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都讷满族文化概览

伯都讷满族文化概览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伯都讷满族文化概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基本原理,以全面、真实、系统、完整为编撰原则,力求科学地反映伯都讷地方 以满族文化为主体的地域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二、关于本书涉及的伯都讷的地域范围,系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伯 都讷厅升为新城府、榆树独立设治后新城府的辖境,即其后的老扶余县、扶余市 辖境,亦即今松原市宁江区江北部分和今扶余县所辖区域。 三、本书记述的内容为伯都讷地方以满族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文化,既包含历史上曾经在地方存在并有较大影响的民族文化现象,也包含当代 正在发展繁荣着的包括满族文化在内的地域民族文化;既包含物质文化方面的 内容,也包含精神文化的内容。 四、本书采取章、节结构,以大类划章,章下设节、目和子目3个层次;本书设 序言、绪论和后记,正文分为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信仰文化、民俗文化、语言文 学、戏曲歌舞、书法美术、文物古迹和名人选介等9章37节,分别记述。 五、本书记述使用语体文,文风力求简洁、朴实。 六、本书上限辽金时期,个别内容视需要适当上溯;下限2010年12月。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序言
凡例
目录
图片
绪论
-- (一)伯都讷满族文化的内涵
-- (二)伯都讷满族文化的特征
-- (三)孕育伯都讷满族文化的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伯都讷满族文化的历史分期
-- (五)伯都讷满族文化主要体系构成
-- (六)伯都讷满族文化的历史地位
第一章 历史文化
-- 第一节 族源族名
---- 一、满族族源的传说
---- 二、满族族名与历史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一、古国兴衰江山易主
---- 二、渤海设治女真反辽
---- 三、蒙人驻牧后金再起
---- 四、重镇雄起滨水勃兴
---- 五、凄风苦雨奋起抗战
---- 六、喜迎解放人民当家
---- 七、金光大道锦绣前程
-- 第三节 地名姓氏
---- 一、伯都讷境内的满语地名
---- 二、满族人的姓氏
第二章 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区位
---- 一、地理位置
---- 二、境域变迁
---- 三、地层地貌
---- 四、江河水系
-- 第二节 资源
---- 一、油、气及其他矿产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林草资源
---- 四、土地及种植业资源
---- 五、野生动植物资源
第三章 信仰文化
-- 第一节 图腾文化
---- 一、自然崇拜
---- 二、图腾崇拜
-- 第二节 祭祀文化
---- 一、山岳祭祀
---- 二、祭松花江
---- 三、满族萨满教祭祀
---- 四、堂子祭和家祭
---- 五、祭圣
---- 六、祭祖扫墓祭灶
-- 第三节 宗教文化
---- 一、宗教信仰
---- 二、寺庙建筑文化
---- 三、庙会文化
第四章 民俗文化
-- 第一节 节 令节 日文化
---- 一、满族传统节 日
---- 二、各民族共同节 日
---- 三、节 气节 令风俗
-- 第二节 民间礼仪文化
---- 一、婚嫁礼仪
---- 二、生育礼仪
---- 三、寿诞礼仪
---- 四、丧葬礼仪
---- 五、日常礼仪
-- 第三节 服饰文化
---- 一、满族传统发式和头饰
---- 二、满族传统服饰
---- 三、满族传统鞋帽
---- 四、新中国建国后各时期地方流行服装
-- 第四节 饮食文化
---- 一、满族传统主食
---- 二、满族特色糕点
---- 三、满族特色菜肴
---- 四、满族酒俗
---- 五、现代大众餐饮
-- 第五节 住行文化
---- 一、住宅
---- 二、出行
---- 三、通讯
-- 第六节 民间游艺文化
---- 一、秧歌
---- 二、民间体育游艺活动
---- 三、民间及少儿传统游戏
-- 第七节 旅游文化
---- 一、旅游景区简介
---- 二、文化设施建设
第五章 语言文学
-- 第一节 语言文字
---- 一、夫余建国地:涉貊族系的语言
---- 二、渤海扶余府:渤海文字
---- 三、辽金宁江州:女真语和女真大、小字
---- 四、清代伯都讷:满语和老、新满文
---- 五、今日松原市:满语满文遗留的印记
-- 第二节 方言土语
---- 一、方音
---- 二、方言
---- 三、歇后语
-- 第三节 民间文学
---- 一、神话传说
---- 二、诸宫调
---- 三、叙事长诗《尼山萨满》
---- 四、民间说部
---- 五、民间歌谣和谚语
-- 第四节 文学创作
---- 一、小说、传记和影视戏剧文学创作
---- 二、散文、报告文学和诗歌创作
-- 第五节 文化丛书、文艺季刊和史志编修
---- 一、《伯都讷文化丛书》编纂
---- 二、文艺季刊编印
---- 三、地方史志编修
-- 第六节 洪皓研究
---- 一、洪皓生平与贡献
---- 二、洪皓研究历程
---- 三、洪皓研究成果
第六章 戏曲歌舞
-- 第一节 满族戏曲——朱赤温
-- 第二节 民间曲艺
---- 一、扶余八角鼓
---- 二、满族太平鼓
---- 三、东北二人转
---- 四、东北大鼓
---- 五、魔术杂技
-- 第三节 戏剧
---- 一、满族新城戏
---- 二、松原市满族艺术剧院
---- 三、县级戏剧演出团体
-- 第四节 音乐歌舞
---- 一、满族音乐
---- 二、满族舞蹈
---- 三、音乐舞蹈创作
第七章 书法美术摄影
-- 第一节 书法
---- 一、地方古代书法
---- 二、女真文书法
---- 三、满文书法
---- 四、近、现代和当代地方汉字书法
-- 第二节 绘画
---- 一、满族民间绘画艺术
---- 二、画家及绘画创作
-- 第三节 满族民间工艺美术
---- 一、满族民间剪纸
---- 二、满族民间桦树皮及其它缝编工艺
---- 三、满族民间刺绣
---- 四、满族萨满面具艺术
---- 五、满族民间扎彩艺术
-- 第四节 满族雕塑、雕刻
---- 一、满族民间雕塑艺术
---- 二、满族雕刻艺术
-- 第五节 摄影
---- 一、历史回顾
---- 二、初步发展
---- 三、步人新途
第八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迹
---- 一、古遗址
---- 二、古城址
---- 三、古墓葬
---- 四、古窖藏
-- 第二节 自然、历史文物
---- 一、古动物化石
---- 二、石质器物
---- 三、陶瓷器物
---- 四、金属器物
---- 五、其他器物
-- 第三节 碑刻桥梁
---- 一、“大金得胜陀颂”碑
---- 二、贞节 碑
---- 三、清标彤管碑
---- 四、太阳庙碑
---- 五、巴英额墓碑
---- 六、万善石桥
第九章 名人选介
-- 第一节 传略
---- 完颜阿骨打
---- 完颜希尹
---- 百森
---- 李海青
---- 李尚友
-- 第二节 简介
---- 瑚图礼
---- 巴英额
---- 傅心一
---- 关士杰
---- 赵少华
---- 百永祯
---- 文尔昌
---- 曹榆
---- 张维山
---- 赵守勤
---- 赵振铎
---- 张治中
---- 百强
---- 张明杰
---- 雷广平
---- 刘亚学
---- 赵彩霞
---- 黄志刚
-- 第三节 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