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学简论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麦收时节的一天上午,梅森同志送来了他的新著《方志学简论》清样,要求我为之写一篇序文。我是以振奋和喜悦的心情读“简论”的。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简论”的内容像磁石一样地吸引了我;二是读着“简论”,真切地感受到了实践出真知、实践出入才的意蕴真谛。“简论”的突出特点是闪烁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耀眼光华。
出版时间:
1997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简论
序
目录
上编方志学基本理论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方志学基本理论和方志发展史
----
(一)方志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
(二)方志性质
----
(三)方志学史
--
二、方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分析和综合研究法在方志学中的运用
----
(二)比较法在方志学中的运用
----
(三)归纳法在方志学中的运用
----
(四)方志研究中的具体和抽象
----
(五)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在方志学中的运用
中编方志编纂学
--
一、方志编纂组织方法
----
(一)组织形式
----
(二)工作方法
----
(三)编纂职责
----
(四)审稿职责
--
二、修志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方志有无存在的必要
----
(二)社会主义传统体制下方志事业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
(三)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期中,修志事业正在受到剧烈的冲击
----
(四)只有变革,才有生存之路
----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修志事业的业务取向
--
三、对志书结构的宏观思考
----
(一)志书结构与客观存在
----
(二)志书的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
----
(三)志书结构的同一与差异
--
四、合理的形式结构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
五、志书篇目拟订
----
(一)部门志书篇目
----
(二)档案、图书资料摘抄篇目
----
(三)分、总纂篇目
----
(四)定稿成书篇目
--
六、方志资料与方志资料学
--
七、引用旧志资料必须认真考证
--
八、横排竖写
----
(一)横排
----
(二)竖写
--
九、交叉处理
--
十、志书的文体语言
----
(一)文体
----
(二)文风
--
十一、志稿修订
----
(一)征求意见
----
(二)拟定修订方案
----
(三)修订
--
十二、纪略作为新方志体例的补充
----
(一)纪略的历史内涵及在旧方志中的运用
----
(二)纪略在新志中的运用及地位
----
(三)新志运用纪略不够的缺憾
----
(四)纪略作为志书现有体裁补充的作用
----
(五)新志中纪略定义的界定及在新志中运用的设想
--
十三、方志的出版发行
----
(一)出版工作
----
(二)发行工作
--
十四、省志总目之权衡
----
(一)省志与市县等志总目之区别
----
(二)当今省志总目三种类型分析
--
十五、县级市志编纂方法
--
十六、地区志应简繁有度
--
十七、历史文化名城志编纂构想
----
(一)应当体现名城的特点
----
(二)适当地变通体例
--
十八、概述商
----
(一)从志书的总体构成上探讨概述
----
(二)从各类志书的异同上探讨概述
----
(三)志体概述与史体概述
--
十九、从总体上把握经济专志的编写
----
(一)围绕流通领域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从横断面角度去编写
----
(二)要把握住经济发展的阶段和规律,从纵的方面去编写
--
二十、县志工业志的内容及分类
----
(一)工业志的分类
----
(二)县志工业志的内容
--
二十一、商业志编写谈
----
(一)管理
----
(二)渠道网点
----
(三)商业经营实体
----
(四)商品购销
----
(五)商业经济效益
--
二十二、省志邮电志编纂谈
----
(一)内容大要
----
(二)篇目安排
----
(三)注意问题
--
二十三、省志中国共产党部分编纂思考
----
(一)中国共产党部分在省志中的地位
----
(二)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省与地市县内容的关系
----
(三)省志中国共产党部分的基本内容
----
(四)重大活动中有关政治运动的记述
--
二十四、党政群团志的反思和构想
----
(一)新志党政群团志存在的问题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三)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
--
二十五、省志公安志编纂谈
----
(一)立准政治观点,明确指导思想
----
(二)省志公安志的内涵和“大小治安”之争
----
(三)省志公安志的篇目和编排
--
二十六、省志档案志编纂谈
--
二十七、新志古代人物传的编撰
----
(一)三种不同意见和作者的看法
----
(二)撰写古代人物资料的体会
--
二十八、人物志的编写
----
(一)入志对象及标准
----
(二)写法
下编方志批评学与方志评论
--
一、方志批评学基础
--
二、民国及民国以前旧方志评论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方志评论
--
四、综揽大清邮政到人民邮电的金匮信史
--
五、安徽电力工业的青史春秋
--
六、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长卷
--
七、开拓新兴工业城市志编纂的力作
--
八、城市明珠,志坛力著
--
九、东南邹鲁的一代佳作
--
十、首先是地方的,然后是世界的
--
十一、大别山麓淮河之滨的一部传世巨制
--
十二、绚丽多姿熠熠生辉的安徽山湖志
--
一、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地、市、县志志稿审定程序的暂行规定
--
二、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新编地、市、县志书出版事项的规定
--
三、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编纂规范
--
四、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志》各专志印制版式规定
--
五、团结协作、全力以赴,为确保志书的高质量而更加勤奋工作
--
六、方志的功能性质及编纂方法(讲课提纲)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