡丹江省经济季报》
--------
十五、其他报纸
--------
十六、在牡丹江市现辖区内其他各地的报纸
1、《东安新报》
2、《尼古拉尼--茨耶》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报纸
--------
一、《大众日报》
--------
二、《国民日报》
--------
三、朝鲜文的《人民新报》
--------
四、《先锋报》
--------
五、《北斗日报》
--------
六、《东安日报》
--------
七、《虎林小报》
--------
八、《刁翎小报》
--------
九、《五林小报》
--------
十、《文艺导报》
----
第二章 现有各类报纸
------
第一节 建国后曾出版过的县报
--------
一、《密山日报》
--------
二、《林口报》
--------
三、《穆棱报》
--------
四、《宁安日报》
--------
五、《东宁日报》
--------
六、《虎林报》
------
第二节 专业报纸
--------
一、《牡丹江科技报》
--------
二、《牡丹江法制报》
--------
三、《牡丹江人口报》
--------
四、《经济信息报》
------
第三节 企业报
--------
一、《红旗报》
--------
二、《红牡丹报》
--------
三、《汽笛报》
--------
四、《北方报》
------
第四节 大专院校报纸
--------
一、《牡丹江师范学院》院报
--------
二、《牡丹江医学院院报》
--------
三、《牡丹江大学》校刊
------
第五节 “文革”中曾出版的报纸
--
第三篇 通讯社和驻在新闻机构
----
第一章 建国前各时期的通讯社
----
第二章 现有通讯社和报纸驻牡机构
------
第一节 通讯社驻牡机构
--------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驻牡丹江记者站
一、沿革
二、体制、机构、人员
三、业务活动
四、业务设施
------
第二节 报纸驻牡机构
--------
一、《黑龙江日报》驻牡记者站
--------
二、《黑龙江朝鲜文报》驻牡丹东记者站
--------
三、《东北集体经济报》驻牡记者站
--------
四、《东北经济报》驻牡记者站
--------
五、《北京经济效益报》驻牡记者站
--
第四篇 新闻团体
----
第一章 建国前各时期的新闻团体
------
第一节 伪满时期的新闻团体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团体
----
第二章 现有新闻团体
------
牡丹江市新闻工作者协会
--------
一、沿革
--------
二、宗旨
--------
三、体制
--------
四、任务
--------
五、机构
--------
六、会员
--------
七、业务活动
在牡丹江办党报纪实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