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

共青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48-1998

出版时间: 1998年09月

目录

封面
共青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1948-1998
版权页
《共青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编纂委员会
参加编写资料长编人员
编辑说明
图片
-- 亲切关怀
---- 1949年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香山接见青代会代表和我校学工人员
---- 1949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怀仁堂参加中央团校第一期毕业典礼并讲话
---- 1949年4月我校师生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聆听任弼时同志讲话
---- 邓颖超同志给学员讲话
---- 1950年彭真同志为学员作报告
---- 1950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怀仁堂参加中央团校第二期毕业典礼并接受学员的献词
---- 图为朱德同志住四五期毕业典礼上
---- 朱德同志先后参加中央团校第一 二 四 五 六期毕业典礼并讲话
---- 1954年6月朱德同志接见中央团校第六期学员
---- 1957年1月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接见中央团校第八九期和民族部第三期学员
---- 1960年3月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接见中央团校第十一期学员
---- 1962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接见中央团校教工和第十二期学员
---- 1964年10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接见中央团校教工和第十三期学员
---- 1965年11月周恩来、朱德等领导接见中央团校教工和第十四期学员
---- 1978年7月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中央团校师生合影
---- 1979年5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第十七期学员
---- 1980年10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中央团校新疆班学员
---- 1981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中央团校第十九期学员
---- 1981年夏宋任穷同志来学校作报告
---- 1981年10月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中央团校西藏班学员
---- 1982年12月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中央团校第二十二期学员
---- 1985年12月王震同志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大会上代表党中央致词
---- 1987年3月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全国贫困地区团县委书记
---- 1988年1月胡耀邦同志向学校领导询问学校建设情况
---- 1988年3月中央团校藏族学员向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副委员长献哈达
---- 1988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团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团校学员
---- 1991年4月丁关根同志来学校接见团地市委书记第一期研究班学员
---- 1991年6月倪志福同志接见中央团校第一期岗训班学员
---- 1992年3月赛福鼎同志参加中央团校第十四期民族班开学典礼并给学员签名
---- 1993年1月张宝顺同志代表团中央将邓颖超同志藏书转赠中央团校
---- 1994年4月布赫同志参加中央团校第十七期民族班开学典礼并讲话
---- 朱德同志为中央团校题词
---- 邓颖超同志为中央团校题词
---- 王震同志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题词
---- 胡耀邦同志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题写院名
---- 康克清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李鹏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李先念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陈云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宋任穷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陈丕显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朱学范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廖汉生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肖劲光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杨成武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王恩茂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胡绳同志为中央团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
---- 胡锦涛同志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建院10周年的贺信
---- 李岚清同志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建院10周年的题词
-- 历任校长
---- 冯文彬校长(1948年9月至1952年9月)在中央团校图书馆前(河北平山)
---- 胡耀邦校长(1952年9月至1966年8月)同中央团校学员一起劳动后讲话
---- 韩英校长(1979年4月至1982年10月)在中央团校第16期开学典礼上讲话
---- 王兆国校长(1982年11月至1985年5月)在中央团校学员中间
---- 宋德福校(院)长(1985年11月至1993年5月)给中央团校学员题词
---- 胡锦涛校长(1985年5月至1985年11月)向中央团校大专班学员发毕业证书
---- 周强校(院)长(1998年6月至今)给毕业学员讲话
---- 李克强校(院)长1993年5月至1998年6月)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生在一起
-- 校园建设
---- 1948年9月中央团校在河北省平山县建立
---- 1948年9月河北省平山县两河村中央团校校部
---- 1949年5月中央团校迁至良乡县城(良乡塔和运动场一角)
---- 1949年11月中央团校迁到北京城内
---- 城内校址大礼堂
---- 城内校址图书馆一角
---- 1954年夏中央团校迁入西郊新校址
---- 1988年校门
---- 校门内主路
---- 中心花坛
---- 教学大楼
---- 办公楼
---- 大礼堂
---- 图书馆
---- 电教偻
---- 语音室
---- 计算机室
---- 游泳池
---- 学生公寓
---- 学生餐厅
---- 万叶亭休闲小区
---- 万年青宾馆
---- 1980年学校领导共商发展大计
---- 1995年张百发同志来校指导学校总体规划
---- 1996年学校领导研究校园总体规划
---- 1992-1994年,学校被授予“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 1992年学校被授予“文明标兵”称号
---- 1995年-1997年学校被授予“首都文明校园”称号
-- 教学活动
---- 中央团校第一期学员在河北平山两河村露天听课
---- 在树林里歼学习讨论会
---- 1949年1月中央团校第一期学员代表在天津解放庆祝大会主席台上
---- 1949年1月第一期毕业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 1949年8月第二期开学典礼在良乡举行
---- 1949年10月1日中央团校师生参加开国大典
---- 1950年经济学家薛暮桥同志给学员作报告
---- 1953年胡健等同志住保卫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告世界人民书”上签名
---- 1951年艾思奇同志来校指导研究教学
---- 李纯同志给学员作报告
---- 孙鹰同志给学员讲话
---- 马石江同志给第十三期学员发毛泽东选集
---- 李瑞环同志给学员作报告
---- 1955年中央团校下设华东、中南、西北三个分校。这是西北分校校址和第一期部分学员
---- 学员参观革命历史展览
---- 学员参观工厂
---- 胡启立同志给第十六期学员讲话
---- 孙敬修老师给学员签名留念
---- 刘子远同志给第十八期新疆班学员发毕业证书
---- 肖克同志给第二十二期学员讲节命传统
---- 学生听英语课
---- 著名播音员周正来校讲学
----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和学生在一起
---- 周荫昌教授给学员讲授音乐课
---- 首届大专班毕业合影
---- 研究生班结业典礼
---- 岗训班开学典礼
---- 宋德福等团中央领导到军训基地看望学员和部队指战员
---- 学校领导参加首届军训学员毕业典礼
---- 首届本科生班毕业合影
---- 1993年学生代表队获北京电视台辩论赛亚军
---- 1996年学生代表队获首都高校电视辩论赛冠军
---- 法律系学牛举办模拟法庭
---- 校领导与夜大学毕业生合影
---- 宋德福等团中央领导与首届函大毕业生合影
---- 李克强等团中央领导与毕业生代表座谈
---- 86级夜大毕业生合影
---- 97届本科及二学位生毕业典礼
---- 1988年全国团校教材工作会议
---- 1993年教学工作会议
---- 1997年青年教师申报高级职务答辩会
---- 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政法类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专家组驻校考察
---- 团中央和学校领导听取国家教委专家组对本科教学的评价意见
---- 北京市教委专家组对学校夜函大教学工作进行合格评价
-- 科学研究
---- 专业和课程设置研讨会
---- 马克思主义教学研讨会
---- 教学研讨会
---- 学术问题座谈
---- 共青团学研讨会
---- 中国革命史教学研讨会
---- 全国团校系统教学管理研讨会
---- 全国指导学习赖宁研讨会
---- “大学生与延安精神”研讨会
---- 教学工作研讨会
---- 科研工作会议
---- 后勤工作研讨会
---- 科研成果报告会
---- 科研成果
-- 党群工作
---- 1956年7月中央团校第一次党代会
---- 1984年5月第四次党代会
---- 1988年4月第五次党代会开幕式
---- 1991年4月第六次党代会
---- 1995年6月第七次党代会
---- 校领导讲党课
---- 在李大钊墓前开展党日活动
---- “最佳党日活动”经验交流会
---- 业余党校开学典礼
---- 发展新党员讨论会
---- 新党员宣誓
---- 党务工作者到西柏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 庆“七一”表彰会
---- 校党委召开宣传工作会议
---- 学院召开学生工作会议
---- 中央党建工作督查组来校检查党建工作
---- 教职工大会
---- 院教代会代表会议
---- 教职工和工会代表大会
---- 卫生保健工作会议
---- 团代会和学代会
---- 团的知识竞赛
---- 轮训部为特困生捐赠棉衣
---- 欢乐的团日
---- 颁发青年教育基金奖助学金座谈会
-- 文化生活
---- 第二期学员腰鼓表演
---- 学员扭秧歌
---- 第五期学员在中直机关首届运动会上表演广播体操
---- 中央团校教工篮球队在中直机关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 1952年中央团校秋季运动会
---- 排球赛
---- 军体训练
---- 1956年春季运动会
---- 学员在运动会上表演
---- 1960年第十一期学员自己动手在校内挖了游泳池并命名为“十一游泳池”。第一次放水时,胡耀邦同志前来游泳并致祝贺
---- 学员参加建校劳动
---- 教职工绿化校园
---- 中国女排队员和学员们在一起
---- 1985年春季运动会
---- 1989年春季运动会
---- 民族班联欢会
---- 1992年校园文化艺术节
---- 1992年5月著名艺术家阿甲与学生交谈
---- 院艺术团在“五四”游园会上演奏乐曲
---- 1994年9月教职工运动员在团中央直属机关田径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一
---- 开展学生公寓寝室文化活动
---- 教工合唱团在中直机关庆祝建党70周年歌咏比赛上获二等奖
---- 参加团中央直属机关庆“七一”离退休老同志歌咏比赛
---- 参加北京市高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教师风采”合唱比赛
---- 参加团中央系统离退休老同志广播操比赛
---- 庆祝香港回归联欢晚会
-- 对外交流
---- 1950年4月苏联青年代表团来校访问
---- 朝鲜青年代表团来校访问
---- 校领导和外宾在一起
---- 1981年7月中央团校考察团访问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
---- 1981年坦桑尼亚青年代表团来校访问
---- 1984年11月校领导率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匈牙利团校
---- 1985年校领导参加青年代表团访问日本
---- 1985年3月法国共青运代表团来校访问
---- 1985年5月罗马尼亚青年代表团来校访问
---- 1986年民主德国自由青年联盟中央代表团来校访问
---- 1986年波兰民族复兴爱国运动代表团来校访问
---- 1986年缅甸社会主义纲领青年代表团来校访问
---- 1986年中非青年代表团来校访问
---- 1986年美国学者来校讲学
---- 1987年5月匈牙利青年代表团来校访问
---- 1987年3月校领导率中国青年团团校代表团访问朝鲜
---- 1987年校领导在《香港与内地青年问题及对策会议》上发言
---- 1987年7月校领导参加中国青年工作者考察团访问匈牙利
---- 1988年苏联共青团中央代表团来校访问
---- 1988年香港理工大学社工系教师来校座谈
---- 1988年10月苏联学者来校讲学
---- 学校代表团赴德国考察高等教育
---- 1991年1月校领导参加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日本
---- 1994年5月朝鲜金星政治大学代表团来校访问
---- 1994年11月在中央团校举办“家庭与下一代”学术研讨会
---- 1994年9月美国伊利诺义斯州州长州立大学校长和人文学院院长来校访问
---- 1995年5月古巴共青盟代表团来校访问
---- 1995年6月优秀学生代表团赴港访问
---- 1995年9月与外单位联合举办“社会发展与青少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 1996年4月与青企协、黄淮海国际企业发展中心签约
---- 1996年5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代表团赴韩国访问
---- 1996年11月秘鲁共产党总书记来校访问
---- 1997年3月学校召开中美社会工作学术交流会
---- 1997年3月美国伊利诺义斯州州长州立大学董事会董事长来校访问
---- 1997年韩国开发院院长金恩兴来校访问
---- 对外交流中收到的部分纪念品
-- 心系母校
---- 中央团校老领导、老校友张凡、马石江等同志参加建校30周年庆祝活动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时老领导回校祝贺
---- 老领导回校参加校史座谈会
---- 甘肃省部分老校友
---- 在上海的第一期校友聚会
---- 中央团校第一期九班部分同学合影
---- 第二期十五班在京校友聚会
---- 部分新疆校友座谈
---- 参加校庆40周年的领导与各届校友合影
---- 老校长冯文彬同志在校庆40周年大会上讲话
---- 参加校庆40周年活动的部分校友合影
---- 团十二大代表中的部分校友欢聚一堂
---- 1992年5月老校友与在校师生联欢
---- 老校友万绍芬在座谈上发言
---- 学生记者采访远道来祝贺院庆的老校友
---- 1993年4月延安泽东青干校和安吴堡青训班校友会与在校师生联欢
---- 新老校友参加建院10周年庆祝大会
---- 学校领导参观学院10年回顾
---- 1996年3月84级大专班学员回校聚会
---- 1996年5月老校长冯文彬等来校看望师生
目录
总述
第一篇 领导体制与组织机构
-- 第一章 领导体制
---- 第一节 领导体制沿革
---- 第二节 领导分工
-- 第二章 党的机构
---- 第一节 党的组织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党委会和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四节 党的工作机构
-- 第三章 部、系、室设置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部、系、室机构
-- 第四章 行政、后勤机构
---- 第一节 行政、后勤组织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后勤工作机构
-- 第五章 科研机构
---- 第一节 科研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现行科研机构
---- 第三节 各类研究会
-- 第六章 教代会
---- 第一节 教职工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常设机构
---- 第三节 主席团工作
-- 第七章 各专门委员会和领导小组
-- 第八章 分校
第二篇 共青团干部培训
-- 第一章 培训概况
---- 第一节 教学方针和培训目标
---- 第二节 培训计划与招生办法
---- 第三节 培训对象与培训班次
---- 第四节 教学内容与培训方式
-- 第二章 1948—1966年培训班次、培训内容和方法
---- 第一节 团干部培训普通班
---- 第二节 民族班
---- 第三节 专题班、短训班
-- 第三章 1978—1985年培训班次、培训内容和方法
---- 第一节 团干部培训普通班
---- 第二节 民族班
---- 第三节 少干班
---- 第四节 专题短训班
-- 第四章 1986—1997年培训班次、培训内容和方法
---- 第一节 1986—1990年培训班次、培训内容和方法
---- 第二节 1991—1997年培训班次、培训内容和方法
---- 第三节 在职团干部高学历教育和专业证书培训
-- 第五章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 第一节 教学管理
---- 第二节 学员管理
---- 第三节 教学改革
第三篇 本专科教育
-- 第一章 大专教育
---- 第一节 培养目标
---- 第二节 招生条件和招生办法
---- 第三节 课程设置
---- 第四节 教材建设
---- 第五节 教学方法
-- 第二章 本科教育
---- 第一节 培养目标
---- 第二节 专业设置
---- 第三节 课程设置
---- 第四节 教材建设
---- 第五节 教学方法
-- 第三章 二学位教育
-- 第四章 教学管理
---- 第一节 管理制度
---- 第二节 考核与评估
---- 第三节 成果奖励
-- 第五章 教学改革
第四篇 成人学历教育
-- 第一章 夜大学
---- 第一节 夜大学的建立与机构
---- 第二节 招生
---- 第三节 专业与课程设置
---- 第四节 教学大纲与教材
---- 第五节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
---- 第六节 办学成果
-- 第二章 函授大学
---- 第一节 函授大学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招生
---- 第三节 专业与课程设置
---- 第四节 教学管理
---- 第五节 学生管理
---- 第六节 函授站
---- 第七节 办学成果
-- 第三章 华青高教培训中心
---- 第一节 华青的建立与性质
---- 第二节 招生
---- 第三节 专业与课程设置
---- 第四节 办学形式、学制与教材
---- 第五节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
第五篇 德育
-- 第一章 德育的目标和任务
---- 第一节 德育的目标和原则
---- 第二节 德育的内容和要求
-- 第二章 马列主义课
---- 第一节 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原则
-- 第三章 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 第四章 德育工作的体制和队伍建设
第六篇 体育 军训
-- 第一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课
---- 第二节 群众体育活动
---- 第三节 运动队和竞赛
-- 第二章 军训
第七篇 教师 职工
-- 第一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沿革
---- 第二节 教师结构与分布
---- 第三节 师资培训
-- 第二章 职工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职员
---- 第三节 工人
-- 第三章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 第一节 准备阶段
---- 第二节 首次评聘
---- 第三节 正常化评聘
第八篇 学生
-- 第一章 招生与分配
---- 第一节 招生
---- 第二节 分配
---- 第三节 学位授予
-- 第二章 学生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奖学金与贷学金
---- 第三节 评比与奖励
---- 第四节 纪律与教育
第九篇 科学研究
-- 第一章 科研管理工作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教材编审工作
-- 第二章 科研成果
---- 第一节 科研课题与科研成果
---- 第二节 科研成果奖励
-- 第三章 学术活动
---- 第一节 校内学术活动
---- 第二节 国内学术活动
-- 第四章 学术刊物
第十篇 图书资料
-- 第一章 图书馆概况
-- 第二章 机构与任务
-- 第三章 采购与经费
-- 第四章 馆藏与服务
-- 第五章 资料工作
-- 第六章 图书馆自动化建设
第十一篇 教学条件
-- 第一章 电教中心
---- 第一节 电教中心的沿革
---- 第二节 电教中心的机构与职责
---- 第三节 设备与投资
---- 第四节 管理与服务
---- 第五节 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
-- 第二章 体育设施
-- 第三章 印刷服务中心
---- 第一节 印刷服务中心的沿革
---- 第二节 设备
---- 第三节 管理与服务
-- 第四章 教室
---- 第一节 教室的使用与分布
---- 第二节 教室管理
---- 第三节 电化教室的功能与设备
第十二篇 行政管理
-- 第一章 综合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协调工作
---- 第二节 公文管理
---- 第三节 档案管理
---- 第四节 综合统计工作
---- 第五节 办公用计算机管理
---- 第六节 文明校园建设
---- 第七节 接待工作
-- 第二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编制与调配
---- 第二节 工资管理
---- 第三节 考核与奖惩
---- 第四节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 第五节 离退休工作
-- 第三章 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
---- 第一节 财务管理
---- 第二节 审计监督
-- 第四章 后勤服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伙食管理
---- 第三节 物资管理
---- 第四节 汽车管理
---- 第五节 电话通讯
---- 第六节 校园管理
---- 第七节 生活服务
---- 第八节 幼儿园
---- 第九节 少年之家与附属小学
-- 第五章 基建与房管
---- 第一节 基本建设
---- 第二节 房屋管理与维修
---- 第三节 能源管理(水、电)
-- 第六章 经济开发
---- 第一节 产业开发办的建立
---- 第二节 产业开发办的工作
-- 第七章 医疗保健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医疗工作
---- 第三节 预防保健
---- 第四节 义务献血和计划生育
-- 第八章 宾馆服务
---- 第一节 宾馆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服务项目与设备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四节 经营效益
第十三篇 党的工作
-- 第一章 组织工作
---- 第一节 干部管理
---- 第二节 党员教育
---- 第三节 党员发展工作
---- 第四节 基层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
-- 第二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宣传教育机构
---- 第二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三节 宣传阵地
---- 第四节 业余党校
-- 第三章 纪律检查
---- 第一节 纪检机构与任务
---- 第二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四章 武装保卫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武装工作
---- 第三节 治安保卫
-- 第五章 统一战线
第十四篇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工会机构
----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工会工作
-- 第二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团的工作
-- 第三章 学生组织
---- 第一节 学生会
---- 第二节 学生社团
-- 第四章 家属委员会
第十五篇 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一章 接待来访与聘请外籍教师
---- 第一节 接待国外友好团体来访
---- 第二节 聘请外籍教师和专家
-- 第二章 派遣工作
-- 第三章 国际学术会议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事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