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常平镇桥梓村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分上下篇。上篇内容为族谱要录,依族谱之例分谱序、世系、艺文、墓葬、族规五部分。下篇为志书,重点记述民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1 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桥梓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目录
封面
东莞市常平镇·槔梓村志
图片
--
周敦颐塑像(2010年摄)
--
东莞市常平镇桥梓村实景拍摄图
--
荣誉附图
--
1992年,广东省委书记谢非视察轿梓村,图中右五为谢非书记,右三为当时市委书记欧阳德,左一为东莞市长叶耀,右六为桥梓支部书记周妹自。
--
周敦颐塑像揭幕仪式
--
图为村支部书记周玉田在揭幕仪式上致辞
--
周敦颐塑像揭幕仪式,图为桥梓村主任周国柱主持仪式
--
图为1992年桥梓人到庐山拜祭周敦颐墓
--
图为中央电视台《百家姓》栏目主持人桑晨在周氏宗祠采访、制作关于周姓的节目。
--
香港艺员在桥梓荔枝园,图左一为艺员杨美仪,左二为香港小姐亚军朱洁如。(1992年摄)
--
1990年8月,常平桥梓管理区创办《桥梓通讯》小报,发行国内外。成为中匡主办发行至国外的唯一一份村办的报纸。
--
古榕
--
牌楼晨曦
--
新旧二塘
--
柳堤
--
桥梓大道
--
桥梓学校
--
桥梓文化城
--
桥梓市场
--
屋厦乡旧景(选自《石龙周氏家谱》,原件摄于1931年)
--
桥梓旧日农田风光
--
桥梓村容一角
--
①浣薇书屋
--
②围面前围墙
--
③兰室公祠
--
④福祉公祠
--
赛龙舟
--
星威厂厂房
--
康博复材科技厂厂房
--
石龙周氏家谱图片选登
顾问
《东莞市常平镇桥梓村志》编纂委员会
《东莞市常平镇桥梓村志》编辑部
序一
序二
凡例
“桥梓”释名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上篇
--
引言
--
第一章 谱序
----
一、周氏谱序
----
二、周氏谱系源流
----
三、汝南周氏宗谱序
----
四、周姓世系源流总序
----
五、岭南周氏族谱序
----
六、周氏族谱序
----
七、周氏家谱序一
----
八、周氏家谱序二
----
九、纂修石龙周氏家谱自序(节录)
----
十、濂溪周氏广东宗谱序
--
第二章 周姓世系图表
----
第一节 桥梓周姓源流查考
------
一、桥梓周姓远祖的查考
------
二、桥梓周姓近宗的查考
----
第二节 周姓源流图表
------
一、姓氏源流图
------
二、得姓受氏源流图
------
三、周姓传授源流图
------
四、历朝人物接迹图
------
五、汝南周氏直系表
------
六、濂溪谱系图
------
七、道州濂溪谱系表
------
八、濂溪家族广东一世祖天统公派衍各房图略
------
九、桥梓周姓世系图
------
十、桥梓三世祖宋维公派衍记略
------
十一、广东周敦颐族裔分布图
--------
附一 今日周原
--------
附二 珠玑巷人的迁移
--
第三章 周敦颐著作选
----
一、引言
----
二、《太极图说》
----
三、《爱莲说》
----
四、《养心亭说》
----
五、诗选
--
第四章 桥梓先祖传略
----
一、先祖周敦颐传略
------
附一 通老公谱记
------
附二 周縯公谱记
----
二、人粤始祖天统公传略
----
三、人莞始祖岐秀公传略
----
四、屋厦乡始祖演溪公传略
----
五、桥梓始祖德瑞公传略
----
六、桥梓六世祖满广公传略
--
第五章 墓葬
----
一、周敦颐墓
------
附一 江西谒濂溪公墓记
------
附二 修复濂溪墓规划和设计说明
----
二、天统公墓
------
附 天统公墓志
----
三、鲇鱼山岐秀公宋维公墓
------
附一 宣猷公墓碑记
------
附二 鲇鱼山墓碑记
----
四、先祖坟茔示意图
--
第六章 桥梓五大房派衍支系举例示范图
----
一、长房东岳公支系举例示范图
----
二、二房西岳公支系派衍示范图
----
三、三房中岳公支系派衍示范图
----
四、四房南岳公支系派衍示范图
----
五、五房北岳公支系派衍示范图
--
第七章 广东濂溪宗支源流分布概况一览表
--
第八章 周氏家训家规选录
----
一、湖南道县藏周氏族谱(爱莲堂)家规家训
----
二、《周氏宗谱》(江西爱莲堂)周氏家规
------
附一 周姓人口、分布及其他
------
附二 周姓历史上的九位状元
------
附三 历代周姓名人选录
下篇
--
第一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貌
----
第二节 山系水系
------
一、山系
------
二、水系
----
第三节 气候
------
一、气温
------
二、雨量
----
第四节 地名
------
一、中心村地名
------
二、各坊(自然村)地名
------
三、耕地土名
----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
------
一、水灾
------
二、风灾
------
三、酷暑
------
四、霜冻
------
五、雷击伤人
--
第二章 建置
----
第一节 位置 境域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一、明朝以前建置
------
二、清朝期间建置
------
三、民国期间建置
------
四、新中国成立后建置区划
----
第三节 自然村
--
第三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选址建村
----
第二节 村落的初期建设
----
第三节 名村定型
----
第四节 今日桥梓
----
第五节 新时期标志性建筑
------
一、入村牌楼
------
二、公园与图书馆、展览馆
------
三、桥梓影剧院
--------
附 文化城奠基
------
四、周敦颐塑像
------
五、莲花仙院
----
第六节 新时期基础设施建设
------
一、桥梓大道
------
二、电力总站
------
三、扩建自来水系统
------
四、桥城工业区
--------
附一 桥梓人建苏坑村
--------
附二 从新塘璺的多次变迁看桥梓人奋斗的历史
--------
附三 关于古代建村有关问题的查考
--
第四章 政治
----
第一节 共产党在屋厦乡的早期活动
----
第二节 东莞县委迁移周屋厦及活动情况
----
第三节 屋厦农民协会
----
第四节 大革命失败后周屋厦农民的一次武装暴动
----
第五节 中国国民党在桥梓的活动
----
第六节 民国时期桥梓的行政机构和权威性组织
----
第七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桥梓的机构和组织
----
第八节 新中国成立后桥梓的行政机构
----
第九节 2008年行政机构
------
一、村民委员会
------
二、村民小组
------
三、村民代表
--------
附 桥梓土改时成分的划分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运动
----
第一节 人民公社
------
一、全民大炼钢铁
------
二、稻田深翻改土
------
三、小株密植与高产试验田
------
四、饥荒年代
------
五、集体饭堂的解散
----
第二节 十年“文化大革命”
------
一、红卫兵和破“四旧”
------
二、农业学大寨
--
第六章 军事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桥梓武夫
----
第三节 桥梓武馆
----
第四节 桥梓现代军人事略
----
第五节 日军在桥梓的两次暴行
----
第六节 桥梓驻军
----
第七节 兵役与民兵
--
第七章 社会治安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乡巡组织
----
第三节 桥梓派出所
--
第八章 经济综述
--
第九章 农业
----
第一节 水稻生产和新时期生产体制的革新
----
第二节 水田绿肥
----
第三节 旱地经济作物
------
一、杂粮
------
二、经济作物
--------
附 蔗寮和土法制红砂糖
------
三、旱地蔬菜
----
第四节 冬种
----
第五节 林果业
------
一、林业
------
二、水果业
----
第六节 渔业
----
第七节 禽畜饲养与种养专业户
--
第十章 工业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业
----
第二节 桥梓砖瓦窑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
------
一、外源型工企业
------
二、内源型工企业
----
第四节 重点企业简介
------
一、周氏电业有限公司
------
二、首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三、兴扬实业有限公司
------
四、东莞康博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第十一章 商业与农贸集市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小商贩
----
第二节 桥梓的集市
----
第三节 桥梓供销社
----
第四节 桥梓人建常平圩
----
第五节 桥梓人到大城市经商
----
第六节 传统特色食品
--
第十二章 水源和水利
----
第一节 饮用水源
------
一、水井
------
二、沙井
------
三、深层地下水
----
第二节 水利工程
------
一、护村小运河
--------
附 常平运河
----
第三节 排涝电站
----
第四节 灌溉
----
第五节 新时期水情综述
--
第十三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历代文风鼎盛
----
第三节 群众文化
------
附 搭“戏寮”与演“春班大戏”
----
第四节 莲花诗社
------
附 女子吟香诗社
----
第五节 《桥梓通讯》
------
附 一片文化的绿叶
----
第六节 庆元宵
------
附一 羊年(1991年)五村贺元宵盛况
------
附二 桥梓猴年(1992年)贺元宵
----
第七节 评选桥溪八景与征诗
------
附 桥溪八景诗选
----
第八节 《爱莲说》征文比赛
----
第九节 兴建文化城
----
第十节 立周敦颐塑像
------
附 先祖周敦颐塑像记
----
第十一节 书画名人
----
第十二节 对联选
----
第十三节 诗词选
----
第十四节 桥梓人著作目录(含印刷品)
----
第十五节 桥梓外来工的文艺创作
--
第十四章 文物胜迹
----
桥梓村古村落及其著名古建筑
------
一、周氏宗祠
------
二、浣薇书屋
--------
附 浣薇书屋四代书香
------
三、培秀宅第
------
四、秀祉公祠
------
五、人瑞园
--------
附 古树名木——细叶榕
--
第十五章 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私塾
----
第三节 桥梓学校
------
一、开办前后
------
二、第一次扩建学校
------
三、第二次扩建学校
------
四、第三次扩建学校
------
五、第四次扩建学校
------
六、新中国成立前后桥梓小学办学情况
--------
附 桥梓学校热烈庆祝双喜临门
----
第四节 东莞中学迁屋厦复课
------
附 石龙中学拟迁屋厦始末
----
第五节 桥梓幼儿园
--
第十六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瑞草轩药店
----
第三节 合作医疗与屋厦卫生站
----
第四节 桥梓名医
------
附 周锡彤医案数则
--
第十七章 体育
----
第一节 桥梓的篮球运动
------
一、桥梓体育会的成立
------
二、桥梓初期的篮球运动
------
三、莞中迁来的桥梓篮球运动
------
四、勇夺全县篮球锦标赛冠军
------
五、囊括常平大区三组冠军
------
六、新中国成立后桥梓篮球运动的余波
----
第二节 桥梓小学体操队
----
第三节 划龙舟
------
一、常平运河开挖前的龙舟景
------
二、常平运河开挖后的龙舟景
--------
附一 1992年常平运河龙舟景
--------
附二 女子龙舟队
----
第四节 舞狮队
----
第五节 桥梓弈林高手
--
第十八章 人口和人民生活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人民生活
------
附 各时期“三大件”
--
第十九章 民俗
----
第一节 岁时节日
------
一、除夕
------
二、春节(含年初二)
------
三、清明与重阳
------
四、浴佛节与盂兰节
------
五、端午与中秋
----
第二节 民间制作粉果习俗
------
附 灰水制作法
----
第三节 红白事风俗
------
附一 过洋乐曲谱
------
附二 关于“速玉”与“恕乏价催”
----
第四节 婚姻习俗
------
一、合年庚(即议婚)
------
二、行聘礼(即订婚)
------
三、报日
------
四、上阁
------
五、结婚
--------
附一 婚娶拜祖喊礼仪式的辞令
--------
附二 婚娶告祖祝文
--
第二十章 方言
----
附 各时期流行语(含民谚)
--
第二十一章 华侨港澳同胞
----
第一节 华侨港澳同胞
----
第二节 较著名的华侨港澳同胞事略
----
第三节 华侨、港澳同胞造福桑梓纪要
--
第二十二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周天琛
------
周权
------
周锡年
------
周璞
------
周觉
------
周汝成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周觐光
------
周龙驹
------
周子清
------
周雄光
------
周连枝
------
周树黝
------
周沛棠
------
周国宸
------
周孚民
------
周广智
------
周崇谋
------
周一夔
------
周华驹
------
周显达
------
周庆泽
------
周庆钧
------
周志深
------
周宏基
------
周子录
------
周树培
------
周世勤
------
周运亨
----
第三节 革命烈士英名表
----
第四节 桥梓村科举考试人物情况表
--
第二十三章 传说杂记
----
一、桥梓围门
----
二、文昌阁
----
三、黑墨诺逆水驾龙舟
----
四、周天琛断案
----
五、对联挑动械斗的教训
----
六、联谶
----
七、周锡彤咏诗尼姑庵
----
八、巡丁馆
----
九、桥梓人救护美国飞行员
----
十、强制戒鸦片烟
----
十一、周权深卖茅根粥供子上大学
----
十二、药店奇闻
----
十三、香烟顺口溜
----
十四、桥溪十八老
----
十五、鲇鱼山墓地保留始末
附录文献辑录
--
一、周敦颐与桥梓的启示
--
二、把根留住
--
三、桥梓两个文明建设的调查(摘要)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