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志 下册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志 下册

格式:PDF
费用:2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册记述了新城区政治、文化、科技、卫生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2000-2006

出版时间: 2006年03月

目录

封面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志(下)
目录
第七篇党政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建设与发展
---- 第三节党员大会与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机构设置
---- 第五节宣传教育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统战工作
---- 第八节老干部管理
---- 第九节党校
-- 第二章民主党派地方组织
---- 第一节民革新城区支部
---- 第二节民建新城区支部
---- 第三节民进新城区总支
---- 第四节民盟新城区总支
---- 第五节农工党新城区总支
---- 第六节九三学社新城区支社
-- 第三章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代表选举
---- 第二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常务委员会
------ 一、机构
------ 二、职责
------ 三、日常工作
-- 第四章地方人民政府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机构设置
---- 第三节干部队伍
---- 第四节信访
-- 第五章人民政协地方组织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协委员
---- 第三节全体委员会议
---- 第四节政协工作
-- 第六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一、工会组织
------ 二、会员代表大会
------ 三、工会活动
---- 第二节共青团
------ 一、共青团组织
------ 二、团员代表大会
------ 三、主要活动
------ 四、少年先锋队
---- 第三节妇联
------ 一、妇女组织
------ 二、妇女代表大会
------ 三、妇联工作
---- 第四节文联
------ 一、机构及文代会
------ 二、文联工作
---- 第五节科协
------ 一、机构
------ 二、科技工作者代表大会
---- 第六节残联
------ 一、机构
------ 二、残疾人代表大会
------ 三、残联工作
---- 第七节工商联
------ 一、机构
------ 二、会员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会议
------ 三、商会工作
-- 第七章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讲文明树新风学雷锋活动
---- 第三节爱国主义教育和文明市民教育
---- 第四节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小区”、“文明街道”、“星级文明区”活动
---- 第五节军(警)民共建活动
---- 第六节先进典型教育活动
第八篇劳动人事民政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三节劳动管理
---- 第四节劳动保护
---- 第五节工资奖金
---- 第六节劳动保障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干部状况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工资与福利
-- 第三章民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居(村)民委员会选举及管理
------ 一、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
------ 二、居民委员会管理工作
------ 三、村民委员会选举和管理工作
---- 第三节优抚及双拥工作
------ 一、优抚工作
------ 二、双拥工作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一、社会福利生产及残疾人就业
------ 二、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工作
------ 三、社会福利事业
---- 第五节社会救济及救灾工作
------ 一、社会救济
------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 三、突发性救灾工作
---- 第六节婚姻管理
---- 第七节殡葬改革
---- 第八节社区服务
---- 第九节地名及行政区划调整
---- 第十节“社区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建设工程
第九篇公检法司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基础设施
---- 第三节队伍建设
---- 第四节政治保卫
---- 第五节内部保卫
---- 第六节治安管理
---- 第七节户口管理
---- 第八节预审
---- 第九节刑事侦察
---- 第十节经济犯罪侦察
---- 第十一节禁毒
---- 第十二节消防
---- 第十三节巡警大队
---- 第十四节警务督察
---- 第十五节交通管理
-- 第二章检察院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基础设施
---- 第三节队伍建设
---- 第四节检察工作
------ 一、信访
------ 二、侦查监督
------ 三、法纪检察
------ 四、经济检察
------ 五、直接受理立案侦察的大案要案
------ 六、档案管理
-- 第三章法院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基础设施
---- 第三节队伍建设
---- 第四节审判工作
------ 一、管辖
------ 二、审判组织
------ 三、审判制度
---- 第五节案件审理
------ 一、刑事案件审理
------ 二、民事案件审理
------ 三、经济案件审理
------ 四、行政案件审理
------ 五、复查冤假错案
---- 第六节执行审监立案工作
-- 第四章司法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制教育
---- 第三节人民调解
---- 第四节公证
---- 第五节律师
---- 第六节“148”法律服务
---- 第七节基层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
-- 第五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创建安全文明小区
---- 第四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 第五节青少年教育管理
---- 第六节打防结合 以防为主
第十篇军事
-- 第一章兵役制
---- 第一节清代兵役制
------ 一、八旗兵制
------ 二、蒙古兵制
------ 三、绿营兵制
---- 第二节民国时期兵役制
------ 一、募兵制
------ 二、征兵制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兵役制
------ 一、志愿兵役制
------ 二、义务兵役制
-- 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驻军及地方武装
---- 第一节清代驻军
------ 一、绥远城驻军
------ 二、其它驻军
---- 第二节民国时期驻军
------ 一、直系军
------ 二、宁海军
------ 三、国民军
------ 四、奉军
------ 五、晋军
----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及抗日游击团、自卫军
------ 一、八路军
------ 二、蒙古抗日游击队
------ 三、抗日游击团
------ 四、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
---- 第四节日伪武装
------ 一、日军
------ 二、伪军
---- 第五节地方武装
------ 一、明、清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军
---- 第一节中国人民解放军
---- 第二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 第四章军事设施
---- 第一节古代军事设施
------ 一、古长城栈道卡伦
------ 二、绥远城
---- 第二节现代军事设施
------ 一、靶场
------ 二、营区
-- 第五章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国防教育
---- 第三节基础设施
-- 第六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训练
---- 第三节武器装备管理
---- 第四节预备役
-- 第七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工程建设
---- 第三节工程类别
---- 第四节主要工程
------ 一、通山干道
------ 二、新华宫
------ 三、草原地下城
------ 四、自治区地下指挥所
------ 五、新城区地下指挥所
---- 第五节人防工程的开发
---- 第六节空袭警报网
---- 第七节宣传教育及专业队建设
-- 第八章山老区革命根据地
---- 第一节抗日战争初期,绥远民众的抗日斗争
---- 第二节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
---- 第三节小井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
---- 第四节各族人民群众抗日斗争事迹
------ 一、不惧酷刑保护伤员
------ 二、舍生忘死掩护八路军
------ 三、视死如归服务游击队
------ 四、苦难岁月鱼水情深
---- 第五节惨案
------ 一、小井“六·二二”惨案
------ 二、厚和惨案
------ 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文电
-- 第九章战事
---- 第一节清代绥远城官兵赴外地参战
---- 第二节辛亥革命时期
------ 一、辛亥归绥新军起义
------ 二、道什尔战斗
---- 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
------ 一、防守归绥阻击战
------ 二、蜈蚣坝伏击战
------ 三、反顽战斗
------ 四、夺马战斗
------ 五、界台村遭遇战
---- 第四节解放战争时期
------ 一、归绥战役
------ 二、第一次绥包战役
------ 三、第二次绥包战役
------ 四、“二金”起义
-- 第十章兵燹匪患
---- 第一节兵燹
---- 第二节匪患
第十一篇教育科技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旧式教育
------ 一、私塾
------ 二、义学
------ 三、官学
------ 四、书院
------ 五、学堂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一、基本情况
------ 二、教学活动与管理
------ 三、办园条件
------ 四、表彰奖励
---- 第三节学前教育
------ 一、基本情况
------ 二、教育管理
------ 三、教学活动
---- 第四节小学教育
------ 一、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小学教育
---- 第五节中学教育
---- 第六节民族教育
------ 一、民族幼儿园
------ 二、民族小学
---- 第七节成人教育
------ 一、扫盲教育
------ 二、职工教育
---- 第八节特殊教育
---- 第九节教师
------ 一、队伍
------ 二、培训
---- 第十节教育经费
---- 第十一节教学设备
---- 第十二节勤工俭学
------ 一、1958年的勤工俭学
------ 二、1966~1978年的勤工俭学
------ 三、1979~1985年的勤工俭学
------ 四、1986~2000年的勤工俭学
------ 五、素质教育基地
---- 第十三节教育改革
---- 第十四节教学改革
---- 第十五节机构
------ 附幼儿园小学中学简介
---- 第十六节驻区教育单位简介
------ 附内蒙古自治区党校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内蒙古财经学院
------ 内蒙古艺术学院
-- 第二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机构
------ 一、科学技术委员会
------ 二、科学技术学会
---- 第二节队伍
---- 第三节普及
---- 第四节管理
---- 第五节成果
------ 一、成果简介
------ 二、论文
---- 第六节农业科技
---- 第七节驻区科研单位
第十二篇文体卫生
-- 第一章文化
---- 第一节机构
------ 一、群众俱乐部文化馆文教科文化体育局
------ 二、新城区文学艺术联合会
---- 第二节民间文艺
------ 一、民间庙会游艺
------ 二、节日文艺活动
------ 三、满族传统文艺
---- 第三节地方戏曲
---- 第四节群众文化
------ 一、社区文化
------ 二、文艺创作
------ 三、文艺演出和美术展出
---- 第五节娱乐场所
------ 一、文化馆
------ 二、电子游艺室
------ 三、小剧场
------ 四、新城区文化活动中心
---- 第六节图书
---- 第七节档案
---- 第八节文物古迹
---- 第九节驻区文化单位
-- 第二章新闻广播
---- 第一节广播站
---- 第二节记者站
---- 第三节驻区新闻单位
-- 第三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与设施
------ 一、机构
------ 二、设施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一、传统体育
------ 二、老年体育
------ 三、全民健身运动
---- 第三节学校体育
---- 第四节运动员培训
------ 一、学校运动队
------ 二、武术队
------ 三、业余体育学校
---- 第五节竞赛体育
---- 第六节驻区体育场馆
-- 第四章卫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医疗单位
------ 一、公教医院和蒙古卫生院
------ 二、新城区医院
------ 三、新城区妇女幼儿保健所
------ 四、新城区防疫站
------ 五、街道防保站
------ 六、社区卫生服务部
------ 七、三乡医院
------ 八、医疗卫生中心
------ 九、地区医院
------ 十、社区医疗服务
------ 十一、私营诊疗所
---- 第三节医疗队伍
------ 一、队伍
------ 二、培训
------ 三、晋级
---- 第四节医疗设备
---- 第五节医疗制度改革
---- 第六节妇幼保健
---- 第七节卫生防疫
------ 一、疫病防治
------ 二、消毒杀虫
------ 三、食品卫生
---- 第八节工业卫生
---- 第九节公共场所卫生
---- 第十节爱国卫生运动
------ 一、机构
------ 二、爱卫运动的开展
---- 第十一节红十字会
---- 第十二节驻区卫生医疗单位
第十三篇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和硕恪靖公主
---- 定 安
---- 贻谷
---- 吴长庚
---- 多松年
---- 刘洪雄
---- 高凤英
---- 云三海
---- 李春秀
---- 柴生华
---- 舒乐知
---- 苗时雨
---- 李致方
---- 关崇绪
---- 任其久
---- 刘 汉
---- 徐 莉
---- 佟树蕃
---- 佛 鼎
---- 何树声
---- 吴书云
---- 关和璋
---- 宫招福
-- 第二章人名录
---- 第一节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
---- 第三节区委纪检委人大政府政协历届领导
---- 第四节新城区人民武装部检察院法院历届领导
---- 第五节新城区副教授以上职称一览表
---- 第六节自道光初年以来绥远城满洲蒙古中过举人名单
附录
-- 一、地方文件辑存
---- 关于报送拟调整四个市辖区行政区域边界走向的报告
---- 中共新城区委员会、新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撤并乡镇情况的通知
---- 中共新城区委办公室、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城区部分行政村调整撤并方案》的通知
---- 新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出版《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志》的请示
---- 对新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出版《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志》的请示的批复
-- 二、碑文选
---- (一)敕建绥远城碑
---- (二)重修绥远城北门城楼记碑
---- (三)绥远城溶濠种树记碑
---- (四)中华民国华北军第七军团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
---- (五)绥远将军衙署旧址碑记
---- (六)绥远城城墙遗址简介
---- (七)清代绥远城阜安门遗址
---- 关于绥远城城墙遗址长度
-- 三、考辨
---- 《绥远城》建城考
---- 历经沧桑的绥远城《将军衙署》
-- 四、轶闻遗事
---- 刘统勋私访归化城
---- 慈禧太后与东西落凤街
---- 贻谷·蒙垦·“贻案”
-- 五、诗词选辑
-- 《新城区志》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