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场各项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包括自然、经济、文化、科技等。
内容时限:
1955-1991
出版时间:
1993年12月
目录
封面
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志
版权页
<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志>编纂委员会
题词
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地图
凡例
序
图片
--
原种场新貌
--
总场办公楼
--
万亩种子基地
--
林荫道
--
荣誉证书
--
熊清泉省长(中)在农业厅厅长王守仁(左三)的陪同下来场视察
--
高级农艺师许世觉(右)在田间视察
--
袁隆平教授(右一)来场指导
--
绳索授粗
--
杂交水稻“三系”提纯网室
--
高效低量喷施“九二○”
--
科技人员在田间
--
种子检验
--
全国杂交水稻技术顾问组的专家们来场考察毓制种过程中不割叶不剥包的新技术
--
种子发芽试验
--
网箱养鱼
--
滨湖麻鸭
--
柑桔丰收
--
外国育种专家在中丹种子开发项目育种培训班上授课
--
获奖新产品FA系列六氟化硫断路器用高强度铸铝合金法兰
--
新产品信函过戳机
--
千亩鱼池
--
优质精米——香优63
--
增氧机
--
渔业机械厂
--
大曲酒厂产品
--
建设中的乐兴大桥
--
彩印厂印刷品
--
优质棉种加工厂车间一角
--
变电站高配室
--
桔洲晚霞
--
总场领导制定原种场的发展蓝图
--
编委会与编写组成员
目录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章自然环境与建置
--
第一节自然环境
----
一、场域
----
二、气候
----
三、土壤
----
四、河湖
----
五、生物
--
第二节建置
----
一、汉寿县农场
----
二、常德县农场
----
三、常德专区贺家山农场
----
四、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
--
第三节基层单位
----
一、汉寿县农场时期
----
二、常德县农场时期
----
三、常德专区贺家山农场时期
----
四、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时期
--
第四节人口
----
一、概况
----
二、人口来源
----
三、职工构成与分布
第二章垦殖建设
--
第一节围垦
----
一、修复堤垸
----
二、建场勘测
----
三、开荒造田
----
四、田园化建设
--
第二节水利建设
----
一、堤防
----
二、排灌工程
--
第三节农业机械化
----
一、农机拥有量与机械化程度
----
二、农机机械管理体制
----
三、农业机械队伍
--
第四节电力建设
----
一、网电建设
----
二、场自办电力
--
第五节交通、通讯
----
一、公路建设
----
二、水路码头建设
----
三、通讯建设
--
第六节种子基地专用设施
--
第七节居民区建设
----
一、居住变迁
----
二、场内集镇
----
三、房屋建设
----
四、居民区分布
第三章原(良)种繁育与科研
--
第一节科研
----
一、育种
----
二、杂交稻繁殖制种产量攻关
----
三、评比、区试、引种观察
----
四、科研机构
--
第二节常规稻原(良)种生产
----
一、沿革与体系
----
二、生产进程
----
三、生产面积、产量
--
第三节“三系”亲本原(良)种及杂种一代生产
----
一、杂交水稻繁殖与制种体系
----
二、繁殖
----
三、制种
--
第四节经济作物与旱粮原良种生产
----
一、棉花原(良)种生产
----
二、蚕桑制种
----
三、高粱玉、米杂交制种
----
四、西瓜制种
--
第五节种子检验、加工与销售
----
一、检验
----
二、加工
----
三、销售
第四章粮油经作 林牧水产
--
第一节粮油作物
----
一、水稻
----
二、旱粮
----
三、油料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一、棉花
----
二、蚕桑
----
三、瓜、菜、烟、蔗
--
第三节林业
----
一、经济林
----
二、防护林
----
三、用材林
----
四、林业管理
--
第四节畜牧业
----
一、畜牧生产
----
三、畜禽疾病防治
--
第五节水产
----
一、水域
----
二、捕捞
----
三、养殖
----
四、芦荻
----
五、其他水产
第五章工交建筑业
--
第一节工业
----
一、食品工业
----
二、酿酒
----
三、饲料加工
----
四、机械制造与修配
----
五、建材工业
----
六、纤维原料初加工——轧花
----
七、印刷业
----
八、造纸、纸制品及油漆生产
--
第二节运输业
----
一、客运
----
二、货运
--
第三节建筑业
----
一、场办建筑业
----
二、分场建筑业和个体建筑工
第六章商业
--
第一节供销合作社
----
一、沿革
----
二、网点
----
三、基本建设
----
四、经营效益
--
第二节场办商业
--
第三节个体商业
--
第四节集市贸易
第七章文教卫生
--
第一节文化
----
一、有线广播
----
二、电影
----
三、电视
----
四、文艺
----
五、图书阅览
----
六、报刊
----
七、体育
--
第二节教育
----
一、幼儿教育
----
二、普通教育
----
三、成人教育
--
第三节医疗卫生
----
一、医疗机构与医疗条件
----
二、医疗技术
----
三、疾病防治
----
四、爱国卫生运动
----
五、药品生产与经营
----
六、医疗管理与制度
--
第四节血吸虫病防治
----
一、流行
----
二、血吸虫病的防治
--
第五节计划生育
第八章组织机构
--
第一节中共贺家山原种场组织
----
一、中共汉寿县农场党支部
----
二、中共常德县良种示范繁殖场支部和支部委员会
----
三、中共常德县农场总支部
----
四、中共常德县农场委员会
----
五、场第一次党员大会
----
六、场第二次党员大会
----
七、“文化大革命”中的党组织
----
八、场第三次党员大会
----
九、场第四次代表大会
----
十、场第五次党员大会
----
十一、场第六次党代表大会
--
第二节行政机构
----
一、汉寿县农场行管机构
----
二、常德县农场各级行管机构
----
三、常德专区贺家山农场各级行管机构
----
四、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时期各级行管机构
--
第三节群众团体组织
----
一、工会(工协)组织
----
二、场共青团组织
----
三、妇女组织
--
第四节政法机构
----
一、场政法办公室
----
二、场保卫科、贺家山公安派出所
----
三、贺家山人民法庭
----
四、场检察室
--
第五节武装民兵组织
----
一、场人民武装部
----
二、民兵组织
--
第六节省、地(市)、县(区)驻场单位
----
一、省驻场单位
----
二、地(市)驻场单位
----
三、县(区)驻场单位
第九章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一、计划编制
----
二、计划实施
--
第二节劳动人事管理
----
一、职工管理
----
二、劳动工资
----
三、劳保福利
----
四、职工退(离)休
--
第三节生产责任制
----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
----
二、工业责任制
--
第四节财务管理
----
一、财务机构队伍
----
二、核算体制
----
三、资金管理
----
四、成本管理
----
五、财务监督与检查
--
第五节物资管理
----
一、生产资料管理
----
二、职工口粮食油管理
----
三、产品管理
--
第六节土地管理
----
一、地籍和场界管理
----
二、用地管理
----
三、土壤普查
----
四、土地管理部门
--
第七节经营效益
----
一、总产值与全员劳动生产率
----
二、农业、工交建筑收入与全员劳动生产率
----
三、经济效益
----
四、社会效益
附录:重要文献、地域史料及传说拾遗
--
附录一:转办为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重要文件
----
一、常德专员公署关于将贺家山农场改为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的通知
----
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两份文件
--
附录二:旧志有关场地域的记述
----
一、明朝嘉靖《常德府志》摘录
----
二、清雍正年《大清一统志·常德府》篇摘抄
--
附录三:《常德县地名录·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地名》
--
附录四:大围堤史料及传说拾遗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