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志(1986-2005)

新县志(1986-2005)

格式:PDF
费用:3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客观地记述新县1986年一2005年大变革、大发展的历程,全面系统地展现新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面貌,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内容时限: 1986-2005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目录

封面
新县志(1986~2005)
编纂志书,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当代,垂鉴后世。
续修《新县志》
序一
序二
新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新县志(1986~2005)》编审人员
题词
-- 邓小平题词
-- 江泽民题词
-- 刘华清题词
-- 徐向前题词
-- 李先念题词
-- 许世友题词
-- 李德生题词
-- 吴先恩题词
-- 张池明题词
-- 范朝利题词
-- 郑维山题词
图片
-- 新县政区图
-- 新县旅游图
-- 新县城区图
-- 1993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原副主席李德生(中)莅临新县调研(王德和摄)
-- 1990年8月15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长春(左三)莅临新县调研(王德和摄)
-- 2001年1月11日省委书记陈奎元(左二)莅临新县慰问群众(邱文澜摄)
-- 2003年1月23日省委书记李克强(前排左三)莅临新县调研
-- 2001年5月25日万海峰上将与新县高敬亭小学学生在一起
-- 2004年4月18日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前排左三)莅临新县调研
-- 2005年3月24日济南军区政委刘冬冬(前排左三)莅临新县调研
-- 2001年8月1日全国文化扶贫委员会主任徐惟诚(左四)莅临新县调研
-- 中共新县县委常委合影
-- 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合影
-- 新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合影
-- 新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合影
-- 20世纪50年代初县城全景
-- 县城全景(李良斌摄)
-- 20世纪80年代县城全景
-- 20世纪90年代县政府办公大楼
--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楼位于县城朝阳路169号,2002年12月竣工。
-- 大别山群峰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山场面积18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7.8%。
-- 江淮岭位于县城南8公里处,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
-- 香山湖位于县城东南7公里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 天台山顶天台山位于新县与湖北省红安县交界处,海拔817米,史称淮南第一峰。
-- 黄毛尖峰顶黄毛尖位于新县东南部田铺乡,海拔1011米,为新县最高峰。(李良斌摄)
-- 将军山孔雀开屏石将军山紧靠县城西面,主峰西寨海拔679米,山上多石。(李良斌摄)
-- 将军山金蟾石
-- 九女潭瀑布九女潭位于新县苏河镇,与湖北省大悟县接壤,传说仙女下凡在此沐浴,故称。(李良斌摄)
-- 九龙潭三叠瀑布九龙潭位于县城西南6公里处,属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李良斌摄)
-- 千鹭岭位于浒湾乡华湾村
-- 连康山风光连康山位于新县境中部,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刘长寨林场杉木林
-- 银杏树位于千斤乡邵山村凌云寺,树龄1450年。
-- 银杏树位于陈店乡梅花村郭庄,树龄1000年。
-- 茶园
-- 油茶园
-- 稻田
-- 油菜田
-- 生态养鸡
-- 生态养鱼
-- 生态养鹅
--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
--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
-- 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
-- 红十一军及三十一师司令部旧址位于陈店乡程七村
-- 红一军司令部旧址位于箭厂河乡黄谷畈村
-- 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位于箭厂河乡方塆村
-- 红二十八军诞生地位于泗店乡大畈村
-- 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八里畈镇长洲河村宋家畈
-- 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位于县城航空路第一初级中学校园内
-- “列宁号”飞机
--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
--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
-- 列宁高级学校旧址位于郭家河乡郭家河小学
-- 列宁小学旧址位于箭厂河乡箭厂河村
--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被服厂旧址位于箭厂河乡杨冲村
-- 鄂豫皖边区军事委员会兵工厂旧址位于陈店乡佛尔寺
-- 吴焕先故居位于箭厂河乡竹林村曹门
-- 新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位于箭厂河乡竹林村黄泥塝
-- 吴焕先塑像
-- 许世友墓位于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万宇山来龙岭
-- 高敬亭故居位于新集镇董店村
-- 将军石位于泗店乡泗店村屋脊洼
--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位于县城东南部
-- 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位于县城白毛尖山东侧
-- 大别山魂纪念碑位于白毛尖山顶,高21.7米。
-- 烈士纪念碑位于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内,高13.1米。
-- 烈士英名墙位于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内,墙上刻有近万名烈士的名字。
-- 新县广场位于县城朝阳路南、潢河北路西侧,2001年10月竣工。
-- 清茶园位于县城解放路与潢河南路交会处,2002年10月竣工。
-- 爱心园位于县城潢河南路、将军路、羚锐大道交会处,2003年5月竣工。
-- 县城长潭小区北至朝阳路,南至龙泉河,东至潢河路,西至自然山岸,1998年动工兴建。
-- 县城航空路徽派一条街南起解放路,北至石油公司,全长810米,2002年改建。
-- 县城潢河北路潢河北路长2500米,宽50米,1998年建成通车。
-- 铁索桥位于县城京九路南端,连接英雄山,桥长70米,2005年8月竣工。
-- 虹桥位于解放桥与站前路桥之间,桥长196米,2005年4月竣工。
-- 财政局办公楼位于县城潢河北路259号,2001年底竣工。
-- 民政局办公楼位于县城朝阳路199号,2004年10月竣工。
-- 建设局办公楼位于县城朝阳路288号,2003年12月竣工。
-- 交通局办公楼位于县城潢河北路209号,2001年12月竣工。
-- 电业局办公楼位于县城瀵河北路219号,2003年12月竣工。
-- 林业局办公楼位于县城潢河北路205号,2003年1月竣工。
-- 公安局办公楼位于县城朝阳路189号,2004年10月竣工。
-- 残疾人联合会办公楼(县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位于县城朝阳路179号,2004年10月竣工。
-- 检察院办公楼位于朝阳路219号,2005年2月竣工。
-- 法院办公楼位于县城潢河北路179号,2000年10月竣工。
-- 教育体育局办公楼位于县城京九路1号,2005年动工兴建。
-- 新集镇政府办公楼位于县城潢河北路北段,2004年7月动工兴建。
--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局办公楼位于县城潢河北路169号,2003年7月竣工。(董绍富摄)
-- 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办公楼原为县政府办公大楼,位于县城解放路59号,1994年5月竣工,2002年局部改建并重新装修。
-- 体育中心位于县城叶林小区,2004年12月竣工。
-- 火车站位于县城站前路东端,1996年10月建成营运。(董绍富摄)
-- 大广高速公路新县段在新县境内长34.3公里,2004年9月动工兴建。
-- 京九铁路新县段在新县境内长33.1公里,1996年10月建成通车。
-- 寨檀公路新县段在新县境内长34.4公里,1987年~2005年多次改建、扩建。
-- 乡村公路
-- 吴陈河大桥位于南信叶公路106公里+200米处,长189.8米。
-- 新县宾馆位于县城解放路89号
-- 将军宾馆位于县城潢河北路837号
-- 县城居民小区
-- 发展中的乡村
-- 今日柴山保(陈店乡集镇)
-- 金兰山道观 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处,建于宋代。
-- 普济寺位于县城东南8.5公里处,约建于1885年。
-- 古石桥位于泗店乡,建于明代。
-- 白沙关位于陡山河乡,建于南北朝时期。
-- 古民居位于周河乡毛铺村,明清建筑风格(李良斌摄)
-- 古民居内部木雕
-- 战国铜剑、铜矛
-- 战国铜镜
-- 黄麻起义使用过的军号
-- 吴焕先使用过的怀表
-- 许世友使用过的14把战刀
-- 许世友珍藏的万余枚毛泽东像章
-- 张永明小篆(1998年)
-- 曾鉴隶书(2004年)
-- 阮观东国画《秋江情》(1998年)
-- 杨峰国画《丹枫秋韵》(2000年)
-- 曹勇油画《虹》(1995年)
-- 舞龙
-- 舞狮
-- 跑旱船
-- 皮影戏
-- 袁氏宗谱清同治四年编
-- 地灯戏
-- 韩氏家谱2005年第五次续修,上有“康熙训语”,有蒋介石、陈立夫、孔样熙、连战等题词。
-- 人工采茶
-- 机械采茶
-- 新林玉露茶
-- 野生猕猴桃(王德和摄)
-- 板栗苞
-- 板栗果
-- 银杏果
-- 银杏仁
-- 山野菜产品
-- 杭白菊
-- 天麻
-- 山茶油
-- 田铺豆腐乳
-- 羚锐制药系列产品
-- 奥世系列天然食品
-- 白冠长尾雉(周克勤摄)
-- 手工挂面
-- 黄缘闭壳龟
-- “比舅大”粉条(李良斌摄)
-- 淮南猪
-- 荣誉附图
-- 《新县志》省级评审会人员合影
-- 新县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工作人员合影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环境
-- 第一章 县域建置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一、地层
------ 二、构造
------ 三、岩浆层
---- 第二节 地貌
------ 一、地貌特征
------ 二、地貌类型
-- 第三章 气候水文
---- 第一节 气候
------ 一、日照
------ 二、气温
------ 三、降水量
------ 四、蒸发量
------ 五、霜期
------ 六、风
------ 七、地温
------ 八、湿度
---- 第二节 水文
------ 一、地表水
------ 二、地下水
------ 三、主要河流选介
-- 第四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一、黄棕壤土类
------ 二、石质土类和粗骨土类
------ 三、水稻土类
---- 第二节 植被
------ 一、针叶林
------ 二、阔叶林
------ 三、针阔叶混交林
------ 四、竹林
------ 五、灌丛
------ 六、草甸
------ 七、沼泽和水生植被
------ 八、人工植被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一、暴雨
------ 二、连阴雨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风灾
---- 第四节 冻灾雪灾
------ 一、寒潮冰冻
------ 二、暴雪
第二篇 资源
-- 第一章 水
---- 第一节 资源状况
------ 一、水量
------ 二、水质
------ 三、水能
---- 第二节 资源管理
------ 一、开发利用
------ 二、水资源费征收
------ 三、监督执法
-- 第二章 土地
---- 第一节 资源状况
------ 一、土地资源总量
------ 二、土地资源特点
------ 三、土地资源分布
---- 第二节 利用与管理
------ 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二、开发利用
------ 三、用地管理
------ 四、地籍地政管理
------ 五、土地监察
------ 六、测绘管理
------ 七、管理机构
-- 第三章 矿产
---- 第一节 资源状况
------ 一、金属矿
------ 二、非金属矿
---- 第二节 资源管理
------ 一、采矿许可证制度
------ 二、治理整顿矿业秩序
------ 三、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
------ 四、管理机构
-- 第四章 植物
---- 第一节 资源状况
------ 一、用材树种
------ 二、淀粉植物
------ 三、纤维植物
------ 四、野生水果植物
------ 五、鞣料植物
------ 六、园林绿化观赏植物
------ 七、野菜植物
------ 八、饲料植物
------ 九、芳香植物
------ 十、油脂植物
------ 十一、药用植物
------ 十二、蜜源植物
------ 十三、树脂、树胶和橡胶、硬橡胶植物
---- 第二节 植物保护
------ 一、封山育林
------ 二、森林防火
------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
------ 四、古树名木保护
-- 第五章 动物
---- 第一节 资源状况
------ 一、无脊椎动物
------ 二、昆虫
------ 三、两栖爬行动物
------ 四、鸟类
------ 五、兽类
---- 第二节 动物保护
第三篇 居民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数量与分布
------ 一、人口总量
------ 二、人口分布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一、民族构成
------ 二、性别构成
------ 三、年龄构成
------ 四、文化构成
------ 五、职业构成
---- 第三节 人口变动
------ 一、自然变动
------ 二、机械变动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生育政策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计生管理
------ 一、生育指标管理
------ 二、育龄妇女管理
------ 三、流动人口管理
------ 四、目标管理
------ 五、财务管理
------ 六、行政执法
---- 第四节 优生优育及计生服务
------ 一、优生优育
------ 二、计生服务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二、计划生育协会
-- 第三章 姓氏家族
---- 第一节 姓氏
------ 一、姓氏源流
------ 二、姓氏选择
------ 三、姓氏汇编
---- 第二节 家族
------ 一、家族渊源
------ 二、宗祠
------ 三、家谱
------ 四、族规家风
-- 第四章 婚姻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五章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民族
------ 一、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分布
------ 二、民族事务管理
---- 第二节 宗教
------ 一、主要宗教及信徒分布
------ 二、宗教事务管理
------ 三、管理机构
-- 第六章 民俗
---- 第一节 生产习俗
------ 一、育秧
------ 二、栽秧
------ 三、灌溉
------ 四、收割
------ 五、饲养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一、服饰
------ 二、饮食
------ 三、居住
------ 四、旅行
---- 第三节 婚嫁习俗
------ 一、结亲礼仪
------ 二、亲朋庆贺
------ 三、洞房花烛
------ 四、拜灶、回门
------ 五、送年礼、拜头年
---- 第四节 丧葬习俗
------ 一、送终
------ 二、号丧入殓
------ 三、守灵发丧
------ 四、吊唁活动
------ 五、出殡安葬
------ 六、葬后祭礼
---- 第五节 生育习俗
------ 一、产前
------ 二、出生
------ 三、三朝
------ 四、报喜
------ 五、送月礼
------ 六、满月
------ 七、剃胎头
------ 八、抓周
------ 九、起名
---- 第六节 岁节习俗
------ 一、农历节日
------ 二、公历节日
------ 三、其他节日
---- 第七节 礼仪习俗
------ 一、日常生活
------ 二、亲朋交往
------ 三、宴会宴席
---- 第八节 禁忌
------ 一、日常禁忌
------ 二、节日禁忌
------ 三、交往禁忌
------ 四、婚嫁禁忌
------ 五、丧事禁忌
------ 六、生育禁忌
------ 七、建房禁忌
------ 八、商旅禁忌
------ 九、生产禁忌
------ 十、牲畜禁忌
-- 第七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一、新县方言语音系统
------ 二、新县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
---- 第二节 词汇特征
------ 一、称呼
------ 二、天文地理时令
------ 三、婚丧礼仪
------ 四、饮食器具地点
------ 五、动物植物
------ 六、人体疾病
------ 七、方位数量
------ 八、生产生活
------ 九、动作描绘
------ 十、指代词语
---- 第三节 谚语歇后语谜语
------ 一、谚语
------ 二、歇后语
------ 三、谜语
-- 第八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居民收入
------ 一、城镇居氏收入
------ 二、农村居民收入
---- 第二节 居民消费
------ 一、饮食
------ 二、衣着
------ 三、住房
------ 四、用品
------ 五、出行、通信
------ 六、文化教育
---- 第三节 小康建设
------ 一、小康建设进程
------ 二、小康建设比较
第四篇 改革开放
--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一、完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
------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二节 国有工业企业体制改革
------ 一、经营体制改革
------ 二、产权制度改革
------ 三、三项制度改革
----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
------ 一、物资体制改革
------ 二、国有商业体制改革
------ 三、供销体制改革
------ 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五、石油、烟草、盐业经营体制改革
------ 六、医药体制改革
------ 七、外贸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
------ 一、计划
------ 二、财政
------ 三、税务
------ 四、金融
------ 五、物价
------ 六、工商行政管理
-- 第二章 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民主政治制度
------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二、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 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第二节 法制建设
------ 一、普法教育
------ 二、依法治县
---- 第三节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二、党政机构改革
------ 三、事业单位改革
---- 第四节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三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一节 保险制度
------ 一、养老保险制度
------ 二、失业保险制度
------ 三、医疗保险制度
---- 第二节 生活保障制度
------ 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对外开放
---- 第一节 解放思想
---- 第二节 对外宣传
---- 第三节 对外交往与合作
---- 第四节 招商引资
---- 第五节 对外经济贸易
第五篇 绿色生态建设
-- 第一章 生态环境状况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第二节 生态环境评价
------ 一、生态局部失衡状况
------ 二、生态环境总体状况
------ 三、生态环境容量状况
-- 第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状况
------ 一、废水污染
------ 二、废气污染
------ 三、噪声污染
------ 四、废物污染
---- 第二节 环境监测
---- 第三节 环保宣传与执法
------ 一、宣传
------ 二、执法
---- 第四节 环境管理
------ 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 二、排污管理
------ 三、污染源治理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 第一节 规划
---- 第二节 建设
------ 一、生态林业建设
------ 二、生态农业建设
------ 三、生态工业建设
------ 四、生态城镇建设
------ 五、生态旅游业建设
---- 第三节 成效
------ 一、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
------ 二、生态示范区建设效益
第六篇 红色老区建设
--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首府纪实
---- 第一节 重要机构
------ 一、党的机构
------ 二、苏维埃机构
------ 三、军事机构
---- 第二节 军事要览
------ 一、革命军队
------ 二、地方革命武装
------ 三、主要战事
---- 第三节 苏区建设
------ 一、农业
------ 二、工业
------ 三、交通邮电
------ 四、商贸
------ 五、财税金融
------ 六、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 第四节 知名人物在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
------
-------- 董必武
-------- 刘伯承
-------- 邓小平
-------- 徐向前
-------- 李先念
-------- 刘华清
-------- 徐海东
-------- 陈庚
-------- 王树声
------
-------- 旷继勋
-------- 成仿吾
-------- 张国焘
-------- 曹学楷
-------- 曾中生
-------- 沈泽民
-------- 傅钟
-------- 张际春
-------- 王平章
-------- 许继慎
-------- 王秀松
-------- 郑位三
-------- 徐宝珊
-------- 徐朋人
-------- 廖荣坤
-------- 张琴秋
-------- 郭述申
-------- 李达
-------- 郭天民
-------- 戴克敏
-------- 程子华
-------- 周纯全
-------- 蔡申熙
-------- 戴季英
-------- 陈昌浩
-------- 吴光浩
-------- 王建安
-------- 周维炯
-------- 王新亭
-------- 王宏坤
-------- 陈再道
-------- 何耀榜
-------- 徐以新
-------- 穰明德
-------- 韩先楚
-------- 洪学智
-------- 秦基伟
-------- 陈锡联
-------- 刘震
-------- 王诚汉
-------- 尤太忠
-------- 杨白冰
-------- 万海峰
-------- 史超
-------- 徐怀中
-- 第二章 贡献与贫困
---- 第一节 贡献
------ 一、红旗不倒
------ 二、参军支前
------ 三、革命烈士
------ 四、共和国将领
---- 第二节 贫困
------ 一、战争创伤
------ 二、贫困状况
-- 第三章 扶贫开发
---- 第一节 扶贫政策
---- 第二节 项目资金
------ 一、扶贫资金
------ 二、资金管理
---- 第三节 以工代赈
---- 第四节 对口扶贫
------ 一、中直单位对口扶贫
------ 二、郑州市对口扶贫
------ 三、省直单位对口扶贫
------ 四、市直单位对口扶贫
---- 第五节 科技扶贫
---- 第六节 扶贫成果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章 领导关怀
---- 第一节 中央及省领导关心老区建设
------ 一、致函批示
------ 二、视察调研
------ 三、领导视察专记
---- 第二节 新县籍首长关心家乡建设
------ 一、捐款捐物助学
------ 二、支援家乡建设
第七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县城规划
------ 一、总体规划
------ 二、具体规划
---- 第二节 新区开发
------ 一、长潭小区
------ 二、叶林小区
------ 三、方湾小区
---- 第三节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 一、街道
------ 二、桥梁
------ 三、人行道改造
------ 四、供、排水
------ 五、路灯照明
------ 六、公园广场
---- 第四节 环境卫生绿化
------ 一、环境卫生
------ 二、绿化
---- 第五节 拆迁安置
------ 一、房屋拆迁
------ 二、拆迁户安置
---- 第六节 城市管理
------ 一、市容管理
------ 二、城建管理
------ 三、市政管理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一、新县建设局
------ 二、城镇管理监察队
-- 第二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村镇规划
---- 第二节 村镇布局
------ 一、中心村布局
------ 二、集镇布局
------ 三、试点乡镇
---- 第三节 农村住房
------ 一、住房建设
------ 二、住房状况
---- 第四节 公用设施建设
------ 一、乡村道路
------ 二、人畜饮水工程
------ 三、农电农话
-- 第三章 重点镇建设
---- 第一节 新集镇
------ 一、村镇规划
------ 二、村镇布局
------ 三、公用设施
---- 第二节 吴陈河镇
------ 一、村镇规划
------ 二、村镇布局
------ 三、公用设施
---- 第三节 沙窝镇
------ 一、村镇规划
------ 二、村镇布局
------ 三、公用设施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勘察设计
---- 第二节 施工队伍
------ 一、施工企业
------ 二、施工人员
------ 三、施工企业选介
---- 第三节 建筑施工
------ 一、建筑材料
------ 二、建筑工艺
------ 三、建筑工程选介
---- 第四节 建筑管理
------ 一、质量管理
------ 二、安全管理
------ 三、招投标管理
-- 第五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 一、提高租金
------ 二、评估出售
------ 三、住房金融
----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
------ 一、开发形式
------ 二、开发成果
---- 第三节 房地产交易
------ 一、房屋租赁
------ 二、房产抵押
------ 三、房产买卖
----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 一、房产发证管理
------ 二、房地产交易管理
------ 三、管理机构
第八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一、线路
------ 二、桥梁
------ 三、汽车站停车场
------ 四、公路养护
------ 五、公路绿化
---- 第二节 铁路
------ 一、线段
------ 二、车站
---- 第三节 道路运输
------ 一、公路运输
------ 二、铁路运输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一、路政管理
------ 二、运政管理
------ 三、规费征收管理
------ 五、管理机构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一、市县邮路
------ 二、县乡邮路
------ 三、投递路线
---- 第二节 主要业务
------ 一、函件
------ 二、包件
------ 三、汇兑
------ 四、报刊发行
------ 五、图书音像
------ 六、集邮
------ 七、特快专递
------ 八、其他业务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固定电话
------ 一、市内电话(含小灵通)
------ 二、农村电话
------ 三、长途电话
---- 第二节 电报
------ 一、业务
------ 二、资费
---- 第三节 寻呼
------ 一、国信寻呼
------ 二、邮政寻呼
------ 三、风云寻呼
---- 第四节 移动通信
------ 一、设施
------ 二、业务
------ 三、资费
---- 第五节 数据业务及互联网
---- 第六节 微波通信(159微波站)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一、河南省通信公司新县分公司(电信局)
------ 二、电信所(支局)
------ 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信阳分公司新县营业部
-- 第四章 无线电管理
---- 第一节 频率管理
------ 一、频率指配
------ 二、无线电监测
------ 三、干扰查处
---- 第二节 台站审批与管理
------ 一、审批
------ 二、管理
---- 第三节 验证收费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第九篇 水利电力
-- 第一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一、老龙潭水库及电站工程
------ 二、长洲河水库改善加固续建工程
------ 三、乡镇供水工程
------ 四、引金入香工程
------ 五、香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 六、潢河河道治理工程
---- 第二节 防汛抗旱
------ 一、防汛
------ 二、抗旱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力建设
------ 一、输电
------ 二、变电
------ 三、配电
---- 第二节 供电用电
---- 第三节 电费
------ 一、电价
------ 二、电费收缴
---- 第四节 电业管理
------ 一、生产管理
------ 二、设备管理
------ 三、人员管理
------ 四、管理机构
第十篇 经济总情
-- 第一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一、生产总值结构
------ 二、产业经济结构
---- 第三节 劳动力结构
------ 一、劳动力构成
------ 二、劳动力素质
-- 第二章 投资规模
---- 第一节 投资总量
---- 第二节 国有单位投资
------ 一、基本建设投资
------ 二、更新改造投资
------ 三、其他投资
---- 第三节 集体个体投资
------ 一、城镇投资
------ 二、农村投资
-- 第三章 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生产总值
------ 一、综合指标
------ 二、经济排名
---- 第二节 发展速度
------ 一、产业升降
------ 二、产量增减
-- 第四章 经济效益
---- 第一节 国民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第十一篇 支柱产业
-- 第一章 特色产业
---- 第一节 茶叶
------ 一、种植
------ 二、加工
------ 三、重要品牌
------ 四、市场建设
------ 五、产量产值
---- 第二节 板栗
------ 一、种植
------ 二、采摘与保鲜
------ 三、产量产值
---- 第三节 银杏
------ 一、种植
------ 二、产量产值
-- 第二章 羚锐制药
---- 第一节 生产销售
------ 一、生产
------ 二、销售
---- 第二节 产品研发技术创新
------ 一、产品研发
------ 二、技术创新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 一、生产管理
------ 二、质量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四、人力资源管理
---- 第四节 主要药品选介
------ 一、骨质增生一贴灵
------ 二、通络祛痛膏
------ 三、胃疼宁片
------ 四、培元通脑胶囊
------ 五、青石冲剂
------ 六、咳宁胶囊
------ 七、参芪降糖胶囊
------ 八、复方拳参片
------ 九、野苏冲剂
------ 十、丹鹿通督片
---- 第五节 组织机构
---- 第六节 控股公司简介
------ 一、河南羚锐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 二、北京羚锐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 三、北京羚锐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四、河南羚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五、郑州羚锐制药有眼公司
------ 六、新县宾馆有限公司
------ 七、河南羚锐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 八、上海羚锐进出口有限公司
-- 第三章 劳务输出
---- 第一节 国内劳务输出
------ 一、教育培训
------ 二、人员输出
---- 第二节 涉外劳务输出
------ 一、教育培训
------ 二、信用担保
------ 三、人员输出
------ 四、出国务工典型选介
---- 第三节 回归创业
------ 一、发展状况
------ 二、回归创业人员选介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一、新县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局
------ 二、河南吉星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
------ 三、新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公司劳务公司
第十二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一节 资金项目
------ 一、资金
------ 二、项目
----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效益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种植区划结构
------ 一、种植区划及应用
------ 二、种植结构及调整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一、秋粮作物
------ 二、夏粮作物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一、油料作物
------ 二、纤维作物
------ 三、蔬菜、瓜果类
---- 第四节 种子
------ 一、良种引进与推广
------ 二、良种繁育
------ 三、种子经营和管理
---- 第五节 农作物保护
------ 一、病虫害
------ 二、主要防治措施
------ 三、化学除草
------ 四、植物检疫
---- 第六节 农技推广
------ 一、种植制度
------ 二、种植技术
---- 第七节 农场及基地建设
------ 一、农场建设
------ 二、基地建设
---- 第八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木种类
------ 一、用材林
------ 二、经济林
------ 三、薪炭林
------ 四、防护林
------ 五、特种用途林
---- 第二节 人工造林
------ 一、育苗
------ 二、造林
------ 三、重点造林工程
---- 第三节 林业技术推广
---- 第四节 义务植树
---- 第五节 林政管理
---- 第六节 机构
------ 一、新县林业局
------ 二、河南省国营新县林场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养殖
------ 一、一般畜禽养殖
------ 二、特种畜禽养殖
------ 三、重点养殖场简介
---- 第二节 畜牧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 一、技术研究
------ 二、推广应用
---- 第三节 疫病防治与动物检疫
------ 一、疫病防治
------ 二、动物检疫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五章 渔业
---- 第一节 渔业资源
------ 一、自然资源
------ 二、鱼类品种及区系
---- 第二节 渔业生产
------ 一、黄庄养殖场
------ 二、南坳养殖场
---- 第三节 渔政管理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六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推广
------ 一、农田作业机械
------ 二、农用运输机械
------ 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 四、其他农业机械
---- 第二节 农机服务
------ 一、燃油供应
------ 二、农机维修
---- 第三节 农机管理
------ 一、人员管理
------ 二、生产管理
------ 三、安全监理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第十三篇 工业乡镇企业
--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
---- 第一节 国有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非公工业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建材工业
------ 一、河南大别山石材制品有限公司
------ 二、新县朴店花岗石矿厂
------ 三、新县泗店道砟厂
------ 四、新县闵利石材厂
---- 第二节 化学工业
------ 一、新县巨力民爆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厂)
------ 二、新县化肥厂
------ 三、新县日用化工厂
---- 第三节 食品工业
------ 一、新县精制茶厂
------ 二、新县花生制品厂
------ 三、新县奥世天然食品实业公司
------ 四、河南新林荼业有限公司
------ 五、新县安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第四节 矿产工业
------ 一、新县十方公司
------ 二、中原石英矿业有限公司
-- 第三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行业管理
------ 一、质量管理
------ 二、安全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所有制形式
------ 一、集体企业
------ 二、非公有制企业
---- 第二节 企业门类
------ 一、农业企业
------ 二、工业企业
------ 三、建筑企业
------ 四、交通运输企业
------ 五、批发零售企业
------ 六、宾馆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
------ 七、其他企业
---- 第三节 乡镇企业管理
------ 一、经营管理
------ 二、质量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四、安全生产管理
------ 五、管理机构
第十四篇 商贸服务业
-- 第一章 市场
---- 第一节 城区市场
------ 一、集贸市场
------ 二、商场(店)
---- 第二节 乡镇集市
-- 第二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生产资料购销
------ 一、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 二、工业生产资料购销
---- 第二节 食品购销 日用品购销
------ 一、食品购销
------ 二、日用品购销
---- 第三节 农副产品经营
---- 第四节 燃料购销
------ 一、煤炭
------ 二、液化气
------ 三、石油
---- 第五节 专控商品购销
------ 一、食盐经营
------ 二、烟草经营
---- 第六节 药材药品购销
------ 一、中药材购销
------ 二、药品购销
---- 第七节 再生资源购销
-- 第三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粮油市场
------ 一、粮商粮行
------ 二、粮油市场管理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一、粮食购销
------ 二、油料购销
---- 第三节 粮油储运
------ 一、仓储
------ 二、调运
-- 第四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餐饮业
------ 一、饭店酒家
------ 二、冷饮茶店
------ 三、早餐店夜宵摊烧烤摊
------ 四、宾馆酒店选介
---- 第二节 休闲服务业
------ 一、理发美容化妆业
------ 二、娱乐服务业
---- 第三节 修理业
---- 第四节 其他服务业
-- 第五章 经营体系
---- 第一节 国有商业
------ 一、商贸系统
------ 二、粮食系统
------ 三、物资系统
------ 四、医药系统
------ 五、专卖系统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一、新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二、新县供销合作社直属公司
----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
第十五篇 旅游业
-- 第一章 旅游资源
---- 第一节 旅游资源普查
------ 一、旅游资源普查名录
------ 二、各层次旅游资源数量
------ 三、旅游资源单体类型
---- 第二节 旅游资源特征
------ 一、红色文化资源——“一红到底、多个第一”
------ 二、将军文化资源——“全国著名、河南第一”
------ 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独具”
------ 四、古文化资源——“悠久厚重、品味高雅”
------ 五、绿色资源——“一绿到顶、清纯俊秀”
------ 六、组合资源——“红绿辉映、优势突出”
---- 第三节 旅游资源质量评价
-- 第二章 旅游开发
----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
------ 一、旅游道路
------ 二、供配电及通信
------ 三、供、排水
------ 四、环境整治
----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
------ 一、新县旅游生产力布局
------ 二、旅游资源开发活动
---- 第三节 旅游商品开发
---- 第四节 旅游市场开发
------ 一、宣传促销
------ 二、客源市场
-- 第三章 旅游产品
---- 第一节 红色旅游景区、景点
------ 一、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
------ 二、郑维山将军故里景区
------ 三、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景区
------ 四、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景区
------ 五、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及鄂豫皖省委旧址
------ 六、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
------ 七、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 八、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旧址
------ 九、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
------ 十、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
------ 十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
------ 十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及三十一师司令部旧址
------ 十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司令部旧址
------ 十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 十五、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处旧址
------ 十六、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司令部旧址
------ 十七、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
------ 十八、光山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 十九、鄂豫边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及特委旧址
------ 二十、中共鄂豫皖特委箭厂河会议旧址
------ 二十一、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 二十二、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 二十三、列宁小学旧址
------ 二十四、鄂豫皖边区列宁高级学校旧址
------ 二十五、红军被服厂旧址
------ 二十六、鄂豫皖边区军事委员会兵工厂旧址
------ 二十七、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石印科旧址
------ 二十八、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旧址
------ 二十九、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第一分院旧址
------ 三十、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第三分院旧址
------ 三十一、鄂豫皖军委无线电台旧址
------ 三十二、沈泽民墓
------ 三十三、吴焕先故居
------ 三十四、高敬亭故居
------ 三十五、刘名榜故居
------ 三十六、范氏兄弟将军故居
------ 三十七、李德生故居
---- 第二节 生态旅游景区、景点
------ 一、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 二、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 三、江淮岭生态园
------ 四、天台山风景区
------ 五、黄毛尖风景区
------ 六、杨高山古银杏园
---- 第三节 其他景点
------ 一、河棚新石器遗址
------ 二、龙山文化遗址
------ 三、赛山寺
------ 四、凌云寺
------ 五、宋冲民居
------ 六、韩山民居
------ 七、毛铺民居
------ 八、关寨
-- 第四章 旅游服务
---- 第一节 宾馆饭店
---- 第二节 旅游交通
-- 第五章 旅游管理
---- 第一节 景区管理
---- 第二节 导游管理
---- 第三节 旅行社管理
------ 一、旅行社经营许可证制度
------ 二、旅行社经理资格认证制度
------ 三、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
------ 四、公告制度
------ 五、监督检查制度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第十六篇 金融业
-- 第一章 金融管理
---- 第一节 货币管理
------ 一、货币投放与回笼
------ 二、破钞回收
------ 三、货币反假
---- 第二节 资金管理
---- 第三节 金融监管
------ 一、机构管理
------ 二、利率管理
------ 三、结算管理
------ 四、信贷管理
------ 五、存款管理
---- 第四节 外汇管理
---- 第五节 金银管理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工商信贷
---- 第一节 存款
------ 一、对公存款
------ 二、城镇储蓄存款
------ 三、外币储蓄存款
---- 第二节 贷款
------ 一、国营工业企业贷款
------ 二、国营商业贷款
------ 三、技术改造贷款
---- 第三节 其他业务
------ 一、牡丹卡业务
------ 二、电子银行业务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农村信贷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贷款
---- 第三节 其他业务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章 农村政策性金融
---- 第一节 收购资金供应
---- 第二节 收购资金回笼
---- 第三节 收购资金管理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五章 信用社邮政储蓄
---- 第一节 农村信用
------ 一、存款
------ 二、贷款
------ 三、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城市信用
------ 一、存款
------ 二、贷款
------ 三、管理机构
---- 第三节 邮政储蓄
------ 一、网点
------ 二、业务
-- 第六章 基建信贷
---- 第一节 存款
------ 一、财政性存款
------ 二、企业存款
------ 三、储蓄存款
---- 第二节 贷款
------ 一、固定资产贷款
------ 二、流动资金贷款
------ 三、房地产开发贷款
------ 四、储备贷款
------ 五、承兑汇票、票据贴现
------ 六、个人住房贷款
------ 七、个人定期储蓄存单质押贷款与个人凭证式国债抵押贷款
------ 八、信用卡透支贷款
---- 第三节 其他业务
------ 一、委托代理
------ 二、审价咨询
------ 三、政策性房改金融
------ 四、人民币结算
------ 五、代理收付
------ 六、银行卡业务
------ 七、电子银行业务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七章 保险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一、保险品种
------ 二、保费收入
------ 三、理赔支出
------ 四、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人寿保险
------ 一、保险品种
------ 二、保费收入
------ 三、理赔支出
------ 四、管理机构
第十七篇 共产党
-- 第一章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产生与构成
------ 一、代表产生
------ 二、代表构成
----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
------ 一、中共新县第七次代表大金
------ 二、中共新县第八次代表大会
------ 三、中共新县第九次代表大会
------ 四、中共新县第十次代表大会
-- 第二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领导机关
------ 一、党的全县代表大会
------ 二、中共新县委员会
------ 三、中共新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一、工作部门
------ 二、派出机构
------ 三、办事机构
------ 四、部门管理机构
------ 五、直属事业单位
---- 第三节 县级机关及政府部门党组织
------ 一、县级机关党组织
------ 二、新县人民政府部门党组织
---- 第四节 省、市驻新县机构党组织
---- 第五节 乡镇委员会
-- 第三章 决策举要
---- 第一节 工作思路
---- 第二节 重要决策
------ 一、关于干部作风建设
------ 二、关于企业改革
------ 三、关于减轻农民负担
------ 四、关于县域经济发展
-- 第四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
------ 一、党纪知识学习
------ 二、典型教育
---- 第二节 违法违纪案件查处
---- 第三节 廉政建设
------ 一、廉政制度
------ 二、廉政检查
------ 三、清理整顿
---- 第四节 执法监察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 一、执法监察
------ 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 第五节 信访举报
---- 第六节 机构
-- 第五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党员队伍
------ 一、发展
------ 二、教育
------ 三、管理
----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干部队伍建设
------ 一、集中培训
------ 二、培养锻炼
------ 三、教育活动
------ 四、选拔任用
------ 五、监督管理
---- 第四节 知识分子工作
------ 一、落实政策
------ 二、培养和管理
------ 三、专业技术人才命名
---- 第五节 机构
-- 第六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理论学习与教育
---- 第二节 社会宣传
---- 第三节 对外宣传
---- 第四节 党报党刊征订
---- 第五节 机构
-- 第七章 统一战线
---- 第一节 无党派人士工作
---- 第二节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 第三节 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 一、对台工作
------ 二、侨务工作
---- 第四节 统战理论与宣传
---- 第五节 机构
-- 第八章 政法协调
---- 第一节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一、安全防范组织建设
------ 二、落实责任制
------ 三、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 四、护路联防
------ 五、支持鼓励见义勇为
------ 六、执法监督
---- 第三节 政法队伍建设
------ 一、干警培训
------ 二、教育活动
---- 第四节 机构
-- 第九章 党校工作老干部工作
---- 第一节 党校工作
------ 一、干部培训
------ 二、函授教育
------ 三、科研工作
------ 四、机构与设施
---- 第二节 老干部工作
------ 一、落实“两个待遇”
------ 二、发挥老干部作用
------ 三、机构
-- 第十章 机要保密信访
---- 第一节 机要
------ 一、网络
------ 二、管理
------ 三、机构
---- 第二节 保密
------ 一、宣传教育
------ 二、执法检查
------ 三、高、中招保密工作
------ 四、定密工作
------ 五、机构
---- 第三节 信访
------ 一、信访接待
------ 二、信访案件办理
------ 三、机构
第十八篇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历届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民代表
------ 一、代表产生
------ 二、代表构成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一、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 二、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 三、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 四、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五、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领导机关及其工作机构
------ 一、新县人民代表大会
------ 二、新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二节 乡镇主席团
-- 第三章 常务委员会议及履行职权
---- 第一节 常委会会议
------ 一、第七届人大常委会
------ 二、第八届人大常委会
------ 三、第九届人大常委会
------ 四、第十届人大常委会
------ 五、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
---- 第二节 履行职权
------ 一、法律监督
------ 二、工作监督
------ 三、人事任免
------ 四、议案办理
------ 五、来信来访
第十九篇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县级机构
------ 一、县政府组成
------ 二、县政府机构
---- 第二节 省、市驻新县机构
---- 第三节 乡镇机构
-- 第二章 施政方式
---- 第一节 政府会议
------ 一、政府全体会议
------ 二、政府常务会议
------ 三、县长办公会议
------ 四、县长例会
---- 第二节 县长负责制及分工负责
---- 第三节 其他施政方式
------ 一、目标管理
------ 二、依法行政
------ 三、督查督办
-- 第三章 政务举要
---- 第一节 实施扶贫开发
---- 第二节 发展劳务经济
---- 第三节 发展乡镇企业
---- 第四节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 第五节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第二十篇 人民政协
-- 第一章 历届政协委员会
---- 第一节 政协委员
------ 一、第二届政协委员
------ 二、第三届政协委员
------ 三、第四届政协委员
------ 四、第五届政协委员
------ 五、第六届政协委员
------ 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 第二节 全体会议
------ 一、第二届政协委员会
------ 二、第三届政协委员会
------ 三、第四届政协委员会
------ 四、第五届政协委员会
------ 五、第六届政协委员会
------ 六、第七届政协委员会
-- 第二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领导机关及其工作机构
------ 一、政协新县委员会
------ 二、政协新县常务委员会
---- 第二节 政协联络组
-- 第三章 常务委员会议及履行职权
----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议
------ 一、第二届常务委员会
------ 二、第三届常务委员会
------ 三、第四届常务委员会
------ 四、第五届常务委员会
------ 五、第六届常务委员会
------ 六、第七届常务委员会
---- 第二节 履行职权
------ 一、参政议政
------ 二、提案办理
------ 三、团结联谊
------ 四、视察考察
------ 五、服务中心
------ 六、文史研究
第二十一篇 社会团体
-- 第一章 总工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一、第七次职工代表大会
------ 二、第八次职工代表大会
------ 三、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
------ 四、第十次职工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一、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 二、民主管理
------ 三、关注职工生产生活
------ 四、女职工工作
------ 五、农民工维权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二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一、第九次代表大会
------ 二、第十次代表大会
------ 三、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 四、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 五、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 六、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 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一、组织建设
------ 二、青年教育
------ 三、文体活动
------ 四、希望工程
------ 五、青年志愿者活动
------ 六、少年先锋队活动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一、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
------ 二、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
------ 三、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
------ 四、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一、组织建设
------ 二、“双学双比”、“巾帼创新业”活动
------ 三、妇女保健工作
------ 四、儿童工作
------ 五、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 二、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 三、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
------ 四、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一、建言献策
------ 二、对外交流和培训
------ 三、光彩事业
------ 四、维权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五章 其他团体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 一、主要工作
------ 二、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一、主要工作
------ 二、组织机构
---- 第三节 残疾人联合会
------ 一、主要工作
------ 二、组织机构
---- 第四节 老区建设促进会
------ 一、主要工作
------ 二、组织机构
---- 第五节 新县红十字会
------ 一、主要工作
------ 二、组织机构
第二十二篇 人事劳动民政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编制管理
------ 一、编制
------ 二、管理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一、干部调配
------ 二、干部录用
------ 三、干部聘用
---- 第三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 一、评审
------ 二、聘任
---- 第四节 考核和奖惩
------ 一、考核
------ 二、奖惩
---- 第五节 军转干部安置
---- 第六节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 第七节 工资待遇管理
------ 一、调资升级
------ 二、工资基金管理
---- 第八节 退(离)休管理
---- 第九节 人才交流
---- 第十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劳动力调配
---- 第三节 劳动安全与保护
------ 一、劳动安全
------ 二、劳动保护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 第五节 职业技能开发与鉴定
------ 一、职业技能开发
------ 二、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
------ 三、职业技能鉴定
---- 第六节 劳动仲裁与监察
------ 一、劳动仲裁
------ 二、劳动监察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一、拥军
------ 二、优属
---- 第二节 抚恤安置
------ 一、抚恤
------ 二、退伍安置
---- 第三节 地名管理勘界
------ 一、地名管理
------ 二、勘界
---- 第四节 社团管理
---- 第五节 婚姻管理
---- 第六节 丧葬管理
---- 第七节 社会福利
------ 一、福利经费
------ 二、孤寡老人福利
------ 三、弃婴济养
------ 四、收容遣送
---- 第八节 救灾救济
---- 第九节 管理机构
第二十三篇 计划统计审计
-- 第一章 计划
---- 第一节 计划编制
------ 一、中长期计划
------ 二、年度计划
---- 第二节 计划执行
------ 一、中长期计划
------ 二、年度计划
---- 第三节 计划管理
------ 一、计划调控
------ 二、“农转非”计划管理
------ 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 四、以工代赈项目管理
------ 五、重点建设项目管理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统计
---- 第一节 专业统计调查
------ 一、专业统计
------ 二、专项普查
------ 三、抽样调查
---- 第二节 统计服务与监督
------ 一、统计服务及资料管理
------ 二、统计监督
---- 第三节 统计管理
------ 一、统计人员管理
------ 二、规范化管理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审计
---- 第一节 审计制度
------ 一、审计项目
------ 二、审计程序
------ 三、审计监督
---- 第二节 政府审计
------ 一、财政审计
------ 二、投资审计
------ 三、企业审计
------ 四、行政事业审计
------ 五、金融审计
------ 六、农业资金审计
------ 七、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社会审计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第二十四篇 财政税收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支
------ 一、财政收入
------ 二、财政支出
---- 第二节 财政管理
------ 一、财政预决算管理
------ 二、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
------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 五、农口财务及农业专项资金管理
------ 六、社会保障与基本建设资金管理
------ 七、会计管理
------ 八、债券发行管理
------ 九、集团控购管理
---- 第三节 财政监督
----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
------ 一、产权登记
------ 二、清产核资
------ 三、资产评估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税收
---- 第一节 统征税务
------ 一、税务种类
------ 二、组织收入
------ 三、税务管理
------ 四、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国家税收
------ 一、税收种类
------ 二、组织收入
------ 三、税务管理
------ 四、管理机构
---- 第三节 地方税收
------ 一、税收种类
------ 二、组织收入
------ 三、税务管理
------ 四、管理机构
---- 第四节 农业税收
------ 一、农业税
------ 二、农业特产税
------ 三、耕地占用税
------ 四、契税
第二十五篇 工商质监物价
--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 一、鉴证与管理
------ 二、经济合同纠纷仲裁
------ 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比活动
---- 第五节 商标与广告管理
------ 一、商标管理
------ 二、广告管理
---- 第六节 经济监督检查
----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八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质量监督管理
------ 一、质量管理
------ 二、质量监督
---- 第二节 计量监督管理
------ 一、计量器具管理
------ 二、计量授权
------ 三、计量认证
---- 第三节 标准化监督管理
------ 一、条码工作
------ 二、企业标准化
------ 三、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
------ 四、农业标准化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物价
---- 第一节 物价水平
------ 一、价格调查
------ 二、物价变动
---- 第二节 价格调控
---- 第三节 物价管理
------ 一、商品价格和垄断行业价格管理
------ 二、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
------ 三、价格监督检查
---- 第四节 价格认证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第二十六篇 政法武装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打击刑事犯罪
---- 第二节 打击经济犯罪
---- 第三节 “110”报警服务
---- 第四节 治安管理
------ 一、查禁黄、赌、毒
------ 二、危险物品管理
------ 三、特种行业管理
------ 四、公共场所管理
------ 五、网络管理
---- 第五节 户政和出入境管理
------ 一、户政管理
------ 二、出入境人员管理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七节 消防管理
---- 第八节 预审看守
------ 一、预审
------ 二、看守
---- 第九节 控告申诉
---- 第十节 机构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一、审查批捕
------ 二、审查起诉
------ 三、侦查、审判、立案监督
---- 第二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三节 渎职侵权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反贪污贿赂
---- 第七节 检察技术
---- 第八节 机构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四节 行政审判
---- 第五节 申诉复查
---- 第六节 审判监督
---- 第七节 执行
---- 第八节 机构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律师事务
---- 第二节 公证业务
---- 第三节 法律服务
------ 一、基层法律服务
------ 二、“148”法律服务
------ 三、法律援助
---- 第四节 民事调解
---- 第五节 “两劳”(劳改劳教)回归人员管理
---- 第六节 机构
-- 第五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武装部
------ 一、新县人民武装部
------ 二、基层武装部
---- 第二节 国防动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主要任务
---- 第三节 驻军
------ 一、武警中队
------ 二、消防大队
------ 三、通信连
---- 第四节 兵役
------ 一、兵役制
------ 二、兵员征集
------ 三、预备役
---- 第五节 民兵
------ 一、民兵组织
------ 二、政治教育
------ 三、军事训练
------ 四、以劳养武
------ 五、武器装备
------ 六、服务地方
第二十七篇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
------ 一、管理体制改革
------ 二、教育投入体制改革
------ 二、办学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教师
------ 一、教师队伍状况
------ 二、教师进修与培训
------ 三、教师资格与职称
------ 四、教师待遇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一、发展状况
------ 二、幼教管理
------ 三、学制与课程
------ 四、幼儿园选介
---- 第四节 小学教育
------ 一、发展状况
------ 二、学制与学籍管理
------ 三、课程与教学计划
------ 四、教材教法
------ 五、学校选介
---- 第五节 初中教育
------ 一、发展状况
------ 二、学制及学籍管理
------ 三、课程与教学计划
------ 四、教材教法
------ 五、学校选介
---- 第六节 高中教育
------ 一、发展状况
------ 二、学制与学籍管理
------ 三、课程与教学计划
------ 四、教材教法
------ 五、学校选介
---- 第七节 特殊教育
------ 一、发展状况
------ 二、学制与学籍
------ 三、课程与教学
------ 四、经费
---- 第八节 职业技术教育
------ 一、农业技术教育
------ 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 三、技工教育
---- 第九节 成人教育
------ 一、扫盲
------ 二、农业技术培训
------ 三、培训机构
---- 第十节 社会力量办学
------ 一、发展状况
------ 二、管理
------ 三、民办学校选介
---- 第十一节 教学教研
------ 一、教学
------ 二、教研
---- 第十二节 招生工作
------ 一、中等学校招生
------ 二、高等学校招生
------ 三、成人自学招生
---- 第十三节 教育设施与勤工俭学
------ 一、教育设施
------ 二、勤工俭学
---- 第十四节 教育管理
------ 一、学校管理
------ 二、教师管理
------ 三、学生管理
------ 四、经费管理
------ 五、设施管理
------ 六、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活动
------ 一、科普宣教
------ 二、科技培训
------ 三、青少年科普
---- 第四节 科技兴县
------ 一、科技兴农
------ 二、科技兴工
---- 第五节 科技服务
------ 一、服务组织
------ 二、服务内容
---- 第六节 科技研究与科研成果
------ 一、科研项目
------ 二、成果引进与开发
------ 三、科研成果
---- 第七节 气象服务与防震抗震
------ 一、气象服务
------ 二、防震抗震
---- 第八节 科技管理
------ 一、科技经费管理
------ 二、技术市场管理
------ 三、科研成果管理(含专利)
---- 第九节 管理机构
第二十八篇 文化
-- 第一章 城乡文化
----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城区文化
------ 一、文化组织
------ 二、文化活动
---- 第三节 农村文化
------ 一、文化组织
------ 二、文化活动
---- 第四节 文艺创作
------ 一、文学
------ 二、音乐舞蹈
------ 三、美术书法摄影
------ 四、雕塑
------ 五、工艺
---- 第五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一、新县文化局
------ 二、乡镇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 第二章 文物图书著述
---- 第一节 文物
------ 一、文物发掘发现
------ 二、馆藏文物
------ 三、文物保护
------ 四、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图书
------ 一、发行
------ 二、零售
------ 三、借阅
------ 四、读书活动
---- 第三节 著述
------ 一、自然科学类
------ 二、社会科学类
---- 第四节 报刊
------ 一、《新篁》
------ 二、《今日新县》
------ 三、《羚锐人》
-- 第三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一、有线广播
------ 二、调频广播
------ 三、节目
---- 第二节 电视
------ 一、无线电视
------ 二、有线电视
------ 三、电视广告、节目
---- 第三节 管理
------ 一、设施管理
------ 二、依法管理
------ 三、队伍管理
------ 四、管理机构
-- 第四章 党史地方志档案
---- 第一节 党史地方志研究
------ 一、党史工作
------ 二、地方志工作
------ 三、机构
---- 第二节 档案
------ 一、档案馆设施与建设
------ 二、档案管理
------ 三、档案整理与编研
------ 四、宣传与监督
------ 五、机构
第二十九篇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卫生体制改革
------ 一、管理体制改革
------ 二、人事制度改革
------ 三、农村卫生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
------ 一、县直医疗卫生机构
------ 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
------ 三、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
---- 第三节 卫生队伍
------ 一、队伍结构
------ 二、业务培训
------ 三、技术职称评聘
------ 四、医德医风
---- 第四节 医疗专业
------ 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
------ 二、西医
------ 三、护理
------ 四、民间医药
---- 第五节 卫生防疫
------ 一、计划免疫
------ 二、传染病防治
------ 三、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治
---- 第六节 卫生保健
------ 一、初级卫生保健
------ 二、妇女保健
------ 三、儿童保健
------ 四、老年保健
---- 第七节 公费医疗
---- 第八节 公共卫生
------ 一、环境卫生
------ 二、饮水卫生
------ 三、食品卫生
------ 四、公共场所卫生
------ 五、职业卫生和劳动卫生
------ 六、放射卫生
------ 七、学校卫生
---- 第九节 卫生管理
------ 一、医政管理
------ 二、药政管理
---- 第十节 无偿献血
---- 第十一节 卫生管理机构
------ 一、新县卫生局
------ 二、新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第十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选介
------ 一、新县人民医院
------ 二、新县中医院
------ 三、新县公费医疗门诊部
------ 四、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五、新县妇幼保健站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设施
------ 一、体育场地
------ 二、体育器材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一、农村体育活动
------ 二、城区体育活动
------ 三、体育协会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一、组织和师资
------ 二、“两课、两操、三活动”
------ 三、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 四、体育教研
---- 第四节 竞技体育
------ 一、县内竞技
------ 二、县外竞技
---- 第五节 体育人才培养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第三十篇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一章 组织领导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规划部署
---- 第三节 考核管理
------ 一、年度考核
------ 二、创建考核
------ 三、在届管理
-- 第二章 创建活动
---- 第一节 创建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社区
------ 一、文明县城
------ 二、文明村镇
------ 三、文明社区
---- 第二节 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
------ 一、文明单位
------ 二、文明行业
---- 第三节 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户
------ 一、文明家庭
------ 二、十星级文明农户
---- 第四节 文明共建
------ 一、军民共建
------ 二、警民共建
-- 第三章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
---- 第三节 崇尚科学教育
---- 第四节 道德品质教育
-- 第四章 文明风尚
---- 第一节 尊老爱幼
---- 第二节 见义勇为
---- 第三节 爱岗敬业
---- 第四节 济困解难
---- 第五节 身残自强
第三十一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周业臣
---- 吴先恩
---- 张宗胜
---- 余能胜
---- 曾泉生
---- 詹彪
---- 鲁加汉
---- 张正朝
---- 游正刚
---- 张世功
---- 胡云龙
---- 曾宪章
---- 余述生
---- 张波
---- 范朝福
---- 林春芳
---- 熊作芳
---- 肖永正
---- 林树良
---- 吴大胜
---- 肖良书
---- 黄传龙
---- 张宗耀
---- 杨明山
---- 邬贤耀
---- 王嘉善
---- 石和伦
---- 施传银
---- 吴华夺
---- 王才定
---- 胡汉生
---- 张池明
---- 徐长勋
---- 叶建民
---- 曾韬
---- 潘焱
---- 汪立进
---- 杨裕山
---- 郑维山
---- 吴应林
---- 邱进敏
---- 肖志贤
---- 胡绍山
---- 谭知耕
---- 王佑华
---- 黄光霞
---- 肖永银
---- 杨恬
---- 吴文桥
---- 康海生
---- 胡育德
---- 黄锦思
---- 肖良清
---- 程永贵
---- 黄登忠
---- 黄明铎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陈波
---- 罗明榜
---- 肖德明
---- 寇庆延
---- 杨德讲
---- 朱致平
---- 范朝利
---- 郭继联
---- 胡立信
---- 高厚良
---- 李德生
---- 吴先洪
---- 徐明德
---- 刘瑞祥
---- 胡立声
---- 程荣耀
---- 程世清
---- 张治银
---- 刘家骥
---- 李超俊
---- 李大华
---- 扶元来
---- 邵其政
---- 叶爱群
---- 范震江
---- 李南征
---- 戴启润
---- 张永明
---- 高勇
---- 郑勤
---- 潘贵民
---- 阮观东
---- 许援朝
---- 邵其波
---- 邱型柏
---- 吴成产
---- 熊维政
---- 曾鉴
---- 姜文华
---- 魏萍
---- 熊和平
---- 邹庆鹏
---- 彭以祥
---- 王琦
---- 彭翔
---- 吴先国
---- 王晓光
---- 王远洋
---- 曹勇
---- 郑逢斌
---- 郑安平
---- 周春山
---- 陈传意
---- 许波
---- 田兴山
---- 黄德发
---- 胡贤斌
---- 冯德成
---- 匡家在
---- 扶磊
-- 第三章 人物名表
第三十二篇 乡镇概况
-- 新集镇
-- 苏河镇
-- 沙石镇
-- 千斤乡
-- 吴陈河镇
-- 浒湾乡
-- 八里畈镇
-- 沙窝镇
-- 陡山河乡
-- 卡房乡
-- 戴嘴乡
-- 周河乡
-- 郭家河乡
-- 陈店乡
-- 箭厂河乡
-- 泗店乡
-- 田铺乡
附录
-- 一、限外大事记
-- 二、文献辑存
-- 三、前志勘误
-- 四、考据
-- 五、修志文件专汇
-- 六、《新县志》供稿单位及人员
索引
-- 一、条目索引
-- 二、表格索引
编后记
版权页