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中医院志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武清中医院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力争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二、本志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前提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加渲染,不详议论,只是通过真实的史实记载和数字排列等来记述武清中医医院的发展历程。三、本志所记述的年代范围上起自1988年建院之初,下迄于2005年12月底。
目录
封面
武清中医院志
图片
--
武清中医医院在武清区区域内的位置图
--
武清区中医医院在城区内的位置图
--
中医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陈宝贵
--
中医医院旧貌
--
中医医院新颜
--
第一任领导班子合影
--
第二任领导班子合影
--
第三任领导班子
--
第四任领导班子
--
第一届党总支成员与吴咸中院士合影
--
现任领导班子合影
--
中医医院领导班子规划未来
--
中医医院中层领导每周例会
--
县委书记徐景树春节来院慰问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孙塑伦、市卫生局副局长林立军来院视察工作(2003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为中医院成为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协作单位揭牌(2004年)
--
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来院视察工作(2004年)
--
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来院视察工作(2005年)
--
区长袁桐利、卫生局局长金玉河来院视察工作(2005年)
--
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于生龙来院指导工作(2005年)
--
市、区、局领导陪同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来院考察(2005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吴咸中教授来院视察工作(2005年)
--
天津市卫生局局长张愈来院视察工作(2005年)
--
青年业务骨干队自2003年1月1日成立,至2005年12月31日结业
--
陈宝贵教授等与毕业研究生合影(2003年)
--
陈宝贵教授指导学术继承人张丽、陈慧娲(2004年)
--
2005年12月25日二梯队结业答辩
--
院内硕士研究生合影
--
新入院大学生每月集中进行继续教育
--
1998年10月陈宝贵院长参加澳大利亚首届中华国际文化艺术研讨会,与李正道教授合影
--
1999年4月波黑驻中国大使送子来院学习
--
2001年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建立中国天津武清中医医院分院
--
加拿大Memorial大学医学院Crellin教授及夫人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2001年)
--
陈宝贵院长与美国Chiaper教授合影(2002年)
--
德国乌卫一行来院学习考察(2003年)
--
陈宝贵院长与美国友人签属合作意向(2004年)
--
德国康复访华代表团来院(2004年)
--
住院部大楼外景
--
ICU病房
--
中药房
--
西药房
--
普通病房
--
手术室走廊
--
手术中
--
高压氧治疗中心
--
飞利浦4000彩超
--
可供1000人同时吸氧的大型制氧站
--
多排螺旋CT
--
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荣誉附图
--
中医院荣誉室
--
陈宝贵院长当选为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
--
武清区首届“十佳医务工作者”李连芝、陈宝贵、赵振发
--
ICU副主任雒云祥被评为武清区十大杰出青年
--
荣誉附图
--
党支部组织党员到天津参观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展
--
中医院职工参加武清区团委组织的全区青年篮球大赛并获得冠军
--
2004年5月12日召开护士节演讲比赛
--
春节联欢会合唱院歌
--
青年志愿者非典期间下乡义诊
--
青年团组织拔河比赛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组织结构图
中医医院院徽、院旗
医院精神
办院方针
管理理念
护理理念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院歌
《武清中医》出版物
《武清中医院志》编撰委员会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党政
--
第一节 党组织
--
第二节 院务部
--
第三节 人事部
--
第四节 医务科
--
第五节 药剂科
--
第六节 总护理部
--
第七节 设备科
--
第八节 门诊办公室
--
第九节 医保部
--
第十节 科教科
--
第十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科
--
第十二节 财务科
--
第十三节 总务科
--
第十四节 后勤
--
第十五节 保卫科
--
第十六节 工会
--
第十七节 共青团
--
第十八节 妇联
--
第十九节 信息科
第二章 医疗
--
概述
--
第一节 内科
----
一、大内科
----
二、内一科
----
三、内二科
----
四、内三科
--
第二节 外科
----
一、大外科
----
二、外一科
----
三、外二科
----
四、外三科
----
五、外四科
----
六、微创腔镜治疗中心
--
第三节 妇产科
--
第四节 急诊科(急救中心)
--
第五节 ICU(急救监护室)
--
第六节 手术部
--
第七节 院长门诊
--
第八节 专科门诊
----
一、针灸科
----
二、糖尿病科
----
三、儿科
----
四、皮肤科
----
五、耳鼻喉科
----
六、口腔科
----
七、眼科
----
八、乳腺科
----
九、肝病科
----
十、肾病科
----
十一、手足外科
--
第九节 高压氧治疗中心
--
第十节 特色医疗
--
附:中医医院历年医疗统计指标表
第三章 医技
--
第一节 放射科
--
第二节 检验科
--
第三节 细菌室
--
第四节 病理室
--
第五节 功能检查科室
----
一、热CT(远红外热扫描成像系统)室
----
二、超声显像(B超室、彩超室)室
----
三、窥镜室
----
四、心电图室
----
五、经颅彩色多普勒室
----
六、脑电图和脑地形图室
第四章 护理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专业发展
--
第三节 住院部护理
----
一、内一科护理部
----
二、内二科护理部
----
三、内三科护理部
----
四、外一科护理部
----
五、外二科护理部
----
六、外三科护理部
----
七、外四科护理部
----
八、妇产科护理部
----
九、急诊科护理部
----
十、ICU护理部
--
第四节 人才培养
----
一、护理人员发表论文统计
----
二、护理人员进修培训
--
第五节 护理供应
----
一、供应室
----
二、洗衣房
--
第六节 护理岗位职责(2005年稿)
--
第七节 岗位职责考核标准
--
第八节 护理规章制度
--
第九节 常见护理常规
第五章 病案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发展状况
--
第三节 管理制度
--
第四节 病历质检检验标准
第六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研
----
附:一、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名单
----
二、科研成果获奖名单
----
三、优秀医学论文、综述名录
----
四、医学著作名录
----
五、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名单
----
六、中医医院涉外医学交流
----
七、赴国外讲学、考察、进修情况表
--
第二节 教育
第七章 创新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机制创新
第八章 文化
--
第一节 浓厚的中医医院文化底蕴
--
第二节 医院精神、办院方针、管理理念、护理理念
--
第三节 院徽
--
第四节 院报
--
第五节 院歌
--
第六节 院旗院服院表
第九章 人物
--
第一节 全国名老中医
----
陈宝贵
--
第二节 地区名医
----
一、中医
------
赵振发
------
邢俊标
------
刘学芬
------
程万里
------
张洪昌
------
朱振友
----
二、中西医结合
------
苑平和
------
刘海东
------
张兰芹
------
潘亚文
----
三、西医
------
胡振清
------
李洪艳
--
第三节 行政院长名录
----
丁连明
----
杨培华
----
刁殿军
----
王春明
--
第四节 党政科室主任名录
----
刘洪宇
----
宋光明
----
卞景芝
----
陈海兰
----
袁荣桢
----
杨娟
----
李忠香
----
周悦民
----
王世清
----
马淑君
--
第五节 临床医药技科室主任名录
----
张琦
----
岳玉平
----
杨晓
----
刘志刚
----
董景敏
----
王学凤
----
时向军
----
陈瑞福
----
孙宝光
----
袁术惠
----
张德江
--
第六节 中医副主任医师
----
王金瑞
----
赵伯洋
----
李瑞洲
----
王美兰
----
许美云
--
第七节 护士长
----
一、总护士长
------
赵术云
----
二、临床科室护士长
------
朱万霞
------
张淑丽
------
王建霞
------
宋建明
------
陈桂珍
------
杨淑贤
------
曹咏菊
------
赵凤淑
------
张春侠
------
李连芝
------
李建香
------
刘书芹
------
张克霞
第十章 大事记
--
附:表一中医医院历年经济指标完成表
--
表二中医医院历年业务收入情况表(柱形图)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