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粮食志

厦门粮食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厦门粮食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粮油运输、粮油贸易、粮油市场、粮油价格、粮食仓储等。

内容时限: 0000-1949

出版时间: 1989年08月

目录

封面
厦门粮食志
题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副部长罗东明题词
-- 福建省粮食厅厅长杨文义题词
-- 厦门史志协会主席施能鹤题词
图片
-- 《厦门粮食志》编纂委员会负责人和编辑合影
-- 1988年5月24日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福建省粮食志办公室和本志编委会联合召开《厦门市粮食志》评审会。图为评审会会场
-- 《厦门市粮食志》评审会剪影(一)摄影 曾焕辉
---- 原福建省粮食厅厅长白磐夫讲话。
---- 厦门市粮食局长本志编委会第一副主任刘样伦讲话。
----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扔疆(右)和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孔永松(左)在评审会上。
--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评审会剪影(二) 摄影曾焕辉
---- 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洪卜仁讲话。
---- 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副馆长,副研究员张宗洽(右)和厦门市粮食局副局长、本志编委会副主任兼主编徐国祥在评审会上。
---- 评审会会场一角。
-- 厦门城市略图
-- 厦门全图
-- 第一童《郑师军粮》插图
---- 台湾人民热烈欢迎郑成功将士的情景。
-- 第四章《粮油运输》插图
---- 厦门港口图(约明代末叶)
-- 解放前厦门粮食仓库(商业租栈)一瞥
---- 厦门国华栈(罗浮路)
---- 鼓浪屿和记栈 (福州路) ·摄影· 黄亚慈
---- 厦门华兴栈(第一码头)
---- 鼓浪屿和记栈 (三明路)
---- 鼓浪屿中谦栈 (三明路)
---- 鼓浪屿和记栈 (三和路)
-- 第十一章《粮油加工》碾米插图
---- 早期民间碾米使用的土砻及石臼。 摄影·黄亚慈
-- 第十一章《粮油加工》榨油插图
---- 早期民间油坊使用的木头车及用于撞击榨膛的木隼、大锤。
---- 土法榨油使用的花生剥壳机。
---- 解放前使用的人力土榨螺旋机 摄影·黄亚慈
-- 《旧事杂记》插图
---- 厦门大学学生上街张贴的『反饥饿』宣传品。(洪卜仁供稿)
---- 民国18年12月间厦门米荒严重,益同人公会在思明东路设点供应平价大米,前往购粮的饥贫市民络绎不绝。
体例
序一
序二
目录
概述
第一章郑师军粮
-- 第一节取粮渠道及措施
-- 第二节“金厦保卫战”军粮
-- 第三节郑经留守厦门的军粮
第二章台粮济闽
-- 第一节官运
-- 第二节商运、私运
第三章粮管机构
第四章粮油运输
-- 第一节“开埠”前的航业与粮运
-- 第二节“开埠”后的航业与粮运
-- 第三节食油运输
第五章粮油贸易
-- 第一节洋米
-- 第二节华米
-- 第三节面粉
-- 第四节豆、粕
-- 第五节杂粮
-- 第六节食油
第六章粮油转口
-- 第一节大米复输出
-- 第二节其他复输出
第七章粮油市场
-- 第一节市场布局
-- 第二节经营方式
-- 第三节粮商团体
第八章粮油价格
-- 第一节粮价缓浮转相对稳定
-- 第二节粮价腾升转狂涨
-- 第三节粮食价差
第九章粮食仓储
第十章粮油制品
-- 第一节米、面制品
-- 第二节豆品、糕点
第十一章粮油加工
-- 第一节碾米
-- 第二节榨油
-- 第三节磨粉
第十二章农况田赋
-- 第一节禾山农况
-- 第二节田赋征收
第十三章旧事杂记
-- 一、名人軼事
---- 陈嘉庚
-- 二、洋行实录
-- 三、慈善事业
-- 四、峥嵘岁月
-- 五、名行老店
-- 六、行业佳话
-- 七、地方掌故
附录
-- 厦门历代人口
-- 郑师兵额
-- 郑成功东进台湾粮供不继
-- 厦门小刀会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忽视粮源
参阅、收录资料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