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东矿区志

唐山市东矿区志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东矿区的自然环境、政治、文化、科技、经济、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6

出版时间: 1994年12月

目录

封面
东矿区志
图片
-- 唐山市东矿区政区图
-- 唐家庄街道办事处
-- 古冶街道办事处
-- 吕家坨南范各庄街道办事处
-- 林西街道办事处
-- 赵各庄街道办事处
-- 殷各庄乡
-- 水峪乡
-- 大庄坨乡
-- 习家套乡
-- 范各庄乡
-- 卑家店乡
-- 王辇庄乡
-- 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天津工业展览会上参观唐家庄矿水利采煤模型
-- 东矿区鸟瞰
-- 1958年9月1日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视察唐家庄水利化矿井
-- 1965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彭真视察范各庄矿
-- 1984年6月15日国务院副经理李鹏视察范各庄矿治理透水工地
-- 区机关大楼
-- 电视差转台
-- 邮电大楼
-- 震后复建的居民住宅楼
-- 震后复建的农家小院
-- 附图
-- 唐山市第二水泥厂回转窑
-- 始建于1905年的开(澡)电厂今貌
-- 有100多年历史的采石业焕发青春
-- 大庄坨乡轧钢厂
-- 东矿区服装销往欧洲、日本
-- 利康制药厂膏剂车间
-- 建于1920年的唐山市第八瓷厂及远销美国的黑釉瓷
-- 有百年生产史的『双泰成』舌饼盛销京东
-- 大棚黄瓜长势旺盛
-- 庭院葡萄丰收
-- 彩煤声塌陷坑养鱼养鸡鸭场的笑声
-- 养鸡场工人的快乐
-- 唐山市第三医院
-- 工人俱乐部
-- 成人教育学校
-- 北寺公园湖面
-- 东矿区游泳池
-- 体育馆
-- 赵各庄百乐园舞厅
-- 唐家庄百贸大楼
-- 林西同济商场
-- 赵各庄集贸市场
-- 大地震后,东矿区人民欢送援建的解放军
-- 震后孩子们露天上课
-- 大地震后,商业系统在简易棚内营业
-- 唐山市第一五金工具厂附近1976年地震残景
-- 寄托哀思激励奋斗精神的抗震纪念碑
-- 开平矿务局林西矿(1988年(金)井)
-- 北洋(澡)州官矿有限公司赵各庄矿(1909年(金)井)
-- 开平矿务有限公司林西矿发电厂(1906年建)
-- 开(澡)矿物总局林西洗煤厂(1914年建)
-- 开(澡)矿务总局林西中央机械厂修理车间(1904年建)
-- 开(澡)矿务总局唐家庄矿(1913年(金)井)
-- 节振国肖像
-- 抗日英雄节振国塑像
-- 始建于金重修于明的多宝佛塔
-- 数学家张广厚塑像
-- 原滦县第十届所辖东矿区村镇示意图
目录
序一
序二
凡例
版权页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建置区划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城区的形成
---- 第二节 区划调整
-- 第三章街道乡
---- 第一节 街道
------ 附:各街道简图
---- 第二节 乡
------ 附:各乡简图
------ 附:古冶地名考
第二编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 主要山丘
-- 第二章气候、物候
---- 第一节气候
---- 第二节物候
-- 第三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四章土壤
---- 第一节种类
---- 第二节肥力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煤炭
---- 第二节 其它矿藏
---- 第三节 矿井水
---- 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旱、雹、风灾
---- 第二节地震
第三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动
---- 第二节分布、密度
---- 第三节人口构成
-- 第二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节育
---- 第三节晚婚
---- 第四节优生优育
---- 第五节奖励措施
第四编 矿区建设
-- 第一章市区建设
---- 第一节 市区规划
---- 第二节 市政建设
---- 第三节住房
---- 第四节绿化
---- 第五节 环境污染及保护
---- 第六节卫生管理
-- 第二章 基建队伍及建设管理
---- 第一节 基建队伍
---- 第二节建设管理
-- 第三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农村规划
---- 第二节乡村道路
---- 第三节住宅
---- 第四节农村改水
---- 第五节采煤塌陷搬迁
-- 第四章 地名管理
---- 第一节地名普查
---- 第二节 地名规范化处理
第五编 交通运输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线路
---- 第二节桥涵
-- 第二章运输
---- 第一节铁路运输
---- 第二节公路运输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 铁路交通运输管理
---- 第二节 公路交通运输管理
第六编邮电
-- 第一章邮电机构
---- 第一节邮政机构
---- 第二节 电信机构
-- 第二章邮政事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第三章 电信事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电信业务
第七编工业
-- 第一章 所有制形式
---- 第一节 私营和个体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地方国营工业
-- 第二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 产销与分配
---- 第二节 质量与安全
------ 附:名优产品统计表及出口产品统计表
---- 第三节管理机构
-- 第三章生产门类
---- 第一节采煤
---- 第二节采矾土
---- 第三节采石
---- 第四节炼焦
---- 第五节建材
---- 第六节锻铸
---- 第七节 机械设备制修
---- 第八节陶瓷
---- 第九节化工
---- 第十节纺织
---- 第十一节缝纫
---- 第十二节 塑料
---- 第十三节 粮食加工及食品
---- 第十四节 其它
-- 第四章重点厂企
---- 第一节 重点地方国营厂企
---- 第二节 重点集体厂企
---- 第三节 重点个体厂企
-- 第五章 驻区市属以上厂企及外县区厂企
---- 第一节 开滦矿务局所属厂企
---- 第二节唐山钢铁公司所属厂企
---- 第三节 启新水泥厂所属厂企
---- 第四节 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所属厂企
---- 第五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厂企
---- 第六节 天津铁路分局所属厂企
---- 第七节唐山市所属厂企
---- 第八节 外县区所属厂企
第八编农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
---- 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二章农业区划
---- 第一节农业分区
---- 第二节 农作物分布
-- 第三章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和蔬菜
---- 第三节农技农艺
---- 第四节农机农具
-- 第四章 林果业
---- 第一节植树造林
---- 第二节 干鲜果生产
---- 第三节 育苗及苗圃
---- 第四节 病虫害及防治
-- 第五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禽养殖
---- 第二节 坑塘养鱼
-- 第六章 管理机构
第九编商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
---- 第二节 工业生产资料
---- 第三节 副食品
----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
---- 第五节 农、副、土、杂品
---- 第六节废旧物资回收
-- 第三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四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商业局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物资局
第十编粮油
-- 第一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粮食市场
---- 第二节 粮油收购
---- 第三节粮油销售
---- 第四节 议购议销
-- 第二章 粮食票证的使用和管理
---- 第一节 粮食票证的种类
---- 第二节 粮食票证的使用
---- 第三节 粮食票证的管理
-- 第三章粮食储运
---- 第一节粮仓建设
---- 第二节 粮油保管
---- 第三节 粮油调拨和运输
-- 第四章 粮食加工
---- 第一节 原粮加工
---- 第二节粮食复制品加工
---- 第三节 粮食副产品加工
-- 第五章粮食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济实体
第十一编财税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财政机构
---- 第二节 税务机构
-- 第二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三章税务
---- 第一节 税制
---- 第二节税种
---- 第三节稽征管理
第十二编金融
-- 第一章金融机构
---- 第一节 建国前金融机构
---- 第二节 建国后金融机构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币种
---- 第二节 货币管理
---- 第三节货币流通
---- 第四节 金银收兑
-- 第三章信贷
---- 第一节工业贷款
---- 第二节商业贷款
---- 第三节农业贷款
---- 第四节 基建投资
---- 第五节个体贷款
-- 第四章债券
-- 第五章储蓄
---- 第一节城市储蓄
---- 第二节农村储蓄
-- 第六章保险
第十三编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登记
---- 第四节 市场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二章物价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价格管理
-- 第三章标准计量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 度量衡的演变
---- 第三节标准管理
---- 第四节计量管理
-- 第四章审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审计监督
-- 第五章统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统计管理
第十四编 中国共产党东矿地方组织
-- 第一章 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章 中共东矿区委员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思想建设
-- 第三章 党员代表会议和党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党员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 第四章纪律检查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主要工作
-- 第五章统战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六章 重大政治活动
---- 第一节 工人运动
---- 第二节保卫矿山的斗争
---- 第三节 平息反革命罢工
---- 第四节重要政治运动
第十五编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民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
-- 第二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区人民政府
---- 第二节 基层政权
---- 第三节 重要政绩
---- 第四节信访
-- 第三章政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第十六编党派群团
-- 第一章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东矿区小组
---- 第二节中国民主同盟东矿区支部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东矿区工作委员会
----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东矿区支部
----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东矿区小组
---- 第六节 九三学社东矿区小组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东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党员及组织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附: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东矿地方组织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东矿区组织
------ 附:中国少年先锋队东矿区组织
---- 第二节工会
---- 第三节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六节工商联合会
----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第十七编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治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治安
---- 第三节 特种行业管理
---- 第四节 户籍管理
---- 第五节 案件侦破
---- 第六节 打击刑事犯罪
---- 第七节 打击经济犯罪
---- 第八节消防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经济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与申诉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 案件复查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制教育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 第四节律师工作
---- 第五节公证
第十八编 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动管理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精简下放
---- 第三节 职业技术培训
---- 第四节 劳动保护
---- 第五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六节 待业青年安置
-- 第二章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干部队伍构成
---- 第二节 干部来源
---- 第三节 干部管理与考察
---- 第四节干部培训
---- 第五节干部奖惩
-- 第三章 工资福利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福利
-- 第四章 退休、退职、离休
---- 第一节 退休
---- 第二节退职
---- 第三节离休
-- 第五章 劳动人事管理机构
第十九编民政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二章 优抚
---- 第一节拥军支前
---- 第二节优待补助
---- 第三节褒扬抚恤
-- 第三章 社会救济与扶贫
---- 第一节社会救济
---- 第二节扶贫
-- 第四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老弱病残照顾
---- 第二节 残疾人就业
---- 第三节 收容遣送
-- 第五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六章婚丧管理
---- 第一节婚姻管理
---- 第二节 殡葬管理
第二十编军事
-- 第一章 旧政权驻军
---- 第一节 清军
---- 第二节 封建军阀部队
---- 第三节 日降后的国民党驻军
------ 附一:反动地方武装
------ 附二:开滦反动武装
------ 附三:外国侵略军及伪政权军队
-- 第二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
-- 第三章 人民武装游击活动
-- 第四章兵制
---- 第一节志愿兵制
---- 第二节 义务兵役制
-- 第五章民兵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训练
---- 第三节参战支前
---- 第四节 抢险救灾
---- 第五节先进单位
-- 第六章人防
-- 第七章 武装机构
---- 第一节武委会
---- 第二节 区人民武装部
第二十一编教育
-- 第一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
------ 附:重点园所简介
---- 第二节学前班
-- 第二章初等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附:重点小学简介
---- 第三节聋哑教育
-- 第三章 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 附:重点中学简介
----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三节职业技术教育
------ 附:重点技校、职校简介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附:重点农校简介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附:重点职工学校简介
---- 第三节成人高等教育
-- 第五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进修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第六章教育经费
-- 第七章勤工俭学
-- 第八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区级管理
---- 第二节学校管理
第二十二编科技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普服务机构
-- 第二章 科技队伍建设
-- 第三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 科技实验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四章 地震测报
---- 第一节 区属测报
---- 第二节 区内开滦系统测报
第二十三编文化
-- 第一章文化设施
---- 第一节文化馆(站)
---- 第二节 图书馆
---- 第三节书店
---- 第四节 档案馆
---- 第五节 影剧院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戏剧
---- 第二节 曲艺
---- 第三节 民乐、歌舞及其它
---- 第四节 书画摄影
-- 第三章新闻、宣传
---- 第一节 通讯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四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文物
---- 第二节古迹
-- 第五章 民间故事
-- 第六章 歌谣、民谚、歇后语
---- 第一节歌谣
---- 第二节 民谚
---- 第三节歇后语
第二十四编卫生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第二节 医疗队伍
---- 第三节 医疗技术
-- 第二章防疫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职业病防治
---- 第三节食品卫生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婴幼保健
---- 第三节儿少保健
-- 第四章经费
-- 第五章 公费医疗
-- 第六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医政机构
---- 第二节药政机构
第二十五编体育
-- 第一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农民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二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体育锻炼
---- 第二节专业训练
-- 第三章 体育学校
-- 第四章体育赛事
---- 第一节 区内体育赛事
---- 第二节 承办市以上赛事
---- 第三节 传统项目和优秀项目
-- 第五章 体育队伍及场地
---- 第一节运动员
---- 第二节裁判员
---- 第三节场地
第二十六编 民情习俗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职工生活
---- 第二节 农民生活
-- 第二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婚姻习俗
---- 第三节 丧葬习俗
---- 第四节 传统节日习俗
-- 第三章 优良风尚
---- 第一节 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精神
---- 第二节 优秀知识分子奉献精神
---- 第三节 奋勇灭火
---- 第四节 舍己救人
---- 第五节 助人为乐
---- 第六节 敬养孤老
---- 第七节 五好家庭
-- 第四章宗教
---- 第一节伊斯兰教
---- 第二节天主教
---- 第三节基督教
第二十七编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第一节名人志士
------ 鲜卑仲吉
------ 刘东美
------ 节振国
------ 钱林
------ 张悦
------ 古坤
------ 陈清波
------ 孙阳
------ 李燕
------ 岳美中
------ 邢殿甲
------ 董仕兴
------ 李守善
------ 张广厚
------ 田永利
---- 第二节 罪恶人物
---- 孙成章
---- 高贝·胜
---- 孟秀庭
--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英模表
编后记
编纂机构及编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