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农场志》(1955-1995)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张掖农场志》为张掖农场之首志,无前志可鉴。上限筹建农场之时,下限1995年底。具体记述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延伸。《张掖农场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进行编纂;以准确翔实的资料,记述农场职工改造自然的斗争史迹,真实反映农场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场情和特征,力求做到前有所稽,后有所鉴。
内容时限:
1955-1995
目录
封面
张掖农场志
题词
--
甘肃省副省长贠小苏题词
--
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局长曾毓荘题词
--
甘肃省农垦总公司党委书记张进元题词
--
甘肃省农垦总公司经理王银定题词
--
张掖行政公署专员黄植培题词
张掖农场企业精神
图片
--
建场初期场部——老寺庙
--
建场初期职工住房
--
60年代初,“五好”工人秦德志(右一)在所居住的地窝子前与徐德年合影
--
推土机平地、开荒
--
职工自制小农具
--
采用大苗植树机植树
--
兴修渠道
--
在荒滩上筑路、修渠、植树造林
--
条田及农田防护林
--
职工居住小区
--
渠路林网
--
场区生态环境
--
1992年,原国家农垦部副部长赵凡(右)视察果园
--
1990年,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局长曾毓茬(左二)来场检查工作
--
1995年,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右一)、张掖地委书记马西林(右二)视察啤酒花生产基地
--
1994年9月,原甘肃省省长李登赢(右一)视察老寺庙酒厂
--
1995年原甘肃省政协主席王世泰(右二)、葛士英(右一)来场视察
--
甘肃省农垦总公司经理王银定(左三)来场检查工作(视察麦芽厂)
--
甘肃省农垦总公司党委书记张进元(右三)来场检查工作(指导带田生产)
--
场领导在现场研究农场发展规划,自左至右:纪委书记、职代会主任万孝,党委副书记崔建勇,副场长张耀源,党委书记、场长崔定一,副场长李树堂,总经济师李梦森
--
收割小麦
--
铺膜、施肥、播种机械化
--
挖掘机开沟和排渠清淤
--
小麦玉米间作带田
--
大田玉米
--
啤酒大麦生产基地
--
油用葵花生产基地
--
大田高粱
--
啤酒花生产基地
--
籽瓜(黑瓜籽)生产基地
--
老寺牌系列曲酒
--
苹果梨
--
啤酒花
--
林荫道
--
果园
--
场产优质瓜果
--
1995年秋,本场早酥梨、苹果梨双双荣获’95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后,中国果树研究所著名专家王景彦研究员来场讲授高产优质梨果栽培及其基地建设前景
--
果品装箱出口外销
--
采摘梨果
--
苹果梨园(梨树开花期)
--
老寺庙酒厂
--
金龙宾馆
--
综合加工厂面粉车间
--
农机修造厂
--
砖厂一角
--
万吨麦芽厂
--
千吨果蔬恒温库
--
农场学校教学大楼及其配套建筑群
--
科技大楼
--
职工医院门诊部
--
场领导参加传统的节日体育活动——拔河
--
职工运动会开幕式
--
蓝球比赛
--
职工文艺演出
--
退休老职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元宵灯会
--
与外商洽谈招商引资业务
--
同外商在果园研讨合作事宜
--
外商考察啤酒花
--
《场志》编委、编辑部成员、机关干部合影
--
《场志》编辑部成员(自左至右)前排:张学东、王金福、王文源、戴坚、王道伟、周文集、张树成、秦义民。后排:王丽丽、党连霞、蒋勇、王昌盛、赵开会、吕耀强、范玉琴、李翠珍。缺:(尹明钦、王进保、李喜华)
--
国营张掖农场
--
国营张掖农场民乐园艺场
--
国营张掖农场场部
农垦人农垦情
《张掖农场志》编纂委员会
《张掖农场志》编辑部
《张掖农场志》终审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综合
--
第一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自然资源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
第六节 人口
--
第二章 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创建农场(1954~1955年)
----
第二节 初建时期(1956~1963)
----
第三节 军垦时期(1964~1974年)
----
第四节 张掖地区管理时期(1975~1983年
----
第五节 甘肃省农垦总公司领导时期(1984~1995年)
--
第三章 垦殖建设
----
第一节 基建投资
----
第二节 农田
----
第三节 水利
----
第四节 道路交通
----
第五节 通讯
----
第六节 电力
----
第七节 房屋
第二编 经济
--
第一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经营方针和指导思想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壤改良和轮作倒茬
----
第二节 肥料建设和施用
----
第三节 良种繁育和更新
----
第四节 作物布局和产量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三章 林果业
----
第一节 林地建设
----
第二节 苗圃
----
第三节 果园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饲料
----
第四节 饲养管理
----
第五节 畜种改良
----
第六节 疫病防治
--
第五章 农机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机械装备
----
第三节 机械作业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
第五节 农机修理
----
第六节 农机队伍
--
第六章 场办工业
----
第一节 老寺庙酒厂
----
第二节 张掖农场砖厂
----
第三节 农机修造厂
----
第四节 综合加工厂
----
第五节 采矿
--
第七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基建施工队
----
第二节 基建专业队
--
第八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供销公司
----
第二节 农机服务公司
----
第三节 对外贸易
----
第四节 工贸与农贸
--
第九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商业兼营饮食服务业
----
第二节 场办饮食服务业
--
第十章 运输业
----
第一节 运输
----
第二节 张掖农场汽车运输队
--
第十一章 场区服务机构
----
第一节 中国农业银行老寺庙分理处
----
第二节 老寺庙邮电所
第三编 体制与管理
--
第一章 体制与机构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生产经营责任制
----
第一节 “三包一奖”生产责任制
----
第二节 联产计奖和联产计酬经济责任制
----
第三节 职工家庭农场
----
第四节 承包经营责任制
--
第三章 综合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物资和农产品管理
----
第四节 规章制度
--
第四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职工来源和变动
----
第二节 用工制度
----
第三节 职工培训和技术考核
----
第四节 劳动保护
----
第五节 工资
----
第六节 劳动保险
--
第五章 荣誉纪实
第四编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
----
第一节 党的组织
----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纪律检查
----
第四节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五节 干部队伍建设
----
第六节 老干部和老龄工作
--
第二章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第二节 历次职工代表大会概况
--
第三章 群众组织
----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二节 妇女组织
--
第四章 治保民兵
----
第一节 治安保卫
----
第二节 户籍管理
----
第三节 民兵和征兵工作
第五编 文化科教卫生
--
第一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文化设施
----
第二节 通讯报道
----
第三节 文化艺术活动
----
第四节 档案与图书
----
第五节 体育
----
第六节 名胜古迹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学校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教育
--
第三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研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研经费、活动和成果
----
第四节 科技论文和优秀设计作品
--
第四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疾病
----
第三节 防疫和爱国卫生运动
第六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张财
--
第二章 人物录
----
杨掌元
----
郑林
----
王良义
----
杨建武
----
李玉堂
----
张世龙
----
郑守格
----
王永治
----
崔定一
----
张耀源
----
李树堂
----
万孝
----
崔建勇
----
李梦森
----
徐润兰
----
刘世新
----
郑传合
----
李友斌
----
李仁武
----
李连壁
----
张希林
----
贾至杰
----
张文斋
----
杨世耀
----
薛熔新
----
郭文志
----
李泽光
----
王有亮
----
朱荣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历届场级领导人简表
----
第二节 中高级知识分子名录
----
第三节 获奖科技研究成果人员表
----
第四节 先进个人
----
第五节 获部、省荣誉人员名录
----
第六节 因公殉职职工名录
--
第四章 老职工名录
附录
--
一、张掖农场历史图解
--
二、有关地界的批复、协议
----
1、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国营张掖农场与碱滩乡土地纠纷问题的协议的批复
----
2、张掖市人民政府(1983)39号批复附件:张掖农场与碱滩乡甲子墩村三社土地标界定线有关问题协议书
----
3、碱滩乡野水地村与张掖农场荒地调处定界协议书
----
4、民乐县土地管理局关于国营张掖农场民乐分场(原头墩农场)与北部滩乡赵岗村、柴庄村土地纠纷问题调处座谈会纪要
----
5、山丹县人民政府批转《关于解决国营张掖农场与山丹县东乐乡西屯村有关土地争议问题的协议》的通知
--
三、关于张掖农场十队移交省农垦科技推广培训中心有关问题的座谈会纪要
--
四、甘肃省农垦总公司关于同意设立“甘肃省绿色食品实业开发公司”的批复
--
五、甘肃省国营张掖农场关于下发《张掖农场十四项规章制度》的通知(附十四项规章制度目录)
--
六、甘肃省农垦总公司关于审查《张掖农场志》稿的批复
--
七、张掖农场《关于申请终审<张掖农场志>稿的报告》
--
八、张掖地区地方志编委会《关于终审(张掖农场志>稿的批复》
--
九、张掖农场历史档案文献简介
--
十、张掖农场职工群众文明公约
--
十一、志内图表索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