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工会志》(1946-1986)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书编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为依据,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翔实资料记载牡丹江市工会组织和工作的历史与现状,总结工人运动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达到“存史、资治、教化”的目的。 二、本志书上限为1946年,下限断至1986年。工运领导人简介,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简迹及知名人物成果断至到1989年。
内容时限:
1946-1986
目录
封面
牡丹江市工会志
图片
--
牡丹江市总工会办公大楼
--
原市总工会办公楼
--
牡丹江市总工会主席滕喜魁同志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同志在全总执委会上接见我市总工会主席滕喜魁同志
--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陈秉权同志来牡视察工会工作并为《牡丹江工会志》题名
--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章瑞英同志在全国十一大会上接见我市总工会主席顾素华同志
--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郑万通(前排左5)黑龙江省总工会主席倪志荣(前排左6)来牡视察工作同机关干部合影
--
中共牡丹江市委书记贾福林同志为工会工作题词
--
杜省物
--
吴福海
--
赵采青
--
吴奚如
--
刘泰
--
唐文华同志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任牡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职务
--
顾素华同志于一九八七年十月任牡市总工会主席、党组副书记职务
--
李玉林同志于一九七九年工会十一大当选为市总工会副主席
--
孙本学同志于一九七九年被选为市工会十一大委员会副主席
--
时静同志于一九八五年九月选为十一大委员、市总工会副主席
--
王治福同志原黑龙江省总工会牡丹江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一九八三年地市合并转到市工会
--
郑麟汉同志于1979年被选为市工会十一大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
1979年8月牡丹江市总工会第十届全体委员合影
--
牡市《工会志》稿评审会
--
会址:牡丹江市图书馆(现已翻建)
--
附记:经查证有关档案1946年3月15日为首届,此次实为第二届
--
中共牡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检委等领导同优秀企业家座谈改革
--
1968年3月牡市总工会机关全体干部合影(编制为52人)
--
1986年牡丹江市总工会老干部庆“五一”话传统座谈会合影
--
注:市工会工运研究会成立于1986年
--
图为:1987年9月市工运研究会理事长顾素华同志向先进单位发奖
--
图为:牡丹江市工人文化宫始建于一九五八年
--
图为:文化宫党、政、工领导班子在学习和研究工作
--
图为:离退休老工人在文化宫活动室下棋、打麻将欢渡晚年
--
图为:工人文化宫活动室业余演员在为全市离(退)休人员表演节目活跃老年文化生活情形
--
图为:1986年市工会在全国法律知识竞赛被首都十六家新闻单位评为“特别组织奖”
--
上图为:东宁县一名受害女工李兰香市工会为其伸张正义给工会送的锦旗
--
图为:建国前后工会干部座谈会合影一九八三年八月四日
--
附图
--
上图为:牡丹江市总工会、丹东市总工会,缔结友好城市工会双方市工会主席交换友好协议书
--
上图为:牡丹江市总工会、连云港市总工会缔结友好市工会举行签字仪式
--
图为:市总工会为救济困难户过冬,正积极筹集救济物资
--
图为:市工会副主席时静给砂轮厂遗属尹桂淑送去过冬防寒用品
--
图为:市总工会副主席滕喜魁同志走访困难户
--
图为:市工会主席唐文华、副主席顾素华、时静等领导同志亲临牡丹江敬佬院慰问并演出文艺节日
--
图为:市工会领导给孤儿送补助金
--
图为:市工会领导去医院探望生产一线工人、帆布厂于晶波并送去补助金,使病人恢复健康
--
图左为:市总工会副主席李玉林、二轻局工会主席赵树林探望病人
--
图为:市工会召开捐款救灾活动表彰会,市委领导到会讲了话
--
图为:市工会副主席腾喜魁、张宏纲到医院看望休养工人
--
图为:市工会领导到陶瓷厂与孤寡佬人欢渡除夕
--
图为:牡丹江工人疗养院现更名为康复医院
--
图为:新建的疗养楼一角及多功能厅
--
图为:中风预测仪
--
图为:疗养院外科大夫正在为患者做手术
--
图为:疗养员在做器械体疗
--
图为:牡丹江职工大学教学楼
--
图为:牡丹江市技术交流馆
--
图为:(中)市委书记孙奎文(右)市委副书记张庆春同志到困难户家慰问
--
图为:市长訾显章、副市长王树斌等领导研究对困难户救济问题
--
图为:市委书记孙奎文、市总工会主席唐文华同志走访贫困户、图为向困难职工送救济款
--
图为:市总工会主席顾素华同志接见日本工会代表团成员并没宴招待客人
--
图为:1989年8月28日牡丹江市总工会与苏联滨海区工会签订友好条约
--
牡市《工会志》稿评审会
牡丹江市工会志编纂领导小组
工作篇内容审核有下列各部(室)人员
参加志书评审人员
序
凡例
目录
综述
大事记
(一)组织篇
--
第一章 牡丹江市总工会的创建
----
第一节 职工联合筹备委员会
----
第二节 基层工会组织的建立
----
第三节 牡丹江市总工会章程的制定
--
第二章 组织沿革
----
第一节 牡丹江市总工会沿革
----
第二节 牡丹江地区工会沿革
--
第三章 历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五节 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六节 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七节 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八节 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九节 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十节 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十一节 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十二节 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十三节 关于牡丹江市工会代表大会两列“首届”辩证
----
附:历次代表大会简明表历届地、市工会领导人名录
--
第四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市总工会机关
----
第二节 事业单位简介
------
一、市工人疗养院
------
一、市职工大学
------
三、市工人文化官
------
四、市技术交流馆
------
五、市总工会劳动服务公司
--
第五章 各县(市)总工会简介
----
第一节 各县(市)总工会
------
一、海林县总工会
------
二、宁安县总工会
------
三、林口县总工会
------
四、穆棱县总工会
------
五、密山县总工会
------
六、东宁县总工会
------
七、虎林县总工会
------
八、绥芬河市总工会
(二)工作篇
--
第六章 工会组织工作
----
第一节 发展会员
----
第二节 基层工会组织演变
----
第三节 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工会干部培训和配备
----
第五节 创建“职工之家”
----
第六节 工会积极分子
--
第七章 群众劳动生产
----
第一节 劳动竞赛
------
一、立功创新纪录竞赛
------
二、增产节约竞赛
------
三、红旗竞赛
------
四、“五好”劳动竞赛
------
五、厂际竞赛
------
六、班组升级赛
------
七、百日红
------
八、改革开放新时期竞赛活动
----
第二节 合理化建议活动
----
第三节 先进生产者运动
----
第四节 群众工资工作
--
第八章 职工技术协作
----
第一节 职工技协兴起和发展
----
第二节 职工技协组织机构
------
一、职工技协委员会
------
二、职工技协办公室
------
三、技术交流馆
----
第三节 基层群众技协组织作用
------
一、技协组织活动
------
二、技术研究
------
三、技术革新
------
四、技术攻关
----
第四节 新技术推广、培训
------
一、新技术推广
------
二、技术培训
------
三、练本职业务基本功
--
第九章 职工劳动保护
----
第一节 职工劳动保护组织
----
第二节 贯彻安全法规
----
第三节 安全技术生产活动
----
第四节 安全生产竞赛
----
第五节 事故处理
----
第六节 工业卫生
--
第十章 企业民主管理
----
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的兴起
----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制
----
第三节 车间(科室)班组民主管理
----
第四节 参政议政
----
第五节 民主评议干部
----
第六节 贯彻《三个条例》
--
第十一章 职工教育和文化、体育工作
----
第一节 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一、时事宣传教育
------
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
三、社会主义教育
------
四、学习雷锋、宋恩珍、王杰的活动
------
五、青工教育
------
六、失足青年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文化教育
------
一、扫盲及初等文化教育
------
二、职工中等文化、技术教育
------
三、业余高等文化,技术教育
------
四、职工函授教育
------
五、自学成才
------
六、基层工会办学
------
七、读书活动
----
第三节 职工文艺活动
------
一、职工业余文艺活动
------
二、职工业余文艺组织
------
三、图书阅览室活动
------
四、职工业余创作
------
五、工人文化宫阵地活动
----
第四节 职工体育活动
------
一、业余体育组织
------
二、业余体育活动
------
三、气功活动
------
四、武术活动
--
第十二章 职工生活福利工作
----
第一节 改善职工生活福利、丰富职工生活
----
第二节 劳动保险
----
第三节 生活困难补助
----
第四节 群众性互助互济
----
第五节 送温暖活动
----
第六节 扶贫工作
----
第七节 职工疗养事业
----
第八节 离退休职工的管理
------
一、“双退”职工管理机构
------
二、“双退”职工的生活管理
------
三、“双退”职工的文体活动
------
四、“双退职”工的社会活动
------
五、继续发挥“双退”专长,为四化建设出力
--
第十三章 女职工及职工家属工作
----
第一节 女工特殊保护
----
第二节 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
第三节 托儿所、幼儿园
----
第四节 恋爱、婚姻、家庭
----
第五节 大龄青年工作
----
第六节 职工家属工作
--
第十四章 职工信访工作
----
第一节 职工信访和接待
----
第二节 工会法律顾问工作
----
第三节 职工普及法律知识教育
--
第十五章 工会财务工作
----
第一节 财务机构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工会经费的收、管、用
----
第四节 经费收支情况
--
第十六章 私营企业工会工作
----
第一节 私企工会初建时面临的任务
----
第二节 对私企工人启蒙教育
----
第三节“分红利”和劳资协商会议制度的创立
----
笫四节 私营企业的“五反”运动
----
第五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十七章 历届劳模代表大会及评选和管理工作
----
第一节 历届劳模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劳模评选工作
----
第三节 劳动模范管理
----
第四节 全国劳动模范名录
----
第五节 省劳动模范名录
----
第六节 “五一”劳动奖彰获得者
(三)人物篇
--
第十八章 人物
----
第一节 工会主要领导人传略
------
一、刘泰
------
二、佟树刚
------
三、吴奚如
------
四、高明
------
五、刘正
------
六、刘绍君
------
七、修枫
------
八、刘国福
------
九、王治福
------
十、唐文华
------
十一、顾素华
----
第二节 各业劳动模范简介
------
曹秀英
------
朴奇夏
------
王海德
------
苏瑞堂
------
安太俊
------
李守堂
------
魏淑琴
------
杨露辉
------
李培三
------
辛衍山
------
鲁坤
------
周汝翔
------
刘晓程
----
第三节 技术能手、文化名人名录
------
朱寿祺
------
万禄
------
孙少山
------
易连海
------
麟汉
------
付伯庚
------
王兴华
------
徐海霞
(四)文献篇
--
第十九章 报告 决议 规定
----
第一节 工会组织建设等报告、决议、规定
----
第二节 劳动竞赛的意见、方案等
----
第三节 职工生活福利工作总结、报告、简章
----
第四节 职工教育
----
第五节 牡丹江市工会工作考察情况
------
考察之一 得力的助手 强大的纽带
------
考察之二 探索新鲜经验 发挥市级工会组织的能动作用
------
考察之三 靠调查研究起家 群策群力办工会
------
考察之四 在人们心目中工会地位的变化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