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浦乡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桃浦乡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旨在体现经验,揭示教训,垂鉴后世。
二、本志记述的时限,上限力求起自始端,下限至1990年,个别有延续性的重大事物适当下延。大事记、概述分别下限至1992年7月、I993年。并遵循“详今略古”的原则,立足当代。
出版时间:
1995年05月
目录
封面
桃浦乡志
题词
图片
--
1994年3月18日桃浦镇人民政府揭牌
--
1992年前桃浦乡人民政府原址(绿杨桥)
--
1993年9月桃浦乡人民政府新址(武威西路)办公楼奠基典礼
--
1994年3月18日桃浦乡撤乡建镇揭牌仪式桃浦远眺
--
桃浦远眺
--
上海市原副市长倪天增(中)主持桃浦工业区总体规划实施计划评审会
--
上海市原副市长倪鸿福(右二)出席桃浦副食品综合商场开张典礼
--
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卢伯明等视察桃浦地区“三废”治理情况
--
泰王国副总理披猜·达拉军(中)及其夫人一行来乡参观
--
1984年9月,日本青年访华团来乡参观访问
--
金光村地区中共地下党员及历、现任党政领导于1991年合影。
--
1990年3月29日桃浦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出乡长沈银龙(中右)、副乡长马培坤(中左)、刘富根(右)、李德炎(左)
--
1994年3月,桃浦镇现任党政领导合影。
--
洛阳古桥(即绿杨桥)桥下即李家浜(清乾隆戊子年即1769年建)
--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韩世忠建的白塔(也称韩塔)
--
桃浦新村一角
--
桃浦六村工地
--
桃浦工业区总体规划一期工程——节桃浦三村
--
桃浦乡农民别墅型住宅——李子园二村
--
1993年10月23日桃浦敬老院新址落成
--
上海桃浦染料厂及其产品
--
上海第一毛纺厂桃浦联营厂织造车间
--
桃浦液化气站
--
上海宽紧带厂桃浦联营厂织带车间
--
桃浦乡金光村十队大田喷灌
--
桃浦乡繁鸡场
--
桃浦乡奶牛场
--
桃浦一号仓库外景
--
英雄金笔厂及其国家一级企业证书
--
上海玻搪化工厂含镉废水治理设施
--
上海第二制药厂生化池
--
上海染料化工八厂
--
上海国际无线电台真如发讯台
--
上海铁道学院
--
1988年10月31日,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典礼
--
沪嘉高速公路祁连山路入口处
--
中槎浦铁路桥
--
沪宁线列车进入桃浦境内
--
上钢一厂至南翔编组站铁路高架线
--
新槎浦河武威路桥及水运码头
--
桃浦乡境内真南路东端
--
公交汽车62路绿杨桥起点站
--
桃浦中学
--
桃浦乡党校及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
华东小学(前身为华东农业技术学校)校牌揭幕
--
桃浦乡祁连幼儿园
--
慢赛车
--
农民运动会
--
农民运动会上武警指战员技术表演
--
厂头镇赏酒屋遗址附近发掘韩世忠犒赏士兵用的酒器——韩瓶(现存嘉定博物馆)
--
1989年桃浦乡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授予的全国普法先进集体奖杯
--
《厂头镇志》复印本(原手抄本现存上海市博物馆)
--
《桃浦乡志》《工业卷》评稿会议
--
侯峒曾、黄淳耀塑像(现存嘉定博物馆)
--
《桃浦乡志》审稿会议
--
《桃浦乡志》编纂工作人员
--
嘉定县桃浦乡乡域图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地理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域境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区划
----
第四节 行政村
----
第五节 集镇
--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水系
----
第三节 气候
--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人口控制
--
第四章 若干地名考
卷二 政党·团体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解放前的中共地下活动
----
第二节 解放后的中共地方组织
----
第三节 中共桃浦乡(人民公社)委员会
----
第四节 纪律检查
----
第五节 中共桃浦乡委员会党校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
第三节 农民及职工组织
----
第四节 老龄委员会
卷三 政权
--
第一章 乡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多人民政府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所属部门
卷四 民政·劳动·信访·外事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抚
----
第二节 复员军人安置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六节 公墓殡葬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劳动福利和管理
--
第三章 信访
--
第四章 外事
卷五 公安·司法·军事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
----
第三节 户政
----
第四节 消防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六节 综合治理
--
第二章 司法
----
第一节 民事调解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法律事务所
--
第三章 军事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兵役
----
第五节 兵事
卷六 农业·副业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三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四节 主要作物
----
第五节 农机具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蔬菜
----
第一节 品种
----
第二节 新品种培育
----
第三节 面积和产量
----
第四节 栽培技术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六节 蔬菜销售
--
第三章 副业
----
第一节 养殖业
----
第二节 种植业
----
第三节 市属农畜牧场
卷七 水利
--
第一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疏浚
----
第二节 开河
--
第二章 农田水利
----
第一节 农田灌溉
----
第二节 洼地筑圩
----
第三节 排灌管理
卷八 工业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二章 集体工业
----
第一节 乡办工业企业
----
第二节 村办工业企业
----
第三节 队办工业企业
--
第三章 私营工业·个体工业
----
第一节 私营工业
----
第二节 个体工业
卷九 仓储业
--
第一章 集体仓储
----
第一节 乡办仓储
----
第二节 村办仓储
----
第三节 队办仓储
--
第二章 境内市、县属仓储
卷十 桃浦工业区
--
第一章 境域·人口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人口
--
第二章 工业企业
----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企业
----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企业
--
第三章 配套建设
----
第一节 住宅
----
第二节 公用事业
----
第三节 商业
----
第四节 文教卫生
----
第五节 街道工厂
卷十一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污染
----
第一节 土壤污染
----
第二节 水质污染
----
第三节 大气污染
----
第四节 废渣、垃圾污染
--
第二章 环境治理
----
第一节 废水治理
----
第二节 废气治理
----
第三节 废渣治理
----
第四节 乡境内的“三废”治理
--
第三章 管理机构
卷十二 商业·财税·金融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国营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四节 个体商业
----
第五节 集市贸易
--
第二章 财税
----
第一节 财政
----
第二节 税务
--
第三章 金融
卷十三 建设
--
第一章 集镇建设
----
第一节 绿杨桥集镇
----
第二节 真南路三号桥集镇
--
第二章 道路、桥梁建设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铁路、公路桥梁
--
第三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乡村道路和桥梁建设
----
第二节 农房建设
----
第三节 供电、自来水、液化气
卷十四 交通·邮电
--
第二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陆路交通
----
第二节 水路交通
----
第三节 交通工具及运输量
--
第二章 邮政、电讯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讯
卷十五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事业机构
----
第二节 丝竹及皮影戏
----
第三节 民间传说
----
第四节 奇闻轶事
--
第二章 古迹文物
----
第一节 古迹
----
第二节 文物
--
第三章 著作
----
第一节 历代著作
----
第二节 现代著作
卷十六 科技·教育·体育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成果及推广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初等教育
----
第四节 中等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卷十七 卫生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 医疗制度
--
第二章 防疫·保健
----
第一节 防疫及公共卫生
----
第二节 妇婴保健
----
第三节 节育
卷十八 社会
--
第一章 农民生活
--
第二章 风俗
----
第一节 婚嫁
----
第二节 喜庆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岁时
----
第五节 衣着及饮食
----
第六节 社会主义新风尚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土语
----
第二节 民谚
--
第四章 宗教
----
第一节 庙宇庵堂
----
第二节 宗教活动
卷十九 人物
--
第一章 传略
----
一、烈士
------
张贤
------
钱乃希
----
二、本籍名人
------
张涵
------
印天锡
------
吴胜
------
钱淦
------
杨珏
------
杨国生
------
钱颂平
------
葛建时
----
三、客籍名人
------
董德其
------
严天福
------
严衍
------
侯尧封
------
严贞度
------
侯震呖
------
侯峒曾
------
侯汸
--
第二章 名录
----
第一节 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 模范先进名录
----
第三节 县团级以上干部名录
----
第四节 历代名人录
----
第五节 中、高级知识分子名录
编后记
《桃浦乡志》编纂资料来源
《桃浦乡志》编纂及工作人员
《桃浦乡志》审稿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