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曲县志1991-2004

玛曲县志1991-2004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玛曲县志》(1991~2004)记述玛曲县自1991年至2004年自然、社会、 历史、经济发展状况。 二、本志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综合体,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志、附 录组成。结构以志为主,横排纵述,专志按编、章、节、目层次编写。 三、本志是《玛曲县志》续志,上限追溯1991年,下限截至于2004年。 四、各专志采用记述体,概述叙议结合,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体记 述。 五、本志资料采自档案、报纸、刊物、县内各业务部门提供的资料,以及编写 人员调查所获的资料,经核查、考证,力求真实准确。 六、本志所采用数据以县统计局统计资料为准。统计资料所缺数据,由有关 业务部门提供。并加备注,以示说明。数字除引文、历史纪年、世纪年代及构成词 素者均使用汉字外,表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七、计量单位均以1987年国家标准计量局颁布的《计量法实施细则》为准。 不易换算的沿用历史习惯计量单位。 八、本志中的专用词,在首次出现时用全称,或用括号加注。 九、本志书中“省”指甘肃省,“州”指甘南藏族自治州,“县”指玛曲县。 十、对引用文献资料中的藏语译名,本县志作了规范,统一译写名称。 十一、《人物志》以传、介、表、录方式记述,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立传人 物、在玛曲县有重大影响的本、客籍人物,以卒年为序;介、表、录人物以生年为 序,人物入编标准均承前志。

内容时限: 1991-2004

出版时间: 2005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玛曲县志》编纂委员
序言
图片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 第一篇 建置
-- 第一章 区域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县城 乡(镇)场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乡(镇)场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气候
---- 第一节 温度
---- 第二节 蒸发
---- 第三节 日照
---- 第四节 降水
---- 第五节 风
---- 第六节 云
-- 第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生态环境概况
---- 第二节 生态环境特征
---- 第三节 生态环境退化状况
----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建设
---- 第五节 环境管理
-- 第三章 首曲湿地
---- 第一节 主要湿地
---- 第二节 湿地保护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灾害种类
---- 第二节 灾情
--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保护
---- 第一节 渔业
---- 第二节 林业
----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
---- 第三篇 畜牧业
-- 第一章 草原
---- 第一节 草场
---- 第二节 草场利用
---- 第三节 草原灾害
---- 第四节 草原建设
---- 第五节 草场承包
---- 第六节 饲草料种植及加工
-- 第二章 畜种
---- 第一节 优势畜种
---- 第二节 畜种改良
-- 第三章 畜牧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畜牧业发展情况
---- 第三节 队伍建设
---- 第四节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五节 牧业管理
---- 第六节 国有牧场
---- 第七节 项目建设
-- 第四章 动物防疫
---- 第一节 家畜传染病
---- 第二节 家畜寄生虫病
---- 第三节 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
第四篇 黄金产业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公司及矿场
---- 第二节 股东大会
---- 第三节 职工队伍建设
-- 第二章 黄金生产
---- 第一节 探矿
---- 第二节 采矿
---- 第三节 堆浸
---- 第四节 选矿
---- 第五节 冶炼
---- 第六节 公司项目
-- 第三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生产管理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四节 财务及物流管理
---- 第五节 安全管理
---- 第六节 环保管理
第五篇 工业
-- 第一章 水利水电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线路改造
---- 第三节 电力开发
---- 第四节 电站建设
-- 第二章 民族工业
---- 第一节 食品加工业
---- 第二节 乳品加工业
---- 第三节 皮革、皮毛加工业
---- 第四节 制药业
---- 第五节 其他行业
-- 第三章 建筑建材业
---- 第一节 建筑建材
---- 第二节 机械修理制造业
-- 第四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行业
第六篇 交通 通讯
-- 第一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公路养护及管理
---- 第三节 道路运输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政管理
---- 第二节 邮路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第四节 邮政设备
-- 第三章 电信移动通讯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电信通讯
---- 第三节 移动通讯
第七篇 城建
-- 第一章 机构 规划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建设规划
---- 第三节 撤乡建镇
-- 第二章 市政建设
----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城镇民族特色化建设
-- 第三章 重点建设
---- 第一节 重点建设项目
---- 第二节 牧民康居工程
第八篇 项目工程
-- 第一章 教育类项目
---- 第一节 基本建设项目
---- 第二节 义教工程
---- 第三节 世行贷款项目
---- 第四节 捐资办学项目
---- 第五节 援藏项目
---- 第六节 教师新村
-- 第二章 卫生类项目
---- 第一节 结核病控制项目
---- 第二节 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项目
---- 第三节 牧区妇女健康教育项目
---- 第四节 基本建设项目
---- 第五节 援藏项目
-- 第三章 畜牧类项目
---- 第一节 防灾保畜基地
---- 第二节 牧区开发示范项目
---- 第三节 高效畜牧业生态示范与技术推广项目
---- 第四节 以工代赈项目
---- 第五节 基本建设项目
-- 第四章 综合类项目
---- 第一节黄金矿业建设项目
---- 第二节 广播电视建设项目
---- 第三节 城区给水工程
---- 第四节 交通建设项目
---- 第五节 财源建设项目
---- 第六节 基本建设项目
---- 第七节 农网建设与改造
---- 第八节 以工代赈项目
---- 第九节 国债项目
-- 第五章 招商引资项目
---- 第一节 草原兴发西部食品有限公司玛曲清真肉食品厂
---- 第二节 甘肃省食品公司玛曲冷库
---- 第三节 齐哈玛活性炭厂
---- 第四节 甘肃永登兆远建材公司
---- 第五节 甘肃鑫脉黄金有限公司
---- 第六节 黄河首曲药源开发公司
---- 第七节 高原清真肉食品冷冻厂
第九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牧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四节 审计监督
---- 第五节 质量技术监督
---- 第六节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七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八节 统计管理
第十篇 旅游业
-- 第一章 旅游资源
---- 第一节 草原新城民族风情游览区
---- 第二节 乔科草原湿地生态游览区
---- 第三节 黄河首曲上游段草原风光游览区
---- 第四节 黄河首曲下游段雪山湖泊游览区
---- 第五节 黄河首曲寻古休闲游览区
-- 第二章 旅游开发
---- 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建设
---- 第二节 旅游线路设计
----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
---- 第四节 综合效益
-- 第三章 旅游管理与服务
---- 第一节 管理与服务机构
---- 第二节 管理措施
第十一篇 财税 金融 保险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 税制改革
---- 第二节 税种税率
---- 第三节 税务管理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中国农业银行玛曲县支行
---- 第二节 中国工商银行玛曲县支行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 人寿保险
第十二篇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构成
---- 第一节 商业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国有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四节 个体私营商业
-- 第二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商业体制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
-- 第三章 供销合作
---- 第一节 企业改革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四章 粮食企业
---- 第一节 管理经营机构
---- 第二节 粮油购、销、储
---- 第三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第十三篇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玛曲县委员会
----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组织机构
---- 第三节 中心工作
---- 第四节 基层组织
---- 第五节 组织建设
---- 第六节 宣传教育
---- 第七节 纪检监察
---- 第八节 统一战线
-- 第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总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五节 其他协会
第十四篇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大常委会
---- 第二节 县乡换届选举工作
---- 第三节 代表选举与构成
----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玛曲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政权
---- 第三节 政务综述
-- 第三章 政协玛曲县委员会
---- 第一节 政协委员
---- 第二节 委员会议
---- 第三节 常委会议
---- 第四节 工作机构
---- 第五节 主要工作
第十五篇 综合政务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救灾救济
---- 第二节 募捐及优抚安置
---- 第三节 基层政权建设
---- 第四节 婚姻及社会管理
---- 第五节 边界工作
---- 第六节 扶贫工作
---- 第七节 福利事业
---- 第八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职称管理
---- 第四节 考核制度
---- 第五节 公务员管理
---- 第六节 工资福利
---- 第七节 机构编制管理
-- 第三章 劳动
---- 第一节 社会劳动
---- 第二节 劳动就业与监察
---- 第三节 劳资及福利优惠政策
-- 第四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
第十六篇 政法
-- 第一章 政法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政法综治工作
---- 第三节 队伍建设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化解群体性事件
---- 第三节 刑事案件侦破
---- 第四节 专项斗争
---- 第五节 禁毒禁赌
---- 第六节 户籍管理
---- 第七节 治安管理
---- 第八节 监所管理
---- 第九节 消防管理
---- 第十节 交通管理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审查批捕
---- 第三节 审查起诉
---- 第四节 反贪污贿赂与法纪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与控告申诉检察
-- 第四章 法院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执行工作
---- 第七节 告诉申诉
-- 第五章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民事调解
---- 第三节 法制宣传教育
---- 第四节 律师公证
第十七篇 军事
-- 第一章 兵役
---- 第一节 义务兵役
---- 第二节 预备役
---- 第三节 国防动员
-- 第二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 基层武装机构
---- 第三节 武装干部军事训练
---- 第四节 党管武装
-- 第三章 武警中队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建制
---- 第二节 民兵训练
---- 第三节 民兵活动
第十八篇 民族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民族源流
---- 第二节 主要部落
---- 第三节 民族统战工作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 教派
---- 第二节 藏传佛教节日
---- 第三节 寺院
---- 第四节 藏传佛教管理
第十九篇 教科文卫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教师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第四节 “两基”教育
---- 第五节 高中教育
---- 第六节 成人教育
---- 第七节 职业教育
---- 第八节 招生工作
---- 第九节 教育经费
---- 第十节 教学设备
---- 第十一节 教育教学改革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组织
---- 第二节 科技队伍建设
---- 第三节 科技推广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第三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组织
---- 第二节 文化活动
---- 第三节 文艺创作
---- 第四节 翻译档案地方志
---- 第五节 广播电视
---- 第六节 民间文化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设施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职工体育
---- 第四节 群众体育
-- 第五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医疗工作
---- 第四节 食品卫生工作
---- 第五节 藏药加工
---- 第六节 防疫
---- 第七节 妇幼保健
第二十篇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人口计划与计划生育工作
---- 第三节 政策措施
---- 第四节 计生效果
---- 第五节 创优活动
-- 第三章 牧民生活
---- 第一节 牧村居民收入
---- 第二节 牧村居民消费
-- 第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文明建设活动
---- 第二节 新闻通讯报道
第二十一篇 格萨尔文化
-- 第一章 格萨尔史诗与玛曲
---- 第一节 专家教授考证(按引文记述)
---- 第二节 格萨尔遗迹
---- 第三节 格萨尔民间弹唱
-- 第二章 玛曲格萨尔文化活动
---- 第一节 格萨尔文化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格萨尔学术调研活动
---- 第三节 格萨尔文化宣传活动
第二十二篇 人物
-- 第一章 立传人物
-- 第二章 简介人物
---- 第一节 历届党政领导
---- 第二节 模范先进
---- 第三节 社会知名人士
---- 第四节 科技文化知名人士
-- 第三章 列表人物
---- 第一节 副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名表
---- 第二节 劳模先进人物名表
----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物名表
附录
-- 一、关于青海省河南县柯生乡与甘肃省玛曲县尼玛乡草山边界埋桩测绘验收的报告
-- 二、甘肃省玛曲县人民政府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联合勘定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
-- 三、关于阿万仓乡与木西合乡草山边界争议地段划分的批复
-- 四、关于阿万仓与木西合两乡草场界线划分的报告
-- 五、中共玛曲县委玛曲县人民政府关于三玛接壤地区行政区域界线定界会议纪要
--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甘肃省玛曲县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行政区域界线争议地段划分的批复
-- 七、甘肃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
-- 八、四川省勘界办公室 甘肃省勘界办公室关于勘界遗留问题的协议
-- 九、玛曲县人民政府碌曲县人民政府关于联合勘定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
编后语
《玛曲县》(1991~2004)编纂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