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志·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纪略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定为《江苏省志》,各专业志定名为《江苏省志.××志》。
一、本志上限不定,各类事物的记述,均追溯至起始发端;下限年份,考虑到各专业志的相对独立性和全志编纂时间较长,分
别采用1987年、1990年、1992年。下限为1987年的专业志,其概述和大事年表延伸至1990年或1992年。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目录
封面
江苏省志·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纪略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江苏省志》总纂、副总纂
总序
凡例
总目
《江苏省志·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纪略》编纂委员会
《江苏省志·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纪略》编写人员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抗英斗争
--
一、英国对华战争“扬子江战役”战略的形成
--
二、阻御英军进犯苏州
--
三、鹅鼻嘴的防守与英军的闯越
----
1.牛鉴要求沿江各属对英勿与构怨
----
2.江阴的防守
----
3.英军闯越江阴
----
4.江阴民众的自发反抗
--
四、镇江保卫战与城陷后的斗争
----
1.包世臣的江防策
----
2.牛鉴对镇江的紧急布防
----
3.圌山守军炮击英舰
----
4.焦山与东码头之战
----
5.火船歼敌计划的破产
----
6.闭城肃奸及其内乱
----
7.英军兵临镇江城下
----
8.西南城郊的战斗
----
9.北门保卫战
----
10.西门保卫战
----
11.城破后旗兵的顽强抵抗
----
12.海龄自焚殉国
----
13.镇江城破后惨遭蹂躏
----
14.镇江民众的斗争
----
15.官兵突击队对镇江英军的“摸桩”
----
16.英军在镇江的军事殖民统治
--
五、扬州及江北运河沿线的防守
----
1.抢运漕粮与漕运队伍的稽奸
----
2.英军封锁运河,阻隔南北交通
----
3.仪征盐民抗英与老河影事件
----
4.麟庆受命组织江北防御
----
5.但明伦在扬州和沿江的防堵
----
6.团练的发动与绅民踊跃支前
----
7.收复瓜洲,运道畅通
--
六、靖江抗英斗争的胜利
--
七、停战谈判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
1.道光帝决意与英长江作战的初衷
----
2.英军武力威胁南京
----
3.牛鉴对防守南京缺乏信心
----
4..投降政策的确立与道光帝授权“专意议抚”
----
5.张喜舌战马礼逊
----
6.中英双方正式谈判
----
7.抗英潜流及其投降派的压制
----
8.英军退出长江
第二章 太平天国在江苏的革命斗争
--
一、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
二、占领镇扬
--
三、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与社会改制
--
四、坚守宁镇扬基地
----
1.天京和镇江的防御体系
----
2.扬州的坚持与突围
----
3.破获张继庚颠覆案
----
4.江路争夺
----
5.瓜镇的坚持与反封锁
--
五、一破江北、江南大营
----
1.一解镇江之围
----
2.击破江北大营
----
3.开辟江北交通线的努力
----
4.二解镇江之围
----
5.分兵合击:击破江南大营
----
6.秦日纲东征半途而废
--
六、天京事变与二解京围
----
1.天京事变
----
2.天京再陷围困
----
3.二破江北大营
----
4.二破江南大营
--
七、席卷苏南,开辟苏福省根据地
----
1.东征苏常
----
2.建立苏福省
----
3.稳定和恢复社会秩序
----
4.镇压农村地主团练
----
5.苏福省的反颠覆斗争
--
八、苏州、常州保卫战
----
1.太仓保卫战
----
2.昆山、新阳保卫战
----
3.杨舍保卫战
----
4.吴江、震泽保卫战
----
5.江阴保卫战
----
6.无锡、金匮反击战
----
7.苏州城防战
----
8.常州保卫战
--
九、雨花台会战与天京保卫战
----
1.雨花台会战
----
2.“进北攻南”战役
----
3.天京城的失陷
----
4.天京残军突围与李秀成被俘
--
十、响应太平天国的各地起义和反清斗争
----
l.上海小刀会起义及其在苏州的起义酝酿
----
2.无锡无为教起义的酝酿
----
3.常州和宜兴农民起义的策划
----
4.江北各地的农民起义
----
5.大江南北抗租抗税的农民暴动
----
6.军山农民起义
----
7.幅军农民起义
第三章 辛亥革命及其前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
一、反帝爱国运动
----
1.清末的反洋教斗争
----
2.拒俄运动
----
3. 1905年的反美爱国运动
----
4.收回路权的斗争
--
二、知识界的革命宣传
----
1.传播革命民主思想
----
2.教育会与学界风潮
----
3.赵声的保国歌
----
4.《苏报》改革与《苏报》案
----
5.南社的革命宣传
--
三、民众的反抗斗争
----
1.清末的工人罢工斗争
----
2.辛亥革命前民众自发的反抗斗争
----
3.“千人会”起义
--
四、辛亥革命中江苏各地的光复
----
1.上海光复
----
2.苏州光复
----
3.无锡光复
----
4.镇江光复
----
5.扬州光复
----
6.通州光复
----
7.常州光复
----
8.清江光复
----
9.海州光复
----
10.盐城光复
----
11.第九镇新军秣陵关起义
----
12.南京光复
----
13.徐州光复
--
五、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
六、“洗程会”事件
--
七、“二次革命”中的讨袁斗争
第四章 反对帝国主义及其支持的封建军阀的斗争
--
一、五四运动中的江苏
----
1.遍及全省的反帝斗争浪潮
----
2.学生联合会等爱国团体成立
----
3.抵制日货运动和“三罢”斗争
----
4.声援山东、福建人民的斗争
--
二、早期工人斗争
----
1.陇海铁路大罢工
----
2.浦口、浦镇工人罢工
--
三、在“五卅运动”的风暴中
----
1.全省各地的反帝运动
----
2.南京和记洋行工人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
----
3.“五卅运动”后工人运动的发展
----
4.无锡丝厂工人的同盟大罢工
--
四、军阀统治下的农民斗争
----
1.农民对封建统治的反抗
----
2.周水平和江阴佃户合作自救会
--
五、北伐军进军江苏
----
1.北伐军攻占苏南
----
2.苏南人民策应北伐军
----
3.声讨英美帝国主义炮击南京的暴行
第五章 土地革命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
一、在蒋介石反革命政变时进行的斗争
----
1.在南京“四一○”反革命事件中
----
2.在苏州“四一三”反革命事件中
----
3.在无锡“四一四”反革命事件中
----
4.在常州、镇江的反革命事件中
--
二、中共江苏省委领导的土地革命斗争
----
1.中共八七会议后各地的农民起义
----
2.革命复兴时期的农民斗争
----
3.江阴、如泰红军和南通东乡游击队的斗争
----
4.红14军和通海如泰革命根据地
----
5.徐州、淮阴等地组建红军的斗争
----
6.革命低潮时期的农民斗争
----
7.土地革命时期的工人斗争
----
8.土地革命时期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学生运动
--
三、土地革命时期文化教育界求生存反迫害的斗争
----
1.各地教师纷起索薪
----
2.新闻界的反迫害斗争
----
3.晨光社“刺汪案”
----
4.左翼文化人士的斗争
----
5.七君子在苏州狱中的抗争
第六章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
----
1.要求南京政府出兵抗日
----
2.支援第19路军淞沪抗战
----
3.新安旅行团到全国各地进行抗日宣传
----
4.江苏学生积极投入一二·九运动
----
5.救国会的建立
--
二、抗战爆发后的抗日救亡运动
----
1.苏南人民全力援助八·一三抗战
----
2.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
----
3.苏北抗日同盟会
--
三、抗日游击战争的兴起
----
1.人民群众的抗暴斗争
----
2.中共江苏省委和“特科”组织领导的抗日游击活动
--
四、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
----
l.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
2.东路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
3.微山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
4.徐海敌后战场的开辟
----
5.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
6.皖东北敌后战场的开辟
----
7.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
8.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
五、反“扫荡”斗争
----
1. 1941年的反“扫荡”斗争
----
2. 1942年的反“扫荡”、反“清剿”斗争
----
3. 1943年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
4.微山湖西、滨海区的反“扫荡”斗争
----
5.民兵和各界群众积极投身反“扫荡”斗争
--
六、反“清乡”斗争
----
1.苏南东路的反“清乡”斗争
----
2.苏南茅山、太滆、丹北的反“清乡”斗争
----
3.苏中第四分区的反“清乡”斗争
--
七、减租减息运动
--
八、南京学生的清毒运动
--
九、抗战后期抗日根据地的参军拥军运动
--
十、江苏人民的正义抗争获得国际友人的援助
--
十一、局部反攻作战
----
1.苏中的局部反攻
----
2.苏北的局部反攻
----
3.苏南的攻势作战
--
十二、1945年春夏两季的战略攻势
--
十三、独立自主地实施全面反攻
--
十四、继续肃清拒降的日伪军
第七章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
--
一、解放区的惩奸反霸斗争
--
二、南京学生的反甄审斗争
--
三、南京铁路员工的反解雇斗争
--
四、苏南新四军留守人员的反“清剿”斗争
--
五、反对国民党军破坏停战协定的斗争
----
1.调处“白蒲事件”
----
2.南通各界青年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
--
六、苏皖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
1.“五四”土改
----
2.敌后斗争环境下的土改复查
----
3.《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的贯彻实施
--
七、坚持敌后武装斗争
----
1.反“扫荡”和反“清剿”斗争
----
2.反复辟和反倒算斗争
--
八、国统区人民的反美反蒋斗争
----
1.无锡的抢米风潮
----
2.苏南农村的“三抗”斗争
----
3.五二○学生运动
----
4.南京印刷业工人的罢工斗争
----
5.南京邮电、交通行业的罢工斗争
----
6.南京两浦铁路工人的“七·二”大罢工
----
7.南京新生小学抗议美军暴行的斗争
----
8.南京全市小学教师总罢教
----
9.常州戚墅堰铁路工人大罢工
--
九、苏北解放区人民的支前斗争
----
1.苏北人民支援淮海战役
----
2.苏北人民支援渡江作战
--
十、苏南人民迎接解放的斗争
----
1.护厂反搬迁斗争
----
2.护校反般迁斗争
----
3.公务人员保护档案和物质的斗争
----
4.金融业职员反搬迁保护银行、钱庄的斗争
----
5.店员反搬迁保护商店的斗争
--
十一、渡江作战和江苏全境的解放
附录
--
一、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
--
二、主要参考文献
--
三、图表索引
《江苏省志·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纪略》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