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庄村志

陕庄村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为通纪体。上溯不限,下限至2006年底。 二、本志为条目式。除设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等七部 分外,另设大事记、附录两大部分。各部分所设内容分别以一、二、三、和 (一)、(二)、(三)、及l、2、3、序列区分。 三、为便于读者总体浏览,志首设《村情一览表》。 四、人物生不立传。人物传以人物生年先后为序;凡需要记载但不便立 传的各类人物,分别以人物简介或人物表的形式入志。 五、纪年方法:1912年前沿用传统纪年,后夹注公元纪年;1912年至 1949年9月30日,用民国纪年,后夹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后,用 公元纪年。 六、本志凡称“解放前(后)”,均以1 945年4月14日阳城解放为界;凡称 “上世纪”者指20世纪。农业合作化前,指1950年以前。土改后,指1948年 以后。公社化后,指1958年后。“文革”前指1966年以前。改革开放后指1978 年后。

内容时限: -2006

目录

封面
《陕庄村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村情一览表
获省·市表彰奖励一览表
获县级表彰奖励一览表
获乡级表彰奖励一览表
地理
-- 一、建置
---- (一)位置
---- (二)沿革
---- (三)村名由来
-- 二、自然概貌
---- (一)地质
---- (二)地貌
---- (三)气候
---- (四)土壤
---- (五)植被
-- 三、自然资源
---- (一)土地
---- (二)水
---- (三)生物
---- (四)矿产
-- 四、自然灾害
---- (一)旱灾
---- (二)洪灾
-- 五、人口
---- (一)人口总量
---- (二)人口分布
---- (三)人口结构
---- (四)人口控制
经济
-- 一、经济概况
-- 二、农业
---- (一)农作物
---- (二)生产管理
---- (三)农机具
---- (四)农科活动
---- (五)林蚕
---- (六)畜牧
---- (七)养殖
-- 三、工业
---- (一)集体企业
---- (二)民营企业
-- 四、店铺
---- (一)商业店铺
---- (二)服务业店铺
-- 五、交通运输
---- (一)道路
---- (二)桥梁
---- (三)运输
-- 六、邮电
---- (一)邮政
---- (二)电讯
-- 七、村庄建设
---- (一)公共建设
---- (二)居民住宅
---- (三)建筑群简介
---- (四)乐游园
-- 八、信贷
-- 九、财务
---- (一)财务管理
---- (二)财务收支
---- (三)上缴税金
---- (四)会计
政治
-- 一、村政
---- (一)明清政权
---- (二)民国政权
---- (三)抗日民主政权
---- (四)新中国政权
-- 二、民事
---- (一)调解
---- (二)救济
---- (三)优抚
---- (四)社会福利
---- (五)依工补农
---- (六)老年事业
-- 三、政党
---- (一)中国共产党
---- (二)中国国民党
-- 四、群团
---- (一)农民团体
---- (二)青年团体
---- (三)妇女联合会
---- (四)少年团体
军 事
-- 一、军事设施
-- 二、民兵
---- (一)民兵组织
---- (二)民兵训练
---- (三)治安保卫
-- 三、参军
-- 四、支前
-- 五、兵灾匪祸
---- (一)兵灾
---- (二)匪祸
文 化
-- 一、教育
---- (一)学校教育
---- (二)学前教育
---- (三)农民教育
-- 二、文艺
---- (一)音乐
---- (二)游艺
---- (三)歌舞
-- 三、广播影视
---- (一)广播
---- (二)电影
---- (三)电视CVD、DVD
---- (四)电脑
-- 四、体育
---- (一)体育设施
---- (二)体育活动
-- 五、卫生
---- (一)医卫机构
---- (二)防疫保健
---- (三)妇幼卫生
---- (四)爱国卫生
-- 六、图书、档案
---- (一)图书
---- (二)档案
社会
-- 一、民性
-- 二、村民生活
-- 三、风俗习惯
---- (一)吃穿住用
---- (二)岁时节令
---- (三)嫁娶
---- (四)丧葬
---- (五)喜庆
---- (六)礼貌
---- (七)庙会
---- (八)互助
---- (九)禁忌
---- (十)陋习
-- 四、基督教的婚、丧、喜、庆礼
-- 五、婚姻家庭
---- (一)婚姻
---- (二)家庭
-- 六、姓氏
---- (一)姓氏人口
---- (二)姓氏分布
---- (三)姓氏源流
-- 七、会道门
-- 八、语言
---- (一)方言
---- (二)谚语
---- (三)民歌民谣
---- (四)儿歌
---- (五)歇后语
---- (六)俗话
---- (七)谜语185
-- 九、民间传说
---- (一)李三娘担水
---- (二)陕进轮轶事
---- (三)寨圪堆金牛传说
---- (四)圪针树腰的来历
人物
-- 一、人物传
-- 二、人物简介
---- (一)任职5年以上的组(队)长、村民委员会委员、党支部委员会委员、村干部及现任村领导
---- (二)教龄20年以上的教育工作者、医龄25年以上的医疗工作者,以及在单位被评为中级技术以上职称者
---- (三)村在外工作人员
大事记
-- 1600年前
--
--
-- 中华民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限外纪事
附录
-- 一、碑文
---- (一)增修棘针腰山神祠碑记
---- (二)陕庄大庙创修拜殿记
---- (三)装修彩画舞楼记
---- (四)古柏遗址记
---- (五)陕庄乐游园碑记
-- 二、规约标准
---- (一)村规民约
---- (二)十星级文明户标准
-- 三、报刊文摘
---- (一)三股合一绳陕庄勃勃兴
---- (二)论依法办事
-- 四、陕氏渊源
-- 五、村民名录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后记
阳城县地方志办公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