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榆乡志

黄榆乡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黄榆乡土志》于1985年4月开始编写,历经十三个月时间写成初稿。 志书记述了黄榆乡有史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发展变化情况,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中出现的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的崭新景象,反映了广大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面貌。

目录

封面
一拉溪乡志
《一拉溪乡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1.乡政府
-- 2.中心校
-- 3.粮库
-- 4.工商所
-- 5.部件分厂
-- 6.永吉县工具厂
-- 7.农业银行
-- 8.税务所
-- 9.农电所
-- 10.卫生院
-- 医患合影
--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永吉县公安局第五区(乡五区)一拉溪乡地略图
-- 一拉溪乡行政区域图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建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各村概况
------ 1. 一拉溪村
------ 2.直属村
------ 3.文玉村
------ 4.查家村
------ 5.二道村
------ 6.吴什哈村
------ 7.碾子沟村
------ 8.陡咀子村
------ 9.新兴村
------ 10.邵家村
-- 第三章 民族
---- 第一节 汉族
---- 第二节 满族
---- 第三节 朝鲜族
---- 第四节 回族
-- 第四章 人口
第四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位置 地理
-- 第二章 山脉 河流
---- 第一节 山脉
------ 1.肖人砬子山
------ 2.石顶子山
------ 3.豁牙山
------ 4.大顶子山
------ 5.西大望
------ 6.尖山
------ 7.杏花山
------ 8.石虎山
------ 9.迎门山
------ 1O.秃山
------ 11.板石山
------ 12.风水山
------ 13.关山
---- 第二节 河流
------ 1.鳌龙河
------ 2.一拉溪河
------ 3.查家河 松花河
------ 4.刘相河
--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四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利资源
---- 第三节 林业资源
---- 第四节 矿物资源
------ 1.花岗岩石
------ 2.黄粘土
------ 3.河沙石
---- 第五节 生物资源
------ 1.动物
------ 2.植物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洪涝灾害
---- 第二节 低温冷害 霜冻
---- 第三节 冰雹大风
---- 第四节 干旱
---- 第五节 病虫害
第五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制度
------ 1.垦荒自耕
------ 2.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 3.地主剥削农民的手段
------ 4.土地改革
------ 5.初级社
------ 6.高级社和人民公社
---- 第二节 农作物的分布与产量
------ 1.农作物的分布
------ 2.农作物的产量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四节 农技农艺
------ 1.旱田
------ 2.水田
---- 第五节 农机农具
---- 第六节 农田建设
---- 第七节 蔬菜
-- 第二章 畜牧
---- 第一节 牲畜饲养
---- 第二节 品种改良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分布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林业管理
------ 1.森林保护
------ 2.林木采伐
------ 3.林场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建设
------ 1.蓄水工程
------ 2.引水工程
------ 3.提水工程
---- 第二节 防洪排涝
------ 1.堤防工程
------ 2.水土保持
-- 第五章 农电
---- 第一节 电网分布
---- 第二节 电力使用
---- 第三节 电力管理
------ 1.计划用电
------ 2.安全用电
------ 3.节约用电
------ 4.电费收缴
------ 5.电工队伍
-- 第六章 土特产
---- 第一节 种植业
---- 第二节 养殖业
---- 第三节 采集业
---- 第四节 编织业
---- 第五节 其它
第六篇 工业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乡办工业
------ 1.机砖厂
------ 2.采石场
------ 3.微型汽车部件厂
------ 4.粮油加工厂
---- 第二节 个体工业
---- 第三节 校办工业
---- 第四节 企业管理
-- 第二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线路
------ 1.驿道
------ 2.国家干线公路
------ 3.乡路
------ 4.专用公路
------ 5.桥涵
---- 第二节 客货运输
------ 1.客运
------ 2.货运
---- 第三节 交通管理
------ 1.公路养护
------ 2.交通安全
-- 第三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第七篇 乡镇建设
-- 第一章 集镇建设
-- 第二章 村屯建设
---- 1.李新住宅楼
---- 2.朴英浩住宅楼
---- 3.赵玉江住宅楼
---- 4.孙火锯匠住宅楼
--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第二节 宅基地审批
第八篇 商业 粮食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 个体商业
---- 第四节 集市贸易
-- 第二章 粮食
---- 第一节 粮食购销
------ 1.粮谷出荷
------ 2.统购统销
------ 3.议购议销
------ 4.粮油供应
---- 第二节 粮油储运
------ 1.积谷仓、义仓
------ 2.储粮
------ 3.调运
---- 第三节 加工
------ 1.粮食加工
------ 2.油料加工
------ 3.饲料加工
第九篇 税务 金融
-- 第一章 税务
---- 第一节 国税
------ 1.田赋税
------ 2.杂税
---- 第二节 县税
------ 1.垧捐
------ 2.地方杂捐
---- 第三节 税务
-- 第二章 金融
---- 第一节 农业银行
---- 第二节 信用社
---- 第三节 公债
---- 第四节 保险
---- 第五节 私人借贷
---- 附记:银行被抢
第十篇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共产党
---- 第一节 党代会
---- 第二节 党的建设
------ 1.组织建设
------ 2.思想建设
---- 第三节 党的组织
---- 第四节 纪律检查
-- 第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青少年组织
------ 1.儿童团
------ 2.新青团、共青团
------ 3.少先队
---- 第二节 妇女组织
---- 第三节 工人组织
---- 第四节 农民组织
------ 1.农民会
------ 2.贫协
---- 第五节 商务会
---- 第六节 科协
---- 附记
------ 1.国民党
------ 2.道德会
第十一篇 政事
-- 第一章 乡人民代表会
-- 第二章 区、公社、政权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政权
-- 第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普选
---- 第二节 优抚安置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1.五保户
------ 2.敬老院
------ 3.聋哑学校
---- 第四节 婚姻登记
-- 第四章 政法
---- 第一节 社会治安
---- 第二节 户籍管理
---- 第三节 民事调解
-- 第五章 兵事匪患地方武装
---- 第一节 兵事与政权
------ ——从“八·一五”东北光复到“三·九”吉林解放
---- 第二节 匪患
---- 第三节 地方武装
------ 1.保卫团
------ 2.保安团
------ 3.自卫团
------ 4.自卫队
------ 5.民兵
-- 第六章 专题论述
---- 第一节 农民抗租抗税
---- 第二节 “政治犯”、“经济犯”
---- 第三节 兵役、劳役、俸仕
---- 第四节 土地改革
---- 第五节 抗美援朝
---- 第六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七节 “三反”、“五反”
---- 第八节 改造落后地区
---- 第九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十节 “文化大革命”
---- 第十一节 落实政策
第十二篇 教育
-- 第一章 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1.私熟
------ 2.官学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1.永吉十三中
------ 2.农村小学附设初中班
---- 第四节 职业教育
------ 1.一拉溪人民公社农业中学
------ 2.永吉十三中高中职业班
-- 第二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 第三章 教育方针与学制改革
---- 第一节 教育方针的贯彻
---- 第二节 学制改革
-- 第四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待遇
---- 第三节 教师地位
-- 第五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上级拨款
---- 第二节 民办经费
---- 第三节 勘工俭学收入
第十三篇 文化 体育 科技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艺术
------ 1.文化机构
------ 2.文艺团体
------ 3.活动场所
------ 4.文艺创作
------ 5.图书发行
------ 6.电影放映
---- 第二节 古迹文物
------ 1.古迹
------ 2.文物
---- 第三节 广播电视
------ 1.广播站
------ 2.电视社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体育设施
---- 第四节 体育竞赛
-- 第三章 科技
第十四篇 卫生 计划生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
------ 1.个人诊所、药店
------ 2.卫生院、卫生所
------ 3.个体诊所
------ 4.合作医疗
------ 5.公费医疗
------ 6.巡回医疗
---- 第二节 妇幼保健
------ 1.新法搂生
------ 2.妇幼保健
---- 第三节 疾病防治
------ 1.防疫接种
------ 2.地方病
------ 3.传染病
---- 第四节 爱国卫生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宣传
---- 第二节 计划生育措施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效果
第十五篇 社会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1.提高幅度
------ 2.负担程度
------ 3.你为啥富不起来?
---- 第二节 职工生活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伊斯兰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 第四节 天主教
---- 第五节 道教
-- 第三章 习俗
---- 第一节 服饰
---- 第二节 婚嫁
------ 1.汉族、满族婚嫁
------ 2.回族婚嫁
------ 3.朝鲜族婚嫁
---- 第三节 丧葬
------ 1.汉族、满族丧葬
------ 2.回族丧葬
------ 3.朝鲜族丧葬
---- 第四节 节日
------ 1.汉族、满族传统节日
------ 2.回族传统节日
------ 3.朝鲜族传统节日
---- 第五节 礼仪
---- 第六节 禁忌
------ 1.汉族禁忌
------ 2.满族禁忌
------ 3.回族禁忌
------ 4.朝鲜族禁忌
-- 第四章 社会新风
-- 第五章 方言 谚语 歇后语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 1.为人处事谚语
------ 2.农谚
---- 第三节 歇后语
---- 附记:陋习
------ 1.吸毒
------ 2.赌博
------ 3.纳妾
------ 4.童养媳
------ 5.迷信活动
第十六篇 人物
-- 第一章 传略
---- 第一节 杨文玉传略
---- 第二节 武奋、郭宇夫传略
---- 第三节 熊万升传略
-- 第二章 事略
---- 第一节 孙立本事略
---- 第二节 杨德山事略
-- 第三章 表
---- 一、劳动模范表
---- 二、旅居外地乡友表
附记
-- 生命之歌
---- 一、抢救
---- 二、护理
---- 三、感谢
《一拉溪乡志》编修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