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镇志

双河镇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双河镇志》问世了。双河镇人民能自己动手整理出第一部具有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的新志书,可以说是全镇人民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大喜事。

目录

封面
图片
-- 双河镇街全景
-- 双河镇党委成员
-- 双河镇派出所公安人员执勤
-- 双河镇火车站
-- 双河镇水泥厂
-- 双河镇中心卫生院
-- 双河镇半拉川水库
-- 工商银行双河镇办事处
-- 双河镇粮库
-- 朝鲜族中心小学校
-- 永吉县朝鲜族第二中学
-- 双河镇小学校
-- 永吉县第四中学
-- 双河镇幼儿园
-- 双河镇敬老院
-- 双河镇行政区域图
-- 双河镇街道图
-- 附图
-- 吉林县警察第六区甲牌区域图
序言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建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区划
---- 第二节 各村概况
------ 1、双河镇街
------ 2、大崴子村
------ 3、庙岭村
------ 4、稗子沟村
------ 5、长岗岭村
------ 6、芹菜沟村
------ 7、黑石咀村
------ 8、黄狼沟村
------ 9、半拉川村
------ 10、大河川村
------ 11、青龙山村
------ 12、苇子沟村
------ 13、腰屯村
------ 14、双丰村
------ 15、桦皮河村
------ 16、苇塘村
------ 17、邵家崴子村
------ 18、头道河子村
------ 19、双河镇村
------ 20、镇郊村
------ 21、蔬菜村
-- 第三章 民族
---- 第一节 汉族
---- 第二节 朝鲜族
---- 第三节 满族
---- 第四节 回族
---- 第五节 彝族
-- 第四章 入口
第四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位置 面积
-- 第二章 山脉 河流
---- 第一节 山脉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四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1、土壤
------ 2、草地
---- 第二节 水利资源
---- 第三节 林业资源
---- 第四节 矿物资源
---- 第五节 生物资源
------ 1、动物
------ 2、植物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第五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制度
---- 第二节 农作物的产量与分布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四节 农技农艺
---- 第五节 农机农具
---- 第六节 农田建设
-- 第二章 畜牧
---- 第一节 牲畜饲养
---- 第二节 品种改良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1、大牲畜疥癣
------ 2、口蹄疫
------ 3、马传染性贫血病
------ 4、猪瘟、猪肺疫、猪丹毒
------ 5、鸡新城疫、禽霍乱
------ 6、狂犬病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分布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林业管理
------ 1、森林保护
------ 2、林木采伐
------ 3、林场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建设
------ 1、蓄水工程
------ 2、引水工程
------ 3、提水工程
---- 第二节 防洪排涝
------ 1、堤防工程
------ 2、水土保持
-- 第五章 农电
---- 第一节 电网分布
---- 第二节 用电管理
------ 1、计划用电、节约用电
------ 2、安全用电
------ 3、电费收缴
------ 4、电工队伍
-- 第六章 多种经营
第六篇 工业交通邮电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私营手工业
---- 第二节 主要工业
------ (一)国营工业
-------- 1、国营8270厂
-------- 2、国营8232厂
-------- 3、国营875厂
------ (二)集体工业
-------- 1. 永吉县电机厂
-------- 2、永吉县造纸二厂
------ (三)乡镇工业
-------- 1、双河镇水泥厂
-------- 2、双河镇农机厂(线材厂)
-------- 3、双河镇木制品厂
-------- 4、双河镇知青综合厂
-------- 5、双河镇纸袋厂
-------- 6、镇基建队
------ (四)村办工业
-------- 1、街道综合厂
-------- 2、双河镇村砖厂
-------- 3、镇郊砖厂
-------- 4、镇郊造纸厂
-------- 5、镇郊农机厂
------ (五)校办工厂
-------- 1、草绳厂(镇小)
-------- 2、三钾盐厂(镇小)
-------- 3、小洪炉(镇小)
-------- 4、机械厂(四中)
-------- 5、汽车拖拉机配件厂(七中)
-------- 6、针织厂
-------- 7、木工厂(七中)
------ (六)个体工业
-- 第二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一)线路
-------- 1、国家干线公路
-------- 2、乡路
-------- 3、村路
------ (二)客货运输
------ (三)交通管理
-------- 1、公路养护
-------- 2、交通安全
---- 第二节 铁路
------ 1、双河镇车站
------ 2、长岗车站
-- 第三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第七篇 乡镇建设
-- 第一章 集镇建设
---- 第一节 集镇形成
---- 第二节 集镇建设
---- 第三节 绿化
---- 第四节 卫生设施
-- 第二章 村屯建设
---- 1、旧式村屯
---- 2、典型新村
--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房屋维收费及住房分配
---- 第二节 用地审批
第八篇 商业 粮食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国营商业
------ 1、永吉县土产公司
------ 2、双河镇食品经营站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 第四节 合作商业
---- 第五节 乡镇商业
---- 第六节 知青商业
------ 1、镇知青商店
------ 2、双河镇供销社民生总店
---- 第七节 集市贸易
-- 第二章 粮食
---- 第一节 粮库(粮食管理所)
---- 第二节 粮食购销
---- 第三节 粮食储运
---- 第四节 加工
------ 1、粮食加工
------ 2、油料加工
------ 3、饲料加工
第九篇 税务金融
-- 第一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税收
------ (一)田赋
------ (二)杂税
------ (三)地方捐
-- 第二章 金融
---- 第一节 货币
---- 第二节 储蓄信贷
---- 第三节 公债
---- 第四节 保险
第十篇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共产党
---- 第一节 地下党
---- 第二节 党代表会
---- 第三节 党的建设
------ 1、组织建设
------ 2、思想建设
---- 第四节 党的组织
---- 第五节 纪律检查
-- 第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青少年组织
------ 1、儿童团
------ 2、共青团
------ 3、少先队
------ 4、红卫兵
---- 第二节 妇女组织
---- 第三节 工会
---- 第四节 农民组织
---- 第五节 商工组织
---- 第六节 科普组织
---- 附记
------ 1、国民党
------ 2、三青团
------ 3、协和会
------ 4、韩侨青年团
------ 5、道德会
第十一篇 政事
-- 第一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区、乡、镇政权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政权
-- 第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普选
---- 第二节 优抚安置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1、五保户
------ 2、敬老院
------ 3、福利厂
------ 4、社会救济
---- 第四节 婚姻登记
-- 第四章 政法
---- 第一节 社会治安
---- 第二节 户籍管理
------ 1、迁出、迁入手续
------ 2、出生
------ 3.死亡
---- 第三节 民事调解
-- 第五章 兵事 匪患 武装
---- 第一节 兵事
---- 第二节 匪患
---- 第三节 武装
------ 1、地方武装
------ 2、驻军
------ 3、民兵
-- 第六章 专题记述
---- 1、归村并屯
---- 2、兵役、劳役与奉仕
---- 3、开拓团和移民
---- 4、土地改革
---- 5、抗美援朝
---- 6、镇压反革命
---- 7、三反、五反
---- 8、改造落后地区
---- 9、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10、文化大革命
第十二篇 教育
-- 第一章 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职业教育
-- 第二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盲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三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上级拨款
---- 第二节 民办经费
---- 第三节 勤工俭学收入
---- 第四节 学杂费收缴
-- 第四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教师状况
---- 第二节 教师进修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 1、政治地位
------ 2、生活福利
第十三篇 文化体育科技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艺术
------ 1、文化团体
------ 2、文艺活动
------ 3、活动场所
------ 4、文艺创作
------ 5、图书发行
------ 6、电影放映
---- 第二节 文物古迹
------ 1、出土文物
------ 2、古迹
---- 第三节 广播电视
------ 1、广播站
------ 2、广播网
------ 3、通讯报导
------ 4、电视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体育设施
---- 第四节 体育竞赛
-- 第三章 科技
---- 第一节 群众的科普活动
---- 第二节 科技成果
第十四篇 卫生 计划生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
------ 1、个人诊所药店
------ 2、卫生所(院)
------ 3、个体诊所
------ 4、合作医疗
------ 5、公费医疗
------ 6、巡回医疗
------ 7、医疗设备技术
---- 第二节 妇幼保健
------ 1、新法接生
------ 2、妇幼保健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1、予防接种
------ 2、地方病
------ 3、传染病
---- 第四节 爱国卫生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宣传
---- 第二节 计划生育措施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效果
第十五篇 社会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第二节 职工生活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道教
---- 第二节 天主教
---- 第三节 佛教
-- 第三章 习俗
---- 第一节 服饰
---- 第二节 婚嫁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节日
---- 第五节 礼仪
---- 第六节 禁忌
-- 第四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民族团结
---- 第二节 喜事新办
---- 第三节 男到女家
---- 第四节 尊老爱幼
---- 第五节 拾金不昧
---- 第六节 扶困济贫
---- 第七节 见义勇为
---- 第八节 殡葬改革
---- 第九节 军民共建
---- 第十节 助人为乐
-- 第五章 方言土语民谣谚语
---- 第一节 方言土语
---- 第二节 民遥
---- 第三节 谚语
---- 第四节 歇后语
---- 附:陋习
------ 1、吸毒
------ 2、赌博
------ 3、纳妾
------ 4、买卖婚姻
------ 5、迷信
------ 6、童养媳
第十六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魏学增
---- 梁喜
---- 田洪波
---- 田大马
---- 李沛林
--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劳动模范
---- 第二节 能工巧匠
---- 第三节 党政军干部
---- 第四节 发优秀知识分子
------ 一、编纂人员
------ 二、歌曲
------ 三、编修始末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