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刘庄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编纂例言 盛世修志,传承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她从不间断地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史、志”明确记载并流传后世。自孔子作《春秋》以后,中华民族每个朝代都有正史,明朝更发展到每个县都有县志、每个姓氏和家族都有自己的宗族谱系,这些实例,全赖中华民族对传承中华文化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志”乃一方之全史,就是记录一个地方发展变化的正史,大者一省、一市、一县,小者乃至一乡一个村庄。因此,盛世修志,就成了中华民
内容时限:
1368-2012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大刘庄志》编委会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序《大刘庄志》周英亮
编纂例言
图片
目录
大事记
--
明朝
--
清朝
--
中华民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篇 综述
--
一、自然风貌
--
二、人文环境
--
三、重要史迹
--
四、名木古树
--
五、地域经济
--
六、前景瞩望
第二篇 党的建设与村民自治
--
一、中国共产党大刘庄村级组织沿革
--
二、村级行政组织沿革
--
三、历任党支部书记简历
--
四、历任村长、会长、社长、大队长、村委会主任简历
--
五、大刘庄生产小队建置沿革
--
六、大刘庄党员名单
--
七、大刘庄一般干部简历
--
八、大刘庄荣获荣誉与奖励
第三篇 社会
--
一、群众团体
----
(一)大刘庄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
----
(二)妇联与计划生育协会
----
(三)民兵组织
----
(四)民事调解
----
(五)治安保卫
--
二、公益事业
----
(一)红白理事会
----
(二)医疗卫生
----
(三)供销社经销点
----
(四)社会福利
第四篇 经济
--
一、资源
----
(一)气候
----
(二)土地概况
----
(三)土地占用情况
----
(四)土壤质地
----
(五)生物
----
(六)自然灾害
--
二、农业
----
(一)农业概况
----
(二)种植业
----
(三)养殖业
----
(四)林业
----
(五)水利建设
----
(六)农业机械化
--
三、工商企业
----
(一)传统手工业
----
(二)家庭副业
----
(三)餐饮、服务业
----
(四)大刘庄集市贸易
----
(五)大刘庄民营企业
----
(六)招商引资部分企业简介
第五篇 教育文化
--
一、本村学校
----
(一)私塾
----
(二)大刘庄的私塾教育
----
(三)大刘庄公办学校
----
(四)文化夜校
----
(五)幼儿教育
----
(六)大刘庄教师传
--
二、群众文化活动
----
(一)村民艺术及作品
----
(二)早年的民间儿歌童谣
----
(三)行将消失的儿童游戏
----
(四)大刘庄的文艺演出
--
三、传统道德教育
----
(一)尊老爱幼 崇尚教育
----
(二)村民文化学校
--
四、文化设施建设
--
五、学子传
第六篇 政治运动实录
--
一、土地改革运动
----
(一)“土地改革运动”简述
----
(二)大刘庄的土地改革运动
--
二、抗美援朝战争
----
(一)抗美援朝战争简述
----
(二)“抗美援朝”时期的大刘庄人民
--
三、农业合作化
----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简述
----
(二)大刘庄的农业合作化
--
四、“大跃进”运动
----
(一)“大跃进”运动简述
----
(二)“大跃进”运动中的大刘庄
--
五、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一)人民公社化运动简述
----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大刘庄
--
六、“四清”运动
----
(一)“四清”运动简述
----
(二)“四清”运动在大刘庄
--
七、“文化大革命”
----
(一)“文化大革命”简述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大刘庄
--
八、“农业学大寨”
----
(一)“农业学大寨”运动简述
----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大刘庄
--
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简述
----
(二)下乡知识青年在大刘庄
--
十、农业生产责任制
----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简述
----
(二)大刘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
十一、经济体制改革
----
(一)经济体制改革简述
----
(二)大刘庄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七篇 姓氏
--
一、姓氏源流
--
二、家族宗谱
----
赵姓
----
李姓
----
周姓
----
朱姓
----
范姓
----
唐姓
----
井姓
----
张姓
----
吴姓
----
郭姓
----
陈姓
----
罗姓
----
任姓
----
翟姓
----
马姓
----
姚姓
----
孔姓
--
三、村民录
第八篇 人物
--
一、历史老人
--
二、四代骨科中医世家
--
三、能工巧匠
--
四、多才多艺大刘庄人
--
五、从军戍国光荣榜
--
六、企业家
--
七、乡村医生
--
八、国家公务员
--
九、健康老人
--
十、孪生兄弟的故事——老书记朱英杰、周金才成长史话
--
十一、天南地北大刘庄人
第九篇 民俗
--
一、二十四节气及时令节日
----
(一)二十四节气歌诀
----
(二)雨节
----
(三)三伏
----
(四)九九
--
二、传统节日
----
(一)春节
----
(二)元宵节(正月十五)
----
(三)二月二节
----
(四)清明、寒食节
----
(五)端午节
----
(六)七夕节
----
(七)七月十五
----
(八)中秋节
----
(九)重阳节
----
(十)十月初一
--
三、公历节日
----
(一)新年(元旦)
----
(二)妇女节
----
(三)植树节
----
(四)劳动节
----
(五)青年节
----
(六)儿童节
----
(七)党的生日
----
(八)建军节
----
(九)教师节
----
(十)国庆节
----
(十一)母亲节
----
(十二)父亲节
--
四、民俗礼仪
----
(一)结婚
----
(二)生儿育女
----
(三)过生日
----
(四)温锅
----
(五)殡葬
--
五、农谚
----
(一)气象与农业
----
(二)农事与庄稼、果、菜、畜牧
----
(三)节气与农作物
----
(四)降雪与农作物
----
(五)旱涝与农作物
----
(六)物候与农作物
--
六、民谣
--
七、方言俗语
第十篇 沧桑纪
--
一、寻根问祖
----
洪洞大槐树——古槐三代
----
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背景
----
“这里就是我的老家”
----
大刘庄与大槐树的渊源
--
二、村史轶事
----
大刘庄村名的来源
----
大刘庄的“红枪会”
----
发生在大刘庄村的“暴动”
----
解放军与大刘庄的军民鱼水情
----
我记忆中大刘庄的三个土台子
----
大刘庄古墓挖掘纪实
----
缠足
--
三、民间传说
----
关于“解手”的传说
----
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
四、日军侵占德州
--
五、日军在大刘庄犯下的罪行
--
六、德州战役
----
(一)土桥作战会议
----
(二)挺进德州城下
----
(三)各部展开进攻
----
(四)全线发起总攻
----
(五)东地受降
----
(六)德州军管
--
七、计划经济时代大刘庄人生活纪实
----
(一)生活中离不开的“票证”
----
(二)到南方换地瓜干去
----
(三)细粮换粗粮
----
(四)进城找肥料
----
(五)计划经济时代农民的日常生活食品
--
八、村容变迁
第十一篇 与《大刘庄志》有关的文献资料和人员名单
--
一、参阅书目
--
二、采访有关人员名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