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邮政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呼和浩特市邮政局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迄今已有八十四年的历史。但这还不是呼和浩特邮政史发展的源头。追本溯源,呼和浩特地区邮政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赵武候筑长城置烽火台。两千多年来,从烽火报警到驿递传书,从民信局到近代邮局,呼和浩特地区的邮政事业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同时,作为信息传递工具,它为呼和浩特的经济繁荣和各民族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此,《呼和浩特邮政志》给予了客观的、全面的、系统的记述。
目录
封面
呼和浩特市市长贾才同志题词
《呼和浩特邮政志》编审领导小组
《呼和浩特邮政志》编纂办公室
图片
--
呼和浩特市邮政局干线邮路图
--
《呼和浩特邮政志》编审领导小组成员
--
《呼和浩特邮政志》编纂办公室成员
--
中山路邮电大楼
--
火车站邮件转运大楼
--
中山路邮电营业大厅
--
收寄国际邮件
--
函件分拣
--
城市投递
--
收寄包裹
--
接发火车邮件
--
开箱
--
投递员内部作业
--
自动包裹分拣机
--
乡邮投递
--
封发杂志
--
报刊另售门市部
--
电传打字
--
土左旗局长途电话载波室
--
检修农话线路
--
土左旗局长途电话交换台
--
海拉尔西路职工宿舍楼
--
职工之家
--
医务室
--
托儿所
序言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历史沿革
--
一、驿站
--
二、民信局
--
三、近代邮政
--
四、中国人民邮政
第三篇 大事记
第四篇 机构设置与旗县区局概况
--
第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二章 旗县区局概况
----
第一节 土默特左旗邮电局
----
第二节 托克托县邮电局
----
第三节 郊区邮电局
----
第四节 新城区邮电局
----
第五节 回民区邮电局
----
第六节 玉泉区邮电局
第五篇 邮政通信
--
第一章 通信网点
----
第一节 局所设置
------
一、解放前的局所设置
------
二、解放后的局所设置
----
第二节 信箱信筒设置
----
第三节 营业日及营业时间
------
一、营业日
------
二、营业时间
----
第四节 局所经营业务范围
------
一、邮政业务
------
二、电信业务
--
第二章 经营业务
----
第一节 函件
------
一、国内函件
------
二、国际函件
------
三、函件资费
----
第二节 包件
------
一、国内包件
------
二、国际包件
------
三、国内包件业务量用户构成
------
四、包裹资费
----
第三节 汇兑
------
一、普通汇款
------
二、电报汇款
------
三、国内汇兑业务用户构成
----
第四节 报刊发行
------
一、订销报刊
------
二、零售报刊
------
三、发报刊
----
第五节 集邮
------
一、集邮业务的发展
------
二、集邮组织
------
三、邮票展览
----
第六节 储金、简易人寿保险
------
一、储金
------
二、简易人寿保险
----
第七节 代理业务
--
第三章 分拣封发
----
第一节 函件分拣封发
----
第二节 包裹分拣封发
----
第三节 邮袋管理
----
第四节 推行邮政编码
--
第四章 邮政运输
----
第一节 一级干线邮路(省际邮路)
------
一、铁道邮路
------
二、航空邮路
----
第二节 二级干线邮路(省内邮路)
------
一、步、马、自行车班邮路
------
二、汽车邮路
------
三、航空邮路
----
第三节 市内邮路
------
一、转趟
------
二、开箱
----
第四节 农村邮路(县内邮路)
----
第五节 邮件接发
------
一、接发频次
------
二、接发工具
----
第六节 邮件总包交换量
----
第七节 火车押运
--
第五章 城乡投递
----
第一节 城市投递
----
第二节 乡村投递
------
一、乡村投递路线的发展
------
二、投递深度及报务水平
第六篇 电信通信
--
第一章 电报
----
第一节 服务网点
------
一、城市
------
二、土左、托县、郊区
----
第二节 电路
------
一、城区
------
二、土左旗、托县、郊区
----
第三节 电报种类
----
第四节 电报资费
----
第五节 电报业务量
--
第二章 长途电话
----
第一节 电路及设备
----
第二节 长途电话种类
----
第三节 长途电话资费
----
第四节 长途电话业务量
--
第三章 市内电话
----
第一节 土默特左旗市内电话
----
第二节 托克托县市内电话
----
第三节 业务种类
----
第四节 市内电话资费
--
第四章 农村电话
----
第一节 三十年代的乡村长途电话
----
第二节 解放后农村电话建设
----
第三节 1985年通话水平
----
第四节 农村电话资费标准与管理
----
第五节 设备维修
----
第六节 广播部门借线广播
第七篇 固定资产与通信设备
--
第一章 固定资产
----
第一节 固定资产总值
----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管理
--
第二章 生产场地
--
第三章 邮运车辆
--
第四章 邮政主要设备
--
第五章 电信主要设备
--
第六章 农村电话主要设备
第八篇 管理
--
第一章 邮电通信企业管理体制
--
第二章 生产区域部门管理制
--
第三章 企业基本领导制度
----
第一节 一长制
----
第二节 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
----
第三节 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第四章 试行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
第五章 企业整顿
--
第六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简政放权
----
第二节 经营承包责任制
--
第七章 业务管理
----
第一节 贯彻执行邮电业务方针政策
----
第二节 贯彻执行邮电规章制度
------
一、邮政业务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
二、电信业务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
第三节 邮政通信指挥调度
------
一、机构
------
二、调度室的主要任务
----
第四节 邮电业务监督检查
----
第五节 纠偏
--
第八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邮政通信质量检查
------
一、营业质量检查
------
二、分拣封发质量检查
------
三、邮件运输检查
------
四、邮件投递检查
----
第二节 电信通信质量检查
------
一、电报、长途电话质量检查
------
二、市内电话、农村电话质量检查
----
第三节 服务质量大检查
----
第四节 质量月活动
----
第五节 邮电质量指标
------
一、邮政质量指标
------
二、电信质量指标
----
第六节 邮电通信质量情况
------
一、邮政通信质量情况
------
二、电信通信质量情况
--
第九章 技术管理
----
第一节 邮政通信技术管理
------
一、邮运车辆管理
------
二、邮政专用设备管理
----
第二节 电信通信技术管理
--
第十章 计划财务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经营水平
--
第十一章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人员
------
一、职工录用和调配
------
二、职工队伍
------
三、劳动生产率
----
第二节 奖惩
----
第三节 工资
------
一、工资
------
二、奖金
------
三、津贴、补贴
----
第四节 安全生产
----
第五节 劳动保护
--
第十二章 物资供应管理
----
第一节 供应计划
----
第二节 订货采购
----
第三节 仓储管理
----
第四节 送料、领料
----
第五节 节约制度
----
第六节 清产核资
--
第十三章 局办工厂
----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的工厂
----
第二节 七十年代的邮政工厂
第九篇 职工教育
--
第一章 文化教育
--
第二章 业务技术教育
--
第三章 技术业务练功比赛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五章 邮电学校
--
第六章 邮电小学
--
第七章 “七二一”工人大学
--
第八章 技工学校
第十篇 职工生活
--
第一章 医疗保健
----
第一节 医疗费用
----
第二节 医务所
----
第三节 疗养、休养
--
第二章 养老退休
--
第三章 职工宿舍
----
第一节 住宅建设
----
第二节 自建公助
----
第三节 宿舍分配
----
第四节 收费标准
------
一、房费
------
二、水费
------
三、取暖费
----
第五节 房屋维修
--
第四章 集体福利设施
----
第一节 托儿所
----
第二节 职工食堂
----
第三节 理发室
----
第四节 浴池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六章 集体所有制单位
----
第一节 劳动服务公司
------
一、综合服务维修队
------
二、糖业烟酒门市部
------
三、鸿雁旅馆
----
第二节 报刊零售公司
----
第三节 家属工厂
第十一篇 党群组织与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党委会和党委的办事机构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干部工作
----
第四节 党的教育
----
第五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二章 工会
----
第一节 工会组织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第三节 互助储金会和困难补助
------
一、互助储金会
------
二、困难补助
------
三、其它生活福利
----
第四节 文娱活动
----
第五节 体育活动
----
第六节 工会财务管理
--
第三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民兵训练
--
第五章 思想政治工作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
----
二、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夕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工作
附录
--
1.建国后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人名表
--
2.建国后历届党政领导人简历
后记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