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武陵区·南坪岗乡志

常德市武陵区·南坪岗乡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书坚持存真求实、秉笔直书的原则,较为全面、系统地记述南坪岗乡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根据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原理,横分门类、纵陈史事;事以类从、类为一志;详近略远,以求达到“资治、教化、存史”的目的。

目录

封面
南坪岗乡志
《南坪岗乡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南坪岗乡志》编纂工作人员名单

凡例
图片
-- 南坪岗乡政区图
-- 南坪岗乡水利设施分布图
-- 太阳山雄峙
-- 花山
-- 沾天湖
-- 柳叶湖
-- 古代潜水驿遗址一泉水桥
--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送客至此
-- 常德火车站
-- 杂交水稻大丰收
-- 湘莲满塘
-- 柑橘满枝
-- 油菜花开
-- 圈养群鸭
-- 白马湖村无公害蔬菜基地
-- 约克夏杂交猪
-- 鲜鱼丰收
-- 洞庭湖高新农业科技园的全省第一家电脑自动控制温室大棚
-- 雷竹园
-- 杉树林
-- 杜鹃花
-- 207国道旁的绿化林带
-- 油茶林
-- 珠养殖场
-- 新星彩瓦厂
-- 南坪社区兄弟酱板鸭厂
-- 白马湖村励耘帐册纸品厂
-- 春耕忙
-- 耕整机田间作业
-- 白马湖农民新村
-- 农家新居
-- 最后一次交公粮
-- 武陵大道南坪区段
-- 火车站农贸大市场
-- 中国西部地区糖酒副食展销会开幕式
-- 五岔广场(二〇七国道与一八〇四省道交汇处)
-- 南坪岗乡人民政府大门
-- 南坪岗乡计划生育服务所
-- 南坪岗派出所
-- 白马湖村农民远程教育基地
-- 东风社区办公楼
-- 南坪中学校门
-- 东风中心小学大门
-- 向贫困学生献爱心
-- 南坪中学校园一角
-- 金家坪小学教学楼落成典礼
-- 前进电动排灌机埠
-- 南坪变电站
-- 南坪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大楼
-- 南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 泉水桥炮楼山古人类文化遗址
-- 新石器时代的陶盘
-- 金牛堆出土的东汉滑石人面像
-- 南坪岗两汉时期古汉墓群遗址
-- 歌咏队获1985年常德县歌咏比赛第一名
-- 南坪中学的拔河比赛一老师给学生做榜样
-- 龙灯队获2000年武陵区舞龙比赛第一名
-- 中学生的舞蹈一祖国颂
-- 2001年在武陵区农民运动会上载誉归来
-- 常德军分区司令员何佑民来乡检查民兵工作
-- 欢送新兵入伍
-- 泉水桥打靶场上
-- 人民代表当家做主
-- 乡计划生育服务所工作人员向乡党委和乡计划生育协会负责人汇报工作
-- 公社干部下基层
-- 武陵区南坪岗乡党委、人大、政府成员合影
-- 中共南坪岗乡第十次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 南坪岗乡第十届(2005)乡党委成员
-- 南坪岗乡第十届(2005)乡政府正副乡长
-- 南坪岗乡第十三届(2005)人大主席团成员
-- 政协武陵区第十届委员会南坪联络处委员
-- 武陵区地方志编篡办公室负责人与乡党委、政府骨干审查《南坪岗乡志》
-- 武陵区修志办吴泽群(右一)、叶荣开(右二)与乡修志人员合影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建置与区划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乡域
-- 第二章 区划
---- 第一节 乡级区划
---- 第二节 村级区划
------ 附:历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名录
第四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气候特征
---- 第一节 温度
---- 第二节 日照
---- 第三节 雨量
---- 第四节 湿度
---- 第五节 风向
---- 第六节 霜雪
-- 第三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风灾
---- 第四节 其他灾害
第五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变动
---- 第一节 历次人口普查
---- 第二节 历年人口统计
---- 第三节 历次人口“农转非”
-- 第二章 人口分布
---- 第一节 自然分布
---- 第二节 行业分布
-- 第三章 人口结构
---- 第一节 年龄、性别结构
---- 第二节 文化结构
---- 第三节 民族结构
---- 第四节 婚姻家庭结构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及人员
---- 第二节 政策规定和宣传教育
---- 第三节 节育措施及效果
-- 第五章 人口管理
---- 第一节 目标管理
---- 第二节 常居人口管理
---- 第三节 流动人口管理
第六篇 土地
--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 第五节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六节 土地经营权流转制
-- 第二章 土地面积
---- 第一节 总面积
---- 第二节 土地面积变动
---- 第三节 土地征用
---- 第四节 土地使用
-- 第三章 耕地
---- 第一节 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
---- 第二节 耕地土质
---- 第三节 耕地肥料
---- 第四节 耕地农具
---- 第五节 耕地灌溉
---- 第六节 耕作制度
---- 第七节 耕地效益
第七篇 种养业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油料作物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第四节 林木果树
-- 第二章 蔬菜
---- 第一节 面积及产量
---- 第二节 蔬菜品种
---- 第三节 蔬菜栽培
---- 第四节 蔬菜市场
-- 第三章 花草苗木
---- 第一节 种花
---- 第二节 种草
---- 第三节 种苗木
-- 第四章 植物保护
---- 第一节 农作物病虫害概况
---- 第二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畜牧业
---- 第三节 水产
---- 第四节 饲料饲草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六章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一节 开发项目
---- 第二节 开发成效
第八篇 农村工商业
-- 第一章 农村工业
---- 第一节 制造业
---- 第二节 采矿业
---- 第三节 建筑业
---- 第四节 运输业
---- 第五节 食品加工业
-- 第二章 农村商业供销
---- 第一节 生产资料供应
---- 第二节 生活资料供应
---- 第三节 饮食业
---- 第四节 服务业
-- 第三章 邮政通讯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通讯
第九篇 农田水利建设
-- 第一章 管理机构及人员
-- 第二章 堤垸
-- 第三章 河湖堰渠
-- 第四章 涵闸机埠
-- 第五章 排灌电力
-- 第六章 河湖治理和堤垸岁修
-- 第七章 防汛
-- 第八章 抗旱
-- 第九章 水利经费
---- 第一节 经费来源
---- 第二节 经费支出
---- 第三节 经费管理
第十篇 乡村建设
-- 第一章 建设规划
-- 第二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村庄
---- 第二节 墟场
---- 第三节 街道
-- 第三章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二节 交通建设
---- 第三节 防汛安全建设
---- 第四节 电力建设
---- 第五节 供水建设
---- 第六节 卫生设施建设
第十一篇 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审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四节 财政监审
------ 附:公债、国库券
-- 第二章 税收
---- 第一节 农业税
---- 第二节 工商各税
---- 第三节 其他税收
---- 第四节 税务稽查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储蓄
---- 第三节 货币发行
---- 第四节 贷款与拨款
---- 第五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 附:基金会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与人员
---- 第二节 保险种类
---- 第三节 防灾理赔
-- 第五章 审计
第十二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 第二节 计划体制的改革与管理形式
---- 第三节 人民生活水平
-- 第二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及用工形式
----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 第三节 劳动工资
---- 第四节 劳动争议仲裁
---- 第五节 劳动保护
---- 第六节 劳动保险和福利
--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笫二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四节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
----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和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物价变化
---- 第三节 物价监督与检查
-- 第五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机构
---- 第二节 统计内容
---- 第三节 统计服务
---- 第四节 统计监督与执法
--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内容
---- 第三节 执法管理
第十三篇 党政群组织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南坪岗乡委员会
----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乡党委员会
------ 附:历届乡党委正副书记名录
---- 第三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 附:历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名录
---- 第四节 组织工作
------ 附:历届组织委员名录
---- 第五节 宣传工作
------ 附:历届宣传委员名录
---- 第六节 统战工作
-- 第二章 乡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第二节 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第三节 乡人大执行“三权”
------ 附:历届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正副主席名录
-- 第三章 乡人民政府
---- 第一节 乡政府常务会
---- 第二节 政府主要工作
---- 第三节 信访工作
------ 附:历届乡人民政府正副乡长名录
-- 第四章 党政重大决策和施政活动
-- 第五章 政协联络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职能活动
-- 第六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科协
---- 第五节 其他组织
第十四篇 农村机构改革
-- 第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二章 机构改革
第十五篇 武装
-- 第一章 乡武装机构
---- 第一节 解放前的地方武装机构
---- 第二节 乡人民武装部
------ 附:历届乡人民武装部部长名录
-- 第二章 民兵与预备役
---- 第一节 民兵
---- 第二节 预备役
-- 第三章 征兵
---- 第一节 历代征兵
---- 第二节 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
-- 笫四章 国防教育
---- 第一节 古代国防教育
---- 第二节 近代国防教育
---- 第三节 当代国防教育
------ 附:中日“常德会战”纪略
第十六篇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派出所
---- 第一节 机构与人员
---- 第二节 巩固人民政权
---- 第三节 维护地方治安
---- 第四节 户口管理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六节 消防管理
-- 第二章 司法行政管理服务
----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法制宣传
---- 第四节 公证工作
---- 第五节 律师工作
第十七篇 民政
-- 第一章 机构与人员
-- 第二章 职能
---- 第一节 行政区划管理
---- 第二节 地名管理
---- 第三节 基层政权及自治组织
---- 第四节 优抚优待
---- 第五节 退伍安置
---- 第六节 社会救济
---- 第七节 社会福利
---- 第八节 婚姻管理
---- 第九节 丧葬管理
---- 第十节 收容遣送
---- 第十一节 老龄工作
-- 第三章 经费
---- 第一节 经费来源
---- 第二节 经费支出
---- 第三节 经费监督与审计
第十八篇 教育
-- 第一章 管理机构及人员
-- 第二章 私塾与义学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义学
-- 第三章 幼儿教育
-- 第四章 小学教育
-- 第五章 中学教育
-- 第六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扫盲教育
---- 第二节 农民技术教育
---- 第三节 函授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第十九篇 卫生、文化、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防病
---- 第三节 治病
---- 第四节 妇幼老人保健
---- 第五节 爱国卫生
-- 第二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与人员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文艺创作
---- 第四节 图书
---- 第五节 档案
---- 第六节 文物古迹
---- 第七节 电影、广播、电视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场地设施
---- 第四节 体育竞赛
第二十篇 民族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少数民族来源、分布及习俗
---- 第二节 民族工作与民族政策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教派
---- 第二节 宗教政策
第二十一篇 民俗
-- 第一章 生产民俗
---- 第一节 种植习俗
---- 第二节 养植习俗
-- 第二章 工匠民俗
-- 第三章 交易借贷民俗
---- 第一节 交易习俗
---- 第二节 借贷习俗
-- 第四章 交通运输民俗
---- 第一节 修桥习俗
---- 第二节 义渡习俗
-- 第五章 生活民俗
---- 第一节 服饰习俗
---- 第二节 饮食习俗
---- 第三节 居住习俗
---- 第四节 行止习俗
-- 第六章 卫生保健民俗
-- 第七章 岁时民俗
-- 第八章 庆吊民俗
---- 第一节 婚嫁习俗
---- 第二节 丧葬习俗
-- 第九章 社团民俗
---- 第一节 家族习俗
---- 第二节 会党陋俗
-- 第十章 礼仪民俗
---- 第一节 诞礼习俗
---- 第二节 寿礼习俗
-- 第十一章 信仰民俗
---- 第一节 祭祀习俗
---- 第二节 星相占卜
---- 第三节 巫医巫术
---- 第四节 兆头禁忌
第二十二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记
---- 刘禹锡
---- 龙膺
---- 杨嗣昌
---- 髡残
---- 陈启迈
---- 刘复基
---- 陈孝骞
---- 戴展诚
---- 戴修瓒
---- 陈瑾昆
---- 喻孟日
---- 杨丕业
---- 沈善仁
---- 戴跃本
---- 宋仁寿
---- 李守奎
---- 陈必达
---- 吴杏初
---- 陈芝先
-- 第二章 人物专访
---- (一)各界名人
------ 武德基
------ 张冬初
------ 周伟
------ 戴元本
------ 谢隆泉
------ 张栋成
------ 张凤梅
------ 李昌金
------ 吴明德
------ 吴野
------ 吴昌国
------ 吴其福
------ 李学文
------ 郑治栋
------ 屠家云
------ 周先华
------ 陈国炳
------ 周腊久
------ 郑国华
------ 张世界
------ 曾宪碧
------ 李爱群
------ 戴正国
------ 李思来
------ 郭学怀
------ 戴全本
------ 于克全
------ 张宏军
------ 周艳初
------ 彭花桥
------ 郭道义
------ 徐道德
------ 姜宏建
------ 李守红
------ 胡云武
------ 丁天德
------ 郑朝兵
------ 廖星源
---- (二)企业能人
------ 李伯元
------ 李建华
------ 彭长海
------ 顾庆平
------ 高启模
------ 杨明华
-- 第三章 人物名录
---- 第一节 烈士名录
------ 杨观基
------ 李楚桥
------ 周红怀
------ 瞿友德
------ 罗军祥
------ 蔡忠万
------ 张治明
------ 徐四海
------ 戴金明
------ 陈永红
---- 第二节 在外工作名人录
第二十三篇 杂录
-- (一)乡党委、人大、政府的重要文件选录
-- (二)重大事件专文
-- (三)故事传说
-- (四)诗文选录
编后记
《南平岗乡志》协助采编人员名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