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村志

东关村志

格式:PDF
费用:28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存史求真的原则,力求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东关村的历史和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本志由概览、东关之最、分志、大事记及丛录等部分构成,分志设章、节、目、子目等层次,体裁以志为主,兼用述、记、传、图、表、录诸体。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目录

封面
东关村志
《东关村志》编纂委员会
《东关村志》编辑部
《东关村志》外聘编纂人员
《东关村志》审阅人员
题词
-- 中共平定县委书记马骥题词
-- 中共平定县委副书记、平定县人民政府县长王银旺题词
-- 平定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李建恩题词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平定县委员会主席李维澜题词
图片
-- 东关村行政区域图
-- 东关村街巷道路图
-- 2005年东关鸟瞰(上南下北)
-- 东关近貌
-- 1917年的东关北段
-- 如今的东关北段
-- 1962年县城东门外的东关街
-- 1984年东关狮子口的国营百货大楼
-- 2007年东关南城壕、嘉河地段开发为金泰步行街
-- 1916年东关街珠市巷西口
-- 如今珠市巷开发为金地商厦
-- 1982年东大街南段两侧
-- 1997年兴建的东关菜市场
-- 1992年兴建的颐园春综合服务楼
-- 2006年竣工的东关物流中心
-- 1997年开发的大林山住宅区
-- 1994年改建的东关商业楼
-- 2007年东关商业楼整体拆除,改建中的锦程步行街
-- 1997年瓦家沟、王家沟地段造地工程
-- 原县委书记李锁寿(左二)在东关蹲点
-- 1972年青年池安装水利配套设施
-- 丰收在望
-- 农业比重变化
-- 温室种养花卉
-- 大林山退耕还林
-- 2002年晋东花卉、苗木、蔬菜基地建成
-- 1997年东关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 荣誉证书1
-- 东关煤矿
-- 东关新华锅炉厂
-- 东关铁木农具加工厂
-- 民营富达不锈钢装潢公司
-- 东关靳华砖厂
-- 企业产值统计
-- 1999年10月东关商贸城竣工投入使用,设有柜台、门店262个,70%东关村民经营
-- 境内商贸从业户
-- 2006年兴建的东关兴隆园区,拥有门店61个
-- 东关农贸市场,摊主接待顾客
-- 东关大林山汽车美容中心出租偻
-- 四季鲜副食品超市
-- 2006年东关学校校园一角
-- 原东关分校旧址(红旗小学)
-- 2007年东关学校新校园
-- 东关幼儿园的孩子们户外游戏
-- 东关学校学生学雷锋,助人为乐
-- 荣誉证书2
-- 教学研究
-- 上电脑课
-- 多媒体教学
-- 培养学生爱好,辅导学生剪纸
-- 从1998年起,村委会每年对考入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
-- 大专、本科录取人数
-- 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东关歌咏队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1976年村文艺队街头演出表演唱《县委书记到俺村》
-- 1994年在县电视台举办文艺晚会
-- 1980年元宵节东关狮子口牌搂
-- 1979年东关业余乐队全体演奏员合影
-- 1974年8月以东关男篮为主,代表城关公社参加县首届农民篮球赛夺冠
-- 篮球运动成为青年经常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
-- 对弈
-- 晨练
-- 组照《大林夏韵》刘芝田摄
-- 《咏榆关》常一中撰书
-- 剪纸艺术家赵炳诚,在中国美术馆作品展出后为观众签名
-- 剪纸《喜迎21世纪》 赵炳诚作
-- 隶书联 段成钢 书
-- 王安石《咏梅》 王瑞琮书
-- 苏东坡《水调歌头》 蔡鸿勋书
-- 国画《秋山雨后》 张秉温作
-- 草书张剑瑛书
-- 龙王庙村民住宅区
-- 1988年始,60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金
-- 2006年始,春节为村民发放白面
-- 供暖工程(2007)
-- 村民单元式住宅楼
-- 村民单门独院小二楼住宅
-- 荣誉证书3
-- 人与自然和谐
-- 100%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
-- 村卫生所配备有先进的诊断设备
-- 交通客运,四通八达
-- 全村硬化道路“户户通”(2006)
-- 县政协副主席、冠山镇党委书记郝建国(左二)、镇长梁海昌(左一)与村党支部书记乇鸿钰(右二)、村委会主任赵广兴(右一)规划东关大林山公园建设
-- 1951年首任东关街党支部书记张信在“爱国日”宣读《东关街爱国公约》
-- 部分历任东关街
-- 荣誉证书4
-- 重温党章、牢记使命
-- 民主理财、村务公开
-- 规划新农村建设蓝图
-- 2007年正在实施中的新农村建设工程
-- 现任东关街(村)党支部、村委会组成人员
-- 荣誉榜
-- 经济总收入(单位:万元)
-- 人均收入(单位:元)
-- 编委会召开审稿会,提出修改意见
-- 特邀编审曹振武(中)和《东关村志》编辑部工作人员一起审定志稿
-- 编审刘芝田(左一)在《东关村志》审定会上评稿
-- 《东关村志》编委、编辑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东关之最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建置 环境
-- 第一节 位置 境域
---- 位置
---- 境域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隶属变迁
---- 区划沿革
-- 第三节 村民小组
-- 第四节 地名溯源
-- 第五节 地理特征
---- 地质地貌
---- 土壤
---- 植被
-- 第六节 自然资源
---- 土地
----
---- 动物
---- 植物
---- 矿产
-- 第七节 气候水文
---- 气候特征
---- 气候要素
---- 气候谚语
---- 水文
---- 河流
---- 泉井
-- 第八节 自然灾异
---- 旱灾
---- 洪涝
---- 雹灾
---- 风灾
---- 霜冻
---- 生物灾害
---- 地质灾害
---- 异象
-- 第九节 环境保护
---- 环境质量
---- 环境治理
第二章 村民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总量
---- 变动
-- 第二节 分布密度
---- 分布
---- 密度
-- 第三节 构成素质
---- 构成
---- 素质
-- 第四节 婚姻 家庭
---- 婚姻
---- 家庭
-- 第五节 姓氏宗族
---- 姓氏
---- 渊源
---- 家族 宗祠
---- 家谱述介
---- 谱序辑录
-- 第六节 计划生育
---- 组织机构
---- 管理措施
---- 晚婚晚育
---- 实施成效
---- 计划生育奖励
-- 第七节 村民生活
---- 经济收入
---- 消费支出
第三章 基础设施
-- 第一节 道路交通
---- 古道
---- 公路
---- 铁路
---- 桥涵
-- 第二节 客货运力
---- 公路货运
---- 公交客运
-- 第三节 邮电
---- 机构
---- 邮政
---- 电信
---- 境内信息化建设
-- 第四节 电力 能源利用
---- 电力
---- 能源利用
-- 第五节 街巷建设
---- 规划
---- 街巷道路
---- 民居
---- 商住开发
-- 第六节 公共设施
---- 办公大院
---- 东关学校
---- 幼儿园
---- 敬老院
---- 卫生所
---- 路灯
---- 绿化带
---- 供水 排水
---- 健身园区
---- 公厕
第四章 农业
-- 第一节 生产体制
---- 私有制
---- 互助组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人民公社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生产条件
---- 耕地 劳力
---- 农具 农机
---- 农田建设
-- 第三节 种植业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耕作技术
---- 栽培技术
---- 肥料施用
---- 植物保护
-- 第四节 养殖业
---- 饲草饲料
---- 家畜
---- 家禽
---- 其他
-- 第五节 林业
---- 林地 树种
---- 育苗
---- 造林
---- 零星植树
---- 古稀树木
---- 林地管护
-- 第六节 水利
---- 水利设施
---- 水利网络
---- 水利管理
第五章 工矿业
-- 第一节 工业
---- 建材
---- 冶金
---- 化工
---- 轻纺
---- 食品加工
---- 机械修造
---- 木器加工
---- 制陶
---- 其他
-- 第二节 采矿业
---- 非金属矿
---- 金属矿
-- 第三节 运输业
---- 个体运输业
---- 集体运输业
-- 第四节 建筑业
---- 建筑工匠
---- 建筑司队
-- 第五节 驻境县市属主要厂矿企业
第六章 商贸 金融
-- 第一节 商业体制
---- 私营商业
----
---- 驻境国营商业
---- 驻境集体商业
-- 第二节 商业网络
---- 商街商路
---- 集市贸易
---- 游商 摊贩
---- 商场网点选介
-- 第三节 商品购销
---- 生产资料供应
---- 副食品代应
---- 日用工业品供应
---- 废旧物品收购
---- 医药经销
---- 运输储存
--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 饮食业
---- 服务业
-- 第五节 境外经商
---- 网点分布
---- 经营特点
---- 名店简介
-- 第六节 金融
---- 银号
---- 票号
---- 当铺
---- 银行
---- 信用社
---- 邮政储蓄
---- 保险
---- 民间借贷
第七章 党派群团
-- 第一节 中共东关街
---- 组织建设
---- 思想建设
---- 制度建设
---- 纪检监察
---- 政绩举要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 牺牲救国同盟会
---- 农民组织
---- 青少年组织
---- 妇女组织
---- 工商界组织
------ 附:民族革命同志会
第八章 村政 村务
-- 第一节 村政机构
---- 机构演变
---- 村民自治
-- 第二节 民政
---- 支援前线
---- 拥军优属
---- 抚恤安置
---- 社会救济
---- 社会保障
---- 社会保险
-- 第三节 治保
---- 安全保卫
---- 户籍管理
---- 法制教育
---- 民事调解
-- 第四节 土地管理
---- 土地变动
---- 征用管理
-- 第五节 缴粮纳税
---- 缴粮
---- 纳税
-- 第六节 财务
---- 收入
---- 支出
---- 监督审计
------ 附:驻境居委会简介
第九章 军事
-- 第一节 军事设施
-- 第二节 武装
---- 地方武装
---- 驻军
-- 第三节 兵役
-- 第四节 民兵
---- 组织
---- 训练
---- 重要活动
-- 第五节 兵事纪略
---- 李白成农民军攻克平定城
---- 义和团斗争
---- 平定武装起义
---- 解放平定县城
------ 附:日军暴行
第十章 教育 科技
-- 第一节 蒙学教育
-- 第二节 基础教育
---- 幼儿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第三节 成人教育
---- 农民夜校
---- 农民文化技校
---- 厂办技术培训
-- 第四节 职业教育
-- 第五节 德育教育
-- 第六节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中学教研
-- 第七节 教育管理
---- 行政管理
---- 学校管理
---- 经费筹措
-- 第八节 教师
---- 教师队伍
---- 教师待遇
---- 教师进修
-- 第九节 人才输送
---- 明清时期
---- 民国时期
---- 解放以来
-- 第十节 科技
---- 科技组织
---- 科技普及
---- 技术推广
---- 农机具革新
------ 附:驻境教育科技单位
第十一章 文化 文物
-- 第一节 文化
---- 文化设施
---- 演出团体
---- 大型文化活动
---- 文学创作
---- 书画摄影
---- 音乐舞蹈
---- 广播影视
---- 图书档案
---- 民间工艺美术
---- 校园文化
------ 附:驻境文化单位
-- 第二节 文物
---- 古庙坛
---- 古民居
---- 牌匾
---- 牌坊
---- 碑碣
---- 古墓葬
---- 民间收藏
---- 近现代革命遗迹
第十二章 卫生 体育
-- 第一节 公共卫生
---- 环境卫生
---- 学校卫生
-- 第二节 防疫
---- 接种免疫
----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 妇女保健
---- 儿童保健
-- 第四节 医疗
---- 医疗机构
---- 诊疗例述
---- 村籍名医
---- 合作医疗
---- 药品使用
---- 驻境医疗单位
-- 第五节 体育
---- 群众体育
---- 学校体育
---- 体育竞赛
---- 驻境体育单位
第十三章 民情风俗
-- 第一节 民情撷要
---- 美德良风
---- 陈规陋习
---- 民间禁忌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饮食
---- 服饰
---- 宅居
---- 行旅
---- 器用
-- 第三节 生产商贸习俗
---- 生产习俗
---- 商贸习俗
-- 第四节 信仰习俗
---- 宗教信仰
---- 自然神信仰
---- 物神信仰
---- 人神信仰
---- 其他信仰
-- 第五节 人生礼仪
---- 婚嫁
---- 生育
---- 喜庆
---- 丧葬
---- 祭祖
---- 称谓
---- 行路
---- 交际
-- 第六节 节日
---- 传统节日
---- 纪庆节日
-- 第七节 庙会
---- 会期
---- 例述
---- 演变
第十四章 人物
-- 第一节 传略
---- 窦铠
---- 窦学周
---- 苗蕃
---- 窦宁
---- 窦瑸
---- 窦远堂
---- 刘星如
---- 窦士达
---- 蔡子璧
---- 蔡良璧
---- 张大楞
---- 蔡九龄
---- 蔡蓉田
---- 蔡侗
---- 李毓蕙
---- 蔡荣寿
---- 张铣
---- 刘淑楷
---- 张兰田
---- 刘文艺
---- 王恩溥
---- 张信
---- 韩迎周
---- 赵晋亨
---- 窦子昂
---- 杜体义
---- 郝步云
---- 张鹤峰
---- 赵祥
---- 赵登礼
---- 赵启贵
---- 光侗
---- 窦春芳
---- 张慧如
---- 窦昌哲
---- 刘景山
---- 段芝
---- 张效宽
---- 白抑蕃
---- 赵明珠
---- 刘日异
---- 白均
---- 李佩琳
---- 蔡信
---- 郭昌元
---- 任正午
---- 张昌林
---- 段锡
---- 赵炳南
---- 郭佩璋
---- 郭新亮
---- 杨朝敦
---- 蔡佶
---- 张慕先
---- 刘宝莲
---- 王凤仪
---- 郭新全
---- 刘媛君
---- 刘翔云
---- 赵来寿
---- 丁玉宝
---- 岳广庆
---- 刘佳
---- 王振华
-- 第二节 简介
---- 杜体礼
---- 赵佐
---- 蔡凤英
---- 赵鼎臣
---- 韩林
---- 蔡鸿勋
---- 李佩贞
---- 常一中
---- 赵凯章
---- 蔡倜
---- 蔡桂英
---- 王玺
---- 察紫辰
---- 窦玉芳
---- 窦诚孝
---- 赵应文
---- 刘少岷
---- 刘婉清
---- 赵玉柱
---- 张家声
---- 窦勇
---- 赵慧君
---- 杜文科
---- 赵仁杰
---- 赵炳诚
---- 刘芙田
---- 刘芝田
---- 张世彦
---- 姬世荣
---- 张剑平
---- 周长林
---- 李祯祥
---- 刘润田
---- 杜体俭
---- 杜昌富
---- 张琳
---- 张剑瑛
---- 蔡玲
---- 张家玉
---- 刘风田
---- 王吉祥
---- 张仁
---- 刘秉鑫
---- 赵有生
---- 窦长云
---- 王钧
---- 王义成
---- 李克明
---- 张克礼
---- 康增福
---- 窦爱云
---- 王增祥
---- 刘英田
---- 胡振海
---- 王敦生
---- 张玉孝
---- 李素珍
---- 张建敏
---- 赵云鹏
---- 郭和
---- 康昌琦
---- 蔡秀珍
---- 张塔
---- 于维兰
---- 苗福
---- 张秉温
---- 段成钢
---- 张景森
---- 戎昌谦
---- 窦富云
---- 窦东有
---- 郭守荣
---- 郭翔臣
---- 潘芝瑞
---- 刘步新
---- 郭文邺
---- 张泸云
---- 窦文镕
---- 王鸿镇
---- 李萍
---- 岳增光
---- 刘拉珠
---- 窦爱兰
---- 王鸿钰
---- 赵勇刚
---- 张秀成
---- 赵小明
---- 赵广兴
---- 刘丽丽
---- 张宝祥
---- 张梅玲
---- 刘铜锁
---- 刘建中
---- 杜富科
---- 康文昭
---- 刘强
---- 杜志刚
---- 刘岩
---- 刘侠
---- 刘波
---- 段立俭
---- 刘健
---- 王振民
---- 郭炜
---- 郭焱
-- 第三节 表录
第十五章 艺文
-- 第一节 诗词曲赋
-- 第二节 民歌谣谚
---- 民歌
---- 商谚
-- 第三节 联语集萃
-- 第四节 文选
---- 坛庙碑记
---- 策论
---- 散文
-- 第五节 传说故事
大事记
丛录
-- (一)文献辑存
-- (二)书报文摘
-- (三)回忆文存
-- (四)碑文辑录
-- (五)纪事文存
-- (六)墓志辑录
限外辑要
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