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里村志

太里村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为指导;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以“详今略古”、实事求是的原则,记叙太里村的自然、社会与人事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以求达到“存史、资政、育人”之目的。 二、本志断限,上溯事物的发端,下限止于2008年12月底。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目录

封面
太里村志
沁县太里村志编纂委员会
题词
-- 沁县人大主任杜汉如同志题词
-- 沁县政协主席王元英同志题词
-- 原任沁县人大主任,现任沁县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兆林同志题词
-- 原任沁县政协主席,现任沁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张俊芳同志题词
-- 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明俊同志题词
-- 原任沁县人大副主任、沁县书法协会主席梁晓光同志题词
图片
-- 太里村全景
-- 太里村在沁县位置图
-- 太里村在新店镇的位置图
-- 太里村地名境域示意图
-- 太里村志编委会成员合影
-- 左起:张宇宏、马留堂、王明俊、郭志仁、张俊芳、卫明章、郭光恩
-- 郭志仁(左二)郭光恩(右一)同《太里村志》编审王中庆同志(右二)石波同志(左一)合影
-- 太里村志编辑部成员合影
-- 太里村志资料组成员合影
-- 太里村志本村审核组成员合影
-- 太里村志编辑部在征求村干部对村志的意见
-- 从左起:曹俊明 郭志仁 董怀庆 郭光恩
-- 2008年太里村全体在职干部合影
-- “二月二”参军的杨二川(前排左一)
-- “女八路”曹水香(前排左)
-- 荣誉证书
-- 太里村口
-- 林荫大道
-- 四季常青
-- 卫生所
-- 文化中心
-- 学校
-- 农家小院
-- 问鼎沧桑
-- 白杨参天
-- 南山丘陵
-- 村民养牛
-- 羊群
-- 沁州黄谷子
-- 高粱
-- 玉茭
-- 玉茭大丰收
-- 玉茭和向日葵
-- 农家果树
-- 炕围 郭占中画
-- 牡丹花 曹克亮画
前言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村置 建制沿革
-- 第一节 位置 境域
-- 第二节 村名传说
-- 第三节 建制沿革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土壤
-- 第四节 自然资源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 第六节 地名
第三章 居民 家庭
-- 第一节 居民的变动与结构
---- 一、居民变动
---- 二、居民结构
------ (一)民族结构
------ (二)性别结构
------ (三)年龄结构
------ (四)文化结构
------ (五)女寿星——王春梅
-- 第二节 家庭
-- 第三节 家庭掠影
-- 第四节 生育
-- 第五节 姓氏与家族
-- 第六节 中华杨姓祖居之地
第四章 居民住宅
-- 第一节 居民区
---- 一、鸦圪道区
---- 二、西头区
---- 三、堂口区
---- 四、庙圪廊区
---- 五、窑科区
---- 六、东崖上区
---- 七、小东沟区
---- 八、东头区
---- 九、桥则上区
---- 十、南岭上区
-- 第二节 房屋
---- 一、房屋类型
------ 四合院
------ 窑洞
------ 楼房
---- 二、房屋结构
---- 三、旗杆院
第五章 在外工作人员
-- 第一节 人员的构成与分布
-- 第二节 户主名表
第六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体制的变革
---- 一、私有制
---- 二、农业初级社
---- 三、农业高级社
---- 四、人民公社
----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种植业
---- 一、耕地与劳动力
---- 二、粮食作物的品种与产量
---- 三、经济作物的品种与产量
---- 四、传统农具与农业机械
---- 五、耕作制度与种植方式
---- 六、粮食产量与分配
---- 七、集体收益与分配
-- 第三节 养殖业
---- 一、大牲畜
---- 二、家禽家畜
-- 第四节 林业
-- 第五节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第七章 道路电力
-- 第一节 道路建设
-- 第二节 民用电力
第八章 手工作坊与能工巧匠
-- 第一节 手工作坊
-- 第二节 能工巧匠
第九章 商务与金融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商贸业
---- 一、大盛魁商号
---- 二、当铺
---- 三、小店铺
--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商业活动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商贸业
---- 一、集体商业
------ (一)农民合作社
------ (二)供销合作社
---- 二、个体商业
------ (一)货郎
------ (二)贩卖砂锅
------ (三)代销员
------ (四)小商店
------ (五)东盛店
--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
---- 一、南池乡信用合作社太里服务站
---- 二、新店镇信用合作社太里服务站
第十章 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教育
---- 一、学校教育
---- 二、农民教育
-- 第二节 文化
---- 一、太民剧团
---- 二、文化中心
---- 三、民间文化艺术
---- 四、文体活动
---- 五、广播电视与通讯
-- 第三节 文物
---- 一、文物
---- 二、寺庙
---- 三、大夫坟
---- 四、王墓
---- 五、知死墓
-- 第四节 医疗卫生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医疗卫生
---- 二、卫生所
---- 三、妇幼保健
---- 四、爱国卫生和合作医疗
第十一章 党政组织社会团体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太里村支部委员会
-- 第二节 村民委员会
-- 第三节 社会团体
---- 一、农救会
---- 二、农会
---- 三、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
---- 四、青救会
---- 五、共青团
---- 六、妇救会、妇联会
---- 七、自卫队
---- 八、儿童团、少先队
-- 第四节 武委会 民兵
第十二章 人物
-- 第一节 古代和清代人物
---- 一、古代人物
------ 羊舌职
------ 羊舌赤
------ 羊舌肸
---- 二、清代曹、董氏人物
-- 第二节 人物传略
---- 郭如藩
---- 郭生富
---- 李洛孩
---- 曹慰生
---- 曹甲午
---- 曹道清
---- 郭效龙
---- 郭彦士
---- 郭维唐
---- 曹汗一
---- 董俊杰
---- 许子平
---- 曹全成
---- 郭青恋
---- 任守贵
---- 曹耀唐
---- 曹瑞珊
---- 郭世文
---- 郭拴成
---- 郭彦章
---- 曹瑞祥
---- 任志文
---- 郭永清
---- 陈春贵
---- 郭志伟
---- 周永明
---- 刘福禄
---- 李水文
---- 曹守恩
---- 郭世民
-- 第三节 人物简介
---- 曹培才
---- 郭耀龙
---- 曹汉龙
---- 郭占蔚
---- 曹钰
---- 杨二川
---- 郭志远
---- 高静山
---- 曹金堂
---- 曹翰林
---- 郭安祥
---- 曹克钰
---- 郭彦威
---- 曹克勤
---- 曹庆海
---- 郭志仁
---- 郭占言
---- 曹甲寅
---- 董怀庆
---- 郭俊卿
---- 许志儒
---- 曹永泰
---- 曹保童
---- 曹俊明
---- 张桂兰
---- 郭耀伟
---- 曹克亮
---- 任汉忠
---- 郭兆瑞
---- 曹素珍
---- 郭树堂
---- 曹保川
---- 闫守忠
---- 郭光恩
---- 曹伟亚
---- 董建平
---- 曹俊文
---- 郭志杰
---- 曹宝玉
---- 冯茂丹
---- 杨书萍
---- 陈维玲
---- 周军
---- 曹建国
---- 曹剑川
---- 郭国平
---- 曹贵德
---- 李玉明
---- 董凤英
---- 郭光玉
---- 郭怀亮
---- 郭昆
---- 杨庆伟
---- 李保梅
---- 郭孝平
---- 陈维龙
---- 曹致远
---- 桂德才
---- 郭俊平
---- 董晓英
---- 曹江鸿
---- 王志勇
---- 郭赞兰
---- 郭维平
---- 陈小川
---- 郭耀伟
---- 郭雯霞
---- 董晓林
---- 郭斌
---- 郭钢
-- 第四节 人物名录
---- 一、人物名录
------ 曹立德
------ 郭瑞兰
------ 曹守先
------ 李俊义
------ 郭维屏
------ 乔怀香
------ 董良史
------ 董全孩
------ 郭青山
------ 曹相汗
------ 郭青云
------ 王海江
------ 王汉英
------ 曹天才
------ 郭兆祥
------ 曹汉唐
------ 郭占中
------ 闫晋恒
------ 郭有堂
------ 王家宾
------ 董伏孩
------ 郭金堂
------ 董海川
------ 郝文唐
------ 董二跃
------ 郭俊山
------ 曹会川
------ 郭俊先
------ 陈富堂
------ 曹水香
------ 董树林
------ 任川艮
------ 曹俊伟
------ 曹俊法
------ 桂锁成
------ 郭跃武
------ 李玉才
------ 郭艮堂
------ 杨伟荣
------ 任月旺
---- 二、革命烈士
------ 董豹孩
------ 曹凤清
------ 杨天立
------ 任管艮
---- 三、革命伤残军人
------ 曹汉如
------ 郭世安
------ 郭荣堂
------ 曹福义
------ 曹翰林
---- 四、1937年至2008年的革命军人和参加抗日决死队、自卫队的人员花名
第十三章 民俗礼仪
-- 第一节 传统节日
-- 第二节 婚嫁
-- 第三节 贺喜
-- 第四节 丧事
-- 第五节 陋习和禁忌
-- 第六节 衣食住行
第十四章 方言与谚语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第十五章 大事记
-- 第一节 政事
---- 一、土地改革
---- 二、“二月二”大参军
---- 三、抗美援朝
---- 四、农业合作化
------ (一)互助组
------ (二)农业初级社
------ (三)农业高级社
---- 五、大跃进
---- 六、人民公社
---- 七、“四清”运动
---- 八、“农业学大寨”
---- 九、“文化大革命”
---- 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第二节 要事
第十六章 文辑
-- 一、羊舌肸
-- 二、叔向贺贫
-- 三、祁奚请免叔向
-- 四、太里·杨氏寻根
-- 五、沁县文物拾珍(摘句)
-- 六、晋国宫城遗址被发观
-- 七、诗四首
-- 八、太里村文化中心隆重举行落成仪式
主要参考书目、资料
为太里村志捐款花名表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