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 水利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四川省水利事业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水利建设、水利管理、江河管理、水土保持等。
内容时限:
1840-1985
出版时间:
1996年09月
目录
封面
四川省志·水利志
图片
--
水资源
----
海拔7566米的贡嘎山顶峰
----
浩荡三峡长江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230亿立方米
----
大邑县西大飞水溶洞常年流量每秒1立方米以上
--
历代水利设施
----
距今1800年前东汉时引地下水灌溉的绵竹姜诗孝泉风光如旧
----
丘陵山区小河上的筒车提水灌田在四川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
名山县温玉泉堰石碑碑文是乡民在1902年刻立的用水公约
--
古堰新姿
----
岷江金马河新津段岁修浆砌卵石护岸防洪大堤
----
李冰开凿的宝瓶口
----
都江堰新貌1994年是都江堰建成2250周年
--
水库建设
----
重庆北碚璧北河口石拱坝是1932年四川兴建的第一座现代砌石拱坝
----
1972年修建的黑龙滩水库大坝砌石坝高50米,库容3亿立方米,引蓄都江堰水囤蓄灌溉仁寿、井研两县以耕地126万亩
----
1982年完建的升钟水库大坝粘土专墙石渣坝高79米,西河河道回水长约70公里,库容13.4亿立方米控灌南部、西充、南充等六县,一市耕地208万亩
--
引水工程
----
青衣江玉溪河跨流域引水枢纽左为拦河节制滚水坝中为进水闸前溢流堰和冲沙闸右为穿镇西山分水岭长4739米的引水隧洞进口
----
都江堰人民渠引水入丘陵的傍崇山峻岭渠道
----
中江县引都江堰水跨郪江上源的双林渡槽
--
江河防洪
----
清同治九年(1870年)长江大水照片为云阳县张飞庙内睡仙畔大水题刻,实测水位高150.58米
----
忠县东云乡红星村汪家院了后石壁上大水石刻,左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右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
----
民国9年(1920年)长江大水民国九年战事后六月,洪水泛涨,重庆沿江街道水深数丈,淹毙人民、倒塌房屋不计其数,历年所未见也
--
水土保持
----
金沙江畔屏山县,大面积改田、改土、修造地埂,遏止水土流失。
----
蓬溪县耕地率为33.8%,是盆地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80年代初以来改造耕地,横沟排水,修蓄水池同,种草植树,以保护土地,涵养水源
----
广安县协兴乡十年前水土流失的坡地至90年代初已是橘 柚成林,果实累累。
----
嘉陵江支流渠江上源平昌县保持水土,封山育林,管护落实到专业专人
--
渔业生产
----
革命老根据地通江县地处深山。饮水困难,这是修建的人畜饮水工程
----
名山县百丈水库,库容2000万立方米,水面3060亩,1987年从玉溪河引来活水,发展网箱养鱼。
----
泸县三溪口水库发展多种经营,图为成鱼大丰收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四川省志·水利志》
编辑说明
目录
概述
第一篇水利环境
--
第一章河川地理
----
第一节河道水系
----
第二节气象水文
----
第三节水资源
--
第二章水旱灾害
----
第一节干旱
----
第二节洪涝
----
第三节山地灾害
第二篇 水利建设
--
第一章建设环节
----
第一节勘测规划
----
第二节设计施工
--
第二章引水工程
----
第一节都江堰
----
第二节传统工程
----
第三节新建工程
--
第三章蓄水工程
----
第一节大型水库
----
第二节中型水库
----
第三节异型水库
--
第四章提水工程
----
第一节电力提灌
----
第二节水轮泵站
第三篇江河管理与水土保持
--
第一章江河防洪
----
第一节机构法规
----
第二节防汛抢险
----
第三节划定三线
--
第二章江河管理
----
第一节管理方策
----
第二节堤防建设
----
第三节治河工程
--
第三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治理措施
----
第三节治理成效
第四篇水利管理
--
第一章水利行政
----
第一节前代水政
----
第二节当代水政
--
第二章传统管理
----
第一节岁修制度
----
第二节轮灌制度
--
第三章现代管理
----
第一节灌溉管理
----
第二节工程维修
----
第三节水费管理
----
第四节综合经营
第五篇渔业
--
第一章渔业资源
----
第一节水面资源
----
第二节鱼类资源
--
第二章渔业生产
----
第一节人工养殖
----
第二节江河捕捞
----
第三节基地建设
--
第三章渔政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经营管理
第六篇科研教育
--
第一章科学研究
----
第一节科研机构
----
第二节科研成果
--
第二章水利教育
----
第一节专业教育
----
第二节技术培训
附录
--
一、建国以来四川省水利厅(局)历届领导人
--
二、四川省水利志编辑机构人员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