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麻风病防治志(1954年至2003年)

株洲市麻风病防治志(1954年至2003年)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力求准确、客观地反映株洲市麻风病防治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的记述,以志、记、录、图、表等多种体裁,以志为主。所记事物年限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下限2003年底。

内容时限: 1954-2003

目录

封面
株洲市麻风病防治志
图片
-- 炎帝像
-- 炎帝陵
-- 中华民族始祖神农氏炎帝陵大殿,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
-- 湖南省卫生厅长刘爱坐亲临麻风村
-- 风村湖南省卫生厅陈小春副厅长来炎陵指导麻风病防治工作
-- 株洲市副市长刘迪凯市卫生局长杨道威副县长周小平县卫生局副局长胡运生视察工作与所工作人员留影
-- 省麻协丁忠普主任、市卫生局长邓多福慰问麻风病人
-- 省、市、县各级领导参加麻风病房乔迁庆典
-- 2002年6月炎陵县领导亲领麻风村指导工作
-- 酃县民政局局长段作堂同志在病房视察
-- 株洲市卫生局红十字会临导亲临麻风村捐款
-- 澳门基督教兰钦文牧师省皮研所魏中和在麻风村考察
-- 红十字会在麻风村发放救援物资
-- 澳门基督教兰钦文牧师在麻风村捐赠
-- 澳门利玛窦社会服务陆毅神父在麻风村考察
-- 2002年6月新加坡医科大学师生在麻风村见习
-- 澳门基督教宣道堂中国爱心基金会捐赠车辆
-- 瑞典专家斯旦·斯特罗姆在麻风病房示用胶贴疗法
-- 1987年“世界麻风病防治日”各级领导来医疗站慰问留影
-- 1986年第一期训练班学员和医疗站工作人员留影
-- 学习班学员在麻风病房见习
-- 株洲日报记者在麻风病房采访
-- 1998年部分退休老同志合影
-- 阿斌才
-- 李清芳
-- 唐金台
-- 粱国卿
-- 赖澄清
-- 刘润志
-- 李益章
-- 郯福怀
-- 潭乜仔
-- 1986年工作人员合影
-- 湖南省卫生厅、株洲市卫局领导在炎陵视察麻风防止工作
-- 2003年工作人员留影
-- 《株洲市麻风病防治志》全体编篡人员留影
-- 酃县龙景山医疗站全貌
-- 麻风村一角
-- 麻风村一角
-- 皮肤病防治所新住院大楼
株洲市麻风防治志编纂机构及工作人员名录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株洲市麻风疫点区分布图
第一章 麻风病的流行
-- 第一节 麻风病的流行概况
-- 第二节 麻风病的流行特点
---- 一、人群分布
------ (一)年龄分布
------ (二)性别分布
------ (三)家庭分布
---- 二 、地理分布
---- 三、时间分布
---- 四、型别分布
-- 第三节 麻风病的流行指标
---- 一、发病率
---- 一、发现率
---- 三、患病率
---- 四、复发率
第二章 医院建设
-- 第一节 麻风村所地址的选择
-- 第二节 业务用房建设
-- 第三节 病房建设
-- 第四节 公共设施建设
第三章 防治机构和队伍
-- 第一节 防治机构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防治网络
-- 第四节 群团组织
第四章 麻风病的预防和治疗
-- 第一节 麻风病的预防
-- 第二节 麻风病的治疗
-- 第三节 联合化疗
-- 第四节 麻风畸残的康复治疗
-- 第五节 皮肤病门诊
第五章 麻风防治的管理
-- 第一节 医疗管理
-- 第二节 社会病人管理
-- 第三节 后勤管理
---- 一、职工生活
---- 二、麻风病人生活来源
---- 三、物资运输
---- 四、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 第四节 麻风村的管理
---- 一、病人食堂
---- 二、生产管理
---- 三、死亡病人的安葬
---- 四、文化娱乐
-- 第五节 财务管理
---- 一、职工待遇
---- 二、病房财务
---- 三、业务收入
-- 第六节 医德医风
第六章 科研教学
-- 第一节 麻风防治知识培训
-- 第二节 临床带教
-- 第三节 麻风科学知识宣传
-- 第四节 临床研究
-- 第五节 理论研究
---- 一、麻风病的早期诊断研究
---- 二 、流行病学研究
---- 三、心理学研究
附一:单位荣誉称号录
附二:职工荣誉名录
附三:职工进修学习人员名录
附四:龙景山历年基本建设一览表
附五:麻风病临床治愈标准
附六:部分技术指标
编后语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