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历史地图集(自然)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指导原则:本书为整体反映山东省自然与人文环境变迁的重大历史地理学项
目和建设“文化强省”的标志性工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方
法,遵循客观、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学术原则。
.、地域范围:限于今山东省行政区域,适当涉及临近省份。
三、时代断限:主体内容上自夏代、下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适当安排了部
分古地理、史前和民国时期的内容,背景资料截至2006年底。
四、体例:全书包括《政区》《自然》《经济》《文化》《社会》《军事》《村
镇》和《古地图》八分册,后附《索引》一册。各分册设若干图组,并附有印证资
料,按照历史分期惯例或事物性质特点排列,前有《序》《绪言》,后有《跋》《后
记》,从整体上把握山东历史地理区域的完整性和计量的科学性。
五、基础资料:包括先秦典籍、各朝正史,历代一统志、地方志、乡土志和地理
学专著,近现代考古发掘、文物普查和实地考察资料。
六、要素选取与标示原则:遵照古重今轻、古今对照的惯例,以现行区划为准,
内详外略,以不同符号及字体、字号表明不同等级的地理要素;对争议内容,一般采
取主流观点或选取最新成果并注明文献出处。
七、历史纪年:以帝王纪年括注公元纪年方式,如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年)、康熙元年(1 662年)等,部分直接采用公元纪年。
八、背景资料中的政区名称:以2006年底以前公布的为准,县以下至乡镇(街
区)或行政村(社区)层次;城镇街道办事处辖区简称为“××街区”。根据“国家
测绘地理信息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审图标注修改意见,平岛(平山岛)、达山岛
(达念山)、车牛山岛的名称标注,均省略了括注“属日照市”。
九、图例:分为基本图例和专业图例。基本图例设在目录之前,专业图例设在各
图幅适当位置,标准样式符合专业习惯。
十、开幅及比例尺:根据山东省境域平面特点和图幅要素差别,以八开和十六开
幅为主,各图幅比例尺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编纂委员会
序
图例
凡例
目录
山东政区
山东地势及河流
古地理
--
山东地貌格局
--
山东地貌构造上格局简述
--
太古代古地理
--
太古代古地理演变简述
--
早中元古代古地理
--
新元古代震旦纪古地理
--
元古代古地理演变简述
--
古生代寒武纪古地理
--
古生代奥陶纪古地理
--
古生代志留一二叠纪古地理
--
古生代古地理演变简述
--
中生代三叠一侏罗纪古地理
--
中生代白垩纪古地理
--
中生代古地理演变简述
--
新生代古近纪一新近纪古地理
--
新生代古地理演变简述
--
第四纪早更新世古地理
--
第四纪中更新世古地理
--
第四纪晚更新世古地理
--
第四纪全新世古地理
--
新生代第四纪古地理演变简述
--
古生物化石分布
--
古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简述
海洋
--
海域沉积物中值粒径分布
--
海域地质构造分区
--
海域海底地貌
--
海域底质类型分布
--
历代海岸线变迁
--
1855年之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线变迁
--
海洋地质简述
--
海洋生物分布
--
主要海洋生物简述
--
沿海主要岛屿
--
沿海主要岛屿简述
植被
--
商周时期地表植被
--
西汉时期地表植被
--
魏晋时期地表植被
--
唐代地表植被
--
宋代地表植被
--
元代地表植被
--
明代地表植被
--
清代地表植被
--
历代地表植被演变状况简述
动植物
--
明清鸟类分布
--
明清兽类分布
--
明清鸟兽分布简述
--
两周至隋唐时期树种分布
--
宋金至明清时期树种分布(一)
--
宋金至明清时期树种分布(二)
--
珍稀树种分布
--
百年以上古树群分布
--
古树名木分布简述
--
山东中草药材分布(一)
--
山东中草药材分布(二)
--
山东民间草药材分布
--
中草药材分布简述
水系 湖泊
--
战国时期水系
--
东汉时期水系
--
北魏时期水系
--
隋唐时期水系
--
北宋时期水系
--
明代水系
--
清代水系
--
历代水系河道变迁简述
--
鲁西南地区历代湖泊发育变迁
--
济水下游及半岛地区湖泊发育变迁
--
历代湖泊发育变迁简述
--
黄河下游河道历代变迁
--
禹河径行地区略图
--
先秦至北宋初年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
--
北宋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
--
金元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
--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
--
1855年后黄河河口流路变迁
--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简述
--
1855~1953年黄河河口流路变迁简述
名山 名泉 名洞
--
山东历史名山分布
--
山东历史名山分布简述
--
山东历史名泉分布
--
山东历史名泉分布简述
--
山东著名溶洞分布
--
山东著名溶洞分布简述
气象灾害
--
明代冰雹灾害
--
清代冰雹灾害
--
明代以前冰雹灾害
--
历代冰雹灾害情况简述
--
明代以前大风灾害
--
明代大风灾害
--
清代大风灾害
--
历代大风灾害情况简述
--
清代以前大雾灾害
--
清代以前大雪灾害
--
历代大雾和大雪灾害情况简述
--
清代以前霜冻灾害
--
清代霜冻灾害
--
清代以前低温灾害
--
历代低温冻害情况简述
--
清代以前风暴潮灾害
--
历代风暴潮灾害情况简述
--
清代以前干热风灾害
--
清代以前雷电灾害
--
历代干热风 雷电灾害情况简述
水旱灾害
--
明代洪涝灾害
--
清代洪涝灾害
--
明以前洪涝灾害图
--
历代洪涝灾害情况简述
--
明以前干旱灾害
--
明代干旱灾害
--
清代干旱灾害
--
历代干旱灾害简述
蝗灾
--
周秦至南北朝时期蝗灾分布
--
隋唐五代时期蝗灾分布
--
北宋蝗灾分布
--
金代蝗灾分布
--
元代蝗灾分布
--
明代蝗灾分布
--
清代蝗灾分布
--
历代蝗灾发生情况简述
疫情
--
清代以前疫情
--
清代肠道传染病疫情
--
清代其他传染病疫情
--
历代疫情简述
地震灾害
--
山东地震构造
--
元代及元代以前山东及近海地震
--
明代山东及近海地震
--
清代山东及近海地震
--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八月十一日渤海海峡7级地震等震线图
--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二十六日渤海7级地震等震线图
--
明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初七日郓城南6级地震等震线图
--
清道光九年(1829年)十月二十三日临朐、益都6(1/4)级地震等震线图
--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五月四日渤海湾7(1/2)级地震等震线图
--
历代地震灾害情况简述
主要参考文献
跋
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