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镇志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镇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75-1992
出版时间:
1993年12月
目录
封面
小站镇志
图片
--
题词1
--
题词2
--
《小站镇志》编修委员会全体人员合影
--
《小站镇志》全体编修人员合影
--
小站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小站镇红旗路街景
--
小站中山商厦
--
中国农业银行大站村储蓄所
--
小站稻故乡的工业新秀—东花园仪表厂
--
发展中的乡镇企业群体—大站实业(集团)公司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公祠为纪念小站拓人周盛传、周盛波兄弟二人而建。
--
马厂减河源头九宣闸系天津市现存最早的石料水闸,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风景秀丽的马厂减河灌溉着小站地区肥沃的土地
--
李港铁路津南支线穿越小站东部,为小站镇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
小站第一小学前身是“公立两等小学堂”系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所建的第一批学堂。
--
大站村村民住宅楼
--
久负盛名的“小站稻”
--
发展中的传字营村奶牛饲养业
《小站镇志》编修委员会
《小站镇志》编修人员
《小站镇志》评审小组
小站镇政区J:62500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一、地理编
--
第一章建置、区划
----
第一节镇域位置
----
第二节现行区划
----
第三节隶属、区划建置沿革
--
第二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地质、地貌
----
第二节水系水文
----
第三节气候
----
第四节土壤
----
第五节自然灾害
--
第三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水资源
----
第三节生物资源
--
第四章村(街)简介
----
第一节村庄
----
第二节居民委员会
----
第三节地名沿革
--
第五章驻镇单位
----
第一节市管单位
----
第二节区管单位
二、农林编
--
第一章生产关系的变革
----
第一节解放前的的生产关系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附:小站地区第一个高级农业社——幸福之路农业社建立与发展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生产条件
----
第一节劳动力与耕地
----
第二节农田治理
----
第三节农业机械化
--
第三章小站稻
----
第一节发展简史
----
第二节灌溉方法
----
第三节栽培特点及种植技术
----
第四节品种
--
第四章大田作物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种植
----
第三节耕作技术
--
第五章林业
----
第一节造林
----
第二节果树
----
第三节育苗
三、水利 电力
--
第一章水利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兴修水利
----
第三节灌溉系统
----
第四节机井灌溉
----
附1:旧时马厂碱河简介
----
附2:天津现存最早的水闸——马厂减河上口九宣闸
--
第二章电力
----
第一节办电简况
----
第二节组织机构
四、畜牧水产编
--
第一章畜牧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饲养与繁殖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二章禽类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饲养与繁殖
--
第三章水产
----
第一节养鱼水面分布
----
第二节淡水渔业
五、工业编
--
第一章综述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管理机构
----
第三节市管工业
--
第二章镇村企业
----
第一节镇办企业
----
第二节村办工业
----
第三节镇村工业行业
----
第四节重点企业
----
第五节乡镇企业职工工资
--
第三章个体、联合体企业
----
第一节个体企业
----
第二节经济联合体
----
附:中国最早一家股份制卷烟公司
六、交通 邮电编
--
第一章建国前小站交通运输情况
----
第一节水路运输
----
第二节公路运输
----
附:旧时马厂减河水路运输中转站—东闸
--
第二章公路
----
第一节干线公路
----
第二节镇村公路
----
第三节公路管理
--
第三章公路运输
----
第一节货运
----
第二节客运
----
第三节运输管理
--
第四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发展简况
----
第二节电话发展简况
七、村镇建设编
--
第一章综述
----
第一节历史概况
----
等二节管理机构
----
第三节建筑队伍
--
第二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村镇规划
----
第二节房屋建筑
----
第三节基础设施建设
----
第四节农村能源
----
第五节环境保护
--
第三章 房产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公房管理
----
第三节私房管理
八、商业编
--
第一章 小站地区旧商业概况
----
第一节 小站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小站旧时著名老字号
----
附:永善和的兴衰
--
第二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的创建与发展
------
附:小站百货商场
----
第二节 区管商业
----
第三节 镇管商业
----
第四节 个体商业
----
第五节集市贸易
----
第六节 饮食服务业
------
附:小站风味小吃
--
第三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解放前粮食购销概况
----
第二节 粮食购销
----
第三节 饲料加工
----
第四节 粮食调运、储存
九、财政 税务 金融编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收制度的演变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新税制的创建与发展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 信用合作社
----
第二节 中国农业银行
------
附:小站“老虎票子”
十、综合经济管理编
--
第一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沿革
----
第二节统计内容
--
第二章审计
--
第三章劳动就业管理
----
附:小站旧时的“人市”(劳务市场)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个体工商管理
----
第四节市场管理
十一、党派群团编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小站党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建国前党领导小站地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情况
----
第三节 党组织机构
----
第四节 基层党组织沿革
----
第五节 党员状况
----
第六节 历届镇党委领导人更迭
----
第七节 党组织主要活动
------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一、建立政权,进行土地改革
--------
二、镇压反革命
--------
三、抗美援朝运动
--------
四、互助合作运动
--------
五、社会主义大辩论
------
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一、建设总路线公布前后:
--------
二、人民公社
(一)人民公社运动的兴起和五风的泛滥。
(二)“五风”的纠正,农业生产的恢复。
(三)四清运动:
------
文化大革命时期
--------
一、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二、农业学大寨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一、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八节纪检工作
--
第二章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历届妇女代表会
----
第二节主要工作
--
第三章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
----
第一节共青团的主要工作
----
第二节1985-1992年团组织状况
----
第三节少年先锋队
--
第四章其它社团
十二、政权编
--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历届镇(乡)村领导人名录
--
第二章政府
----
第一节旧政权
----
第二节人民政府
十三、公安 司法编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户籍管理
----
第三节治安管理
----
第四节打击刑事犯罪
----
第五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二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民事审判
--
第三章司法
----
第一节民事调解
----
第二节律师业务
----
第三节法制宣传
十四、军事编
--
第一章小站练兵史略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各时期练兵
----
第三节与小站练兵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
附小站练兵军阀趣闻选录
--
第二章驻军及地方武装
----
第一节国民党时期驻军及地方武装
----
第二节人民武装
--
第三章战事
----
第一节抗日战争时期
----
第二节解放战争时期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民兵组织
----
第三节军事训练
----
第四节民兵政治教育
--
第五章兵役
----
第一节志愿兵与义务兵制
----
第二节预备役
十五、民政 人民生活编
--
第一章民政工作
----
第一节民政机构
----
第二节优抚 安置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第五节婚姻 殡葬
--
第二章人民生活
----
附:盛军赈济灾民史料
--
第三章重大事故
----
第一节火灾事故
----
第二节交通事故
----
第三节其它事故
十六、文化编
--
第一章文化事业机构与设施
----
第一节文化馆与群众文化
----
第二节电影
----
第三节文化站
--
第二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有线广播
----
第二节电视收看
--
第三章文艺表演
----
第一节业余京剧
----
第二节曲艺
----
第三节音乐
----
第四节民间花会
--
第四章文艺创作
----
第一节文学创作
----
第二节艺术创作
--
第五章名胜古迹
----
第一节小站周公祠
----
第二节小站老君堂
----
第三节小站讲武堂
十七、教育 科技编
--
第一章小站镇教育发展状况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机构设置
--
第二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学前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四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
第三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三节燎原计划
--
第四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教师待遇
--
第五章教学经费教学设施
----
第一节教育经费
----
第二节教学设施
--
第六章教学研究
----
第一节教育教学工作
----
第二节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附:旧时小站小学堂
--
第七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科技组织和科技队伍
----
第二节科技成果
----
第三节科学普及
----
第四节地震监测
十八、卫生 体育编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医疗机构
----
第三节医疗队伍
----
附1:小站旧时药铺
----
附2:日伪时期的“财政法人小站农民医院”
--
第二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疫情管理及防疫措施
----
第二节地方病防治
--
第三章保健
----
第一节初级卫生保健
----
第二节妇女保健
----
第三节儿童保健
--
第四章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饮水卫生与改水
----
第二节除害、灭犬、改厕
--
第五章环境卫生
----
第一节粪便清除
----
第二节垃圾清运
----
第三节道路清扫
----
第四节环境卫生管理
--
第六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和设施
----
第二节农村体育
----
第三节学校体育
十九、人口 宗教 习俗编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小站人口的形成与小站人的风格
----
第二节人口的变化与结构
----
第三节计划生育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伊斯兰教
----
第二节天主教
----
第三节反动会道门一贯道
--
第三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节令习俗
----
第二节旧俗新风
----
第三节服饰 饮馔 住宅
----
第四节香火庙会
----
第五节方言
----
第六节民谣
----
第七节民间传说
二十、人物编
--
第一章人物传记
----
周盛传
----
徐芳廷
----
刘庆德
----
陈德智
----
张玉伦
--
第二章革命烈士名录
----
高文豹
----
吴廷瑞
----
张金堂
----
张金忠
----
王元明
----
徐中圃
----
莴淑庚
----
张忠厚
----
张吉广
----
赵修和
----
肖西昌
----
讨焕祯
----
韩尚义
----
康万清
----
邓长龙
--
第三章当代英模简介
----
王见新
----
姜德玉
----
王孝杰
----
赵德霖
----
李振娥
----
苑忠树
----
高文焕
----
王崇墀
----
邹玉彬
----
何蔚轩
----
徐春芬
小站大事记
附录:
--
附1记小站开发
--
附2小站土匪“李部队”的兴起与覆灭
修志始末
为本志提供资料的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