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财政志
格式:PDF
费用:2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县财政的历史与现状。本志记述内容上溯至有历史记载之发端,下限止2005年底,近详远略,着重记述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为反映下限后的主要财政活动和成绩,志后设限外辑要。
出版时间:
2007年03月
目录
封面
襄汾县财政志
题词
--
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张秋明 题
--
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石常明 题
--
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王亚 题
--
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胡双明 题
--
原临汾市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张传华 题
--
襄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志学 题
--
襄汾县政协主席张拽牛 题
--
襄汾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津龙 题
图片
--
2006年12月19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右一)亲切接见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代表,襄汾县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杜贻和(左二)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左八)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前右八)等领导同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合影
--
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代表、先进工作者合影
--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任建新(中)在市委书记樊纪亨(右二)、县委书记徐树荣(右一)、县长陈玉士(左三)及杜贻和(右三)等陪同下在本县调研财政工作(2002·4)
--
省委副书记、省长于幼军(前左二)在县委书记陈玉士(右二)等陪同下深入全市第一纳税大户襄汾星原集团调研(2005)
--
省委书记田成平(左三)在市委常委、秘书长卢健清(右一)、县领导徐树荣、陈玉士及县政协副主席宓和平(左一)等陪同下,在赵曲乡调研农业调产工作(2002·7)
--
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振华(前左三)在市委书记张茂才(前右二)、县领导徐树荣、杜贻和等陪同下检查指导本县农业调产工作(2003·5)
--
省委副书记金银焕(右三)在市纪委书记张继庆(前左二)、县领导杨志威(右二)、辛旭升(左二)等陪同下,深入县地税局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002·5)
--
省政协主席刘泽民(左三)在市委书记王国正(右二)、县委书记陈玉士、县长乔建军(左二)等陪同下视察襄汾财政支农工作(2005·6)
--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堆相(左二)在县领导徐树荣、陈玉士及副县长廉振东(右二)等陪同下,调研县绿色“3+1”牧草加工项目(2003.5)
--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任泽民(前左二)在市领导张茂才、县领导陈玉士、杜贻和及财政局党支部书记李芳平(女、右三)等陪同下深入财政局指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4)
--
副省长胡苏平(女)在市长李天太(左一)、副市长苗元礼(后左二)、等陪同下深入邓庄镇专题调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省财政厅副厅级巡视员崔春香(右四)来县凋研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
--
市领导王国正(右一)深入本局调研财政工作(2005·3)
--
市领导张茂才(左二)来财政局检查指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5·3)
--
市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张传华(前右二)深入本县调研财政工作(2004·9)
--
市人大副主任梁天运(右二)来本局调研财政工作
--
市国税局局长贾志坚(左一)在县国税局局长贾建平(左二)陪同下检查国税局办公大楼建设工程( 2005)
--
原临汾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平朗(时任襄汾县委书记左一)深入田间了解小麦越冬情况
--
原县委书记段克己(左三)、县长卢莲香(右三)、人大主任关宝泉(左二)、县委副书记郭福才(左一)等领导在永固滩涂调研农业综合开发。
--
市财政局局长祁寒冰(前左二)在副县长臧大海(前左一)等陪同下,深入本县调研财政支持城市基本建设工作
--
县党政领导深入本局慰问年终决算加班工作人员(2003.12.31)
--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金凤(女、前左二)、副县长宓和平(右二)深入财政局检查指导工作
--
县政协主席张拽牛(前左二)、副主席杜贻和、杨国俊(前右一)、张青云(女、二排中)等领导视察财政支持的重点工程—丁陶文化广场
--
街头宣传《会计法》(2005.7)
--
襄东抗日民主政府财粮科旧址
--
襄汾县财政局现办公大楼
--
财政局全体党员在革命圣地西柏坡重温入党誓言
--
财政局领导班子在研究工作
--
财政局全体人员学习业务知识
--
市财政局领导与县财政局领导班子合影
--
1958年襄汾县建制撤销前财政局全体干部分别留念
--
襄汾县财政局欢送张吉祥等同志离休合影
--
杜贻和代表本局出席全省财政支工作会议
--
襄汾县会计业务培训班留念
--
襄汾县财政局全体人员合影
--
财政国库支付核算局现代化办公大厅
--
财政局部分荣誉照
--
财政局先进个人代表在全县财税工作会议上领奖
--
民营企业星原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生产夜景
--
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新金山特钢生产现场夜景
--
南铁集团光大焦化有限公司化工产品生产区
--
新建成的鸿达集团550m3高炉
--
河东冶金工业园区公路专用线—赵四线。
--
全县小麦喜获丰收。图为汾城镇机收小麦现场
--
邓庄镇燕村苜蓿生产基地
--
襄汾县西贾乡黄牛交易市场
--
县种羊场培育的波尔山羊
--
农业综合开发永固莲鱼基地
--
县农业综合开发邓曲苗木基地
--
襄汾县南贾镇大柴村农民在收获红薯
--
红薯系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金田园纯红薯粉条加工厂
--
全国六大三樱椒市场之一襄汾县赵康镇三樱椒产地市场
--
山西十大名枣之一的官滩枣基地
--
新建的县委机关大楼
--
建设文化大县重点工程—丁陶文化公园
--
财政局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省级示范高中—襄汾中学
--
县人民医院外景
--
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丁陶路(原兴农路)全景
--
农村“五化”建设示范村新城镇官滩村休闲文化广场一角
--
国宝丁村明清民居群
--
陶寺尧都古城遗址
--
农业税资料照:1952年汾城县北王村公粮交迄收据
--
部分国库券票样
--
《襄汾县财政志》主编杜贻和审阅志稿
--
襄汾县财政志编写组全体人员合影。
--
《襄汾县财政志》编委会全体人员合影
--
襄汾县地图
--
襄汾县财源分布图
《襄汾县财政志》编纂委员会
《襄汾县财政志》各编组纂人员
提供资料人员名单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目录
图表索引
第一编 财政收入
--
第一章 总收入
----
第一节 收入总额
----
第二节 收入构成
----
第三节 上级补助收入
--
第二章 农业赋税
----
第一节 田赋
----
第二节 地丁钱粮
----
第三节 农业税总额
----
第四节 耕地占用税 农业特产税
----
第五节 契税
----
第六节 减免照顾
--
第三章 工商税收
----
第一节 工商税收总额
----
第二节 流转税
----
第三节 资源税类
----
第四节 所得税类
----
第五节 财产税
----
第六节 行为税
----
第七节 特定目的税
--
第四章 企业收入
----
第一节 企业收入总额
----
第二节 上缴利润
----
第三节 折旧基金
----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类
--
第五章 其他收入 专款收入
----
第一节 其他收入总额
----
第二节 规费 公产 行政性收费收入
----
第三节 罚没收入
----
第四节 土地有偿使用费
----
第五节 其他杂项收入
----
第六节 专款收入
第二编 财政支出
--
第一章 总支出
----
第一节 支出总额
----
第二节 本县决算支出
----
第三节 上解支出
--
第二章 经济建设支出
----
第一节 支出概况
----
第二节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
第三节 科技三项费用
----
第四节 流动资金
----
第五节 农业支出
----
第六节 城市维护费
----
第七节 城镇青年就业经费
----
第八节 其他经济建设费支出
--
第三章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
第一节 支出概况
----
第二节 文化事业费
----
第三节 教育事业费
----
第四节 卫生事业费
----
第五节 公费医疗经费
----
第六节 计划生育事业费
----
第七节 体育事业费
----
第八节 广播电视事业费
----
第九节 科学事业费
----
第十节 其他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
第四章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
第一节 支出概况
----
第二节 抚恤事业费
----
第三节 退休费 离休费
----
第四节 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
----
第五节 自然灾害救济费
----
第六节 其他民政事业费
--
第五章 行政管理费
----
第一节 支出概况
----
第二节 行政支出
----
第三节 公检法司支出
--
第六章 其他支出类
----
第一节 其他支出类概况
----
第二节 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
第三节 其他部门事业费
----
第四节 价格补贴支出
----
第五节 专项支出
----
第六节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
笫七节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
----
第八节 其他支出
第三编 财政管理
--
第一章 财政体制
----
第一节 县级财政体制
----
第二节 乡镇财政体制
--
第二章 预算管理
----
第一节 预算编制
----
第二节 决算编报
----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四节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
第五节 间歇资金管理
--
第三章 会计管理
----
第一节 会计制度沿革
----
第二节 预算会计
----
第三节 企业会计
----
第四节 会计管理
--
第四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企业财务管理
----
第二节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
第三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第四节 农业财务管理
--
第五章 财政监督
----
第一节 财政监察
----
第二节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
第三节 利润监缴
--
第六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制度建设
----
第二节 资产统计
----
第三节 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
----
第四节 清产核资
----
第五节 产权管理
----
第六节 资产评估
----
第七节 产权交易
----
第八节 国有集体企业改制
--
第七章 政府债务管理
----
第一节 国内国债管理
----
第二节 外债项目及管理
--
第八章 财政管理纪要
----
第一节 冻结存款管理
----
第二节 清理“小钱柜”
----
第三节 处理1961年前财政遗留问题
----
第四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第四编 财政专记
--
第一章 国有企业改制
----
第一节 企业承包
----
第二节 企业破产
----
第三节 企业职工安置
--
第二章 扶持民营企业
----
第一节 担保公司
----
第二节 纳税大户
--
第三章 新型合作医疗
----
第一节 试点启动
----
第二节 资金筹集
----
第三节 设施改善
----
第四节 行风改进
----
第五节 整体推进
----
第六节 基金运行
--
第四章 撤乡并镇
----
第一节 制定方案
----
第二节 实施清产
----
第三节 监交财产
--
第五章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一节 机构建立
----
第二节 工程实施
----
第三节 基地开发
----
第四节 资金管理
--
第六章 “基础教育年”
----
第一节 小学“基础教育年”
----
第二节 初中“基础教育年”
----
第三节 高中“基础教育年”
--
第七章 县城改造建设
--
第八章 清理农村基金会
----
第一节 停业清盘
----
第二节 加快清收
----
第三节 专项贷款
----
第四节 清理成果
--
第九章 农村“五化”建设
--
第十章 建设投资公司
----
第一节 公司成立
----
第二节 城建工程
--
第十一章 工资补贴
--
第十二章 转移支付
----
第一节 申请
----
第二节 总额
----
第三节 使用
第五编 财政机构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财政机构
----
第二节 税务机构
----
第三节 财政队伍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财政局组织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思想建设
----
第四节 廉政建设
--
第三章 群众组织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妇联
第六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梁文选
----
张春发
----
高唐侯
----
阎子祥
----
秦杰礼
----
许溪农
--
第二章 人物录
----
李杰
----
王光裕
----
卢北斗
----
郭凤威
----
杜贻和
----
贾建平
----
孙小平
附录
--
一、文件辑录
--
二、领导讲话
--
三、预决算报告
--
四、财政调研
--
五、会议材料
--
六、通讯报道
大事记
限外辑要
跋
修志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