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县教育志

安新县教育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坚持详今略古、求实存真的原则,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以起到“资治、教化、存史”的作用。 二、本志上限为元代,下限至2000年底,个别内容有所上溯或下延。

出版时间: 2002年02月

目录

封面
安新县教育志
修志机构及编纂人员

凡例
题词
-- 安新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宝东题
-- 安新县人大主任 马越题
-- 安新县政协主席徐彩玲题
图片
-- 刘少奇主席接见河北省文教先进工作者
-- 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
-- 县委、县政府领导在教师节庆祝会上给获学科优胜奖教师颁奖
-- 1999年9月3日,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副主任王明达在省教委主任田洪波、保定市常务副市长王庆明等领导培同下,来安新检查指导工作
-- 1986年11月13日,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视察郭里口学校
-- 1986年, 国家教委中教司司长王文湛、保定地区教育局长许梦申视察安新县标本厂
-- 1992年,省教委副主任陈逖先来安新视察教育工作
-- 市县领导共商安新教育大计
-- 安新县教育局局长
-- 教育局领导班子谋化教育改革
-- 教育局局委会成员:张天才(中)、蔡贺轩(左二)、张管柱(右二)、张双龙(左一)、李福章(右一)
-- 《安新县教育志》编纂人员合影
--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县1998年教育部颁
-- 1985年,全国第三届五四青年智力竞赛一等奖 (边村中学)
-- 民国年间新安范真女子小学师生合影 (白运达提供)
-- 一九六0年,安新小学师生欢迎校外辅导员进校
-- 陈德华状元匾(陈国宣提供)
-- 教育局办公楼一隅
-- 教师进修学校
--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学楼
-- 安新中学办公楼
-- 实验中学
-- 安新镇中学
-- 三台镇中学
-- 安州镇中学
-- 老河头一中
-- 国机希望小学(何庄子)
-- 安新小学教学楼
-- 中日友谊小学
-- 寨里乡寨里小学
-- 三台镇店上小学
-- 刘李庄镇大马庄小学
-- 芦庄乡杨桥小学
-- 语音教室
-- 多媒体电化教学
-- 微机室
-- 军训
-- 农民业校
-- 小学实验室
-- 安新县学校分布图
-- 县城学校分布图
-- 革命传统教育
-- 安新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 淀上游泳比赛
-- 图书阅览室
-- 德育教育展室
-- 文艺汇演
-- 书画展室
-- 县直机关幼儿园
-- 华业江珠白洋淀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教育行政
-- 第一章 教育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教育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教育行政机构及其领导
-- 第二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教育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教育人事管理制度
-- 第三章 教育经费与学校建设
---- 第一节 教育经费的来源
---- 第二节 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 第三节 学校建设
第二编 科举教育
-- 第一章 官学
---- 第一节 州学
---- 第二节 县学
---- 第三节 社学
-- 第二章 私学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义学
-- 第三章 书院
第三编 幼儿教育
--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乡镇中心园建设
-- 第三章 县办幼儿园
第四编 小学教育
-- 第一章 小学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学制和课程设置
---- 第一节 学制
---- 第二节 课程设置
-- 第三章 学校管理制度
---- 第一节 教学制度
---- 第二节 考试制度
---- 第三节 奖惩制度
---- 第四节 考勤制度
---- 第五节 会议制度
---- 第六节 财务及公物管理制度
-- 第四章 教学
---- 第一节 教学设备
---- 第二节 课堂教学
---- 第三节 复式教学
-- 第五章 思想品德教育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思想品德教育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思想品德教育
-- 第六章 文体卫生
---- 第一节 文娱
---- 第二节 体育
---- 第三节 卫生保健
-- 第七章 小学选介
第五编 中学教育
-- 第一章 中学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学制和课程设置
---- 第一节 学制
---- 第二节 课程设置
-- 第三章 学校管理制度
---- 第一节 教学制度
---- 第二节 考试制度
---- 第三节 奖惩制度
---- 第四节 考勤制度
---- 第五节 会议制度
---- 第六节 财务及公物管理制度
-- 第四章 教学
---- 第一节 教学设备
---- 第二节 课堂教学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七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三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六章 文体卫生
---- 第一节 文娱
---- 第二节 体育
---- 第三节 卫生保健
-- 第七章 总务
---- 第一节 中学总务工作的概况
---- 第二节 中学总务工作的管理
-- 第八章 招生与毕业、升学与就业
---- 第一节 招生与毕业
---- 第二节 升学与就业
-- 第九章 中学选介
第六编 师范教育
-- 第一章 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安新县师范学校
-- 第三章 安新县教师进修学校
第七编 职业教育
-- 第一章 职业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职业学校
---- 第一节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 第三章 社会力量办学
---- 第一节 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
第八编 成人教育
-- 第一章 成人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农民教育
---- 第一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冬学与民校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扫盲、农民技术教育和综合学校
-- 第三章 干部职工教育
-- 第四章 成人高等教育
---- 第一节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安新工作站
---- 第二节 函授、刊授和自学考试
第九编 特殊教育
第十编 教师队伍
-- 第一章 教师队伍的发展
-- 第二章 教师的职责和职业道德
-- 第三章 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
---- 第二节 教师的经济待遇
-- 第四章 教师的培训和进修
第十一编 教学研究
-- 第一章 教学研究组织
---- 第一节 县教学研究组织
---- 第二节 乡镇教学研究组织
---- 第三节 学校教学研究组织
-- 第二章 教学研究活动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教学研究活动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教学研究活动
第十二编 勤工俭学
-- 第一章 勤工俭学的发展
-- 第二章 勤工俭学的机构管理和成果
---- 第一节 勤工俭学的机构
---- 第二节 校办企业的管理
---- 第三节 勤工俭学的成果
第十三编 党群组织
-- 第一章 共产党组织
-- 第二章 共青团组织
-- 第三章 少年先锋队组织
-- 第四章 教育工会
-- 第五章 学生会
第十四编 教育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刘因
---- 刘亦瑜
---- 高晓柴
---- 陈锡章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林文澜
---- 刘德芬
---- 王汉尧
---- 王淑兰
---- 臧小焕
---- 马仲林
---- 张天才
---- 李小广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宋、金、元、明、清进士名表
---- 第二节 明、清武进士表
---- 第三节 从事教育工作30年以上干部、教师名表
---- 第四节 高级教师名录
---- 第五节 中级教师名录
---- 第六节 截至2000年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离休人员名表
---- 第七节 2000年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级各类学校简表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