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县民政志

建平县民政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建平县民政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基层政权建设、优抚、复退安置、社会救济等。

内容时限: 1903-1985

目录

封面
建平县民政志
《建平县民政志》编纂领导小组暨工作人员

凡 例
图片
-- 建平县民政局领导人合影(自左起:宋世魁、王耀东、吴世杰、白国林、李成复)
-- 县委书记刘宝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姜文义,县委常委、副县长马福义在军政座谈会上
-- 县委副书记赵仲和、县委常委、副县长马福义、副县长巩文学在“八一”期间183医院问伤病员
-- 县委常委、副县长马福义等领导走访问81973部队时在征求意见
-- 1983年12月7日,建平县委、县政府举行了革命烈士陈镜湖同志追认大会,图为大会会场
-- 陈镜湖烈士纪念碑
-- 清明节,县城各界代表祭扫陈镜湖烈士墓
-- 叶柏寿第一小学、叶柏寿铁路子弟小学的少先队组织於清明节祭扫陈镜湖烈士墓,并在墓 前开展纪念活动
-- 榆树林子革命烈士纪念塔
-- 黑水革命烈士纪念塔
-- 建平革命烈士纪念塔
-- 硃碌科革命烈士纪念塔
-- 热水革命烈士纪念塔
-- 1957年建平县革命烈军属荣复军人及拥军优属模代表合影
-- 1959年建平县烈军属、荣复转退军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 1959年县长郝建雄与出席积代会的曾分是模范代表在一起
-- 1959年参加积代会的代表步出会场
-- 1975年召开的建平县烈军属荣复转退军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场
-- 县委副书记刘兴昌在大会上讲话
-- 优抚工作先进单位代表老官地公社常委书记兆丰在大会上发言
-- 代表们在小组讨论会上热烈发言
-- 叶柏寿军用饮食供应站
-- 建平县复员军人疗养院外景
-- 复员军人疗养院的简易医 设备
-- 信院患者给医护人员的表扬信与纪念品
-- 1985年7月7日,老官地乡上地村遭受严重雹灾,县长周忠轩亲临灾区视察 ,与乡、村干部共同研究救灾措施
-- 这是禾苗被砸毁的情景
-- 1985年8月25日,太平庄乡和乐村遭受严重水灾,这是居民房屋被冲毁的情景
-- 这是果树被砸毁的情景
-- 黑水镇敬老院外景
-- 黑水镇敬老院凉亭
-- 黑水镇党委书记姜化中与敬老院老人亲切交谈
-- 黑水镇敬老院老人在参加娱乐活动
-- 哈拉道口乡哈拉道口村五保户赵玉喜老两口开豆腐坊养的大肥猪
-- 哈拉道口乡哈拉道口村因难户杨良波,经过扶持现已胶贫,这是他将破房子改建 为砖瓦房
-- 建平镇东街村困难户张存喜全家六个盲人的眼病治好后留影
-- 张存喜家原有的破土房
-- 国家和集体帮助他建的砖瓦房
-- 建平县收容遣送站
-- 结婚证
-- 结婚证
-- 建平县殡葬管理所
-- 殡仪馆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民政机构设置
-- 第二节民政干部队伍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清朝末期建平政区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建平政区
-- 第三节伪满洲国时期建平政区
-- 第四节国民党统治区的政区
-- 第五节建国后建平政区
第三章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节建国前基层政权
---- 一、清朝末期基层政权
---- 二、民国年间基层政权
---- 三、伪满洲国基层政权
---- 四、国民党统治区基层政权
-- 第二节建国后基层政权建设
第四章优抚
-- 第一节支前
-- 第二节拥军优属
-- 第三节优待
---- 一、群众优待
---- 二、扶持优抚对象勤劳致富
-- 第四节抚恤
---- 一、牺牲病故抚恤
---- 二、残废抚恤
---- 三、定期定量补助和临时补助
-- 第五节革命烈士褒扬
-- 第六节荣模代表会
第五章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一节接收安置工作
-- 第二节军地两用人才
-- 第三节军用饮食供应站
-- 第四节复员军人疗养院
第六章自然灾害救济
-- 第一节自然灾害
---- 一、民国时期重大自然灾害
---- 二、伪满洲国时期重大自然灾害
---- 三、建国以来重大自然灾害
-- 第二节救灾
---- 一、抢险救灾
---- 二、生产自救
第七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建国前社会救济
-- 第二节建国后农村社会救济
---- 一、国家救济
---- 二、集体补助
---- 三、规划扶贫
---- 四、五保工作
-- 第三节城市社会救济
---- 一、城镇困难户救济
---- 二、四残人员安置
---- 三、六十年代退职职工救济
第八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建国前慈善事业
-- 第二节建国后社会福利生产
---- 一、建平县荣复军人橡胶厂
---- 二、建平县盲聋哑教学工厂
---- 三、建平县果牧场
---- 四、富山乡盲残厂
-- 第三节社会福利事业
---- 一、建平县孤儿院
---- 二、盲人普查治疗眼病
第九章收容改造遣送安置
-- 第一节戒烟禁毒
---- 一、建国前的烟患
---- 二、建国后戒烟禁毒工作
-- 第二节娼妓改造
-- 第三节自由流动人口遣送安置
-- 第四节移民和下乡居民安置
---- 一、长海移民安置
---- 二、沈阳下乡居民安置
第十章婚姻
-- 第一节 旧社会的婚姻制度及习俗
-- 第二节建国后婚姻制度的改革
第十一章殡葬
-- 第一节 旧社会的丧葬习俗
-- 第二节改革土葬推行火葬
第十二章民政事业费管理使用
第十三章信访工作
第十四章人物
-- 陈镜湖烈士传略
-- 张耀华烈士传略
-- 吉郑兴烈士传略
-- 抗日英烈乌庆霖
-- 模范烈属苏玉琴
附 录
-- 1、第九区(马场)迟家窝铺村1949年订立的村民公约
-- 2、建平县人民拥军优属公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