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县水利志

顺德县水利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围堤水闸、排灌工程、工程管理、水道整治与围垦、工程技术、机构与人物等章。

内容时限: 1452-1985

目录

封面
顺德县水利志
《顺德县水利志》编纂组

图片
-- 1971年县委领导在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工地
-- 水利志征询会合映
-- 顺德县地图
-- 三大险段之一的联安围白蛇漩险段
-- 容高联围龙涌险段
-- 桑园围上三漕险段
-- 前海后塘的番顺联围文有围险段
-- 1962年决口修复的第二联围上华堤段
-- 已达标准的桑园围甘竹堤段
-- 混凝土堤面的第一联围东风堤段
-- 路堤结合的中顺大围麦家围段
-- 最早兴建的麻江船闸
-- 全县最大的甘竹船闸
-- 钢筋混凝土人字门的良马船闸
-- 总孔宽最宽的桂畔海水闸
-- 预制浮运沉装施工的眉蕉尾水闸
-- 利用旧闸桩基改建的迳口水闸
-- 1949年洪水冲毁修复的登洲水闸
-- 最早兴建的龙潭二级闸
-- 全县最大的凫洲河二级闸
-- 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门的三洪奇二级闸
-- 最长的人工河杏坛东海大河
-- 最宽的人工河 乐从英雄河
-- 排灌分家的伦教羊大河
-- 最早兴建的马岗电力排灌站
-- 机组一角
-- 装机最大的旧涌排水站
-- 厂房内貌
-- 单机最大的菊花湾排水站
-- 革命老区的西海排水站
-- 机组最多的桂畔海排涝站
-- 0.3米水头可发电的甘竹滩洪潮发电站
-- 配电厂房
-- 利用微水头发电成功
-- 顺德县水电局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 全县唯一的中心沟牛角能坑水库
-- 锥探灌浆固堤防
-- 岁修机械代人忙
-- 洪潮水位自记化
-- 汛情电波传城乡
-- 联围筑闸卫四方
-- 银河金网庶糖香
-- 碧波荡漾鱼肥壮
-- 今日城乡变了样
-- 顺德县围堤水闸分布图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水道及水资源
-- 第一节水道
---- 一、西江干支流
---- 二、北江干支流
-- 第二节水资源
---- 一、水量
---- 二、水质
第二章洪、涝、风、旱灾害
-- 第一节洪涝灾害
---- 一、明、清两代的洪涝灾害
---- 二、民国时期的洪涝灾害
---- 三、建国后的洪涝灾害
-- 第二节风灾
---- 一、明清两代的风灾
---- 二、民国时期的风灾
---- 三、建国后的风灾
-- 第三节旱灾
---- 一、明清两代的旱灾
---- 二、民国时期的旱灾
---- 三、建国后的旱灾
第三章围堤水闸
-- 第一节建国前的围、闸
-- 第二节建国后联围筑闸
---- 一、堵口复堤
---- 二、联围筑闸
-- 第三节险段整治
---- 一、各围险段
---- 二、三大险段
-- 第四节主要水闸及二级闸创建
---- 一、主要水闸
---- 二、二级闸创建
第四章排灌工程
-- 第一节疏浚河涌
---- 一、疏浚河涌
---- 二、新开主要干河
-- 第二节灌区整治
---- 一、整治灌区
---- 二、重点灌区
---- 三、小型蓄泄工程
-- 第三节机电排灌
---- 一、机械排灌
---- 二、电力排灌
---- 三、重点排灌区及主要排灌站
---- 四、喷灌工程
第五章小水电建设
-- 第一节潮汐发电
-- 第二节甘竹滩洪潮发电站
第六章水道整治与围垦
-- 第一节整治潭洲水道
-- 第二节围垦中心沟
---- 一、筑西堤建西闸
---- 二、东堤堵口加固
---- 三、排灌系统建设
---- 四、水库和电力建设
---- 五、垦植和经济开发
第七章工程管理
-- 第一节围闸管理
---- 一、管理体制
---- 二、水利会
---- 三、管理制度
---- 四、观测工作
---- 五、围堤岁修
---- 六、河堤清障
---- 七、试验改革
-- 第二节电排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管理制度
---- 三、维修调巩
-- 第三节水费征收
---- 一、水利受益费
---- 二、船闸养护费
-- 第四节综合经营
第八章工程技术
-- 第一节工程设计
---- 一、围堤断面
---- 二、险工护岸
---- 三、水、船闸
---- 四、排灌站
---- 五、小水电站
-- 第二节施工技术
---- 一、施工机构
---- 二、作业计划
---- 三、劳力组织
---- 四、基础处理
---- 五、土方施工
---- 六、石方施工
---- 七、混凝土施工
---- 八、闸门施工
---- 九、设备安装
---- 十、浮运闸施工
-- 第三节技术培训与水利学会
---- 一、技术培训
---- 二、技术队伍
---- 三、水利学会
第九章防汛、防旱、防风
-- 第一节机构与制度
---- 一、防汛机构
---- 二、工作制度
---- 三、设防规定
---- 四、汛情传递
---- 五、器材贮备
-- 第二节抗灾纪实
---- 一、抗洪、涝纪实
---- 二、抗台风纪实
---- 三、抗旱纪实
第十章机构与人物
-- 第一节县级机构
-- 第二节治水人物
---- 一、建国前的治水人物
------ 温汝适
------ 赖子猷
------ 谭楷
------ 区作霖
------ 黎兆棠
------ 梁炳南
------ 伍长芬
------ 霍云良
------ 关厚光
---- 二、建国后的治水人物
------ 黄牛
------ 麦川君
------ 刘启煊
------ 邓永调
附录:
-- 一、政策法规
-- 二、碑记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