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民族志(1860-1987)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盛世修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珲春市民族志》的间世是我市民族事业中的一件大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如同汉族一样勤劳勇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内容时限:
1860-1987
目录
封面
珲春市民族志
《珲春市民族志》编写组
图片
--
《珲春市民族志》编写组全体合影
--
“龙虎”石刻
--
珲春市人民政府
--
珲春县民族团结模范大会一角
--
大荒沟十三烈士碑
--
杨泡满族乡成立大会主席台
--
三家子满族乡成立大会一角
--
珲春市民族木器总厂胶合板车间
--
珲春市民族陶瓷厂一角
--
珲春矿区建设指挥部办公楼
--
珲春金矿采金船
--
珲春发电厂一角
--
珲春市民族贸易商店
--
珲春市第五中学
--
珲春市朝鲜族饭店
--
珲春市满族饭店
--
回族饭店为顾客送“涮羊肉”
--
珲春市艺术团演出歌剧“李秀一与沈顺爱”
--
摔跤冠军
--
珲春市天主教堂
--
珲春市伊斯兰教清真寺
--
珲春市基督教堂
序言
前言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民族及人口
--
第一节 民族及其分布
--
第二节 朝鲜族
--
第三节 满族
--
第四节 回族及其他民族
第二章 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
第一节 珲春地区的开发
--
第二节 近代反封建斗争
--
第三节 沙俄的入侵和抗俄斗争
--
第四节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与黑暗统治
--
第五节 抗日斗争概况
--
第六节 抗日游击根据地
----
1、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
2、烟筒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
第七节 著名的抗日战斗
----
1、分水岭战斗
----
2、袭击珲春县城
----
3、夜袭石头河子牧场
----
4、老龙口伏击战
----
5、夜袭太阳村伪自卫团
----
6、大六道沟伏击战
----
7、夜袭塔子沟伪自卫团
----
8、金泉岗伏击战
--
第八节 重大历史事件
----
1、珲春事件
----
2、张鼓峰事件
----
3、大荒沟十三烈士惨案
----
4、凉水泉子十五烈士惨案
----
5、中岗子事件
第三章 解放后的社会变革
--
第一节 民主政权的建立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志愿解放战争
--
第四节 支援抗美援朝
----
1、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2、对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
第六节 几次政治运动和拨乱反正
第四章 民族工作
--
第一节 民族工作机构
--
第二节 民族政策教育
--
第三节 民族干部的培养和发展
--
第四节 使用民族语言文字
--
第五节 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第六节 珲春县历届民族团结模范代表大会简介
--
第七节 民族乡
----
1、杨泡满族乡
----
2、三家子满族乡
第五章 民族经济
--
第一节 水田的开发和发展
--
第二节 工业
----
1、黄金工业
----
2、煤炭工业
----
3、民族用品工业
------
珲春县民族陶瓷厂
------
珲春县民族木器总厂
--
第三节 商业
----
1、珲春早期边境贸易
------
中朝贸易
------
中俄贸易
----
2、各民族经商情况
----
3、民族商业网点
------
珲春民族贸易公司
------
珲春朝鲜族饭店
------
珲春回族饭店
------
珲春满族饭店
----
4、民族特需商品的供应
--
第四节 国家对边境民族地区建设的关怀
----
1、“四项经费”,“三项照顾”
----
2、对民族经济的扶持
第六章 民族文化
--
第一节 教育
----
1、中学教育
----
2、小学教育
----
3、幼儿教育
----
4、业余教育
--
第二节 文化艺术
----
1、艺术表演团体
----
2、电影放映
----
3、群众文化
--
第三节 医疗卫生
----
1、医疗机构
----
2、卫生防疫
----
3、妇幼保健
----
4、计划生育
--
第四节 体育
----
1、体育传统
----
2、体育运动的普及
----
3、优秀运动员
第七章 民族风俗
--
第一节 朝鲜族
----
1、衣食住
----
2、婚丧节日
----
3、礼节
----
4、洗衣
--
第二节 满族
----
1、衣食住
----
2、婚丧节日
----
3、礼节和禁忌
--
第三节 回族
----
1、衣帽、饮食
----
2、婚丧节日
----
3、礼节
第八章 宗教
--
第一节 宗教概况
----
1、佛教
----
2、基督教
----
3、天主教
----
4、伊斯兰教
----
5、其他宗教
--
第二节 落实宗教政策
--
第三节 寺庙址
----
1、马滴达寺庙址
----
2、新生寺庙址
----
3、五一寺庙址
----
4、杨木林子寺庙址
----
5、大荒沟寺庙址
第九章 人物录
--
1、依克唐阿
--
2、黄炳吉
--
3、金圣道
--
4、吴彬
--
5、徐光
--
6、崔昌福
--
7、郑弼局
--
8、黄贞海
--
9、安瑞芝
--
10、徐允洽
--
11、崔淳岳
第十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主要古迹
----
1、南团山遗址
----
2、一松亭遗址
----
3、八连城址
----
4、斐尤城址
----
5、马滴达古塔址
----
6、珲春副都统衙门址
----
7、东炮台与西炮台遗址
----
8、龙虎石刻
----
9、长岭予铜柱址
----
10、珲春城址
编后
正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