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文化志稿

浦江文化志稿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文化,以文教化的意思,《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又是接受润泽的主体,故人是文化的第一资源,第一受众。本志本此。志者记也,浦江文化志记浦江一邑人文。历史链上限不设时限,下限止于1988-1989年。盖稿撰编时也。

内容时限: 0000-1989年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浦江文化志稿》编纂委员会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第一编 综述
-- 第一章 图经探古
---- 第一节 丰安何在
---- 第二节 废县不废
---- 第三节 人口与人民生活
---- 第四节 兵役
---- 第五节 世族名家和族姓
---- 第六节 县域三变
-- 第二章 文化概叙
---- 第一节 古遗迹
---- 第二节 文学锦绣
---- 第三节 绘画艺术源与流
---- 第四节 戏曲繁胜
---- 第五节 群文璀璨
---- 第六节 旅游胜地
---- 第七节 文化明天
第二编 要事通纪
第三编 文学著述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前文学
---- 第一节 宋代文学
---- 第二节 元代文学
---- 第三节 明代文学
---- 第四节 清代文学
---- 第五节 民国时期文学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
---- 第一节 党领导的群众文艺创作
---- 第二节 著述
第四编 绘画 书法 摄影
-- 第一章 绘画
---- 第一节 清代以前绘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绘画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绘画
-- 第二章 书法篆刻
---- 第一节 书法
---- 第二节 篆刻
-- 第三章 摄影
---- 第一节 人像摄影
---- 第二节 新闻摄影
---- 第三节 艺术摄影
第五编 戏剧 曲艺
-- 第一章 剧种
---- 第一节 浦江乱弹
---- 第二节 其他剧种
-- 第二章 业余文艺演唱
---- 第一节 农村什锦班
---- 第二节 农村剧团
---- 第三节 团体单位文艺
-- 第三章 专业剧团
---- 第一节 浦江县人民越剧团
---- 第二节 浦江婺剧团
-- 第四章 表演场所
---- 第一节 浦江剧院
---- 第二节 戏金 戏台
-- 第五章 曲艺
---- 第一节 道情
---- 第二节 其他曲艺
第六编 音乐 舞蹈
-- 第一章 音乐
---- 第一节 器乐
---- 第二节 歌曲
-- 第二章 舞蹈
---- 第一节 神鬼舞蹈
---- 第二节 当代舞蹈
第七编 电影
-- 第一章 电影放映
---- 第一节 放映单位
---- 第二节 流动放映点
-- 第二章 放映管理
---- 第一节 影片发行
---- 第二节 机器设备
---- 第三节 培训考核
---- 第四节 放映收费
-- 第三章 放映宣传
---- 第一节 专题片
---- 第二节 宣传 评价
第八编 图书
-- 第一章 藏书
---- 第一节 私家储书
---- 第二节 公共藏书
---- 第三节 其他藏书
-- 第二章 图书流通
---- 第一节 借阅服务
---- 第二节 读书辅导
-- 第三章 图书发行
---- 第一节 发行
---- 第二节 发行管理
---- 第三节 销售网络
第九编 民间文娱
-- 第一章 民间文学
---- 第一节 传说故事
---- 第二节 民间歌谣
-- 第二章 工艺制作
---- 第一节 剪纸工艺
---- 第二节 麦秆工艺
---- 第三节 竹木工艺
---- 第四节 编绣工艺
---- 第五节 织带 蓝印花布
-- 第三章 娱乐
---- 第一节 民间灯会
---- 第二节 其他娱乐
---- 第三节 游戏
第十编 民情风俗
-- 第一章 风尚
---- 第一节 公益
---- 第二节 互济
---- 第三节 尚文
---- 第四节 尚义
-- 第二章 饮食
---- 第一节 米麦食品
---- 第二节 豆制食品
---- 第三节 酿造 腌制
-- 第三章 俗语
---- 第一节 天象农事俗语
---- 第二节 世情俗语
---- 第三节 习惯俗词
---- 第四节 常用方言字
第十编 文物
-- 第一章 文物保护
---- 第一节 考古发掘
---- 第二节 文物收藏
-- 第二章 文物管理
---- 第一节 文物宣传
---- 第二节 文物调查
---- 第三节 文物修复
---- 第四节 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二编 名胜
-- 第一章 游览胜景
---- 第一节 塔山公园
---- 第二节 仙华景区
---- 第三节 马岭
---- 第四节 官岩山
---- 第五节 通济湖
-- 第二章 古迹胜地
---- 第一节 月泉
---- 第二节 青萝山 东明山 玄鹿山
---- 第三节 江南第一家
---- 第四节 中江第一桥
第十三编 人物
-- 第一章 文化人物传
---- 于世封
---- 倪 朴
---- 方 凤
---- 吴 渭
---- 谢 翱
---- 黄景昌
---- 柳 贯
---- 吴 莱
---- 宋 濂
---- 戴 良
---- 张孟兼
---- 宋 璲
---- 方孝孺
---- 郑 棠
---- 毛凤韶
---- 张一韶
---- 倪仁吉
---- 东皋心越
---- 傅旭元
---- 王 稷
---- 潘德昌
---- 戴望峄
---- 王守畘
---- 周 璠
---- 朱兴悌
---- 戴殿江
---- 陈松龄
---- 戴殿泗
---- 曹开泰
---- 洪鹤元
---- 朱 (宀禹)
---- 李维贤
---- 钟士瀛
---- 金 (爣)
---- 周光洪
---- 黄几亭
---- 张若骝
---- 朱杏生
---- 周丽亭
---- 黄玉蟾
---- 王金龙
---- 张书旂
---- 曹聚仁
---- 吴茀之
---- 戚维新
---- 郑祖纬
---- 洪 亮
---- 石西民
---- 项荒途
---- 张振铎
-- 第二章 人物简录
第十四编 职能机构
-- 第一章 文化行政团体
---- 第一节 文化局
---- 第二节 文物管理委员会
---- 第三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 第二章 文化企事业机构
---- 第一节 文化馆
---- 第二节 图书馆
---- 第三节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 第四节 剧团
---- 第五节 剧院
---- 第六节 新华书店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民众文化机构
第十五编 补遗五题
-- 补遗一:左溪山天台宗八祖
-- 补遗二:戴殿泗殿试硃卷
-- 补遗三:《浦阳诗录》现身
-- 补遗四:晚清秋士奏鸣
-- 补遗五:通济桥水库营造《工地战报》
第十六编 文征
-- 方凤事迹诗文系年表
-- 《子藏》总序
-- 月泉吟社的历史地位
---- 附:恢复月泉和月泉书院倡议书
-- 图画课徒语录
-- 戴原礼年谱
-- 《戴原礼医论》文献引证的探讨
-- 读唐宋词调寄《浣溪沙》四十二首
-- 忧患意识与终极关怀
-- 《展览艺术》序
-- 《中国展览史》序
-- 论孔学的现实性
-- 试论儒家孝道
-- 《离骚校诂》自叙
-- 《吕祖谦全集》点校说明
-- 儿童文学企待着自己的理论
-- 论儿童文学作家的类型
-- 乌猫(短篇小说)
-- 故乡婺剧说《双阳》
-- 天下第一桥——记婺剧《断桥》
附件
-- 浦江县文化局文件
-- 《浦江县文化志稿》编纂总结(1991年初稿完工)
-- 《浦江文化志稿》原编目及初稿拟写及打印人名单
-- 《浦江文化志稿》增订出版编章初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