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渠河矿志(1959-1990)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羊渠河矿志》是《峰峰煤矿志》的分志之一。它是建矿三十余年来首次编纂的记载全矿建设及其发展历程的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的基层专业性志书,本志书是全矿政治思想、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生活福利等方面的综合性、资料性史籍,也是全矿职工在多年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财富和经验的积累。
内容时限:
1959-1990
目录
封面
羊渠河矿志
羊渠河矿志编审委员会
前言
图片
--
羊渠河矿在改革中前进
--
羊渠河矿二坑夜景
--
金色的矿山
--
羊渠河矿一坑外景
--
羊渠河矿学校
--
职工家居住宅楼一角
--
职工文化楼
--
羊渠河矿生活区外景
--
生产调度室
--
单体液压支柱检修车间
--
一坑副井绞车房
--
5000M3瓦斯储气柜
--
质量标准化运输大巷
--
井下泵房
--
综掘工作面
--
综采工作面
--
高档普采工作面
--
六0一采煤队荣获全国
--
采区工作面
--
六0一高档普采队
--
六0四采煤队荣获全国综采第二名
--
六0四综采队
--
财务科微机室
--
矿企业公司服装厂
--
瓦斯监测室
--
煤质化验室
--
托儿所
--
矿招待所
--
职工食堂
--
职工澡堂
--
矿医院为职工做手术
--
一坑花园
--
上级领导参观根雕室
--
矿文艺队为职工演出
--
职工时装表演
--
职工运动会开幕式
--
煤炭部于洪恩部长在羊渠河矿视察工作
--
英国专家在羊渠河矿
--
煤炭部徐达本副部长来矿视察瓦斯利用设施
--
省人大常委会郭志主任来矿视察工作
--
现任矿级领导
--
矿志编审委员会成员
--
矿志编辑人员
--
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奖杯
--
矿电管理奖杯
--
全国统配煤矿矿际竞赛先进矿奖牌
--
煤炭工业二极企业证书
--
全圆计划生育先进集体证书
--
特极质量标准化矿井证书
目录
附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一章 井田概况
--
第一节 井田位置及交通
----
一、地理位置及所属区划
----
二、井田边界及范围
----
三、交通概况
--
第二节 井田自然地理
----
一、地形地貌
----
二、地表水表
----
三、气象
----
四、地震概况
第二章 井田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一、古生界
----
二、新生界
--
第二节 地质构造
----
一、褶曲构造
----
二、断裂构造
----
三、陷落柱
--
第三节 煤层
----
一、含煤系数
----
二、可采煤层及顶底板岩性
--
第四节 煤质
----
一、井田煤质特征
----
二、可采煤层煤质
----
三、商品煤质量
----
四、煤的有害成份
--
第五节 其它矿产
第三章 水文地质
--
第一节 地表水的治理
--
第二节 井下防探水工作
--
第三节 对野青、山伏青及大青灰岩的水文勘探
--
第四节 奥陶系灰岩水的勘探及放水试验
--
第五节 供水情况及发展
--
第六节 各井筒涌水情况及处理
--
第七节 矿井涌水特征
--
第八节 钻孔的封堵
第四章 矿井测量
--
第一节 测量工作概况
----
一、测量队伍
----
二、测量装备
----
三、测量工作层序
--
第二节 矿井的基础与生产测量
----
一、定向测量和导入高程测量
----
二、井下经纬仪导线布设及测量方法
----
三、井下高程测量
----
四、标定和延长中、腰线
----
五、贯通测量
----
六、工程改造及安装检修测量
----
七、测量资料
----
八、业务保安
----
九、地面测量
--
第三节 留设保护煤柱、“三下”采煤及岩移观测
----
一、合理留设保护煤柱
----
二、“三下”采煤与岩移观测
--
第四节 测量标准化工作
第五章 矿井储量
--
第一节 矿井勘探及设计储量分布
--
第二节 生产过程中储量计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
第三节 储量变动及利用
--
第四节 储量分布现况
--
第五节 矿井煤柱
第六章 矿井基本建设及生产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建井概况
--
第二节 矿井开拓方式
--
第三节 水平延深及采区准备
----
一、水平延深
----
二、采区准备
--
第四节 生产发展基本状况
----
一、主要生产效益
----
二、主要环节 改造工程
----
三、生产建设基本措施
第七章 开拓掘进
--
第一节 采区巷道布置及改造
----
一、单一煤层开采
----
二、多煤层混合式开采巷道布置
----
三、高沼气采区煤层分组巷道联合布置
----
四、大煤层底板围岩巷开采方式巷道布置
--
第二节 掘进机械化发展史
----
一、巷道钻爆机械和器具
----
二、巷道掘进的装运机械
--
第三节 重点工程
----
一、羊一重点工程
----
二、羊二重点工程
--
第四节 重点掘进队
--
第五节 巷道支护及维修
----
一、岩巷支护及维修
----
二、煤、半煤岩支护及维修
----
三、巷道维修
--
第六节 开拓区简介
----
一、一开拓区
----
二、二开拓区
----
三、一掘进区
----
四、二掘进区
----
五、综掘区
----
六、三掘进区
第八章 采煤技术及其发展
--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变革
--
第二节 采煤机械化发展史
----
一、发展概况
----
二、一般普采
----
三、高档普采
----
四、综采概况
--
第三节 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
----
一、木支护阶段
----
二、摩擦金属支柱与铰接顶梁配套支护阶段
----
三、推广单体液压支柱阶段
--
第四节 采煤队简介
----
一、601采煤队(一采区)
----
二、603采煤队(三采区)
----
三、604采煤队(四采区)
----
四、605采煤队(五采区)
----
五、606采煤队(六采区)
第九章 提升运输
--
第一节 出煤系统及改造
----
一、羊一出煤系统及改造
----
二、羊二出煤系统及改造
--
第二节 排矸系统及改造
----
一、一坑排矸系统及改造
----
二、二坑排矸系统及改造
--
第三节 运输管理
----
一、运输管理机构
----
二、运输班队及任务
----
三、运输质量标准化工作
----
四、全矿井下电机车及矿车状况
第十章 矿井排水、供水及供热
--
第一节 矿井排水
----
一、一坑排水
----
二、二坑排水
----
三、-400水平泵房
----
四、-110水平泵房
--
第二节 矿井供水
----
一、一坑供水
----
二、二坑供水
--
第三节 供热
----
一、一坑供热
----
二、二坑供热
第十一章 矿井压风
--
第一节 一坑压风
--
第二节 二坑压风
第十二章 矿山供电
--
第一节 羊一井下供电系统
--
第二节 羊二井下供电系统
----
一、井下高压供电
----
一、井下低压供电
--
第三节 地面供电
----
一、羊一地面供电
----
一、羊二地面供电
--
第四节 井下照明
----
一、羊一井下照明
----
二、羊二井下照明
----
三、羊一矿灯
----
四、羊二矿灯
--
第五节 供电管理
第十三章 矿井通风
--
第一节 瓦斯状况与瓦斯抽放
----
一、矿井瓦斯涌出量
----
二、矿井瓦斯等级
----
三、瓦斯抽放及利用
--
第二节 煤尘状况与防尘
----
一、煤尘状况
----
二、综合防尘
--
第三节 通风系统及改造
----
一、风井及主扇风机
----
二、通风系统及改造
----
三、采掘工作面通风
----
四、矿井反风
--
第四节 通风组织及管理
第十四章 安全生产
--
第一节 概述
----
一、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
----
二、安全生产的主要规章制度
----
三、安全生产状况
----
四、工亡三人以上重大事故
--
第二节 安全监察机构
----
一、机构设置及沿革
----
二、职责与权限
--
第三节 安全检查及安全活动
----
一、安全检查及活动制度
----
二、群众性安全活动
--
第四节 安全教育
----
一、安全培训制度
----
二、安全教育
----
三、技术培训
----
四、全员安全风险抵押承包
--
第五节 自然灾害防治
----
一、瓦斯防治
----
二、煤尘防治
----
三、水灾预防
----
四、火灾防治
----
五、顶板事故防治
--
第六节 安技措工程及技术装备
--
第七节 劳动保护
----
一、劳动保护概述
----
二、劳动用品的发放与管理
第十五章 生产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一、管理体制
----
二、管理形式
----
三、计划编制
--
第二节 生产调度
----
一、调度指挥系统
----
一、采掘衔接
----
二、通讯网络
--
第三节 煤质管理
----
一、煤质管理机构
----
二、采制化
----
三、煤质管理工作
--
第四节 机电设备管理
----
一、管理体制
----
二、设备与配件管理办法
----
三、设备维修
----
四、设备的更新改造与报废
----
五、配件管理
--
第五节 质量标准化工作
----
一、组织机构
----
二、达标进展情况
--
第六节 全面质量管理
----
一、概况
----
二、组织机构
----
三、管理制度
第十六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工资管理
----
一、管理体制沿革
----
二、劳动管理
----
三、工资管理
----
四、奖金与津贴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一、管理体制及变革
----
二、固定资产管理
----
三、流动资金管理
----
四、专项资金管理
----
五、原煤成本管理
--
第三节 物资管理
----
一、物供系统
----
二、物供办法
----
三、物供分类
----
四、仓库管理
----
五、坑木及坑代管理
----
六、汽车队管理
----
七、废旧物资回收复用
----
八、火工品管理
--
第四节 煤炭销售及运输
----
一、销售及流向
----
二、自用煤管理
----
三、产品分配计划与对外运输
----
四、煤炭价格
--
第五节 多种经营
--
第六节 监察、审计与经济合同
----
一、机构设置
----
二、主要工作
第十七章 科技、计量与节能
--
第一节 科技工作概述
----
一、机构设置及沿革
----
二、科技科的主要职能
--
第二节 双革及“讲比”活动
----
一、双革概况
----
二、讲比活动
--
第三节 主要科技成果
--
第四节 计量工作
----
一、计量工作概况
----
二、计量检定校验项目
----
三、计量工作管理制度
--
第五节 节能工作
----
一、“三电”概况
----
二、节能概况
----
三、节能技改项目
--
第六节 综合利用
----
一、瓦斯利用工程
----
二、综合更新队
----
三、矸石砖厂
第十八章 文教卫生与生活福利
--
第一节 中小学教育
----
一、学校的历史沿革
----
二、教学设施
----
三、师资队伍
----
四、集体和个人荣誉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一、职教机构设置
----
二、职教主要工作
--
第三节 医疗卫生
----
一、本矿医院发展概况
----
二、卫生防尘
----
三、职业病防治
----
四、流行病及饮食、服务行业管理
----
五、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节 职工及生活区澡塘
----
一、职工澡塘
----
一、生活区澡塘
--
第五节 职工宿舍和家属住宅
----
一、职工宿舍
----
二、职工家属住宅
--
第六节 职工食堂
----
一、原羊一矿职工食堂
----
二、原羊二矿职工食堂
----
三、羊一和羊二矿合并后的职土食堂
----
四、先进集体和个人
----
五、井下班中餐
--
第七节 招待所、牛奶场与托儿所
----
一、家属招待所
----
二、牛奶场
----
三、托儿所
--
第八节 劳动保险待遇
----
一、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医疗待遇
----
二、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待遇的具体规定
----
三、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疗待遇
----
四、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
----
五、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死亡待遇
----
六、职工因工负伤待遇
----
七、职工因工死亡待遇
----
八、退休待遇
----
九、退养(长休)职工待遇
----
十、职工外出疗、休养
--
第九节 农转非工作
----
一、组织结构
----
二、主要工作任务
----
三、政策界限和审批权限
----
四、主要工作情况
--
第十节 环境保护
----
一、环保工程
----
二、绿化美化
--
第十一节 迁村支农与房地产
----
一、支农工作
----
二、迁村工作
----
三、房地产管理
--
第十二节 计划生育
----
一、组织概况
----
二、主要工作
----
三、计划生育管理制度
----
四、获得主要荣誉称号
第十九章 党的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概况
--
第二节 矿党委及党代会
--
第三节 机构设置及职能
----
一、机构设置
----
二、党办室、组织部、宣传部及基层党支部的基本职责和任务
--
第四节 组织建设
----
一、组织活动制度
----
二、党支部建设
----
三、党员教育
----
四、发展党员工作
--
第五节 统战工作
--
第六节 宣传工作
--
第七节 纪检工作
----
一、纪检组织
----
二、纪检工作概况
--
第八节 干部管理
----
一、管理权限
----
二、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
三、学习制度和请假制度
----
四、处分
----
五、离休老干部管理工作
--
第九节 党委历年主要工作
第二十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及变革
--
第二节 机关科室设置及变革
--
第三节 基层单位设置及变革
第二十一章 工会组织
--
第一节 工会建设概述
----
一、组织建设
----
二、基础建设
----
三、民主管理
----
四、群众文体建设
----
五、职工读书自学
----
六、群众性生产、安全活动
----
七、女工工作
--
第二节 机构设置及变革
第二十二章 团的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历届团代会
--
第三节 团的主要工作
----
一、1959-1965年
----
二、1966-1972年
----
三、1973-1983年
----
四、1984-1990年
--
第四节 团委组织的主要活动简介
----
一、评选“煤矿最可爱的人”活动
----
二、“爱我团徽、树我形象”活动
----
三、“职业明星”选拔赛活动
----
四、“周末俱乐部”活动
--
第五节 少先队组织
第二十三章 公安与武装
--
第一节 公安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治安保卫
----
一、治保组织
----
二、保卫工作主要任务
----
三、案件侦破
----
四、户籍管理
----
五、消防管理工作
--
第三节 武装部
----
一、组织概况
----
二、武装部职责
----
三、工作简况
第二十四章 人物与荣誉
--
第一节 人物简介
----
一、历届党委书记、副书记
------
齐江萍
------
张君海
------
颜景坤
------
王俊霞
------
刘振华
------
王洪喜
------
孙家明
------
赵祥
------
冀春
------
王秉玉
------
薛士芳
------
程庆义
------
张吉印
------
王书
------
江云山
------
李年根
------
侯崇喜
------
刘全喜
------
汪金涛
------
薛咸祥
------
田生瑞
------
徐向东
----
二、革委会主任、副主任
----
三、历任矿长、副矿长
----
四、历任总工程师
----
五、历届工会主席
----
六、历届纪委、监委书记
--
第二节 先进个人
----
一、历年矿、局级标兵
----
二、局级以上优秀党员
----
三、市、省、部级劳模
--
第三节 先进集体
----
一、矿级先进集体
----
二、局级先进集体
----
三、市级先进集体
----
四、省、部级先进集体
----
五、全国先进集体
第二十五章 本矿大事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