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车辆工厂厂志》(1954-1986)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为了让全厂职工了解工厂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促进工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建厂三十周年之际,我们编纂了《株洲车辆工厂厂志》(简称《株厂厂志》)。《株厂厂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编纂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工厂特点内容丰富的新型志书。
内容时限:
1954-1986
出版时间:
1988年09月
目录
封面
株州车辆工厂厂志
题词
--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题词
--
毛致用同志观察工厂
--
铁道部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原铁道部副部长吴冶山题词
--
刘正同志为工厂题词
--
吴冶山和石玉永同志在工厂德取回报
--
铁路工业企显管理协会会长 、原铁道部工业总局局长石玉永题词
图片
--
1977年7月2日铁道部部长段君毅视察工厂
--
1979年9月15日铁道部部长郭维城视察工厂
--
1984年11月13日铁道部副部长张辛泰视察工厂
--
1985年11月7日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到夫生在中共株洲市委书记曹伯纯陪同下视察工厂
--
1986年8月26日铁道部部长丁(门)根由湖南省省长熊清泉陪同视察工厂
--
株洲车辆工厂原始地形图
--
株洲车辆工厂位置图
--
生产区平面示意图
--
生活区平面示意图
--
我们的铁流滚滚向前
--
工厂生产区鸟瞰图
--
工厂生活区鸟瞰图
--
铁道部株洲车辆工厂
--
文明工厂
--
六好企业
--
花园式单位
--
工厂厂门
--
①工厂扩建时的水泥预制件施工现场
--
②制配车间的施工现场
--
③1959年工厂建成的第一幢厂房,原为辅助车间,现为工具车间
--
④1961年建成的台车车间外貌一角
--
全厂职工在基建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
一九六六年建成的组装车间外貌
--
一九六九年安装的炼钢电炉
--
一九七○年建成的(铁)钢车间
--
一九八六年新建的第二组装车间内景
--
正在建设中的职工住宅楼
--
西德专家在新备料车间帮助安装设备
--
1959年第一任厂长方忠立与北京工作组部份干部合影
--
1962年4月工厂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合影
--
1962年5月工厂第二次团员代表大会合影
--
1983年11月工厂领导班子交替时合影
--
工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
小朋友张敏拾金不昧在工厂“五讲四美”总结会上受到奖励
--
荣获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奖。
--
共青团义务服务队
--
厂工会表彰自学成才职工
--
1986年12月工厂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及七届七次职工代表大会会场外景
--
送两个儿子光荣参军的五好家庭
--
游泳池
--
体育运动会
--
工厂广播站
--
离休干部活动室
--
离、退休职工老年门球队
--
职工假日活动
--
民兵高炮训练
--
工人俱乐部夜景
--
文化夜市
--
职工业余文艺演出
--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工具车间党支部书记吴铁威
--
1978年6月美国友人参观工厂
--
1980年6月工厂科工程师冯冠瀛(中)等人赴日本验收车间外径自动测量机
--
1981年10月英国铁路考察团由总工程师张祥明(右四)陪同参观并交流经验
--
1980年8月设务科工程师姚裕庄
--
1986年10月职工程师刘景林
--
1986年9月厂长张寅南(右四)、副总工程师曹亦清(左三)、工程师陈尚明(左二)、黄均连(左一)赴德
--
工厂生产的车辆销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95个工矿企业
--
D17型150顿落下孔车,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
RD2型车轴,1985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
--
主要产品C62A全钢敞车,1984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产品,1985年被评为铁道部优质产品
--
K16型95顿自卸漏斗车,获1978年全国铁路科技成果奖
--
援助坦桑尼亚、赞比亚C55型双制动敞车,获1978年全国铁路科技成果奖
--
T90型90顿铁轨车,获1983年国家经济委员会优秀新产品证书
--
K19型60顿石灰石矿漏斗车,1984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新产品
--
胜利型架桥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
D35型钳(夹)式货车,1986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
D35型钳(夹)式货车在装连30万千瓦发电机锭子
--
组装车间
--
中樑生产线
--
半自动惰性震压造型机
--
小型配件射芯造型机
--
车轴自动检测机
--
3吨模铁鍜锤
--
6吨炼钢电炉
--
2000吨水压机
--
车轴磨床
--
制动缸体加工自动生产线
--
侧架加工组合机床
--
D6185电火花加工机床
--
数控线切割PG-1500编码机
--
前盖后挡磷化处理生产线
--
液压铆钉机
--
车辆地板半自动电焊
--
机修车间
--
直流电表校验台
--
压缩空气站
--
金相显微镜
--
表面粗糙测量仪
--
电弧燃烧炉
--
万能材料试验机
--
热工仪表校验台
--
企业管理附图
--
1983年铁道部工业总局五项工作整顿检查验收组与工厂干部合影
--
1986年工厂被评为湖南省六好企业并获各项荣誉,图为庆祝大会主席台
--
领导干部与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
--
生产调度台
--
自动电话控制室
--
电子计算器室
--
消防训练
--
交车验收
--
炉料库
--
台车车间东面小花园一角
--
生活区小花园
--
铸铁车间消烟除尘装置
--
工厂办公大楼
--
生产区林荫大道
--
职工学校
--
1959年工厂招收的第一批人在大连铁车车辆工厂培训
--
中(屠)干部现代化管理培训班学员学习计算机操作
--
科学技术园阅览室
--
电教室——工厂闭路电视台
--
电大学员在做物理试验
--
职业中学(株洲技校分校)学员在上(导)理论课
--
子弟中学语音教室
--
幼儿园小朋友走出园门
--
子弟小学校园一角
--
学生夏季营活动
--
庆祝教师节
--
五十年代的职工住宅
--
职工食堂
--
八十年代的职工住宅楼羣
--
单身女职工的业余生活
--
液化石油气销售点
--
独生子女运动会开幕式
--
糕点生产
--
现代化的医疗设备
--
职工医院门诊部
--
招待所客房
--
组织待业青年和家属开办的配件工厂
--
劳动服务公司开办的明华餐厅
序言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
地理环境
--
工厂的建设和发展
--
工厂的贡献
--
工厂的现貌
--
近期规划
第二篇 大事记
--
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八六年
第三篇 基本建设
--
第一章 创建时期的基本建设
----
第一节 厂址选择
----
第二节 厂区地形地质勘测
----
第三节 建厂设计
----
第四节 工程建设
--
第二章 配套时期的基本建设
--
第三章 扩建时期的基本建设
----
第一节 扩建设计
----
第二节 施工j前期准备
----
第三节 工程建设
----
第四节 电力工程
--
第四章 生活福利和文化设施建设
----
第一节 职工住宅
----
第二节 生活福利设施
----
第三节 文娱体育设施
----
第四节 文化教育设施
----
第五节 公用系统设施
----
第六节 劳动服务公司
----
第七节 商业贸易系统
--
第五章 基本建设管理机构
第四篇 生产发展与技术进步
--
第一章 生产发展
--
第二章 产品开发
----
第一节 产品开发概况
----
第二节 历年获奖产品名单
----
第三节 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情况及结构性能和特点
--
第三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组合机床、生产线、非标准设备
----
第二节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第五篇 车间概况
--
第一章 锻铸系统
----
第一节 铸钢车间
----
第二节 铸铁车间
----
第三节 锻冶车间
----
第四节 利材车间
--
第二章 机械加工系统
----
第一节 台车车间
----
第二节 制配车间
----
第三节 机械车间
--
第三章 铆焊组装系统
----
第一节 解体车间与备料车间
----
第二节 试制车间
----
第三节 组装车间
----
第四节 第二组装车间
--
第四章 辅助生产系统
----
第一节 工具车间
----
第二节 机修车间
----
第三节 动力车间
----
第四节 电修车间
----
第五节 运输车间
----
第六节 修建公司
第六篇 企业管理
--
第一章 企业管理概述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经营计划管理
----
第三节 长远规划
----
第四节 工厂方针目标管理
----
第五节 统计工作管理
----
第六节 经济责任制
----
第七节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管理
----
第八节 对外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三章 生产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生产管理发展
----
第三节 新造货车生产管理
----
第四节 修车生产管理
----
第五节 生产统计报告工作
----
第六节 文明生产
--
第四章 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
----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
第二节 会计核算
----
第三节 固定资金管理
----
第四节 流动资金管理
----
第五节 成本管理
----
第六节 专用基金管理
----
第七节 审计工作
--
第五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物资管理工作概述
----
第二节 物资计划管理
----
第三节 物资供应管理
----
第四节 物资消耗定额管理
----
第五节 仓库管理
----
第六节 物资节约利废
----
第七节 销售工作
--
第六章 劳动人事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职工队伍的形成
----
第三节 劳动管理
----
第四节 工资管理
--
第七章 产品设计工作与标准化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产品设计工作
----
第三节 标准化工作
--
第八章 工艺技术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主要工作和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工艺管理
----
第四节 材料消耗定额管理
----
第五节 工具工装管理
----
第六节 技术革新管理
----
第七节 科技情报管理
--
第九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质量检查
----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
--
第十章 设备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职责范围和管理体制
----
第三节 设备管理
----
第四节 动力建设及动力供应
----
第五节 能源管理
--
第十一章 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安全、劳保工作
----
第三节 历年工伤事故情况和重大人身事故
----
第四节 环境保护和尘毒治理
--
第十二章 计量与理化检验
----
第一节 计量工作
----
第二节 理化检验工作
--
第十三章 档案管理
--
第十四章 保卫工作
--
第十五章 厂部行政管理
--
第十六章 科学技术协会与企业管理协会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 企业管理协会
第七篇 文化技术教育
--
第一章 概况
--
第二章 机构沿革
--
第三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职工培训
----
第二节 职工学校
----
第三节 科技图书室与电教室
----
第四节 职工教育系统荣誉称号
--
第四章 职业中学(技校分校)与就业前培训
----
第一节 职业中学(技校分校)的建立
----
第二节 就业前培训
--
第五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子弟小学
----
第三节 子弟中学
第八篇 生活福利
--
第一章 生活福利管理机构
--
第二章 职工住宅管理
----
第一节 职工居住状况
----
第二节 住宅分配制度
----
第三节 住宅维修
--
第三章 生活服务工作
----
第一节 职工食堂
----
第二节 职工浴室和生活锅炉房
----
第三节 石油液化气站
----
第四节 农副业生产
----
第五节 食品加工生产
----
第六节 生活物资供应
----
第七节 招待所
--
第四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卫生概况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医疗工作
----
第四节 预防工作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工作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措施和成效
--
第六章 卫生、绿化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作概况
--
第七章 劳动服务公司
----
第一节 公司概况
----
第二节 公司下属单位
----
第三节 集体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
----
第四节 知识青年安置、培训工作
第九篇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党委沿革及历次党代会
--
第二章 党委历年要事记述
----
第一节 建厂初期
----
第三节 新的发展时期
--
第三章 党的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党的组织
----
第三节 党员发展
----
第四节 党员教育
----
第五节 “争优创先”活动
----
第六节 干部管理工作
----
第七节 落实政策工作
--
第四章 党的宣传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
----
第四节 统战工作
----
第五节 厂报
----
第六节 党校
----
第七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活动
--
第五章 党的纪检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三节 经打工作
--
第六章 保密工作
--
第七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及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民主管理
----
第四节 群众生产
----
第五节 群众生活
----
第六节 女工工作
----
第七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八节 群众文化工作
----
第九节 群众体育工作
--
第八章 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 团的机构
----
第二节 团的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团的建设
----
第四节 少年先锋队工作
--
第九章 人民武装和人民防空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民兵组织建设
----
第三节 民兵政治教育
----
第四节 民兵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管理
----
第五节 征兵、退役军人安置和预备役登记统计
----
第六节 民兵勤务和拥军优属工作
----
第七节 上级表彰和领导检阅与视察
----
第八节 人民防空
附录
--
一、建厂、扩建文件摘录
--
二、企业整顿验收文件摘录
--
三、历年工厂获得国家、铁道部、湖南省、株洲市荣誉
--
四、历年当选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单。
修志机构及撰稿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