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剑阁县金融志(1912-1985)

四川省剑阁县金融志(1912-1985)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书为记叙体,采用语体文,以证、志,图、表、注和大事记等合成,以志为主,横排竖写,纵横结合。 二、本书时间:上限1912年,下限1985年。但对个别事件延伸到1986年6月。

内容时限: 1912-1985

目录

封面
剑阁县金融志领导小组及编写人员名单
题词
图片
-- 金融志领导小组及纂写人员合影
-- 1953年1月1日银行全体职工(包括保司、交通银行)合影行址堂市口。
-- 人行初期的行址——东街36号及l950年9月全体职工合影。后排左一为行长张鸿春,左二为副行长陈家猷
-- 1953年1月1日保险公司职工合影后排左二为副经理张超
-- 1980年10月17日,县人民银行、县农业银行分设后两行全体职工合影。
-- 1985年农业银行全体同志欢送李延方行长调广元市农行时合影。二排第八为李延方,第六、七名为副行长何发先、贾元碧。
-- 1984年9月26日剑阁县信用合作社首届社员代表大会合影,前排第十三名为联社主任李延方,第十、十一名为副主任王学模、彭仕英。
-- 1985年剑阁县工商银行全体职工合影。二排左起第九名为行长刘守刚。
-- 1987年3月,县人民银行职工合影
-- 1985年保险公司职工合影
-- l984年建设银行职工合影
-- 我县成立最早的第一个营业所——元山营业所职工及信用社全体同志在营业所大楼前合影
-- 1985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联社办公地址
-- 1985年工、农两行营业室照片(一)
-- 1985年工、农两行营业室照片(二)
-- 1951年川北分行命名县人行为模范支行的奖品
-- 1.五铢线
-- 2.大泉五十
-- 3.开元通宝
-- 4.天圣元宝
-- 5.攀宁通宝
-- 6.攀宁通宝
-- 7.攀宁通宝
-- 8.天圣元宝
-- 9.正隆元宝
-- 11.大顺通宝
-- 12.攀宁通宝
-- 14.咸丰当十
-- 15.咸丰当十
-- 航船
-- 袁头
-- 川板(汉字)
-- 孙头
-- 江南光绪
-- 北洋光绪
-- 四川光绪
-- 四川宣统
-- 大清银元
-- 云南宣统(中元)
-- 云南光绪(中元)
-- 香港站人
-- 四川当十文
-- 光绪当十文
-- 大清当十文
-- 四川二十文
-- 大二百文
-- 四川百文
-- 小二百文(厂版)
-- 小二百文(沙版)
-- 大二百文
-- 镍币
-- 铜分币
-- 苏维埃币500文

前言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及管理
-- 第一节 其他金融机构
---- 一 礼房兼办存款的记载
---- 二 银钱兑换业与放债
---- 三 小本经营借贷处
---- 四 典当业
---- 五 保险代理处及保险公司
-- 第二节 合作金库及信用合作社
---- 一 剑阁县合作金库
------ 1.成立与股本
------ 2.人事与福利
------ 3.办理的主要业务与亏损倒闭
---- 二 民国时期信用社情况
------ 1.建社
------ 2.性质及权力机构
------ 3.开展的业务
------ 4.盈余分配
------ 5.倒闭
---- 三 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信用合作社
------ 1.机构
------ 2.性质的提法
------ 3.自有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
------ 4.盈余分配及亏损弥补
------ 5.职工待遇及福利
-- 第三节 省县地方银行
---- 一 四川省银行剑阁办事处
------ 1.机构及经办主要业务
------ 2.职工待遇
------ 3.对职工考核
---- 二 剑阁县银行
------ 1.县银行的资本与人事机构
------ 2.职工待遇
------ 3.开办主要业务和盈余分配
-- 第四节 剑阁县人民银行
---- 一 三次建立与两次撤销
---- 二 内部及下属机构设置
---- 三 历届正副行长任职
---- 四 劳动工资
---- 五 奖金及其他福利
---- 六 职工培训与技术职称的评定
---- 七 党、团、工会组织
---- 八 政治运动略记
---- 九 表彰与惩戒
-- 第五节 国家专业银行
---- 一 交通银行剑阁代理处
---- 二 剑阁县农业银行
------ 1.三次建立与两次撤销情况
------ 2.历届正副行长名单
------ 3.人员、工资及劳保福利
------ 4.职工教育
------ 5.党、团、工会组织
---- 三 剑阁县建设银行
---- 四 剑阁县工商银行
------ 1.工商银行的成立与业务
------ 2.内部及下属机构设置
------ 3.行政、党、团、工会
------ 4.劳动工资与福利
第二章 货币及货币流通
-- 第一节 我县流通的货币
---- 一 金属货币
------ 1.银两
-------- 银两种类
-------- 平砝与成色
-------- 银两在我县流通的情况
-------- 废两改元
------ 2.银元
-------- 我县流通的银元种类
-------- 银元的平砝与成色
-------- 银元含银情况
------ 3.方孔钱
-------- 我县流通的古老钱币
-------- 民国初年流通的方孔钱
------ 4.铜元
-------- 我县流通铜元概况
-------- 铜元减值
------ 5.镍、铜辅币及其他货币
-------- 镍币、铜辅币的规定
-------- 镍币的流通、停用、复出
------ 6.银铜价值的升降与钱币兑换
---- 二 苏维埃币在我县的简况
------ 1.红军在我县简况
------ 2.我县的苏币情况
------ 3 苏币流通点滴
---- 三 纸币
------ 1.川政统一前的纸币
-------- 四川军用银票
-------- 中央银行兑换券
-------- 四川地方银行兑换券
-------- 剑阁县维持会流通券
------ 2.法币(包含关金券)
-------- 法币的发行与有关规定
-------- 法币在抗战前相对稳定阶段
-------- 关金券加入法币流通
-------- 法币停用
------ 3.金元券与银元券
-------- 金元券的发行与停用
-------- 银元券的发行与停用
------ 4.人民币
-------- 人民币的流通
-------- 对国民政府发行纸币的收兑
-------- 我县人民币概况
-------- 人民币的改革
-- 第二节 贷币贬值
---- 一 法币和金元券贬值
---- 二 银元券停用以及物物交易
---- 三 金元券贬值见闻
-- 第三节 货币管理与货币流通
---- 一 现金管理
---- 二 工资基金监督
---- 三 冻结存款
---- 四 市场货币流通
------ 1.民国时期我县的货币流通量
------ 2.建国后市场货币流通量
-------- 1955年的货币流通量
-------- 1958-1961年的货币流通量
-------- 1962-1964年的货币流通量
-------- 1979-1983年的货币流通量
---- 五 现金流通渠道概述
------ 1.“一五”时期情况
------ 2.“二五”时期情况
------ 3.“三五”时期情况
------ 4.“四五”“五五”时期情况
------ 5.“六五”时期情况
第三章 存款及储蓄
-- 第一节 一般存款
---- 一 金融机构成立前的存款
---- 二 合作金库、银行存款
---- 三 国家银行举办的存款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强制储蓄
---- 一 节约建国储蓄
------ 1.节约建国储蓄的规定
------ 2.强迫储蓄的三种手段
------ 3.储蓄完成情况和县府对人民饱受辛酸描述
---- 二 乡镇公益储蓄
---- 三 开办的其他储蓄
---- 四 储蓄本利增长与大米价格比较
-- 第三节 人民储蓄事业大发展
---- 一 国家鼓励人民储蓄
------ 1.储蓄政策
------ 2.储蓄的原则
---- 二 历年举办储蓄种类
------ 1.保本保值折实储蓄
------ 2.保本保值大米折实储蓄
------ 3.定活两便储蓄
------ 4.保本保值整存整取有奖储蓄
------ 5.保本保值定额储蓄
------ 6.活期储蓄
------ 7.整存整取定期储蓄
------ 8.爱国售粮优待储蓄
------ 9.活期有奖储蓄
------ 10.零存整取定期有奖储蓄
------ 11.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
------ 12.积零成整定期储蓄存款
------ 13.零存整取集体户储蓄存款
------ 14.定期定额有奖储蓄存款
------ 15.定期定额有奖有息储蓄存款
------ 16.独生子女专项储蓄存款
------ 17.个人住房和耐用息费品储蓄存款
---- 三 储蓄网点建设
---- 四 储蓄利率
------ 1.储蓄利率变动
------ 2.储蓄利率的计算
---- 五 我县储蓄事业发展概况
------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储蓄工作
------ 2.“一五”时期的储蓄工作
------ 3.“二五”时期的储蓄工作
------ 4.“调整”时期的储蓄工作
------ 5.“文革十年和“四五时期的储蓄工作
------ 6.“六五”时期储蓄工作大发展
第四章 贷款
-- 第一节 民间借贷
---- 一 一般民间借贷
---- 二 高利贷
---- 三 解放后高利贷活动点滴
---- 附:中共中央关于高利贷批示
---- 邓子恢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银行贷款
---- 一 工商业贷款
------ 1.小商贩贷款
------ 2.对运输合作社商业贷款
------ 3.对一般工商业贷款
------ 4.农业贷款
------ 附:剑阁县合作金库贷款情况表
------ 民国32年农贷方针
------ 民国32年农贷准则
------ 民国35年度猪牛贷款分配办法
------ 民国37年四川省防旱种籽贷款办法
-- 第三节 建国后的银行贷款
---- 一 贷款的原则与基本规定
---- 二 贷款指标管理
---- 三 银行对企业流动资金的供应
---- 四 工商业贷款
------ 1 贷款种类及其演变
------ 2 工业贷款
------ 3 商业贷款简述
------ 4 私营及合作贷款
---- 五 农业贷款
------ 1.农户贷款
------ 2.集体农业贷款
------ 3.乡镇企业贷款
------ 4.对信用社贷款
---- 六 信托贷款
---- 七 设备及基建贷款
---- 八 存、贷款利率及利息计算
---- 九 贷款的减免、豁免与核销
---- 十 贷款帐户管理的变革
---- 十一 关于“三扣款”的清退
第五章 结算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结算
---- 一 同城支票结算
---- 二 异地结算
------ 1.民间顶兑
------ 2.邮局汇兑
------ 3.银行汇兑
------ 4.汇水
------ 5.联行利率
-- 第二节 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结算
---- 一 异地结算
------ 1.异地托收承付结算
------ 2.异地委托收款结算
------ 3.汇兑结算
------ 4.省内异县限额结算
---- 二 同城结算
------ 1.支票结算
------ 2.同城托收无承付结算
---- 三 县内结算
------ 1.农付产品采购结算
------ 2.农村限额结算
---- 四 银行、邮局汇兑分工
---- 五 结算收费
第六章 保险业务
-- 第一节 险种及费率
---- 1951年至1953年开办的险种
---- 1981年恢复业务后开办的险种
-- 第二节 保险责任及理赔
-- 第三节 保费收入与理赔统计
第七章 财会出纳及发行
-- 第一节 会计
---- 一 会计科目与记帐方法
---- 二 帐薄与帐务处理程序
---- 三 联行核算
---- 四 “大跃进”中的会计工作
---- 五 业务量情况
---- 六 两笔典型错帐详记
-- 第二节 财务
---- 一 经济指标情况
---- 二 财务收支
---- 三 利润情况
---- 四 专用基金支出情况
-- 第三节 金银收兑与配售
---- 一 国家对金银管理的主要原则
---- 二 金银价格与金银收购
-- 第四节 代理发行库与本行出纳工作
---- 一 代理发行库
---- 二 出纳工作
------ 1.职责范围
------ 2.出纳工作原则
------ 3.现金收支
------ 4.现金整点
------ 5.调节市场面额
------ 6.兑换残损人民币
------ 7.假票情况
------ 8.收回苏联代印“三、五、十”元券
------ 9.长短款情况
---- 三 出纳重大事故详记
------ 1.银行信用社五次被盗记
------ 2.行、社三次巨额短款经过记
------ 3.白龙营业所三次追回巨额短款
------ 4.顾客主动退款一千元记实
------ 5.公店信用社被劫记
------ 6.姚家信用社杨明发被杀经过
---- 四 武连营业所击毙窃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