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龙虎山志》(2006年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科学发展观,求实存真,全面系统地记述龙虎山的历史与现状,着重反映龙虎山的山水文化和天师道文化。
二、本志记述范围以龙虎山风景旅游区为中心,主要记述龙虎山规划范围内的史实,除着重记载龙虎山的道教文化、山水文化、崖墓文化、鬼谷子文化、象山文化以外,考虑到鹰潭的畲族和角山窑址文化品位较高,也与龙虎山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特把畲族文化、角山文化作为第八章的附录,更加突出龙虎山的地域特色。
出版时间:
2007年08月
目录
封面
龙虎山志
图片
--
龙虎山卫星遥感影像图
--
龙虎山仙水岩全貌
--
龙虎山景点示意图
--
龙虎山赋
--
出席第二次评审会的中道协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张继禹
--
出席第二次评审会的鹰潭市市长胡宪
--
2005年8月18日在凤鸣园酒店召开《龙虎山志》第一次评审会
--
2006年2月14日在鹰潭华侨饭店举行《龙虎山志》第二次评审会
--
2005年8月28日在鹰潭凤鸣园宾馆召开第一次《龙虎山志》志稿评审会
--
新编《龙虎山志》第二次评审会
《龙虎山志》编纂委员会(2004.5—2006.11)
《龙虎山志》编纂委员会(2006.12-)
撰稿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龙虎山志》评审委员会(按姓氏笔画为序)
凡例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地理 旅游
--
第一章 沿革与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附:龙虎山得名说
----
第二节 建制区划
----
第三节 地质 水文
----
第四节 气候 物候
----
第五节 丹霞地貌
----
第六节 植物 动物
--
第二章 景区景点
----
第一节 仙水岩景区
----
第二节 龙虎山景区
----
第三节 上清宫景区
------
附:红军上清会师纪略
----
第四节 马祖岩 洪五湖景区
----
第五节 鬼谷洞景区
----
第六节 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
------
附:龙虎山周边地区景观景点
--
第三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
----
第二节 特色游
----
第三节 旅游促销活动
----
第四节 旅游服务
----
第五节 旅游管理
----
第六节 景区管理
------
附:上清古镇沿革考
卷二 天师道
--
第四章 沿革 流派 经靛
----
第一节 正一天师道的沿革
----
第二节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流派
----
第三节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
--
第五章 天师世家
----
第一节 天师世系
----
第二节 天师女眷
----
第三节 续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与恢复家庙
--
第六章 宫观
----
第一节 嗣汉天师府
----
第二节 大上清官
----
第三节 正一观
----
第四节 兜率宫
--
第七章 宗教活动与传播研究
----
第一节 宗教活动
----
第二节 授箓传度
----
第三节 正一天师道的传播
----
第四节 正一天师道的研究
------
附:有关天师道的文章及论著
------
附:龙虎山地区的其他宗教
卷三 文化
--
第八章 文化与文物
----
第一节 天师道文化与文物
----
第二节 崖墓文化与文物
----
第三节 鬼谷子文化与文物
----
第四节 象山文化与陆九渊
------
附:畲族文化
------
附:角山文化
--
第九章 艺文
----
第一节 纶言
----
第二节 道语
----
第三节 碑文
----
第四节 古代诗词
----
第五节 散文、游记
----
第六节 表
----
第七节 赋铭
----
第八节 题跋赞
----
第九节 当代歌词 诗词
----
第十节 楹联
----
第十一节 介绍龙虎山的部分书刊
卷四 居民 经济 人物
--
第十章 民情风俗
----
第一节 居民
----
第二节 风俗
--
第十一章 经济
----
第一节 特产佳肴
----
第二节 经济活动
--
第十二章 人物
----
第一节 古代名人
------
倪亚
------
薛忠
------
蘧瑗
------
张宪
------
陆九渊
------
袁甫
------
夏原友
------
朱丹溪
------
夏鼎
------
蔡思彦
------
萧纯
------
夏言
----
第二节 道教人物
------
汉
--------
王长
--------
赵升
------
唐
--------
刘迁
------
宋
--------
王道坚
--------
石自方
--------
祝永祐
--------
王袭明
--------
萨守坚
--------
李珏
--------
李德光
--------
吕惟一
--------
王洞章
--------
郭保宁
--------
薛洞真
--------
徐处尚
--------
留用光
--------
易如刚
--------
张希言
--------
张闻诗
--------
毛允中
--------
张道虚
--------
张与槎
--------
薛应常
--------
孔希岩
--------
张元英
--------
李谨修
--------
黄崇鼎
--------
曹监临
------
元
--------
李宗老
--------
吴元初
--------
刘思敬
--------
张留孙
--------
吴全节
--------
陈日新
--------
汪集虚
--------
薛元羲
--------
陈义高
--------
刘致和
--------
张嗣房
--------
李奕芳
--------
夏文泳
--------
吴与顺
--------
毛颖达
--------
孙景真
--------
余彦纲
--------
金蓬头
--------
赵元阳
--------
何斯可
--------
汪道一
--------
张彦辅
--------
蒋雷谷
------
明
--------
张友霖
--------
张仲毓
--------
李仲冶
--------
吴葆和
--------
林靖乐
--------
方从义
--------
卢大雅
--------
刘渊然
--------
傅同虚
--------
曹大镛
--------
祝元衍
--------
张迪哲
--------
邓景韶
--------
吴伯理
--------
欧阳楚翁
--------
周愚
--------
张留绅
--------
连克章
--------
王绍通
--------
操克宏、颜福渊、黄嘉佑、龚继宗
--------
李伯芳
--------
黄太初
--------
段文锦
--------
周应瑜
--------
邵元节
--------
邵启南
--------
陈善道
--------
王用佐
--------
张定汉
--------
陶隐贤
--------
吴尚礼
--------
王时佐
--------
方定相
--------
邓贵甫
--------
朱俊卿
--------
罗日文
--------
欧阳彦富
--------
周济世
--------
何海曙
------
清、民国、当代
--------
高惟泰
--------
何其愚
--------
周大经
--------
娄近垣
--------
汪月清
--------
曾习勤
--------
何灿然
--------
汪少林
--------
汪德文
----
第三节 当代地方人士
------
张青剑
------
张行之
------
倪金生
------
傅才胜
------
吴样才
------
何宝湘
------
蔡卫东
------
孔繁员
------
杜德春
------
傅志刚
------
张继禹
------
薛冰峰
------
张金涛
------
王富生
------
蔡江
------
李希
------
罗先有
----
第四节 景区主要负责人
------
黄水龙
------
丁闪亮
------
李志坚
------
卢越明
------
周佐明
------
杨金红
------
吴塘顺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