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地区志 上册
格式:PDF
费用:3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册记述了上饶地区的自然、政治、经济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7年12月
目录
封面
上饶地区志
版权页
上饶地区图
图片
--
196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到大茅山垦殖场视察工作
--
196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均儒和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愈之到大茅山垦殖场视察工作
--
1985年10月,国务委员、国家计委主任宋平视察德兴铜矿
--
198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方毅视察德兴铜矿并为矿山题词
--
1992年,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视察上饶客车厂
--
1995年2月,国务委员李铁映参观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
--
1995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到鄱阳湖视察灾情
--
1996年12月,行署专员陈达恒、地区民政局局长郭爱华等陪同共中央委员、原民政部部长崔乃夫视察波阳灾民新村
--
1960年11月,省长邵式平到大茅山垦殖场视察工作
--
1978年,省委书记江渭清和前省长方志纯到上饶视察工作
--
上左:1987年,省委书记万绍芬视察上饶被服厂
--
上右:1989年,省委书记毛致用慰问上饶县灾民
--
省长吴官正视察余干血吸虫病疫区
--
1994年10月,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视察上饶体育中心
--
1995年6月,代省长舒圣佑到波阳视察灾情
--
方志敏塑像(弋阳)
--
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横峰)
--
弋阳革命烈士纪念馆
--
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赠给葛源全体工农群众的石匾(横峰)
--
窖头会议旧址(弋阳)
--
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
--
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
--
上饶集中营监狱旧址
--
七峰古刹(监狱之一)
--
李村高干禁闭室(叶挺将军关押处)
--
集中营刑具之一——囚笼
--
上饶地委、行署大门
--
升腾(钢雕)
--
武夷第一高峰黄岗山
--
鄱湖夕照
--
鄱阳湖平原鸟瞰
--
今日上饶市
--
禾苗茁壮
--
机械收割水稻
--
粮食丰收
--
棉田管理
--
油菜花黄
--
摘油茶子
--
大棚蔬菜
--
上饶早梨
--
春到茶乡(婺源)
--
晒麻
--
甘蔗丰收(玉山)
--
千亩桑园(玉山)
--
晒“紫老红”烟叶(广丰)
--
德兴铜矿露天采场
--
永平选矿厂
--
银山铅锌矿竖井井口
--
江光照相机厂组装车间
--
江西水泥厂
--
上饶振达铜线材厂
--
“上饶牌”客车装运出口
--
玉山轴承厂
--
连胜自行车厂
--
上饶啤酒厂
--
上饶220KV变电站
--
广丰卷烟厂
--
横峰纺织器材厂
--
横南铁路、公路桥
--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
清水林场(上饶县)
--
三清山黄杉林带
--
广丰长防林
--
竹排出山(婺源)
--
德兴盘石山水电站
--
铅山陈家寨竹林
--
康山电排站
--
玉山七一水库
--
广丰军潭水电站
--
引水渡槽
--
荷包红鲤鱼
--
万年珍珠养殖场
--
渔光曲(余干)
--
鄱湖渔歌
--
鳗鱼养殖
--
捕鱼忙
--
晒银鱼
--
广丰铁蹄黄牛
--
玉山乌猪
--
湖滨养鹅
--
广丰山羊
--
上饶市北门养鸡场
--
养蜂
--
姐妹松
--
女神峰
--
观音听琵琶
--
巨蟒出山
--
江南一秀三清山
--
三清宫
--
龟峰
--
丹霞地貌
--
石坊
--
畲族姑娘
--
鹅湖书院
--
茶姑
--
万年仙人洞
--
灵岩洞景-伯乐相马
--
婺源彩虹桥
--
中国人民银行上饶地区分行
--
上饶邮电局程控电话机房
--
上饶信江商场
--
上饶宾馆
--
上饶沙溪农贸市场
--
上饶电视台
--
上饶师专
--
婺源茶校
--
万年盘岭乡敬老院
--
上饶体育中心
--
龙舟赛会
--
弋阳腔剧团
--
波阳医院
--
赣剧团在农村演出
--
铅山竹编
--
波阳永福塔
--
婺源县博物馆
--
恐龙蛋化石(上饶县)
--
玉山硅化木
--
春秋恋砚胡中泰刻制
--
优秀书画摄影作品
----
枝绽破春寒(国画·入选《中国当代名家作品鉴赏》) 吕萍
----
田园风味(国画·赴德国展览并获省政府奖) 胡润芝
----
三清山(国画·省第二届青年美展作品) 祝安峰
----
(国画·获国际文化交流优秀奖)张顺良
----
苍鹰图(国画·江西滕王阁收藏) 饶草荣
----
畲家今日(木刻·中国美术馆收藏) 黄永勇
----
艳阳天(纸版画·美国达拉斯艺术馆收藏)温祖望
----
春到农家(木刻)杨金生
----
水乡(纸版画·中国美术馆收藏) 苏烈熙
----
江南四月(漆画·中国美术馆收藏) 李一新
----
信念(木刻·省美展优秀奖)李开邦
----
庆功酒(木刻·全国群星美术大展优秀奖) 徐良发
----
龙尾砚设计图王润华
----
藏书票(赴意大利参展)黄永勇
----
藏书票(赴访西德参展) 温祖望
----
(全国第三届藏书票展作品)李信伟
----
藏书票(赴日本扎幌参展)刘道荣
----
上左:丫丫图(全国第十六届摄影艺术展览人选作品)汪维炎
----
上右:猴(根雕·第三届《刘开渠根艺奖》铜牌奖) 俞洪春
----
山村十月(江西省十三届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优秀奖)余竟吾
----
天下之至乐当於至苦中求之
----
葛州坝胡润芝治印
----
待细把江山图画吴长庚治印
----
梦印斋翁志强治印
----
河湾(摄影·建国40周年、纪念摄影150周年摄影大赛佳作奖) 郝正良
----
山在虚无缥缈间(摄影·首届“DS杯”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 王肃和
----
园丁颂(剪纸·省第二届剪纸大展作品) 张大雨
----
小花(摄影·89年江西省摄影艺术新作展银牌奖) 何义康
----
三清山楹联黄永勇
----
书法徐顺炉
----
书法王维汉
----
书法王克敌
----
书法钟自刚
----
书法王德荣
上饶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上饶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上饶地区志》编纂人员
目录
序一
题词(代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卷一建置区划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建置沿革
----
第二节辖区变迁
--
第二章区划
----
第一节元以前辖区分隶变化
----
第二节明清时期行政区划
----
第三节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
第四节解放后行政区划
卷二城镇
--
第一章城市
----
第一节上饶市
----
第二节德兴市
--
第二章市、县治所镇
----
第一节银城镇
----
第二节旭日镇
----
第三节永丰镇
----
第四节冰溪镇
----
第五节河口镇
----
第六节岑阳镇
----
第七节弋江镇
----
第八节余干镇
----
第九节鄱阳镇
----
第十节陈营镇
----
第十一节紫阳镇
--
第三章非市、县治所镇
----
第一节泗洲镇
----
第二节沙溪镇
----
第三节洋口镇
----
第四节五都镇
----
第五节永平镇
----
第六节瑞洪镇
----
第七节黄金埠镇
----
第八节石门街镇
----
第九节田畈街镇
----
第十节石镇
----
第十一节青云镇
----
第十二节清华镇
卷三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质构造
----
第二节地层
----
第三节岩浆岩
----
第四节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中、低山区
----
第二节丘陵区
----
第三节平原区
--
第三章山地
----
第一节鄣公山及黄山余脉
----
第二节怀玉山
----
第三节武夷山脉
--
第四章河流 湖泊
----
第一节饶河水系
----
第二节信江水系
----
第三节潼津河 漳田河 程村溪
----
第四节湖泊
--
第五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要素
----
第二节气候区域划分
--
第六章物候
----
第一节植物候
----
第二节动物候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气象灾害
----
第二节其他灾害
--
第八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植物资源
----
第三节动物资源
----
第四节矿产资源
----
第五节水资源 水力资源
卷四人口民族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演变
----
第二节人口变化因素
----
第三节人口分布
----
第四节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
----
第五节人口姓氏构成
----
第六节人口素质
----
第七节计划生育
--
第二章民族人口分布
----
第一节民族人口
----
第二节畲族
卷五地方行政
--
第一章邑、郡、州、路、府行政
----
第一节邑
----
第二节郡
----
第三节州
----
第四节路
----
第五节府
--
第二章民国地方政府行政
----
第一节江西省第三行政监督区
----
第二节道
----
第三节党政委员会分会
----
第四节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第三章地方人民政府行政
----
第一节赣东北行政公署
----
第二节江西省上饶专员公署
----
第三节江西省上饶地区革命委员会
----
第四节江西省上饶地区行政公署
--
第四章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饶地区联络处
--
第五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委员会上饶地区联络处
卷六党 派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第二节抗日战争时期
----
第三节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第四节解放后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党员
----
第三节党务
--
第三章民主党派地方组织
----
第一节民革地方组织
----
第二节民盟地方组织
----
第三节民建地方组织
----
第四节农工党地方组织
--
第四章其他党派地方组织
----
第一节同盟会、共和党、中华革命党地方组织
----
第二节民社党地方组织
----
第三节中国青年党地方组织
卷七群众团体
--
第一章工人组织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活动
--
第二章农民组织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活动
--
第三章妇女组织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活动
--
第四章青少年组织
----
第一节少年组织
----
第二节青年组织
--
第五章工商业团体
----
第一节商会
----
第二节工商联
----
第三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
--
第六章文化科技团体
----
第一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二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三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
第七章其他团体
----
第一节中苏友好协会
----
第二节抗美援朝协会
----
第三节中国红十字会
----
第四节盲人聋哑人协会
卷八军 事
--
第一章军事机构
----
第一节元明清军事机构
----
第二节民国军事机构
----
第三节解放后军事机构
--
第二章兵员征集
----
第一节征兵
----
第二节募兵
----
第三节志愿兵
----
第四节义务兵
----
第五节预备役
----
第六节兵役登记
--
第三章地方武装 驻军
----
第一节地方武装
----
第二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
第三节驻军
--
第四章群众武装
----
第一节团练
----
第二节壮丁队
----
第三节赤卫队 少年先锋队
----
第四节民兵
--
第五章关隘湖(河)防
----
第一节关隘
----
第二节湖(河)防
--
第六章军事设施
----
第一节城池 碉堡 炮台
----
第二节演武(校)场训练基地
----
第三节机场 防空设施
----
第四节递步哨 号铳
--
第七章重要战事纪略
----
第一节清前战事
----
第二节民国战事
----
第三节解放战事
----
第四节解放后战事
卷九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公安机关
----
第二节刑事侦查
----
第三节治安管理
----
第四节社会改造
----
第五节户政管理
----
第六节安全保卫 安全监督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检察机关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审判机关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诉讼
----
第六节特赦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司法行政机关
----
第二节法制教育
----
第三节人民调解
----
第四节公证事务
----
第五节律师事务
----
第六节劳改劳教
卷十民 政
--
第一章民政机构
----
第一节地区民政机构
----
第二节县市民政机构
----
第三节乡镇民政机构
--
第二章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节基层政权组织
----
第二节选举
--
第三章救灾 救济
----
第一节救灾
----
第二节救济
--
第四章社会福利 移民安置
----
第一节社会福利
----
第二节残疾人福利
----
第三节移民安置
--
第五章拥军
----
第一节支前
----
第二节慰问
--
第六章优抚
----
第一节优抚机构
----
第二节优抚对象
----
第三节群众优待
----
第四节国家抚恤
----
第五节政府补助
--
第七章复退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
第一节安置机构
----
第二节复退军人安置
----
第三节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
第八章烈士褒扬
----
第一节烈士评定
----
第二节遗址保护 史料征集
----
第三节树碑立亭建陵园
--
第九章收容改造 遣送
----
第一节妓女、游民收容改造
----
第二节盲流人口收容遣送
----
第三节俘虏收容遣送
--
第十章老(贫)区建设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老(贫)区范围
----
第三节扶持措施
--
第十一章信访
----
第一节信访机构
----
第二节来信来访
----
第三节典型案例
--
第十二章殡葬管理
----
第一节殡葬机构
----
第二节殡葬改革
--
第十三章地名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措施
--
第十章婚姻管理
----
第一节婚姻状况
----
第二节婚姻登记
----
第三节保护军婚
卷十一劳动人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劳动管理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劳动力管理
----
第三节劳动安全
----
第四节劳动器具管理
----
第五节职工教育
--
第三章人事管理
----
第一节机构编制
----
第二节干部队伍
----
第三节人事调配
----
第四节干部管理
----
第五节干部离退休
----
第六节落实干部政策
--
第四章工资 福利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福利
卷十二苏区
--
第一章中共地方组织
----
第一节地方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地方高层领导机构
----
第三节分区(特)委
----
第四节中心县委、县委
----
第五节党的建设
----
第六节党内斗争
----
第七节“肃反”工作
----
第八节重要会议
--
第二章地方苏维埃政权
----
第一节地方苏维埃的建立
----
第二节地方高层苏维埃
----
第三节分(特)区革命委员会、苏维埃
----
第四节中心县、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
----
第五节政权建设
----
第六节土地改革
----
第七节历届工农兵代表大会
--
第三章地方军事组织
----
第一节农民暴动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地方高层军事指挥机构
----
第四节地方军事系统
----
第五节部队建设
----
第六节重要兵事
----
第七节附属机构
--
第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农组织
----
第二节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妇女组织
----
第四节反帝大同盟互济会
--
第五章经济
----
第一节工农业生产
----
第二节交通邮电
----
第三节财政税收金融
----
第四节商业
--
第六章文化
----
第一节教育
----
第二节文艺
----
第三节出版 印刷 发行
----
第四节卫生体育
卷十三种植业
--
第一章农村生产关系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人民公社化
----
第四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耕地
----
第一节耕地面积
----
第二节耕作土壤
----
第三节地籍 地政
--
第三章农作物
----
第一节农作物种类
----
第二节农作物分布
----
第三节种植面积 产量
--
第四章农技农艺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良种繁育
----
第三节栽培技术
----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
----
第五节微生物利用
--
第五章园艺
----
第一节茶
----
第二节果桑
--
第六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农业机械
----
第三节修配网点
--
第七章农经管理 农村能源
----
第一节农村经营管理
----
第二节农村能源
卷十四畜牧水产业
--
第一章畜牧业
----
第一节饲养条件
----
第二节饲养产量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饲养科技
--
第二章水产业
----
第一节水产业水域
----
第二节水产业组织
----
第三节水产养殖业
----
第四节水产捕捞业
----
第五节渔政管理
----
第六节加工 供销
卷十五林业
--
第一章山林
----
第一节林地
----
第二节树种
----
第三节蓄积量
--
第二章采种 育苗
----
第一节采种
----
第二节育苗
--
第三章植树造林
----
第一节造林
----
第二节林业基地
----
第三节防护林
----
第四节“四旁”绿化
----
第五节造林技术
--
第四章育林
----
第一节封山育林
----
第二节幼林抚育
----
第三节低产林改造
----
第四节油茶垦修
--
第五章采伐 运输 购销
----
第一节采伐
----
第二节运输
----
第三节购销
--
第六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护林组织
----
第二节群众性护林组织
----
第三节护林规约
----
第四节护林设施
----
第五节森林火灾
----
第六节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七节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
第七章林业科技
----
第一节科技机构 科技队伍
----
第二节主要科技成果应用
--
第八章林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资源管理
----
第三节山林权属管理
----
第四节木材运销管理
----
第五节野生动物保护
----
第六节山价 育林基金
--
第九章垦殖企业
----
第一节企业简况
----
第二节企业经营水平
----
第三节农业生产
----
第四节场办工业
----
第五节场办商业
卷十六水利
--
第一章防洪工程
----
第一节建设概况
----
第二节10万亩以上圩堤
----
第三节万亩以上圩堤
----
第四节水闸
--
第二章蓄水工程
----
第一节建设概况
----
第二节大型水库
----
第三节中型水库
--
第三章引水工程
----
第一节建设概况
----
第二节主要渠、坝
--
第四章排灌工程
----
第一节传统排灌工具
----
第二节机械排灌工程
----
第三节电力排灌工程
----
第四节其他排灌工程
--
第五章小水电工程
----
第一节水能资源
----
第二节发电工程
----
第三节输电、变电设施
--
第六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状况
----
第二节水土流失治理
--
第七章其他水利工程
----
第一节河道治理工程
----
第二节人畜饮水工程
--
第八章工程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多种经营
----
第三节水费征收
----
第四节工程保安
卷十七工业
--
第一章采矿业
----
第一节煤矿
----
第二节金属矿
----
第三节非金属矿
--
第二章电力工业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供电
----
第三节用电
--
第三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水泥生产和水泥制品业
----
第二节石灰、砖瓦生产业
----
第三节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
--
第四章机械电子工业
----
第一节农业机械修造业
----
第二节运输机械修造业
----
第三节动力、轻工、粮油机械制造业
----
第四节仪表仪器、轴瓦轴承制造业
----
第五节其他机械修造业
----
第六节电子工业
--
第五章轻工业
----
第一节造纸、印刷、包装业
----
第二节皮革、塑料业
----
第三节医药工业
----
第四节工艺美术业
----
第五节其他轻工业
--
第六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林产化工业
----
第二节化学肥料业
----
第三节日用化工、化工原料业
--
第七章纺织、服装工业
----
第一节纺织业
----
第二节针织业
----
第三节纺织器材业
----
第四节服装业
--
第八章食品工业
----
第一节制茶工业
----
第二节酿酒工业
----
第三节食品加工业
--
第九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管理活动
----
附录
卷十八铜业
--
第一章矿床
----
第一节铜矿床
----
第二节铅、锌矿床
----
第三节伴生矿床
--
第二章企业
----
第一节德兴铜矿
----
第二节永平铜矿
----
第三节银山铅锌矿
----
第四节江西有色冶炼加工厂
----
第五节其他企业
--
第三章生产
----
第一节古代铜业生产
----
第二节现代开采
----
第三节选矿
----
第四节冶炼和铜材加工
----
第五节主要产品
--
第四章职工队伍
----
第一节职工来源
----
第二节职工结构
----
第三节职工培训
----
第四节退、离休职工
--
第五章体制改革和外事往来
----
第一节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外事往来
卷十九交通
--
第一章线路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航道
----
第四节铁路
--
第二章设施
----
第一节桥梁
----
第二节渡口
----
第三节站点
----
第四节港口码头
--
第三章运输
----
第一节古代运输
----
第二节公路运输
----
第三节内河运输
----
第四节搬运装卸
----
第五节铁路运输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运输管理
----
第二节车船监理
卷二十邮电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邮政机构
----
第二节电信机构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邮路
----
第二节业务
----
第三节投递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
第四章邮电资费
----
第一节邮政资费
----
第二节电信资费
--
第五章邮电管理
----
第一节邮政管理
----
第二节电信管理
----
第三节经济效益
卷二十一城乡建设
--
第一章城乡建设规划
----
附上饶市城市建设规划概要
--
第二章城镇建设
----
第一节道路桥梁
----
第二节供电供水
----
第三节排水防洪
----
第四节园林雕塑
----
第五节公共交通
----
第六节城镇燃料供应
----
第七节环境卫生
--
第三章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地产
----
第二节房产
----
第三节房地产经营
--
第四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集镇建设
----
第二节村庄建设
----
第三节农房建设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环境治理
--
第六章建筑业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施工队伍
----
第三节施工设备
----
第四节施工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