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水土保持志(1955-2004)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编纂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记述兴山县水土保持事业的历史和现状,为荫及子孙建功立传,为资政决策提供参考。
二、本志属“专业志”,严守方志体例,坚持“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综合标准,横排门类、纵述始末,力求横不漏项、纵不断线。为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在二、三章中少量专业名词及学术用语顺便加以简略注释,不作另外注解。
内容时限:
1955-2004
出版时间:
2005年05月
目录
封面
兴山县水土保持志
《兴山县水土保持志》编纂委员会
《兴山县水土保持志》编纂领导小组
《兴山县水土保持志》编纂人员
《兴山县水土保持志》印刷出版人员
图片
--
兴山县长治工程治理成果图
--
兴山县长治工程小流域分布图
--
兴山县水土保持三区划分图
--
县水土保持局办公楼所在地——昭君路
--
县水土保持局、水电局、林业局办公大楼
--
新县城《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一角
--
新县城——古夫镇近郊水土保持
--
新县城垃圾处理场
--
治理区群众给水保部门送锦旗
--
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右3)在宜昌市人大副主任黄传林(左3)原市水电局局长袁春堂(右1)县人大副主任余应福(左2)等陪同下视察兴山水利和水土保持工作
--
原长江委、长上委副主任、长上委办公室主任陈俊府(右1)在宜昌市水电局局长秦诗华(中)陪同下检查兴山“长治”工程
--
原省水利厅副厅长宋太芹(左2)、宜昌市副市长张子仪(右2)在兴山检查水土保持工作
--
原省水保处处长吕先璋(右)、高工怀典礼在兴山
--
水利部水保司司长刘震(右4)、沙棘开发中心主任邰源临(左1)在副处长鄢铁平(右2)副县长余应高(右1)等陪同下视察兴山“长治”工程
--
省水利厅副厅长张感山(左)和宜昌市水电局局长秦诗华在兴山检查水保工作
--
原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副局长、高工史立人(中)在宜昌市水电局副局长姚大志(右)县人大副主任李卫(左)陪同下视察兴山
--
原宜昌市水保科科长、高工尹远志(前中)在兴山调研
--
原水利部水保司司长段巧甫(左2)、长江委水保局副局长廖纯燕(左1)和兴山县与会干部在“长治”九次工作会议上
--
长江委水保局预防监督处处长张小林(中)、省水保处处长李传刚(左)检查张家湾观测站
--
长江委水保局生态建设处副处长刘绍芝(左2)在省水保处科长余建华(左1)、市水保科科长戴圣福(右1)的陪同下来兴山检查水保科研项目
--
长江委副主任、长上委办公室主任熊铁(右1)及有关专家深入黄家河小流域与乡村干部交谈
--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所水保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柴宗新(右2)在史立人(右1)等陪同下检查兴山“长治”工程
--
省水利厅水保处副处长吴遵雄(左1)等一行在副县长李红军(中)等陪同下检查兴山“长治”五期工程
--
原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柏怀(左1)在省、市水保专家的陪同下来兴山检查工作。
--
鄂渝黔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鉴定团代团长付安格( Aeuiaafoee)(左2)在水利部外资办主任郑如风等陪同下一行18人来兴山考察
--
水利部水保司副处长乔殿新(中)在省水保处科长赵爱军(左)的陪同下来兴山检查工作
--
原县委书记吴开保(左1)、原县长马宏彦(右1)和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签订创建“长治”工程样板县的责任状
--
原县委书记王风满(左2)深入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建阳坪研究防治方案
--
县委副书记谭业明(左2)和水土保持工作技术人员在一起观察水土流失情况
--
原县人大主任杨木生(前中)、原副县长王全玖(左1)参加水保林建设义务劳动
--
县人大主任王家全(右)、县委副书记谭业明在县水土保持局现场办公
--
原县委副书记甘良新带领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南阳镇阳泉村召开全县发展10万亩杜仲基地办公会
--
水利部、财政部授予的——古洞口精品小流域
--
平水河小流域景观
--
张家湾坡改梯工程一角
--
北斗坪生态农业基地一角
--
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
--
古洞口枢纽工程水面
--
古洞口小流域生态农业、商品农业、旅游农业一角
--
张家河小流域冬季农田整治会战现场
--
龚家桥小流域户之为战坡改梯
--
盐水河小流域金家坝坡改梯一角
--
县武警战士到水土保持治理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
“农业学大寨”劳动模范邴明春
--
龚家桥小流域利用小农闲村子屋场为战坡改梯工地
--
建阳坪治理河滩一角
--
张家河小流域界牌垭坡改梯一角
--
盐水河小流域黄粮坪坡改梯一角
--
盐水河小流域黄粮坪村一角
--
东冲河小流域马良坪绿茶基地
--
深渡河小流域满天星血脐橙繁殖场
--
香溪河两岸柑桔走廊一角
--
兴山柑农
--
咸水河小流域杜仲基地
--
孔子河小流域木瓜子(火棘)
--
香溪河响滩水
--
冯家槽小流域林荫道
--
张家河小流域停耕还林成果
--
湘坪河小流域青山绿水
--
古家埫小流域人工种草
--
斗子沟小流域天然林保护
--
孔子河小流域高岚河山高水长
--
水蚀年轮
--
高阳镇老街
--
深入矿区宣传《水土保持法》
--
黄家河小流域碑
--
东冲河小流域封禁与宣传
--
知识竞赛主会场一角
--
乡规民约一则
--
荣誉附图
--
《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会
--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中队部分执法人员
--
学习、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群众大会会场
--
县水土保持局全体干部职工合影
--
县水土保持局领导班子合影
--
县水土保持局股、站长合影
--
引进水土保持资金洽谈会
--
上级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审计
--
到黄粮镇进行财务追踪检查
--
张家湾观测试验站
--
分析泥砂含量仪器
--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气象观测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理特征
----
一 地形地貌
----
二 地层、岩石
----
三 地质构造
----
四 气象、水文
----
五 土壤、植被
--
第二节 自然资源
----
一 土地资源
----
二 水资源
----
三 森林资源
----
四 生物资源
----
五 矿产资源
----
六 旅游资源
第二章 水土流失
--
第一节 土壤侵蚀阶段
----
一 自然侵蚀
----
二 加速侵蚀
----
三 人为新增侵蚀
--
第二节 土壤侵蚀类型
----
一 水力侵蚀
----
二 重力侵蚀
----
三 冻融侵蚀
----
四 风力侵蚀
--
第三节 水土流失面积
----
一 侵蚀强度标准
----
二 水土流失动态
----
三 流失面积分布
--
第四节 水土流失分区
----
一 低山强度流失区
----
二 中山岩溶剥蚀区
----
三 高山轻度流失区
--
第五节 水土流失因素
----
一 自然因素
----
二 人为因素
--
第六节 水土流失危害
----
一 蚕食农田
----
二 削弱地力
----
三 中断交通
----
四 淤积库堰
----
五 恶化环境
第三章 综合治理
--
第一节 治理历程
--
第二节 治理方略
----
一 治理方针
----
二 治理思路
----
三 治理模式
--
第三节 治理措施
----
一 工程措施
----
二 水保林措施
----
三 农牧措施
--
第四节 “长治”重点治理工程
----
一 “长治”兴山一期工程
----
二 “长治”兴山二期工程
----
三 “长治”兴山三期工程
----
四 “长治”兴山五期工程
----
五 “长治”工程情况汇总
--
第五节 创建“长治”工程样板县
----
一 创建样板县条件及标准
----
二 创建活动的实施
----
三 检查验收命名
--
第六节 “十、百、千”示范工程
----
一 拟定方案
----
二 方案实施
--
第七节 省管小流域治理工程
----
一 孙家沟小流域
----
二 小溪沟小流域
----
三 五童小流域
--
第八节 社会联合治理工程
----
一 “长防林”工程
----
二 “德援”工程
----
三 退耕还林工程
----
四 “天保”工程
----
五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第四章 预防监督
--
第一节 法规宣传
----
一 培训骨干
----
二 宣传形式
----
三 知识竞赛
--
第二节 地方规定
----
一 县人大审议决定
----
二 县政府规定
----
三 县水土保持局规定
----
四 有关部门规定
----
五 乡规民约
--
第三节 三区划分
----
一 重点预防保护区
----
二 重点监督区
----
三 重点治理区
--
第四节 监督网络
----
一 网络布设
----
二 监督职能
--
第五节 监督执法
----
一 执法队伍
----
二 执法文书
----
三 执法程序
----
四 方案审批
----
五 行政执法
----
六 案件查处
----
七 规费征收
--
第六节 滑坡预警
----
一 组织体系
----
二 滑坡普查
----
三 监测预报
----
四 群测群防
第五章 科学试验
--
第一节 观测试验
----
一 脐橙试验基地
----
二 张家湾观测站
--
第二节 科学技术运用
----
一 计算机运用
----
二 规划设计室
--
第三节 学术研讨
----
一 学术队伍
----
二 学术交流
第六章 组织机构及管理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一 机构沿革
----
二 机构职能
--
第二节 办事机构
----
一 机构设置
----
二 机构职责
----
三 内设机构
--
第三节 乡镇机构
----
一 机构归属
----
二 机构职责
--
第四节 党群组织
----
一 中共兴山县水土保持局支部委员会
----
二 群团组织
--
第五节 行政管理
----
一 人事管理
----
二 项目管理
----
三 财务暂理
----
四 档案管理
----
五 精神文明建设
----
六 移民搬迁
第七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一 彭家香
----
二 李质珩
----
三 邴明春
--
第二节 人物录
----
一 管理人员录
------
陈学仪
------
黄昌龙
------
赵彬
------
龚成扬
------
胡祖亮
------
田正楚
------
张富新
------
李必旺
----
二 创始人员录
------
符厚忠
------
梁望喜
------
戴必新
------
彭宏顺
----
三 英模代表录
------
高顺树
------
龙天银
------
徐明寿
------
黄德均
--
第三节 人物表
----
一 先进模范人物表
----
二 科技人员名录表
附录
--
兴山县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暂行办法
--
兴山县人民政府关于防治人为水土流失的通知
--
兴山县水土保持实施办法
--
兴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滑坡泥石流危险区的通告
--
兴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
中共兴山县委关于《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办公纪要》
--
在“长治”第九次工作会议上发言材料
--
在部级刊物发表并获奖的代表作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昌市、兴山县各时期行政称谓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山县辖区行政称谓
--
杂记
--
历次“长治”工作会议兴山县参会人员表
--
《兴山县水士保持志》初稿自审人员表
--
专家评审意见录表(1)
--
专家评审意见录表(2)
--
专家评审意见录表(3)
--
专家评审意见录表(4)
--
专家评审意见录表(5)
--
《兴山县水士保持志》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
--
《兴山县水士保持志》评审委员会专家人员名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