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卫生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在《常熟市志》有关卫生编章的基础上,对医药卫生专业史料作了必要的充实,定名为《常熟市卫生志》。
二、本志所载医药卫生史实,原则上始于民国元年(1912),止于1985年,共74年。前常熟县志断代于清宣统三年(1911),旧志中无卫生专编,仅散见于《人物》、《文献》、《灾异》等各
编。为承前启后,故对上限作了适当追溯。大事记及编末附录则记至编纂本志搁笔时为止,延伸到1989年。卷首彩照大多摄于1985年以后。
出版时间:
1990年09月
目录
封面
常熟市卫生志
题词
图片
--
市第二人民医院
--
市第四人民医院传染病区
--
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房
--
市第一人民医院脑CT检查
--
市第一人民医院自体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前
--
市第一人民医院自体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后
--
市妇幼保健院为窒息婴儿复苏
--
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施行手术
--
市中医院
--
市红十字医院眼科人工晶体植入术
--
市药品检验所药质检测
--
高压氧仓
--
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师生在解剖实验室教学
--
梅李中心卫生院门诊部
--
王庄卫生院
--
车站红十字卫生站
--
乡村保健医生田头巡诊
--
董浜乡永安村卫生室
--
市肉联厂卫生所
--
农村居室微小气候测定
--
计划免疫门诊
--
调查河岸钉螺
--
深入农村查治麻风病
--
1979年12月卫生部钱信忠部长及全国血防会议代表视察任阳
--
南湖农场场部
--
南湖荡旧貌
--
副业基地之一
--
卫生镇——浒浦
--
1960年国务院奖状
--
自来水厂蓄水池
--
奖品
--
练字
--
获奖作品
--
百年中药店——柳仁仁
--
名医杨百城方笺
--
开学典礼
--
上课
--
现场实习
--
1985年6月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客人访问市人民医院
--
1986年8月日本爱知县卫生考察团在浒浦自来水厂考察
--
1987年10月范国华副市长接待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政策与管理技术考察组成员
--
1986年4月市卫生局向世界卫生组织职业卫生官员介绍乡镇企业劳动卫生情况
--
1988年3月,日本爱知县卫生调查员与市卫生防疫人员业务交流
--
1988年4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卫生代表团访问浒浦卫生院
--
《常熟市卫生志》编委会成员合影
--
常熟市城区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图
--
常熟市乡镇卫生院分布图
目录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大事记徐补(1986-1989)
第一章 卫生行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一、市(县)卫生局(科)
----
二、区(片)卫生所
----
三、虞山镇卫生科
--
第二节 医政管理
----
一、卫生技术人员管理
----
二、卫生机构管理
----
三、医疗业务管理
--
第三节 药政管理
----
一、查禁鸦片
----
二、麻醉药品管理
----
三、药品质量管理
----
四、中药处方计量改制
--
第四节 财务
----
一、诊疗收费
----
二、卫生经费
----
三、医疗单位经济收支状况
第二章 卫生机构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卫生机构
----
一、华康医院
----
二、常熟医院和见山医院
----
三、博爱医院
----
四、圣公会福仁医院
----
五、志和产科医院
----
六、虞山养病院
----
七、集善医院
----
八、预和医院
----
九、常熟县立医院
----
十、江南抗日义勇军后方医院及民抗卫生所
----
十一、施疗所及常熟县卫生事务所
----
十二、常熟县立病院和汪伪内政部直辖第三县立医院
----
十三、宝善医院
----
十四、常熟县公医院
----
十五、常熟县卫生院
----
十六、乡村卫生服务站
----
十七、其它医院、诊所
--
第二节 建国后卫生机构
----
一、常熟市人民医院
----
二、常熟市中医院
----
三、常熟市卫生防疫站
----
四、常熟市妇幼保健院
----
五、常熟市精神病防治院
----
六、常熟市传染病医院
----
七、常熟市皮肤病防治所
----
八、常熟市药品检验所
----
九、常熟市红十字医院
----
十、支塘中心卫生院
----
十一、梅李中心卫生院
----
十二、唐市中心卫生院
----
十三、练塘中心卫生院
----
十四、30所乡、镇卫生院简表
----
十五、建国初期城区私立(联合)医院、诊所
----
十六、企事业保健室及村卫生室
----
十七、1949~1985年全市(县)卫生机构设置数
第三章 卫生人员、技术、装备
--
第一节 卫生人员
----
一、卫生人员数
----
二、卫生技术人员专业分类
----
三、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
----
四、中医队伍的历史和现状
--
第二节 医疗卫生技术
----
一、内科
----
二、外科
----
三、妇产料
----
四、节育技术
----
五、儿科
----
六、肺科
----
七、传染病科
----
八、耳鼻咽喉科
----
九、眼科
----
十、口腔科
----
十一、精神病科
----
十二、放射科
----
十三、检验科
----
十四、病理科
----
十五、功能检查及辅助诊断
----
十六、中医
----
十七、药剂科
----
十八、卫生防疫检验
--
第三节 医疗卫生装备
----
一、病床
----
二、主要医疗卫生器械
----
三、市、乡卫生单位用房面积
----
四、市、乡卫生单位固定资产
第四章 医疗保健制度
--
第一节 劳保医疗
--
第二节 公费医疗
----
附:国家工作人员子女统筹医疗
--
第三节 合作医疗
----
附:东张合作医疗
第五章 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它疾病防治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
一、霍乱副霍乱
----
二、天花
----
三、白喉
----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五、百日咳
----
六、猩红热
----
七、麻疹
----
八、痢疾
----
九、伤寒副伤寒
----
十、病毒性肝炎
----
十一、脊髓灰质炎
----
十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
十三、疟疾
----
十四、出血热
----
十五、钩端螺旋体病
----
十六、狂犬病
----
十七、结核病
----
十八、麻风病
----
十九、疥疮
----
二十、性病
----
二十一、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
附:法定传染病报告统计
--
第二节 寄生虫病防治
----
一、疟疾
----
二、丝虫病
----
三、钩虫及其它肠道寄生虫病
------
附:地方病调查
--
第三节 其它疾病防治
----
一、精神病
----
二、浮肿病
----
三、食物中毒
--
第四节 人口死因调查
--
第五节 常熟市(县)人民医院几个年份出院病人各类疾病构成
第六章 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一节 流行情况
----
一、流行历史
----
二、流行范围
----
三、流行因素
----
四、对人民的危害
--
第二节 防治措施
----
一、组织领导
----
二、查病、治病
----
三、查螺、灭螺
----
四、粪、水管理
----
五、预防感染
--
第三节 防治成果
----
一、生产、生活变化
----
二、征兵变化
第七章 卫生与保健
--
第一节 卫生运动
----
附:浒浦卫生镇
--
第二节 环境卫生
----
一、城区环境卫生
----
二、乡镇环境卫生
----
三、农村环境卫生
----
四、医院污水治理
--
第三节 给水卫生
----
一、浅层井水质监测
----
二、深层井水质监测
----
三、自来水水质监测
----
四、虞山镇河水监测
----
五、水氟含量抽查
--
第四节 食品卫生
----
一、饮食卫生
----
二、食品卫生监测
----
三、饮食业人员健康检查
----
四、营养调查
--
第五节 劳动卫生
----
一、预防工伤、职业病
----
二、预防农药中毒
--
第六节 学校卫生
----
一、视力检测
----
二、口腔病调查
----
三、教室照明监测
----
四、青少年生长发育形态指标测定
第八章 妇幼卫生与计划生育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一、普及新法接生
----
二、妇女病防治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一、组织领导
----
二、节育措施
----
三、人口变化
第九章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
--
第一节 中医事业的延续与发展
----
一、民国时期中医的反消灭、反歧视斗争
----
二、新中国中医政策的贯彻实施
--
第二节 中医各科医技进展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 中医验方选例
第十章 中药与中药业
--
第一节 中药资源
----
—、草本类
----
二、水生类
----
三、厥菌类
----
四、木本类
----
五、藤本类
----
六、动物类
----
七、其它
--
第二节 中药材开发利用
----
一、中药材收购
----
二、中药材种植
--
第三节 中药店分布
----
附:三家百年中药店简介
第十一章 卫生团体
--
第—节 医药学会
----
一、琴南医学研究社
----
二、常熟医学会
----
三、医学实行研究会
----
四、江苏省常熟中医学会
----
五、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常熟市(县)分会
----
六、中国药学会江苏省常熟市分会
----
七、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苏省常熟市分会
----
八、中华护理学会江苏省常熟市分会
--
第二节 医药卫生界协会、公会
----
一、中西医界协会
----
二、常熟中医公会
----
三、常熟西医师公会
----
四、常熟医界抗日协会
----
五、常熟助产士公会
----
六、常熟县(市)卫生工作者协会
--
第三节 群众团体
----
一、中国红十字会常熟分会
----
二、常熟市红十字会
第十二章 医学教育、科研、著作
--
第—节 医学教育
----
一、以师带徒
----
二、学校教育
----
三、培训、修进
--
第二节 医学科研
--
第三节 医学著作
----
一、元、明、清代著作选目
----
二、民国时期著作书目
----
三、建国以来著作书目
--
第四节 民国以来医药卫生汇编、刊物
第十三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一、潘琪
----
二、王珪
----
三、匡愚
----
四、缪希雍
----
五、吴本立
----
六、曹存心
----
七、余景和
----
八、方耕霞
----
九、吴玉纯
----
十、周憩堂
----
十一、吴幼如
----
十二、陆敬臣
----
十三、李杏仙
----
十四、杨百城
----
十五、金兰升
----
十六、王士希
----
十七、周晋麒
----
十八、章成器
----
十九、陈景岐
----
二十、周天赉
----
二十一、程葆堂
----
二十二、张幼良
----
二十三、张崇熙
----
二十四、裴雁宾
----
二十五、翁之龙
----
二十六、夏同元
----
二十七、张汝伟
----
二十八、胡九思
----
二十九、赵士卿
----
三十、曾耀仲
----
三十一、周冠文
----
三十二、殷木强
----
三十三、邵预凡
----
三十四、蒋英
----
三十五、归乃簪
----
三十六、王鸿文
--
第二节 入选党、政、群团领导机构卫生人员名录
----
一、中国共产党常熟市(县)委员会
----
二、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常熟市(县)委员会(工作委员会)
----
三、江苏省、苏州市人民代表
----
四、常熟县(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五、常熟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
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常熟市(县)常务委员会
----
七、常熟市归国华侨联合委员会
----
八、常熟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
九、常熟县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三节 主任、主治(管)医、药、技师名录
--
第四节 常熟籍旅外卫生人员正副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名录
--
第五节 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录
----
附:先进集体名录
附录
--
1986~1989年荣获全国、江苏省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录
--
1986~1989年卫生机构、人员、财务、基建、房屋面积统计
编后记
《常熟市卫生志》编审人员名录
本志主要参考资料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