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台江区志1991-2005

福州市台江区志1991-2005

格式:PDF
费用:2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系统地记述台江区1991-2005年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 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突出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相统一。 二、本志由图照、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志、附录组成。分志设篇、章、节、目等层次,横排门类, 纵述史实。 三、本志述、记、志、传、图、表、录并用,设专记记述重大事件。文体采用规范的语体文。除概述 和篇、章无题序外,一般据事直书,述而不论。语言力求严谨、朴实、简洁、流畅。 四、本志上限为1991年,下限至2005年。对前志未记述或缺漏的事物,上限作适当延伸。部分图照 在下限之外予以补拍。

内容时限: 1991-2005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福州市台江区志1991-2005》编纂委员
图片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专记
-- 中亭街商贸城
-- 江滨大道建设
-- 棚屋区改造
-- 工业路变迁
-- 福州水产批发市场开发与交易
第一篇 政区
-- 第一章 区划变更
---- 第一节 居(村)委会区划变更
---- 第二节 社区居委会组建
---- 第三节 “城中村”改制
-- 第二章 街道概况
---- 第一节 鳌峰街道
---- 第二节 瀛洲街道
---- 第三节 新港街道
---- 第四节 茶亭街道
---- 第五节 洋中街道
---- 第六节 后洲街道
---- 第七节 苍霞街道
---- 第八节 义洲街道
---- 第九节 上海街道
---- 第十节 宁化街道
第二篇 土地 环境 人口
-- 第一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第四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第五节 土地执法监察
---- 第六节 建设用地管理
-- 第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环境质量
---- 第三节 环境污染治理
---- 第四节 环境管理
---- 第五节 环保宣传
-- 第三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口
---- 第三节 婚姻 家庭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第五节 居民生活
第三篇 城区建设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台江区建设局
---- 第二节 台江区房地产管理局
---- 第三节 台江区房地产开发公司
---- 第四节 台江建筑工程总公司
---- 第五节 台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 第二章 港区建设
---- 第一节 码头
---- 第二节 航道
-- 第三章 道路建设
---- 第一节 城市道路
---- 第二节 小街巷 下水道
-- 第四章 桥梁建设
---- 第一节 跨江桥梁
---- 第二节 城区道路桥
-- 第五章 防洪设施
---- 第一节 防洪堤坝与预警系统建设
---- 第二节 排涝
-- 第六章 供水 排水 供电 供气
---- 第一节 供水
---- 第二节 排水
---- 第三节 供电
---- 第四节 供气
-- 第七章 园林绿化
---- 第一节 绿化
---- 第二节 园林
-- 第八章 房地产
----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
---- 第三节 房地产市场
---- 第四节 直管公房管理
---- 第五节 产权产籍登记管理
---- 第六节 物业管理
-- 第九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设计与技术
---- 第二节 建筑工程
-- 第十章 市容管理
---- 第一节 市容整顿
---- 第二节 内河管理
---- 第三节 垃圾清理
---- 第四节 粪便处理与公厕管理
---- 第五节 卫生达标街
---- 第六节 “两车”停放管理
---- 第七节 城管执法
第四篇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陆路运输
---- 第三节 水路运输
---- 第四节 交通运输企业
---- 第五节 运输管理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经营网点
---- 第二节 业务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经营网点
---- 第二节 业务
第五篇 工业
-- 第一章 投资结构
---- 第一节 国有企业
---- 第二节 集体企业
---- 第三节 个体私营企业
---- 第四节 股份制企业
---- 第五节 “三资”企业
-- 第二章 区街工业
---- 第一节 区属工业
---- 第二节 街道工业
---- 第三节 其他部门工业
-- 第三章 工业园区建设
---- 第一节 飞地工业园区建设
---- 第二节 工业园区简介
-- 第四章 驻区工业
---- 第一节 电子制造
---- 第二节 机电制造
---- 第三节 电力冶金
---- 第四节 车船修造
---- 第五节 日用品生产
---- 第六节 食品工业
---- 第七节 医药生产
---- 第八节 名优特产品
-- 第五章 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管理
---- 第四节 产销管理
---- 第五节 民主管理
---- 第六节 安全管理
第六篇 商业贸易与服务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台江区贸易发展局
---- 第二节 台江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 第二章 商业贸易
---- 第一节 发展规模
---- 第二节 商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商业街
---- 第四节 驻区商业网点
---- 第五节 商品经营
---- 第六节 招商工作
---- 第七节 利用外资
---- 第八节 出口贸易与劳务出口
---- 第九节 管理与服务
-- 第三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服务企业
---- 第二节 风味美食
第七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三节 管理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统计报表制度与统计监督
---- 第三节 统计执法
---- 第四节 普查与专项调查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商品价格
---- 第三节 非商品收费
---- 第四节 价格监督检查
---- 第五节 价格服务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场建设
---- 第三节 工商登记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经济违法案件查处
-- 第五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政府审计
---- 第三节 经济责任审计
---- 第四节 专项审计与审计调查
---- 第五节 社会审计
第八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台江区财政局
---- 第二节 台江税务局
-- 第二章 体制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税务体制
-- 第三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四章 税务
---- 第一节 国税征收
---- 第二节 地税征收
---- 第三节 税务管理
-- 第五章 金融
---- 第一节 银行
---- 第二节 保险
第九篇 中共台江区地方组织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纪检机构
--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第七次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第八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第九次代表大会
-- 第三章 重大决策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决策
---- 第二节 体制改革决策
---- 第三节 社会事业决策
-- 第四章 纪律检查
----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
---- 第二节 廉政建设
---- 第三节 大要案件查处
---- 第四节 行风建设
---- 第五节 效能监督
-- 第五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党员发展与教育
----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班子建设
---- 第四节 干部管理
-- 第六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中心任务宣传
---- 第二节 理论学习
---- 第三节 宣传报道
---- 第四节 信息编发
-- 第七章 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思想道德建设
---- 第二节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三节 军警民(校)共建活动
---- 第四节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 第八章 统一战线
---- 第一节 学习宣传
---- 第二节 团结联系民主党派
---- 第三节 党外人士工作
---- 第四节 非公经济人士工作
---- 第五节 海外联谊
-- 第九章 其他
---- 第一节 机关党建
---- 第二节 党校工作
---- 第三节 保密工作
第十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 第一章 人大
---- 第一节 人民代表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区人大常委会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政务纪要
---- 第三节 行政服务
---- 第四节 信访工作
---- 第五节 侨台事务
---- 第六节 依法治区
-- 第三章 政协
---- 第一节 政协委员
----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和办事机构
---- 第三节 全体委员会议
---- 第四节 主要活动
第十一篇 民主党派 社会团体
-- 第一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台江区工作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台江区工作委员会
---- 第三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台江区工作委员会
---- 第四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台江区工作委员会
---- 第五节 中国致公党台江区工作委员会
---- 第六节 九三学社台江区工作委员会
---- 第七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台江区工作委员会
-- 第二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科技团体
---- 第五节 工商业团体
---- 第六节 其他团体
第十二篇 综治 公安 司法行政
-- 第一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综治宣传教育
---- 第三节 综治专项斗争
---- 第四节 实施重点整顿与治理
---- 第五节 平安创建活动
---- 第六节 见义勇为基金筹集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国内安全保卫
---- 第三节 刑事犯罪案件侦查
---- 第四节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
---- 第五节 治安管理
---- 第六节 禁毒
---- 第七节 户政管理
---- 第八节 消防管理
---- 第九节 道路交通管理
---- 第十节 网络安全监察
---- 第十一节 公安法制
-- 第三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 第四节 帮教安置
---- 第五节 律师
---- 第六节 公证
---- 第七节 法律援助
第十三篇 检察 审判
-- 第一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七节 预防职务犯罪
-- 第二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判方式改革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行政案件审判
---- 第六节 案件执行
---- 第七节 申诉复查
---- 第八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
第十四篇 民政 武装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优抚安置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 第六节 民政事务
-- 第二章 武装
---- 第一节 机构 驻军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国防动员
---- 第五节 人民防空
第十五篇 人事 劳动和社会保障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编制管理
---- 第三节 机构改革
---- 第四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五节 干部录用
---- 第六节 干部培训与管理
---- 第七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 第八节 人才智力引进与服务
---- 第九节 工资福利
---- 第十节 离退休干部管理
-- 第二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与再就业
---- 第三节 社会保险
---- 第四节 劳动管理
---- 第五节 培训 鉴定
---- 第六节 劳动安全监察
---- 第七节 劳动争议仲裁
第十六篇 教育
-- 第一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园所设置
----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
---- 第三节 保育
---- 第四节 教研与管理
-- 第二章 初等教育
---- 第一节 小学教育
---- 第二节 特殊教育
-- 第三章 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普通中等教育
---- 第二节 职业中等教育
-- 第四章 高等教育
---- 第一节 大专院校
---- 第二节 社区高校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盲教育
---- 第二节 学历教育
---- 第三节 非学历教育
---- 第四节 自学考试
-- 第六章 校外教育
---- 第一节 少年艺术教育阵地
---- 第二节 社会实践
-- 第七章 教育科研与信息技术教育
---- 第一节 教育科研
----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
-- 第八章 教师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职务评定
---- 第三节 考核
---- 第四节 进修培训
---- 第五节 工资待遇
-- 第九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教育督导
---- 第三节 招生工作
---- 第四节 未成年人保护
---- 第五节 校务公开
---- 第六节 教育经费与勤工俭学
---- 第七节 校舍建设与教学设备
第十七篇 科技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普及
---- 第二节 科技兴区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四节 科技园区(馆)建设
---- 第五节 管理
-- 第二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公共卫生
---- 第三节 疾病防疫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医疗技术
---- 第六节 管理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 第四节 人才培养与输送
---- 第五节 机构与设施
第十八篇 文化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场所设施
---- 第二节 群众文化队伍
----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四节 社区文化
-- 第二章 文艺创作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第二节 艺术创作
-- 第三章 图书档案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档案工作
-- 第四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有线广播
---- 第二节 有线电视
-- 第五章 史志编纂
---- 第一节 党史编纂
---- 第二节 地方志编修
-- 第六章 文博事业
---- 第一节 博物馆 民俗馆 纪念馆
---- 第二节 文物普查
---- 第三节 文物保护
---- 第四节 考古发掘
-- 第七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景点
---- 第二节 旅游活动
---- 第三节 美食旅游文化节
-- 第八章 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九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 第四节 基督教
---- 第五节 宗教事务管理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第二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烈士名表
---- 第二节 副厅级以上领导名表
---- 第三节 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名表
---- 第四节 获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名表
---- 第五节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名表
《台江区志》勘误与补遗
-- 《台江区志》勘误
-- 《台江区志》补遗
附录
-- 一、诗文选辑
-- 二、重要文件选辑
索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