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地区金融志

保山地区金融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则,按照“求实存真”和“详近略远”的原则,以货币、信用为主线,着重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保山地区金融事业发展的全貌,并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二、本志上限追溯到保山地区境内使用货币时起,下限止于公元1990年;记述区域,以1990年末保山地区行政区划为限。其中,1956~1963年保山专区合并德宏州和1969~1971年德宏州合并保山地区期间所称“内四县”指保山、腾冲、龙陵、昌宁4县,“内五县”指“内四县”加施甸县。

目录

封面
保山地区金融志
《保山地区金融志》编纂领导小组
《保山地区金融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保山地区金融志》稿评审人员名单
图片
-- 中共保山地委史志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保山地区金融志办公室先进集体
-- 左起:地区金融系统各行、司领导,潘振华、王能兴、何显海、杨宗伟、杨世钧、杨明光、李学品、李希鹏、李荣胜。
-- 保山地区金融志评审人员合影
-- 左起:地区金融志编撰人员,李光复、陈天禄、孙撕华李吉、董国钧、李成纪、张教忍、李辉。
-- 左起:地区金融志纂稿人员,前排李辉、李吉、孙撕华,后排陈天禄、张锐达、李光复。
-- 中国人民银行保山地区分行办公楼
-- 中国工商银行保山地区中心支行办公楼原址
-- 中国工商银行保山地区分行办公楼新址
-- 中国银行保山支行办公楼
-- 中国农业银行保山地区中心支行办公楼原址
-- 中国农业银行保山地区分行办公楼新址
-- 中国建设银行保山地区中心支行办公楼原址
-- 中国建设银行保山地区分行办公楼新址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保山地区中心支公司办公楼原址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保山分公司办公楼新址
--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保山分公司办公楼新址
-- 农村信用合作社施甸县联社办公楼
-- 中国农业银行保山市坝弯营业所
-- 农村信用合作社保山市汉庄基层社
-- 保山市正阳城市信用社办公大楼
-- 中国工商银行保山市东路储蓄所
-- 腾冲城西出土的汉代五铢钱
-- 云南富滇银行发行的纸币
-- 清代保山地区行使的制钱
-- 民国时期中.中、交、农四行发行的法币
-- 民国时期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关金券和金元券
-- 1949年“共革盟”暴乱成立“滇西解放区人民银行”发行的流通券
-- 英国在印度铸造的卢比(俗称小洋或印洋)清末民初在腾冲。龙陵一带普遍流通
-- 二战期间英国在印度发行的卢比曾在腾龙及滇缅公路沿线流通
-- 缅甸独立后发行的缅元,曾有少量流入腾冲一带
-- 日军侵入腾冲、龙陵期间发行的军用卢比
-- 第一套人民币(部份)
-- 第二套人民币(部份)
-- 第三套人民币(部份)
-- 第四套人民币(部份)
--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部份盒属流通纪念币
-- 拨款兴建的水利工程——保山市北庙水库
-- 银行贷款支持建设的保山市大沙河抽水站
-- 农行贷款支持发展的保山市丙麻果园
-- 世行贷款支持推广云抗10号茶园
-- 建行拨改贷支持建设的卡斯糖厂
-- 建行拨款、贷款支持建设的保山地区水泥厂
-- 农行贷款支持的保山钢铁厂轧钢车间
-- 农行贷款支持发展的水稻良种
-- 蔗糖是保山地区经济支柱之一蔗农在收砍甘蔗
-- 信用社扶植的菜篮子工程大棚蔬菜
-- 工行贷款支持运输事业
-- 云南省保山财校干部中专金融二班毕业留影一九八五年元月二十一日
-- 保山地区金融系统1990年银鹰杯首届男女篮球运动会
-- 保山地区农村金融系统1990年在龙陵举办男女篮球运动会
-- 云南省人民政府奖给昌宁县漭水乡信用合作社的奖旗
-- 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奖给人行保山地区分行保卫科奖旗
--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奖给施甸县由旺营业所的奖状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奖给腾冲县支行的奖旗
-- 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昌宁县工行的奖状
-- 1952年5月5日,保山专员公署向3月27日人民银行龙陵县象达金融服务组遭土匪杀害的李仁孝同志颁发的政务院烈士证书。
-- 1952年3月27日,人民银行龙陵县象达金融服务组遭土匪抢劫,被土匪杀害的李光武烈士。
-- 1952年4月24日,人民银行龙陵县象达金融服务组遭土匪抢劫,被土匪杀害的赵德昌烈士。

凡例
《保山地区金融志》目录
保山地区概貌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货币
-- 第一章 历代货币
---- 第一节 货币演变
---- 第二节 古代货币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货币
---- 第四节 外国货币
-- 第二章 人民币
---- 第一节 人民币发行
---- 第二节 统一货币
---- 第三节 反假币斗争
-- 第三章 货币流通
---- 第一节 投放与回笼
---- 第二节 货币流向及分布
第二编 民间资金融通
-- 第一章 民间借贷
---- 第一节 钱物借贷
---- 第二节 賩会
-- 第二章 旧式金融
---- 第一节 典当
---- 第二节 塃铺和塃摊
---- 第三节 商号汇兑
第三编 金融机构
-- 第一章 清末金融机构
---- 第一节 腾越铁路银行
---- 第二节 国民军银行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金融机构
---- 第一节 中央政府银行
---- 第二节 地方金融机构
---- 第三节 商业银行
---- 第四节 日伪银行
---- 第五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三章 新中国金融机构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
---- 第二节 中国农业银行
---- 第三节 中国工商银行
---- 第四节 交通银行
---- 第五节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 第六节 中国银行
---- 第七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 第八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九节 城市信用合作社
第四编 存款
-- 第一章 银行存款
---- 第一节 企业存款
---- 第二节 财政存款
---- 第三节 机关、团体和部队存款
---- 第四节 农村集体存款
---- 第五节 基建、更改及其他存款
---- 第六节 信用卡存款
-- 第二章 城乡储蓄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储蓄种类
---- 第三节 机构网点
---- 第四节 储蓄利率
第五编 贷款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农贷
---- 第一节 银行农贷
---- 第二节 合作农业贷款和积谷
-- 第二章 新中国农贷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农贷种类
---- 第三节 农贷计划管理
---- 第四节 农贷清理处理
---- 第五节 农贷利率
-- 第三章 工商贷款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工业流动资金贷款
---- 第三节 商业流动资金贷款
---- 第四节 建筑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 第五节 工商信贷资金管理
---- 第六节 工商贷款清理处理
---- 第七节 工商贷款利率
-- 第四章 固定资产贷款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拨款改贷款
---- 第三节 基本建设贷款
---- 第四节 技术改造贷款
---- 第五节 房地产开放贷款
---- 第六节 其他固定资产贷款
---- 第七节 人行专项贷款
---- 第八节 贷款利率
-- 第五章 其他贷款
---- 第一节 信托贷款
---- 第二节 委托贷款
---- 第三节 住宅储蓄贷款
-- 第六章 人行对专业银行贷款
---- 第一节 贷款种类
---- 第二节 贷款利率
第六编 拨款与监督
-- 第一章 拨款
---- 第一节 拨款
---- 第二节 监督管理
-- 第二章 农业拨款与监督
---- 第一节 农业拨款
---- 第二节 代付优扶、救济款
---- 第三节 拨款监督
第七编 保险业务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一节 解放初期保险
---- 第二节 恢复发展时期保险
-- 第二章 财产保险
---- 第一节 企业财产保险
---- 第二节 机动车辆保险
---- 第三节 货物运输保险
---- 第四节 家庭财产保险
---- 第五节 养殖业保险
-- 第三章 人身保险
---- 第一节 简易人身保险
---- 第二节 养老金保险
---- 第三节 公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
---- 第四节 团体人身保险
---- 第五节 学生团体平安保险
-- 第四章 防灾理赔
---- 第一节 灾害防范
---- 第二节 保险理赔
-- 第五章 宣传与管理
---- 第一节 保险宣传
---- 第二节 保险管理
-- 第八编 信用社业务和管理
-- 第一章 信用社业务
----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业务
---- 第二节 城市信用社业务
-- 第二章 信用社管理
---- 第一节 管理制度
---- 第二节 领导与监督
第九编 会计工作
-- 第一章 银行会计
---- 第一节 会计制度
---- 第二节 会计核算
---- 第三节 银行“三清”
---- 第四节 检查与辅导
---- 第五节 财务管理
-- 第二章 联行往来
---- 第一节 联行往来管理
---- 第二节 联行往来制度
---- 第三节 汇差清算
-- 第三章 转帐结算
---- 第一节 结算办法
---- 第二节 结算管理
---- 第三节 结算方式
第十编 发行出纳
-- 第一章 发行工作
---- 第一节 发行库
---- 第二节 库房管理
---- 第三节 残损币的处理
-- 第二章 出纳工作
---- 第一节 出纳制度
---- 第二节 现金收付
---- 第三节 出纳错款处理
第十一编 经理国库
-- 第一章 国库管理
---- 第一节 管理制度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节 收纳报解
-- 第二章 代理发行国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债券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债券
第十二编 银行机具
-- 第一章 业务机具
---- 第一节 出纳机具
---- 第二节 计算机具
---- 第三节 运钞设施
-- 第二章 管理机具
---- 第一节 办公机具
---- 第二节 安全设施
第十三编 金融管理
-- 第一章 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管理
---- 第二节 金融整治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及“一五”时期
---- 第二节 “二五”及调整时期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
-- 第三章 信贷资金管理
---- 第一节 统收统支
---- 第二节 差额包干
---- 第三节 指标管理
---- 第四节 差额控制
---- 第五节 实贷实存
-- 第四章 现金管理及工资基金监督
---- 第一节 现金管理
---- 第二节 工资基金监督
-- 第五章 金银管理
---- 第一节 集中管理
---- 第二节 金银收兑
---- 第三节 金银配售
-- 第六章 外汇管理及侨汇业务
---- 第一节 外汇管理
---- 第二节 侨汇业务
-- 第七章 稽核、纪检及保卫
---- 第一节 金融稽核
---- 第二节 纪检监察
---- 第三节 安全保卫
第十四编 职工队伍建设
-- 第一章 职工队伍
---- 第一节 人民银行
---- 第二节 专业银行
---- 第三节 保险公司
----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
-- 第二章 干部职工管理
---- 第一节 干部职工教育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职工工资管理
---- 第四节 专业技术职务管理
--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 传统教育
---- 第二节 新时期思想教育
-- 第四章 党群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
----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
---- 第三节 工会组织
---- 第四节 老年体协
-- 第五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一、王启明
------ 二、刘鸿尧
------ 三、张布
---- 第二节 地级金融系统历任领导职名表
---- 第三节 烈士简介
------ 一、李仁孝
------ 二、李光武
------ 三、李泽民
------ 四、赵德昌
---- 第四节 先进劳模人物
---- 第五节 从事金融工作30年以上人员名录
附录
-- 一、保山行政专员公署第一号布告
-- 二、先进集体名录
编纂始末
关于上报《保山地区金融志》修改稿和准印书的报告
关于同意《保山地区金融志》内部出版函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