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县志
格式:PDF
费用:28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弥勒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87年10月
目录
封面
弥勒县志
图片
--
题词1
--
题词2
--
弥勒县行政区划观状图
--
各民族妇女代表
--
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
--
城区中心花园
--
县城远眺
--
孙髯翁墓
--
县文化馆内景
--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人实地考察禹门寺瀑布
--
富有民族特色的『阿细跳月』
--
竹园魁星阁
--
虹溪绿牌坊
--
虹溪文笔塔
--
文昌官
--
盘江峡谷
--
西山革命根据地的屏障——峰林之一
--
峰林之二
--
干冲——红壤地带的桉树幼林
--
飞播造林
--
林区一角
--
战争时期的西山游击区
--
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的县临时人民政府所在地——黑路丫
--
革命烈士纪念碑
--
竹园红糖厂,年产红糖4405吨
--
竹园蔗乡的甘蔗良种61/408,最高亩产达12吨
--
省内第一家用碳酸法制糖的朋普白糖厂,平均日处理甘蔗1100吨
--
虹溪烟乡的烤烟良种斯佩特G-28,平均亩产340斤
--
烤烟
--
建于弥勒县城的红河州卷烟厂
--
弥勒坝粮区的杂交水稻,最高亩产1700斤
--
县粮食局粮油加工厂面条加工车间一角
--
“联户合办”的竹园编织袋厂织袋车间一角
--
正在建设中的竹园天生桥水泥厂(区办),投产后年产水泥5万吨
--
吉山钢铁厂(区办),年产生铁6000吨
--
拖白煤矿原煤装运,年产原煤6万吨左右
--
明代后期建造的大石桥
--
东山区的盘山公路
--
竹园坝水利工程之一——甸惠渠
--
甸溪河上的七孔桥
--
位于滇越铁路上的巡检司车站
--
太平水库一角,年蓄水量7000万立方米,受益面积6万余亩
--
弥东区自筹资金兴建的大庄水电站,年均发电量761万度
--
河湾变电站
--
巡检司火电厂,年发电量为59986万度
--
邮电局载波通讯室一角
--
卫星地面接收站
--
县气象站
--
全国少先队先进集体——竹园小学
--
西山民族中学师生课外活动一角
--
一中幻灯投影教学
--
阿细舞蹈——洗麻
--
彝族火把节摔交盛况
--
西山民族医院一角
--
独生子女与他们的妈妈在一起
--
县医院住院部大楼
--
荣获国家优质产品称号的药品——茶花牌青叶胆片
--
山区群众修建的饮水池
--
吉山区敬老院
--
民兵军事训练
--
朋普小寨清真寺阿文学习毕业典礼
--
正在建设中的一中教学大楼
--
职工住宅一角
--
为支前服务的军供站大楼
--
县电影院
--
新装街灯
--
集市自行车群一角
--
民族商品柜
--
弥阳镇农贸集市一角
--
数学家熊庆来的故乡——朋普息宰村
--
1987年3月,县委邀请省州有关部门人员审订县志时合影留念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目录
第一编
--
卷一 概述
--
卷二 大事记
--
卷三 地理志
----
第一章 政区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人口
------
第四节 区(镇)概况
----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四节 土壤、植被
------
第五节 生物
------
第六节 矿藏
----
第三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地震
------
第二节 气候灾害
------
第三节 生物灾害
--
卷四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变化
------
第一节 流动、增减
------
第二节 分布、密度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性别
------
第三节 年龄
------
第四节 文化
------
第五节 职业
------
第六节 家庭、婚姻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第二节 奖惩措施
------
第三节 节育效果
第二编 经济
--
卷五 农业
----
简述
----
第一章 农业经济制度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减租退押与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
------
第四节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人口、耕地
------
第二节 作物结构
------
第三节 产值、产量
------
第四节 农产品成本、收益
------
第五节 生产工具
------
第六节 生产技术
----
第三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饲养
------
第二节 兽医与防疫
----
第四章 副业,渔业
------
第一节 副业
------
第二节 渔业
----
第五章 垦殖
------
第一节 军垦
------
第二节 农垦
------
县属农业企事业单位简介
--
卷六 林业
----
简述
----
第一章 山林权属
------
第一节 私有
------
第二节 公有、集体所有
------
第三节 国有
------
重大山林纠纷纪要
----
第二章 林业生产
------
第一节 造林
------
第二节 森林保护
------
第三节 资源利用
------
第四节 林业科技
------
林业企事业单位简介
--
卷七 水利
----
简述
----
第一章 工程建设
------
第一节 蓄水
------
第二节 引水
------
第三节 提水
------
第四节 山区人畜饮用水
------
第五节 防洪排涝
------
第六节 病害、失误工程
------
第七节 搬迁、抚恤
----
第二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
第三节 用水管理
------
第四节 综合经营
------
水利企事业单位简介
--
卷八 工业
----
综述
----
第一章 制糖
------
第一节 土法制糖
------
第二节 机械制糖
------
第三节 副产品
------
第四节 糖业管理
----
第二章 煤炭、电力
------
第一节 煤炭
------
第二节 电力
----
第三章 加工业
------
第一节 副食品
------
第二节 烟叶复烤
------
第三节 服装
------
第四节 药材
----
第四章 建材、五金、冶炼
------
第一节 建材
------
第二节 五金
------
第三节 冶炼
------
主要厂矿简介
--
卷九 交通
----
简述
----
第一章 交通路线
------
第一节 驿道、渡口
------
第二节 铁路
------
第三节 桥涵
------
第四节 公路
----
第二章 运输
------
第一节 畜力运输
------
第二节 机动车运输
------
第三节 客运
------
第四节 内河航运
----
第三章 交通运输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公路管理
------
第三节 路政管理
------
第四节 安全管理
------
第五节 运输市场管理
------
第六节 车辆管理
------
第七节 总检审
--
卷十 邮电
----
简述
----
第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驿站
------
第二节 邮电局、所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投递
------
第三节 业务
----
第三章 电 信
------
第一节 电报
------
第二节 电话
--
卷十一 商业
----
综述
----
第一章 市场
------
第一节 集市
------
第二节 网点
----
第二章 经营
------
第一节 采购
------
第二节 销售
------
第三节 饮食服务
------
第四节 仓储
------
第五节 经营事故
----
第三章 管理
------
第一节 企业管理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计量管理
--
卷十二 工商行政管理
----
简述
----
第一章 市场管理
------
第一节 集市管理
------
第二节 物资、物价管理
------
第三节 经济违法查处
------
第四节 市场建设与服务
----
第二章 工商业登记管理
------
第一节 国营、集体企业登记
------
第二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
第三章 商标、广告、合同管理
------
第一节 商标注册
------
第二节 广告管理
------
第三节 经济合同签证、调解
--
卷十三 粮油
----
简述
----
第一章 征购
------
第一节 田赋
------
第二节 粮食征购
------
第三节 油料收购
----
第二章 供应
------
第一节 粮食供应
------
第二节 油脂供应
------
第三节 财政出口供应
------
第四节 副产品、周转、兑换
------
第五节 粮油议价
----
第三章 加工
------
第一节 粮油作坊
------
第二节 粮油工业
------
第三节 综合利用
------
第四节 附营业务
----
第四章 储运
------
第一节 粮油仓建
------
第二节 仓储管理
------
第三节 科技储粮
------
第四节 储粮备荒
------
第五节 调运
--
卷十四 财税
----
简述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岁入
------
第二节 岁出
------
第三节 监管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制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节 税率
------
第四节 减免
------
第五节 征管
--
卷十五 金融
----
简述
----
第一章 机构、货币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二章 业务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公债、国库券
------
第三节 贷款、拨款
------
第四节 保险
------
第五节 帐务
--
卷十六 建设
----
简述
----
第一章 古建筑
------
第一节 城池
------
第二节 衙署
------
第三节 庙宇
----
第二章 住宅建设
------
第一节 农房
------
第二节 职工住宅
------
第三节 公产房
----
第三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公用房屋建设
------
第二节 市政建设
------
第三节 总体规划
----
第四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用水
------
第二节 用电
------
第三节 道路
------
第四节 规划
----
第五章 建设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住房管理
------
第三节 建设审批
------
第四节 设计管理
------
第五节 拆迁安置
------
第六节 污染治理
第三编 政治
--
卷十七 政党、政协、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国民党、三青团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弥勒县部
------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弥勒县分团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弥勒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县委和县委机构
------
第二节 县党代会
------
第三节 党组
------
第四节 县属党委(总支、支部)
------
第五节 组织建设
------
第六节 宣传教育
------
第七节 专项工作
------
第八节 统一战线
------
第九节 纪律检查
----
第三章 县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组织概况
------
第二节 全委会议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弥勒县地方组织
--------
附:少年先锋队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农民协会
--
卷十八 政权
----
第一章 明、清、民国政权
------
第一节 行政
------
第二节 县参议会
----
第二章 县级地方人民权力机关
------
第一节 基层选举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会议(大会)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三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 县政府机构
------
第三节 干部
------
第四节 乡村政权
--
卷十九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职能
------
第二节 惩治罪犯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监所管理
------
第五节 爱民活动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职能
------
第二节 检察业务
----
第三章 法院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判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人民调解
------
第二节 律师工作
------
第三节 公证工作
------
第四节 法制宣传
--
卷二十 军事
----
简述
----
第一章 建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武装
------
第四节 设施
----
第二章 兵事
------
第一节 战事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章 反蒋武装斗争纪略
------
第一节 西山起义
------
第二节 组建、扩建队伍
------
第三节 主要战斗
--------
附记
第四编 文化
--
卷二十一 教育
----
简述
----
第一章 学校教育
------
第一节 私塾、义学、书院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师范教育
----
第二章 业余教育
------
第一节 扫盲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三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进修、整改
------
第三节 工薪、福利、奖惩
----
第四章 经费、修建、设备
------
第一节 经费
------
第二节 校舍修建
------
第三节 教学设备
--
卷二十二 科技
----
简述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技人员
----
第二章 科研、推广
------
第一节 科研项目
------
第二节 宣传、培训
------
第三节 鉴定、推广
------
笫四节 部分科研成果
----
第三章 科技测报
------
第一节 地震测报
------
第二节 气象测报
--
卷二十三 文化艺术
----
简述
----
第一章 文化设施
------
第一节 文化馆、站
------
第二节 图书馆
------
第三节 书店
------
第四节 滇剧团体
------
第五节 电影院、队
------
第六节 广播、电视
------
第七节 报纸、刊物
------
第八节 俱乐部
----
第二章 文艺创作、表演
------
第一节 文艺创作
------
第二节 文艺表演、群众文艺
----
第三章 谚语、方言、彝文
------
第一节 谚语
------
第二节 方言、土音
------
第三节 彝文
----
第四章 文物、名胜
------
第一节 文物
------
第二节 名胜
--
卷二十四 体育
----
简述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设备
----
第二章 活动
------
第一节 项目
------
第二节 培训
------
第三节 竞赛
----
第三章 人才
------
第一节 “劳卫制”达标
------
第二节 “三员”人才
------
第三节 人才输送
--
卷二十五 医药卫生
----
简述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 中医
------
第二节 西医
------
第三节 民间医药
------
第四节 乡村医疗卫生
----
第二章 药物
------
第一节 药政管理
------
第二节 药物购销
------
第三节 短缺药材试种
------
第四节 特效中草药发掘应用
----
第三章 防疫
------
第一节 疫情
------
第二节 几种主要地方病的查治
------
第三节 计划免疫
------
第四节 饮用水源卫生状况
------
第五节 食品卫生监测管理
----
第四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除害防病
------
第二节 两管五改
------
第三节 建立卫生模范村
------
第四节 卫生宣传
----
第五章 妇幼卫生保健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妇女病普查普治
------
第三节 新法接生
------
第四节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
第五节 优生优育
第五编 社会
--
卷二十六 民族、宗教
----
第一章 民族风俗
------
第一节 彝族
------
第二节 傣族
------
第三节 苗族
------
第四节 回族
------
第五节 壮族
------
第六节 汉族
----
第二章 民族事务
------
第一节 扶持民族经济
------
第二节 扶持民族文化、教育
------
第三节 培养民族干部
----
第三章 宗教
------
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
------
第二节 佛教、道教
------
第三节 伊斯兰教
------
第四节 天主教、基督教
--
卷二十七 民政
----
简述
----
第一章 优抚、军供
------
第一节 优抚
------
第二节 拥军优属
------
第三节 安置
------
第四节 支前、军供
----
第二章 民事工作
------
第一节 社会事项
------
第二节 土地征用
------
第三节 劳动就业
--------
附:1950年至1985年民政经费支出年度表
--
卷二十八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农民生活
------
第一节 经济收入
------
第二节 衣、食、住、用
------
第三节 消费水平
----
第二章 职工生活
------
第一节 职工队伍
------
第二节 工资水平
------
第三节 福利享受
--
卷二十九 人物
----
简述
----
一、传记
------
杨绳武
------
李尧畴
------
孙髯
------
苗漪
------
乐恒
------
王炽
------
唐珍
------
李培元
------
范世昌
------
王运谦
------
昂凤林
------
黄恩锡
------
余钊
------
杨宝瑛
------
段庆华
------
姜彭龄
------
侯世昌
------
姜松龄
------
李长春
------
者朝宽
------
王兰阶
------
金贞
------
杨开兴
------
熊庆来
------
杨瑞元
------
王文学
------
刘锐良
------
熊庆义
------
董宜荣
------
李少兰
------
卢光宗
------
李玉宝四烈士
------
尹炳坤
------
昂天学
------
龙于湘
------
钱满元
------
姜必德
------
潘学仕
------
杨治廷
------
李自跃
------
童绍尧
------
李兴仁
------
蔡华丰
------
毕玉华
------
张希先
------
陈春
------
赵德生
------
马士金
------
曹立仁
------
平述舜
------
武天才
------
古凤英
------
孙家珩
------
潘启斌
------
向以栋
----
二、名录
第六编 附录·考
--
卷三十·附录·考
----
附录
------
一、碑文
------
二、军事布告
------
三、重要文献
------
四、其他(一)
------
五、其他(二)
----
考
编修始末
弥勒县史志领导小组成员
弥勒县志审批小组成员
弥勒县志办成员
《弥勒县志》编辑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