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人运动史
格式:PDF
费用:2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云南省境内各时期工人运动发展的历史。
内容时限:
1872-2000
目录
封面
云南工人运动史
《云南工人运动史》编委会
托举百年风雨筑起的辉煌,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江巴吉才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云南工人阶级的产生(1872年~1919年4月)
--
第一节 云南近代工业的产生
----
一、云南封建社会中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
二、近代工业的产生
--
第二节云南工人阶级的产生
----
一、云南工人阶级的产生
----
二、云南早期工人的生活
--
第三节 早期工人的自发斗争
----
一、早期工人的自发斗争
----
二、早期工人的特点及自发的组织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云南早期工人运动(1919年5月~1937年7月)
--
第一节 马列主义的传播及云南报刊对劳工问题的宣传
----
一、马列主义在云南的传播
----
二、五四运动后云南报刊对劳工问题的宣传
----
三、五四运动后云南工人的斗争
--
第二节 早期中共云南地方组织领导下的工人运动
----
一、中共云南地方组织的建立
----
二、工会组织的建立及工人运动的开展
----
三、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党的工作重点向工矿、农村转移
--
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高涨
----
一、云南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
二、贯彻党的六大方针,深入开展工农群众运动
--
第四节 中共云南第一届省委的建立及其领导的工人运动
----
一、中共云南省委的建立及其领导的工人运动
----
二、中共云南地方组织遭破坏,工人运动陷入低潮
--
第五节 白色恐饰下的云南工人运动
----
一、国民党右派对工人的控制
----
二、白色恐怖下云南工人阶级的斗争
----
三、九一八事变后云南工人的抗日救亡活动
----
四、红军长征过云南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
五、云南党组织恢复重建前后的工人运动
第三章 抗日救亡中的云南工人运动(1937年7月-1945年8月)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对工人运动的指示
----
一、抗战初期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的方针
----
二、中共中央对国统区工人运动的指示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云南工业的基本状况和工人的处境
----
一、云南工人队伍的壮大
----
二、工矿企业工人的状况
----
三、国民党对工人的控制和对工运的防范
----
四、工人为争取生存权力而斗争
--
第三节 云南工人全力投入抗日救亡
----
一、云南工人的支前热潮
----
二、抢修抗战交通线
----
三、参加城市的救亡运动
--
第四节 南洋华侨机工队对抗战的贡献
----
一、南洋华侨机工队的组建
----
二、南洋华侨机工队的功勋
--
第五节 抗战时期中共云南地方组织领导下的工人运动
----
一、党对工人的组织领导
----
二、党领导工人开展合法斗争
----
三、工人运动转向深入,实行“荫蔽精干”的方针
--
第六节 “云南工人新民主主义同盟”的建立
----
一、“工盟”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工盟”的建立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云南工人运动(1945年9月~1950年2月)
--
第一节 积极投入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斗争
----
一、抗战胜利后的云南形势
----
二、积极参加反内战爱国民主运动
--
第二节 广泛开展反遣散及要求改善待遇的斗争
----
一、大规模的反遣散斗争掀起工人运动的高潮
----
二、广泛开展要求改善待遇的斗争
--
第三节 国民党加强对工人的控制和持续不断的工人运动
----
一、国民党严密控制工人的活动
----
二、党组织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人运动不断高涨
--
第四节 广泛开展求生存的经济斗争
----
一、国民党政府经济崩溃形势下的工人生活
----
二、广泛开展求生存的斗争
--
第五节 积极开展争取解放的政治斗争
----
一、普遍开展夺权斗争,国民党工会逐渐瓦解
----
二、积极开展争取解放的政治斗争
----
三、积极支援农村武装斗争
--
第六节 保厂护产迎接解放
----
一、组织义勇自卫总队参加昆明保卫战
----
二、开展大规模的保厂护产斗争
----
三、恢复生产,迎接解放军入滇
第五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云南工人运动(1950年2月~1952年12月)
--
第一节 把全省工人阶级组织起来
----
一、建国初期云南的形势和工人阶级的任务
----
二、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的建立
----
三、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整顿发展工会组织
--
第二节 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
----
一、克服困难,共渡时艰
----
二、以火热的劳动热情支持抗美援朝
--
第三节 积极参加企业民主改革和“三反”“五反”运动
----
一、参加民主改革,废除封建把头制
----
二、积极投入“三反”“五反”运动
--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和第一届工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召开
----
一、贯彻生产改革,积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
二、云南省第一届工农业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的召开
--
第五节 工会业务的开展和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初步改善
----
一、开展政治文化教育,提高职工政治文化水平
----
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展劳保工作
----
三、参与工资改革,建立八级工资制
----
四、开展女工、家属工作,维护女工合法权益
----
五、建立健全工会财务制度
第六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云南工人运动(1953年1月-1956年12月)
--
第一节 云南省总工会正式成立
----
一、首届全省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
----
二、积极开展“新三反”运动
----
三、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
第二节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一、实行计划管理,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
二、云南省首届工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召开
----
三、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
--
第三节 积极投入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积极投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积极配合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踊跃支援农业合作化运动
--
第四节 广泛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
----
一、云南省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
二、先进生产者运动
--
第五节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
一、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
二、加强工会思想作风建设
----
三、加强工会业务建设
--
第六节 云南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职工生活的进一步改善
----
一、云南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
二、职工生活进一步改善
第七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云南工人运动(1957年1月~1966年5月)
--
第一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和职工的基本状况
----
一、全省职工对“一五”计划的贡献
----
二、“一五”末期云南省工人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投入“大跃进”运动
----
一、“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
二、投入“大跃进”运动
--
第三节 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
一、参与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
二、工会组织的整风
----
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四、城市“五反”运动
----
五、“四清”运动
--
第四节 全面投入国家经济建设
----
一、全面开展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
----
二、先进生产(工作)者运动
----
三、大力支援农业生产
----
四、开展“五好”竞赛,争当“五好”工人
----
五、开展学雷锋活动
--
第五节积极参与国民经济的调整
----
一、大力支持国民经济调整
----
二、自力更生,渡过困难时期
----
三、云南省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
--
第六节学习毛泽东著作,努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
----
一、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
----
二、开展扫盲工作,普及业余文化教育
--
第七节全省各级工会关心帮助职工群众的工作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会体制的变动
----
二、职工的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工作
----
三、全力搞好职工的生活福利
----
四、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云南工人运动(1966年5月-1976年10月)
--
第一节云南工人运动被纳入错误轨道
----
一、工人运动被卷入“文化大革命”
----
二、工会组织被冲击,陷入瘫痪
----
三、“工宣队”的成立及其活动
--
第二节 各级工会的恢复和发展
----
一、云南省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恢复云南省总工会
----
二、“批林批孔”中的工人运动
----
三、整顿健全各级工会组织
--
第三节工人群众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
----
一、工人群众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
----
二、工人阶级顾全大局,坚持生产
第九章 云南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1976年10月~1985年12月)
--
第一节 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经济
----
一、揭批“四人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
二、拨乱反正,转移工作重点
----
三、工人阶级为恢复国民经济而努力
--
第二节 云南省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动员组织职工为实现四化建功立业
----
一、云南省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
二、动员组织职工为实现四化建功立业
--
第三节 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
一、恢复、健全各级工会组织
----
二、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
----
三、改进工会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
四、整顿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职工之家”
----
五、工会的财务工作
--
第四节 参与企业改革,在四化建设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
一、云南的企业改革
----
二、开展增产节约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三、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四、各级工会在企业改革中参与工资改革
--
第五节 加强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四有”职工队伍
----
一、进行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开展“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
----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四有”职工队伍
--
第六节 关心职工生活,开展职工文化活动
----
一、恢复和加强职工生活福利工作和疗休养事业
----
二、开展职工生活工作大检查
----
三、新建、扩建工人文化宫和俱乐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
四、加强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
五、恢复和加强女职工工作
--
第七节 职工技术协作活动的恢复发展和云南省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的成立
----
一、职工技术协作活动的恢复发展
----
二、成立云南省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
第十章 改革开放开创云南工人运动新局面(1985年12月~1991年10月)
--
第一节 云南省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参政议政,加强职工民主管理
----
一、“七五”计划期间云南的经济体制改革
----
二、参政议政,做好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工作
----
三、加强职工民主管理
--
第三节 工人阶级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努力奋斗
----
一、成立云南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开展“争先创优”竞赛
----
二、表彰劳模,弘扬劳模精神
----
三、加强班组建设
----
四、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协作活动
--
第四节 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
一、开展职工思想和企业政治工作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
二、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
----
三、在制止动乱中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
--
第五节 加快工会的改革和建设
----
一、加快工会的改革
----
二、继续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加强基层工会工作
----
三、加强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理论研究
--
第六节 开创女职工工作新局面
----
一、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二、多渠道、多形式全面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
--
第七节 加强职工劳动安全保护工作,关心职工生活
----
一、加强职工劳动安全保护工作
----
二、关心职工生活
--
第八节 工会的国际交往活动
第十一章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功立业(1991年lO月~1997年10月)
--
第一节 云南省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颁布及主要内容
----
二、学习宣传贯彻新《工会法》
--
第三节 工人阶级队伍状况的调查
--
第四节 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
----
一、工会参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
----
二、积极参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五节 积极推进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
----
一、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
----
二、积极推进企事业民主管理
--
第六节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强化工会的维护职能
----
一、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二、认真贯彻执行全国总工会提出的工会工作总体思路
----
三、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
四、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
第七节 发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力军的作用
----
一、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二、发展职工技协
----
三、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
--
第八节 加强女工工作
----
一、充分发挥女职工的作用
----
二、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
第九节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素质
----
一、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工会十二大精神
----
二、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
----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
--
第十节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
一、工会组织建设
----
二、持续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
三、工会干部培训
----
四、加强工会的经审、财务工作
----
五、在新建企业及金融系统中组建工会
----
六、工会积极兴办企事业
第十二章 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1997年10月-2000年12月)
--
第一节 云南省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
--
第二节 进一步加强工会的维护职能
----
一、中国工会十三大及“五突破一加强”的提出
----
二、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及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
----
三、维护职工权益,稳定职工队伍
----
四、协调稳定劳动关系
--
第三节 积极探索民主管理新的实现形式
----
一、努力推行厂务公开
----
二、健全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三、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
第四节 推进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
--
第五节 为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建功立业
----
一、劳动竞赛和劳模管理
----
二、巩固和发展职工技协
--
第六节 维护女职工权益,参与各项事务管理
--
第七节 提高职工素质,活跃文化生活
----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
二、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
第八节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和加强工会工作
----
二、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
----
三、加强县级工会工作
----
四、加强调查研究和信息工作
----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六、改革财务工作,加强经审工作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