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水利志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三门峡市水利志》是记述全市水利事业的专志。志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有机统一。
出版时间:
1999年10月
目录
封面
三门峡市水利志
图片
--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中)视察黄河。左为罗瑞卿,右为王化云。
--
1958年4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右一)视察陕县大营,应大队支书请求,题写“胜利水库”。
--
1961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右三)视察三门峡水利枢纽施工现场
--
1992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右一)由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省长李长春陪同视察义马市。
--
1989年9月,河南省长程维高(右一)视察卢氏县火炎水力发电站。
--
1990年8月,河南省长李长春(右二)由三门峡市长王如珍陪同视察湖滨区磁钟乡人畜饮水工作。
--
1993年7月,国务委员陈俊生(前左一)由省长马忠臣陪同视察三门峡防汛工作。
--
V1992年3月,地矿部副部长张文岳在三门峡农村亲自策划打井救灾。
--
1993年7月,省水利厅副厅长舒嘉明(右一)由副市长雷克义陪同,视察三门峡水利建设。
--
1995年6月,省气象局局长席国耀(右一)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柴俊朴陪同视察水库防汛。
--
1995年4月,省委副书记范钦臣(右一)由市委副书记余文华(右二)陪同,视察旱情。
--
1995年7月,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左一),由副市长侯国富陪同视察灵宝阌峪金矿泥石流洪灾。
--
1995年8月,副省长李成玉(前右四)、省山区人畜吃水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袁隆由市委副书记张兰印陪同视察湖滨区人畜吃水困难情况。
--
1996年3月,副省长张以祥(前左一)由市长孔玉芳陪同视察渑池旱灾。
--
1997年10月,副省长张以祥(左四)、水利厅长马德全(左五)由市党政领导孙善武、张兰印、常修德等陪同视察灵宝窄口灌区。
--
1998年6月,市人大副主任宋育文(左一)、市政府副市长李建顺(右一)在窄口水库检查防汛。
--
1995年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水利工作。局长张良图(左一)、总工李琳(左二)、副局长段治通(左三)、副局长仝孟蛟(左四)。
--
1998年8月,市局领导班子
--
唐武德元年陕州广济渠现存野鹿段
--
三门峡黄河槐扒提水工程一级站
--
黄河三门峡枢纽工程
--
灵宝窄口水库(大型)
--
灵宝沟水坡水库(中型)
--
陕县涧里水库(中型)
--
陕县张家河水库(小Ⅰ类重力坝)
--
渑池县高崖水库(小Ⅱ类双铰薄壳拱型坝)
--
卢氏县双庙水库(小Ⅰ类浆砌石拱型坝)
--
陕县涧里水库迷宫堰工程
--
卢氏县洛北渠首桩板坝
--
卢氏县洛北渠县城一角
--
灵宝窄口灌区焦村倒虹吸
--
灵宝窄口灌区弘农涧渡槽
--
卢氏县文峪双庙灌区喷灌
--
陕县大营镇寺古洼微喷工程
--
陕县宜村渗灌工程
--
渑池县坡头乡供水工程
--
湖滨区高庙乡坡脑人畜饮水工程
--
陕县张汴乡刘寺村人畜饮水工程
--
陕县西张村镇乡镇供水工程
--
陕县火烧阳沟小流域水保林
--
陕县芬沟小流域经济林
--
卢氏县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
--
卢氏县文峪石(土吝)梯田
--
卢氏县曲里电站
--
卢氏县火炎电坫
--
卢氏县石墙根电站
--
灵宝市窄口灌区沙沟水电站
--
陕县苍龙涧治理
--
卢氏县瓦窑沟凿洞筑坝改淇河
--
淇河旧道变为良田
--
三门峡库区灵宝东古驿抢险
--
卢氏洛河护堤一角
--
灵宝市朱阳镇所在地护村堤
--
灵宝市弘农涧上游鱼窟寺
--
渑池县政府领导参观渑池渔场集约化养鱼敲击投食
--
副市长雷克义、市水利局长张良图察看涧里水库网箱养鱼
--
卢氏大鲵繁殖场饲养的大鲵(娃娃鱼)
--
市水利局办公楼
--
①灵宝市阳店水利站
--
②陕县温塘神泉碑亭
--
③灵宝市朱阳水电管理站
--
④卢氏县双槐树水电管理站
--
⑤陕县为水利献身纪念碑
--
市水利局长张良图率局职工到街头宣传水法
--
市水利局1988~1995年连续被授予市政府系统目标管理立功(先进)单位。
--
1978年,陕县水利局水坠法筑坝及水力冲填技术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
1983年,卢氏县火炎水电站荣获全国小水电先进单位称号。
--
1990~1996年,陕县连续七年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奖。
--
1992年灵宝县水利局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称号。
--
灵宝市阳店镇原观头村党支部书记何月明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三门峡市水利工程位置图
三门峡市水利水保局水利史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
参与编审及提供资料人员名单
序一
序二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自然概况
--
第一节 地貌地质
----
一、地貌
----
二、水文地质
--
第二节 气候
----
一、降水特征
----
二、日照
----
三、蒸发
----
四、气温
----
五、霜期
--
第三节 河流水系
----
一、黄河干流
----
二、双桥河(黄河支流)
----
三、枣乡河(黄河支流)
----
四、阳平河(黄河支流)
----
五、沙河(黄河支流)
----
六、弘农涧(黄河支流)
----
七、西河(弘农涧支流)
----
八、麻家河(弘农涧支流)
----
九、东涧河(弘农涧支流)
----
十、坝底河(弘农涧支流)
----
十一、盂家河(弘农涧二级支流)
----
十二、好阳河(黄河支流)
----
十三、苍龙澜(黄河支流)
----
十四、青龙涧(黄河支流)
----
十五、清水河(黄河支流)
----
十六、涧口河(黄河支流)
----
十七、洛河于流
----
十八、兰草河(洛河支流)
----
十九、索峪河(洛河支流)
----
二十、官坡河(洛河支流)
----
二十一、潘河(洛河支流)
----
二十二、沙河(洛河支流)
----
二十三、马庄河(洛河支流)
----
二十四、文峪河(洛河支流)
----
二十五、范里河(洛河支流)
----
二十六、寻峪河(洛河支流)
----
二十七、大石涧(洛河支流)
----
二十八、永昌河(洛河支流)
----
二十九、润河(洛河支流)
----
三十、洪阳河(洛河二级支流)
----
三十一、淇河(长江水系)
----
三十二、瓦窑沟河(淇河支流)
----
三十三、老鹳河(长江水系)
----
三十四、五里川河(老鹳河支流)
--
第四节 泉水
----
一、温塘矿泉
----
二、汤河温泉
----
三、其它水泉
--
第五节 土壤
----
一、棕壤
----
二、褐土
----
三、黄棕壤
----
四、红粘土
----
五、潮土
----
六、石质土与粗骨土类
----
七、紫色土、新积土和风沙土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一、地表产流
----
二、过境水
----
三、地表水资源特征
--
第二节 地下水
----
一、地下水分布
----
二、地下水资源计算
--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
第四节 水质
----
一、地表水水质
----
二、河流水体污染
----
三、地下水水质
----
四、地下水污染趋势
第三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一、特大旱灾
----
二、历代大旱
--
第二节 抗旱纪实
----
一、纪登奎在卢氏县董家村抗旱
----
二、陕县抗旱
----
三、两次人工增雨
----
四、党中央国务院关心1992年豫西旱灾
----
五、1995年抗旱
--
第三节 水灾
----
一、特大水灾
----
二、历代大水
--
第四节 抗洪纪实
----
一、1957年7月陕县抗洪抢险
----
二、1982年8月抗洪抢险
----
三、1987年卢氏县抗洪抢险
----
四、1992年卢氏县抢险救人
第四章 水库
--
第一节 大型水库
----
一、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
二、窄口水库
--
第二节 中型水库
----
一、沟水坡水库
----
二、涧里水库
----
三、石门水库
--
第三节 小型水库
----
一、小型水库选介
----
二、水库管理
----
三、移民安置
--
第四节 停建报废水库和现有水塘
----
一、停建水库
----
二、报废水库
----
三、现有水塘
--
第五节 受邻县水库影响的移民
----
一、故县水库移民安置
----
二、段家沟水库移民安置
----
三、龙脖水库移民安置
第五章 自流灌区
--
第一节 广济渠
--
第二节 万亩以上灌区
----
一、小河灌区
----
二、丰收渠灌区
----
三、跃进渠灌区
----
四、柏风渠灌区
----
五、张家河灌区
----
六、沟水坡灌区
----
七、涧里灌区
----
八、洛北渠灌区
----
九、朱乙河灌区
----
十、红线渠供水工程
----
十一、窄口灌区
--
第三节 万亩以下灌区
----
一、3000亩以上灌区
----
二、1000~3000亩灌区
--
第四节 千亩以下灌区
----
一、500~1000亩灌区
----
二、500亩以下灌区
第六章 提灌工程
--
第一节 井灌工程
----
一、打井机械
----
二、打井队伍
----
三、井灌
----
四、4000亩以上井灌区
----
五、灌溉200亩以上单井
--
第二节 站灌工程
----
一、发展情况
----
二、1000亩以上提灌站
----
三、500~1000亩提灌站
--
第三节 喷灌工程
----
一、喷灌发展情况
----
二、喷灌典型
第七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一、流失分布
----
二、流失危害
--
第二节 治理措施
----
一、政策法规
----
二、施工组织
----
三、主要水保措施
----
四、治理进程
--
第三节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
----
一、车峪小流域治理
----
二、火烧阳沟小流域治理
----
三、石门淘小流域治理
----
四、卢家沟小流域治理
----
五、泉水峪小流域治理
----
六、王店沟小流域治理
----
七、常窑小流域治理
----
八、马涧小流域治理
----
九、龙卧沟小流域治理
----
十、庙底河小流域治理
--
第四节 水保监督
----
一、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
----
二、健全机构、培训人员
----
三、试点县执法建设
第八章 人畜饮水工程
--
第一节 缺水地区分布与危害
----
一、缺水地区分布
----
二、缺水的危害
--
第二节 解决缺水措施
----
一、屋顶接水
----
二、修建引水管道
----
三、修建提水站
----
四、挖掘地下水源
--
第三节 农村供水工程
----
一、灵宝市大王镇供水工程
----
二、机电并供水
----
三、引水工程
----
四、提水站供水
--
第四节 病区改永
----
一、灵宝市寺河山改水工程
----
二、陕县张汴乡寺院村改水工程
----
三、陕县西张村乡寺下村改水工程
----
四、陕县原店镇岔里村防氟供水站
----
五、陕县原店镇郭家庄改水工程
----
六、渑池县段村乡北坡村防氟引东工程
----
七、陕县原店镇新建村防氟引水工程
----
八、陕县原店镇寨根村改水工程
--
第五节 市区及县城供水
----
一、三门峡市区供水
----
二、县(市)城供水
--
第六节 乡镇供水
----
一、坡头乡供水站
----
二、观音堂镇供水站
----
三、张汴乡供水站
----
四、西张村乡侠水站
----
五、文峪乡供水站
----
六、王家后乡供水站
----
七、会兴乡供水站
----
八、川口乡供水站
----
九、阳店镇供水站
----
十、程村乡自来水厂
第九章 水电站
--
第一节 卢氏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建设
----
一、水力资源
----
二、水电建设的兴起、目标和成就
----
三、五大电源工程
--
第二节 500千瓦以上电站
----
一、火炎电站
----
二、窄口电站
----
三、西淹电站
----
四、涧里电站
----
五、杨家河电站
----
六、南河口电站
----
七、曲里电站
----
八、石墙根电站
----
九、沙沟电站
--
第三节 小水电管理
----
一、县(市)水电公司统管
----
二、乡(镇)、树水电站管理
第十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沿黄河干流护堤
----
一、鸡子岭护岸工程
----
二、盘西护岸工程
----
三、阕东护岸工程
----
四、杨家湾护岸工程
----
五、东古驿护岸工程
----
六、老城护岸工程
----
七、北营护岸工程
----
八、其它沿黄护堤
--
第二节 黄河支流护堤
----
一、灵宝市枣乡河堤防
----
二、灵宝市阳平河堤防
----
三、灵宝市弘农涧堤防
----
四、灵宝市干涧河堤防
----
五、陕县五里河、淄阳河堤防
----
六、陕县苍龙涧治理
----
七、陕县、湖滨区共治青龙涧
----
八、渑池县涧口河堤防
----
九、渑池县畛河支流治理
--
第三节 洛河护堤
----
一、洛河主要干流段治理
----
二、洛河支流堤防
--
第四节 丹江支流治理
----
一、老灌河及其五里川支流治理
----
二、淇河治理
第十一章 渔业
--
第一节 渔业资源
----
一、水域条件
----
二、水生生物资源
----
三、饵料生物资源
----
四、鱼类资源
--
第二节 渔业生产
----
一、苗种生产
----
二、池塘养鱼
----
三、水库养鱼
--
第三节 名优品种养殖
----
一、甲鱼养殖
----
二、大鲵及虹鳟鱼养殖
----
三、银鱼养殖
----
四、淡水白鲳、罗非鱼、胡子鲶等品种养殖
--
第四节 实用新技术推广
----
一、池塘高密度集约化养鲤
----
二、水库网箱养鱼
----
三、小水库半精养
----
四、示范点成果
--
第五节 渔政管理
----
一、管理体制
----
二、渔政
第十二章 水利综合经营
--
第一节 市直水利综合经营
--
第二节 县(市)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综合经营
--
第三节 乡(镇)水利站综合经营
----
一、灵宝市阳店水利站
----
二、灵宝市朱阳水电管理站
----
三、卢氏县双槐树水电管理站
----
四、湖滨区交口水利站
第十三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科技组织
----
一、科技人员
----
二、技术培训
----
三、水利学会
--
第二节 科研活动
----
一、农作物灌溉试验
----
二、水土保持试验
----
三、水利工程试验
----
四、节水工程试验与应用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第十四章 水政
--
第一节 水利机构
----
一、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
----
二、三门峡市黄河库区管理局
----
三、三门峡市黄河槐朳提水工程建设管理局
----
四、三门峡市移民办公室
----
五、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
----
六、三门峡水文水资源局
--
第二节 水利法规
----
一、水利执法队伍建设
----
二、水法规体系建设
----
三、水法的实施
--
第三节 水事纠纷与协议
----
一、与邻省、毗县的水事纠纷
----
二、邻市、县永事协议
----
三、渑池县鱼脊岭水库赔偿陕县原村淹没损失协议
第十五章 治水人物
--
第一节 治水事略
----
姒禹
----
长孙操
----
黎道美
----
高积厚
----
陈思震
----
三侯记
----
徐铁珊
----
孙叔谦
----
沈鸿逢
----
石玉廷
----
贺成顺
----
陈启生
----
杨宗立
----
王豫琨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何月明
----
任合周
----
张国英
----
林久德
----
郭书定
----
钟智林
----
王志新
----
张良图
----
李绍朴
----
李琳
----
段治通
----
仝孟蛟
----
卢明
----
韩纪虎
--
第三节 先进单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市级以上)
----
一、荣获全国先进单位、劳动模范
----
二、荣获省部级奖的先进单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
三、荣获地市级先进单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
四、水利部颁发1991年前从事水利工作25年纪念名录
--
第四节 献身水利事业英名录
----
一、献身水利事业英名业绩录
----
二、献身水利事业英名录
大事记
附录
--
一、重要文件辑录
--
二、历代碑文选录
--
三、周总理视察大营
--
四、诗歌谣
--
《三门峡市水利志》稿评审会议纪要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