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二农场志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载了八五二农场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风土人情的演变和发展。
内容时限:
1956-1984
目录
封面
八五二农场志
序 言
图片
--
八五二农场行政区划示意图1:20000
--
八五二农场场都地边平面图
--
八五二农场,俱乐部、办公楼、幼儿园
--
八五二农场清选机厂办公楼
--
八五二农场高中学生在上微机课
--
八五二农场三分场中学教学楼
--
八五二农场机关幼儿园寝室
--
八五二农场职工医院手术室
--
八五二农场清选机厂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个二点五吨种子加工线
--
机械八囤
--
大棚育水稻秧
--
玉米摘棒机在作业
--
由世界银行投资的开发项目机械在八五二农场六分场七队耕地播种。
--
种畜站奶牛群
--
一九八五年农场做为中方代表与加拿大代表在种畜站举行了设备交接仪式
--
适合寒冷地区饲养的瘦型猪种一地——三江白猪在八五二农场五分场三队培育成功。
--
农场医药站在包装制作礼品参
--
分场至农场部公路
--
农场粮油公司面粉车间一角
--
农场的田野
--
蛤蟆通一瞥
--
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视察八五二农场并亲笔为农场场志题写书名。
--
王震同志在看望农场的新一代
--
王震视察蛤蟆通水库时的情景
--
王震同志与农场领导及幼儿园小朋友合影
--
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八五二农场开出第一犁荒地
--
复转官兵劳动之余
--
边开荒边播种
--
场长黄振荣和铁崾姑娘孟庆芬在观看大豆长势。(中为黄振荣)
--
副厂长匡汉球(左二)带领勘查组勘测荒原
--
王震在规察八五二农场
--
一九六一年七月国防部副部长粟裕在王震的陪同下视察八五二农场时与农场领导合影(左起)黄振荣、张劲、王震、粟裕、匡汉球、余友清。
--
上工
--
假日
--
归途
--
一九五九年八五二农场产品产销合同签订仪式(中左黄振荣场长中右李桂莲书记)
--
丰收的喜悦
--
一九五九年《解放军画报》刊登反映八五二农场职工垦荒生活的连环画《英雄店》
--
第一所职工子弟小学(八五二农场职工子弟小学)
--
女职工在打水
--
田间托儿所
--
建场初期的农场医院
--
初期住宅
--
一九六一年五月北影景《北大荒人》摄制组崔嵬张平等人在八五二农场拍外景时与农场领导合影
--
采磨菇
--
运输木材
--
兴修水利
--
一九八四年八月十八日八五二农场七分场九队降落二百余只白天鹅
--
铜钱
--
打击器
--
石斧
--
骨箭头
--
六分场八队东北发现的古文物地址
--
八五二农场粮油加工厂鸟瞰
--
分场部乌瞰
--
捞雪
--
试验田管理
--
飞机喷药
--
播种
--
中耕
--
向国库交粮
--
大机群作业
--
引进外国机械
--
生产队农具场
--
农场自行设计的“丰收”二卧玉米收割机
--
引进种鸡
--
鹿茸
--
养鹿场的梅花鹿
--
发展养猪
--
养蜂
--
蛤蟆通水库捕鱼
--
木材厂贮材场
--
八五二农场造纸厂
--
电业所工人维修线路
--
修造厂工人正在铸造
--
八五二农场水泥厂鸟瞰
--
跃进山钢铁厂
--
林业资源
--
农场白酒厂装瓶车间
--
一九八四年五月一日场部地区商品展销会
--
农场商店
--
采访老书记李佳莲时的合影中为李桂莲
--
劳动归来
--
清选机厂幼儿园在上课
--
农场高中教学楼
--
清香满园
--
日当午
--
芳草地
--
荒地新喜
--
腊月天
--
护山
--
先行者
--
秋实
--
初醒
--
开拓者
目录
第一编大事记(1956—1984)
第二编概述
--
第一章地理位置
--
第二章历史沿革
--
第三章建制沿革
--
第四章人口民族
--
第五章职工队伍
--
第六章农场场部
--
第七章分场简介
第三编自然概况
--
第一章 地貌
--
第二章土地面积
--
第三章山脉河流
--
第四章土壤
--
第五章气候
--
第六章主要资源
--
第七章 主要物产
--
第八章自然灾害
第四编经济
--
第一章计划财务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计划财务管理体制
----
第三节资金核算与管理
----
第四节成本核算与管理
----
第五节经营情况
----
第六节计财队伍状况
--
第二章劳动工资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职工队伍发展概况
----
第三节工资工作
----
第四节安全与劳动保护
----
第五节人民生活
--
第三章农业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农业生产的发展
----
第三节土壤耕作
----
第四节土壤改良
----
第五节植物保护
----
第六节施肥
----
第七节农业技术的推广
----
第八节农用飞机的应用与效果
----
第九节气象工作
--
第四章 农机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机务队伍
----
第三节农机具发展概况
----
第四节农机作业和机务管理标准化
----
第五节晒场机械化
----
第六节农机试验站
--
第五章 畜牧兽医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畜牧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兽医技术队伍的成长
----
第四节疫病流行情况和检疫工作
--
第六章渔业
----
第一节境内野生鱼类
----
第二节农场水库养鱼业的兴起和发展
--
第七章水利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水利发展概况
----
第三节现有水利措施
----
第四节水库
----
第五节水土保持
----
第六节水利机械
------
图一
------
图二
------
图三
--
第八章工业
----
第一节农场工业
----
第二节农场工业的调整改革与全面整顿企业
--
第九章林业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场内林业资源概况
----
第三节林业采伐与抚育
----
第四节造林和绿化
----
第五节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
第六节森林保护
--
第十章建筑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房屋建筑
----
第三节农场给水工程建设
----
第四节全场基建队伍和设备
--
第十一章电力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农场电力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电力队伍
--
第十二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
第二节机构沿革
----
第三节驾驶员与修理工的培训
----
第四节车辆修理
----
第五节客运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七节 公路桥涵的建设和养护
--
第十三章通讯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农场通讯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全场通讯线路情况
--
第十四章粮食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粮食管理
----
第三节粮食上交与出口
----
第四节粮食内销
----
第五节粮食检验
----
第六节粮油加工
--
第十五章外贸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外贸工作发展概况
--
第十六章商业
--
第十七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工商企业和各种经济成份的发展状况
----
第三节集市贸易的兴起和管理
----
第四节合同管理及打击投机倒把
--
第十八章物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采构、运输、供应、库存
----
第三节物资管理
--
第十九章集体与个体经济
--
第二十章经济责任制
--
第二十一章中外合作开发项目
--
第二十二章驻场机构
----
第一节税务机构
----
第二节金融
----
第三节邮电
第五编政治
--
第一章党的组织
----
第一节组织系统
----
第二节代表大会
----
第三节农场党委领导人更迭
----
第四节党员状况
----
第五节组织部沿革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老干部工作
----
第八节宣传工作
----
第九节统战工作
--
第二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1956—1984年农场机关机构设置演变情况
----
第二节 农场领导人更迭表
----
第三节 历届职工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农场办公室沿革
----
第五节 文档、信访
--
第三章政权
----
第一节区乡人民政府
----
第二节 公安
----
第三节 法庭
--
第四章武装
----
第一节 农场初建时武装力量
----
第二节大办民兵师时期
----
第三节 人民武装部的建立
----
第四节“兵团”时期武装情况
----
第五节民兵训练情况
----
第六节征兵和安置复员兵情况
--
第五章 工会
--
第六章 共青团
--
第七章 妇女工作
第六篇文教、卫生、科技
--
第一章 文化工作
--
第二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工作概况
----
第三节 职工中专及电大
--
第三章 中、小学教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师资培训及教育研究
----
第四节 高考入学统计
----
第五节 分场中学简介
--
第四章职工中专、党校
----
第一节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
第二节 党校
--
第五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医疗
----
第三节 人员培训情况
----
第四节 卫生防疫
----
第五节 计划生育
--
第六章 科技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科技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科技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先进技术的引进
----
第五节 科研成果
----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
第七篇 人物志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黄振荣传略
----
马垦传略
--
第二章 在八五二农场工作过的老红军
----
李桂莲
----
匡汉球
--
第三章 在农场的抗日老干部及高级知识分子
----
穆振江
--
第四章 先进人物事迹简介
----
孟庆芬
----
陈铁军
----
张子瑜
----
刘德昌
----
陈永华
----
龚正春
----
韩光厚
----
陈登灿
----
陈永禄
----
欧阳卫林
----
刘效政
----
陆为民
----
杜翰波
----
刘印贵
----
苗天钟
----
辛兆瑞
----
盛秀珍
----
金丽娟
----
曲兰君
--
第五章受总局以上奖励的先进个人、集体名单
第八编博 物 志
--
第一章完达山中的“山货”
--
第二章完达山上的“绿色宝库”
--
第三章农场境内的野生动物
第九编农场简史
--
第一章 踏察荒原
--
第二章 建场初期
--
第三章 转战荒原
--
第四章 治理水患
--
第五章 大跃进中
--
第六章 调整巩固时期
--
第七章“文革”时期
--
第八章 农场发展的新阶段
第十编附录
--
王震司令员在八五二农场
--
诗人艾青夫妇在八五二
--
农牧渔业部付部长(原农垦部党组书记)刘培植视察农场时题词
--
农场境内地名考
--
新风录
编后记
《八五二农场志》编审委员会
《八五二农场志》编纂办公室人员名单
专业志撰稿人名单
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