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志·科学技术志》(上、下)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江苏省现行行政区划境域内之事物。对在江苏境内的中央、军队以及兄弟省、市、自治区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和三资企业等均作记述。为反映事物的完整性,对业务主管范围延伸至省外者,延伸部分作简略记述。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目录
封面
江苏省志·科学技术志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江苏省志》总纂、副总纂
《江苏省志·科学技术志》编纂委员会
《江苏省志·科学技术志》编纂人员
图片
--
①2000年3月23-26日,江苏省技术创新大会在南京召开,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省长季允石,国家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
①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于1986年10月在南京签定长期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后, 广泛开展全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图为第四次联席会议场景。
--
②成立于1987年1月的中国江苏-加拿大安大略科学技术中心位于南京市玄武湖东畔。
--
③“国际植物园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9月25日至28日在南京中山植物园举行。
--
④1988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江苏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扬州江都举行,会上确立了“科技兴省”的战略思想。
--
①1988年12月14日至16日在南京举行的省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团结动员全省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科技兴省”献智立功。
--
②1990年1月4日至11日,江苏省科协等17个单位联合举办“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一届科普宣传周”。
--
③1990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院在宁首次举行“中国科学院在宁学部委员座谈会”,为江苏经济科技的发展献计献策。
--
④1990年1月20日,江苏省科委、省计经委、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召开“江苏省技术政策研究总结会”,对全省17个行业领域技术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
--
①1991年12月25日,由省科委、省委政策研究室和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组织完成的“江苏‘科技兴省’战略与组织研究”成果在北京通过了国家科委组织的鉴定。
--
②1993年11月25日至29日,由国家科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93中国高新技术、 产品博览会在南京江苏展览馆举行。
--
③1994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长陈焕友率 江苏省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与美国纽约州签署了《纽约州-江苏省高技术国际合作协议书》。
--
④1996年8月14日至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宁召开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
--
①1996年12月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召开沿江火炬带建设动员大会。
--
②1997年9月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在灌云县召开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建设工作现场会。
--
③1998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江苏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合作交易洽谈会在苏州开幕。
--
①1984年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云南澄江县发现距今约5.3亿年的动物化石群,图为奇虾和云南虫。
--
②南宋天文图碑。
--
③南宋地理图碑。
--
④紫金山天文台用60厘米口径望远镜成功观察1994年7月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
--
⑤南京天文仪器中心研制的国内最大口径2.16米反射望远镜。
--
⑥南京大学以冯端、王业宁、(门)乃本、翟宏如教授等为学术带头人的物理系建有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在缺陷物理、相变物理、固体微结构等领域成果显著,有的具国际领先地位:图为冯端教授。
--
①1994年苏州草鞋山发现的古稻田遗址(距今约6000牟)发掘现场
--
②南-100插秧机雏形(南京农机化所,1956年).
--
③60年代初,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庆逵在苏南农村传授水稻营养丰缺简测技术.
--
④60年代中期南京土壤研究所主持苏北滨海地区盐渍土改良利用.
--
⑤1976年建成的国内最大电力灌溉泵站——江都抽水站.抽水能力483立方米/秒。
--
⑥全省最大的防洪节制闸——三河闸。
--
①3WF-2.6型背负式喷粉喷雾机(南京农机化所研制)。
--
②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559(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
--
③扬麦158号(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
④徐薯18(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
--
⑤盐棉48(江苏盐海地区农科所)
--
⑥宁油7号(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⑦多节多英大豆945041(南京农业大学)
--
①苏抗系列番茄新品种——霞粉(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
②苏椒3号(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科所)。
--
③西瓜新品种——抗病苏蜜(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
④国内第一次试管动物“试管兔”(江苏省农科院1986年)。
--
⑤国内首例冷冻体外受精胚胎“试管牛”(江苏省农科院1989年)。
--
⑥国内第一批“试管猪”(江苏省农科院1990年)
--
⑦SPF实验兔舍,清洁度达1万级,年产实验兔千余只(江苏省农科院1991年)。
--
⑧黑羽乌骨鸡(江苏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
--
①桑树一代杂种——快速丰产丰驰桑园。
--
②大蚕钢架蚕台和半机械化育蚕装置(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
③强壮性多丝量蚕品种“871×872”(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
④苏柳172人工林(江苏省林业科研所)
--
⑤工厂化育苗培育的台湾金钱莲试管苗(江苏省林业科研所。
--
⑥竹材高温软化-展开工艺设备(南京林业大学)。
--
⑦国内高效、广谱、低毒的旋光性除草剂——敌草强(南京农业大学研制)。
--
⑧新农药灭铃皇在苏、鲁、皖等省已推广4400万亩,取得显著效果(南京农业大学研制)。
--
⑨太湖地区高产土壤培育和合理施肥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土壤研究所主持)。
--
⑩江苏省农科院辐照中心。
--
①新石器时代七孔石刀(南京北阴阳营出土)。
--
②猪形陶罐(属大汶口文化,新沂花厅出土)。
--
③人兽组合纹玉综,刻纹细如毫发(武进寺墩出土,属良渚文化中期)。
--
④西周青瓷罐(吴县五峰山石宝墩出土)。
--
⑤战国时期重金络壶(1982年盱眙南窑庄出土)。
--
⑥唐代三彩双色鱼形瓶(扬州唐城遗址出土)。
--
①吴县紫金庵唐代彩绘罗汉像。
--
②1937年创建的永利亚厂的卸甲甸硫酸亚厂。
--
③1956年永利宁厂建成国内第一套尿素中试装置。
--
④CK-66柴油机胶套轮齿轨卡轨车(煤科院常州科研试制中心)。
--
⑤谏壁火力发电厂。
--
⑥1987年南化公司研究院研制成国内首台大型硫酸除尘器。
--
⑦扬子石油化工公司40万吨/年乙烯裂解炉全景。
--
①495柴油机(扬州柴油机厂)。
--
②TC500卧式铣镗加工中心(南京机床厂)。
--
③WA470-1型轮式装载机(常州林机厂与日本合作生产)。
--
④MC1050A高精度无心磨床(无锡机床厂)。
--
⑤EBJ-132型悬臂式巷道掘进机(南京晨光机器厂)。
--
⑥华晶电子集团公司MOS生产线。
--
⑦东南大学承担“863”项目——北京机床厂CIMS应用工程。
--
⑧长空系列无人驾驶飞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型低速风洞。
--
②单人常压潜水装具(中国船舶科研中心)。
--
③冲翼艇(中国船舶科研中心).
--
④新型艺术釉——嫣红釉(江苏省陶瓷研究所)。
--
⑤南京云锦研究所织制的织金龙袍。
--
⑥云锦织机。
--
①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图为RNA检测。
--
②亚洲第一、二例小肠移植手术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获得成功。
--
③RY-ⅡB多功能麻醉机(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等单位研制)。
--
④南京药物研究所等单位研制成功假蜜环菌甲素。
--
⑤Y25EI照相裂隙灯显微镜(苏州医疗器械厂)。
--
⑥南京同仁堂制药厂是全国重点中成药生产企业之一。
--
①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市——武进淹城遗址。
--
②春秋时代的独木舟(武进淹城遗址出土)。
--
③徐州楚王陵出土的西汉筒瓦、云纹瓦当和陶制排水管。
--
④京杭大运河工程——河复线船闸,一次可通航2×2000吨级驳船队。
--
⑤京杭大运河淮安段。
--
①1930年购买的大型维歇尔地震仪及其对1975年黄海地震的记录(南京地震台)。
--
②南京北极阁古称钦天山,是我国最古老的现象台,亦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发祥地,现为江苏省气象科研和业务服务中心。
--
③南京五台山体育馆400吨网架整体吊装。
--
④西藏拉萨饭店(南通四建安装工程公司承建)。
--
⑤南京金鹰国际商城(58层,南京二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
⑥全回转消防船(镇江船厂)。
--
①中国第一代准高速内燃机车——东风11型(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研制)。
--
②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马群互通。
--
③在盐城保护区内越冬的丹顶鹤。
--
④大丰糜鹿保护区。
总序
序
凡例
总目
概述
第一章 机构人员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
二、市、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
三、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
第二节 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
----
一、民国国立中央研究院
----
二、中央各部门属驻江苏研究机构
----
三、省各部门属研究机构
--
第三节 科技人员
----
一、人员分布
----
二、人员结构
----
三、专业技术职称(务)评聘
----
四、科技干部工作
第二章 科技规划与计划
--
第一节 规划
----
一、承担全国性规划的项目
----
二、江苏省“三五”(1966-1970)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落实
----
三、1973年-1985年间的江苏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拟定
----
四、江苏省“六五”期间科学技术重点规划设想的拟定
----
五、江苏省“七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
----
六、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与新技术革命对策的研究(1986-2000)
--
第二节 项目
----
一、《1958年-1962年科技重点研究项目(草案)》的制订
----
二、“文革”期间和“文革”后科技项目的安排
----
三、国民经济调整期间科研项目的安排
----
四、“六五”( 1981-1985)计划
----
五、“七五”(1986-1990)计划
--
第三节 专项
----
一、软科学研究计划
----
二、星火计划
----
三、地、市、局专项计划
----
四、新产品计划
第三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重要奖项
----
一、国家发明奖
----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
三、国家科技进步奖
----
四、江苏省科技进步(成果)奖
--
第二节 重要成果
----
一、国家发明奖(1982)
----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1985)
----
三、国家科技进步奖(1985)
----
四、国家科技进步奖(1987)
----
五、国家科技进步奖(1988)
--
第三节 专利
第四章 科技条件与服务
--
第一节 经费
----
一、三项费用
----
二、发展基金与开发贷款
----
三、科研事业费
----
四、基本建设
--
第二节 器材与物资
----
一、物资计划供应与管理
----
二、器材供应与协作
----
三、理化测试
----
四、实验动物管理
--
第三节 出版物
--
第四节 情报信息
----
一、情报机构
----
二、情报服务
----
三、科技成果档案
第五章 国际科技合作
--
第一节 政府间合作
----
一、江苏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
二、中国江苏一加拿大安大略科学技术中心
----
三、交流活动
----
四、合作项目
----
五、国外智力引进
--
第二节 民间往来
----
一、人员交流
----
二、国际会议
----
三、交流合作
第六章 科技团体与科普工作
--
第一节 团体机构
----
一、民间团体
----
二、南京(江苏)科联
----
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 学术活动
----
一、学术交流
----
二、对策研究与科技建议
--
第三节 科学技术普及
----
一、组织
----
二、宣传
----
三、培训
----
四、活动
--
第四节 科技咨询
----
一、决策咨询
----
二、技术咨询
----
三、技术协作
第七章 基础科学
--
第一节 数学
----
一、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
----
二、代数学
----
三、组合学
----
四、现代调和分析与逼近论
----
五、常微分方程
----
六、偏微分方程
----
七、泛函分析
----
八、几何学
----
九、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十、最优化
----
十一、计算数学
--
第二节 物理学
----
一、力学、声学
----
二、流体力学
----
三、电磁学
----
四、光学
----
五、凝聚态物理学
----
六、核物理与粒子物理
----
七、理论物理学
--
第三节 化学
----
一、无机化学
----
二、分析化学
----
三、有机化学
----
四、物理化学
----
五、高分子化学
--
第四节 天文学
----
一、太阳
----
二、太阳系
----
三、恒星、星系和宇宙学
----
四、人造卫星观测
----
五、历书星表
----
六、天文仪器
--
第五节 地理学
----
一、自然地理学
----
二、地貌学
----
三、湖泊与海洋地理学
----
四、地图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
第六节 地质学
----
一、综合地质
----
二、构造地质
----
三、岩石学
----
四、水文地质研究
--
第七节 地层古生物学
----
一、地层
----
二、古植物
----
三、古动物
--
第八节 动物学
----
一、区系调查研究
----
二、珍、稀、濒临灭绝的动物
----
三、动物生态学与生理学研究
--
第九节 植物学
----
一、植物分类学
----
二、植物引种驯化
----
三、药用植物分类鉴定与研究
----
四、植物生态
第八章 农业科技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一、稻作
----
一、麦作
----
三、玉米
----
四、甘薯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一、棉花
----
一、油菜
----
三、大豆
----
四、花生
----
五、芝麻
--
第三节 园艺
----
一、蔬菜
----
二、西瓜、甜瓜、食用菌
----
三、果树
----
四、茶叶
--
第四节 桑、蚕
----
一、桑
----
二、蚕
--
第五节 畜牧、家禽
----
一、良种选育
----
二、繁殖与生理生化技术
----
三、畜禽疫病防治
--
第六节 水产
----
一、海水养殖
----
二、淡水养殖
----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
--
第七节 林业
----
一、营林技术
----
二、林木良种选育
----
三、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
第八节 土壤、肥料
----
一、土壤
----
二、肥料
--
笫九节 植保
----
一、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
二、病虫害预测预报与检疫
--
第十节 农业生态与核能、遥感技术应用
----
一、农业生态
----
二、核能在农业上的应用
----
三、遥感在农业上的应用
--
第十一节 水利
----
一、水文和水利勘测
----
二、农田水利
----
三、机电排灌、小水电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